⑴ 央行公開市場業務買賣的是什麼
是,財政部發行國債,這叫作國債的一級市場。國債還有二級市場,這是會有其他主體相互交易其手中的國債,與股票的二級市場類似。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對象主要是二級市場的國債。再補充一點,央票是中國的創新,像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央行不能發行央票,他們公開市場操作,其實就是交易國債。
⑵ 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操作的對象為什麼不是國債而是央行票據
還是央行票據更有針對性和主動性啊。央票就是為了公開市場業務誕生的,在央票之前都是國債。問題是國債的流動量是財政部說了算,且期限也不一定符合公開市場操作的需要。央票對比國債,具有額度大,期限靈活,信用度更高,流動性更好,還有一個更主要的特點是強制性--金融機構只能被動接受,央行要誰買誰就必須買。賣也是央行說了算。
⑶ 中國人民銀行的公開市場業務,主要操作對象是 A.外匯 B.股票 C.金融債券 D.國債
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主要對象是國債。
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通過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吞吐基礎貨幣,調節貨幣供應量的活動。與一般金融機構所從事的證券買賣不同,中央銀行買賣證券的目的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調節貨幣供應量。根據經濟形勢的發展,當中央銀行認為需要收縮銀根時,便賣出證券,相應地收回一部分基礎貨幣,減少金融機構可用資金的數量;相反,當中央銀行認為需要放鬆銀根時,便買進證券,擴大基礎貨幣供應,直接增加金融機構可用資金的數量。
⑷ 公開市場業務的國內情況
在多數發達國家,公開市場操作是中央銀行吞吐基礎貨幣,調節市場流動性的主要貨幣政策工具,通過中央銀行與指定交易商進行有價證券和外匯交易,實現貨幣政策調控目標。中國公開市場操作包括人民幣操作和外匯操作兩部分。外匯公開市場操作1994年3月啟動,人民幣公開市場操作1998年5月26日恢復交易,規模逐步擴大。1999年以來,公開市場操作已成為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對於調控貨幣供應量、調節商業銀行流動性水平、引導貨幣市場利率走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中國人民銀行從1998年開始建立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制度,選擇了一批能夠承擔大額債券交易的商業銀行作為公開市場業務的交易對象,2012年公布的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共包括49家。這些交易商可以運用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券等作為交易工具與中國人民銀行開展公開市場業務。從交易品種看,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債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購交易、現券交易和發行中央銀行票據。其中回購交易分為正回購和逆回購兩種,正回購為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賣出有價證券,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買回有價證券的交易行為,正回購為央行從市場收迴流動性的操作,正回購到期則為央行向市場投放流動性的操作;逆回購為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逆回購為央行向市場上投放流動性的操作,逆回購到期則為央行從市場收迴流動性的操作。現券交易分為現券買斷和現券賣斷兩種,前者為央行直接從二級市場買入債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礎貨幣;後者為央行直接賣出持有債券,一次性地回籠基礎貨幣。中央銀行票據即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券,央行通過發行央行票據可以回籠基礎貨幣,央行票據到期則體現為投放基礎貨幣。
⑸ 中央銀行的問題:美聯儲購買三千億美元長期國債與一般公開市場業務有什麼不同
1美聯儲購買三千億美元長期國債與一般公開市場業務有什麼不同?
====
一般的公開市場業務影響的是乘數效應,比如調整利率,存款准備金,
購買長期國債屬於基數效應,直接增加貨幣供應量,以未來財政收入作為抵押
2按性質可將此次行動劃分為貨幣發行的那種類型?
屬於量化寬松,非質化寬松,假若出售短期國債,購入長期國債屬於量化寬松
3未來美元一定會貶值嗎 ?什麼情況下美元可能不會貶值
在較長的周期內看美元一定會貶值,在歷史中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美元的每一次反彈都伴隨著或危機出現避險買盤,或通縮影響外圍美元流動性,美元自身沒有任何價值,目前各國央行已經在減持美元儲備,增加黃金儲備以及對資源,能源的資金再配置,民間對美元的追捧形不成大級別的上漲行情。
4 什麼情況下美元可能不會貶值
美國經濟增長速度領先全球平均水平,或者中國等新型經濟體GDP增長在未來降到日本,美國0-3%那樣的水平,資金選擇迴流美國創造更多的價值,而非把美元換兌成其他貨幣,以分享新興經濟體的發展成果
5 希望能給個好評,打了好多字,不是手抄的
⑹ 為什麼中國銀行不能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又有公開市場業務
因為我國不允許金融業混業經營。
⑺ 中國央行的公開市場業務包括哪些是如何操作的
中國人民銀行從1998年開始建立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制度,選擇了一批能夠承擔大額債券交易的商業銀行作為公開市場業務的交易對象,目前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共包括40家商業銀行。這些交易商可以運用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券等作為交易工具與中國人民銀行開展公開市場業務。
從交易品種看,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債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購交易、現券交易和發行中央銀行票據。
其中回購交易分為「正回購」和「逆回購」兩種,正回購為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賣出有價證券,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買回有價證券的交易行為,正回購為央行從市場收迴流動性的操作,正回購到期則為央行向市場投放流動性的操作;逆回購為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逆回購為央行向市場上投放流動性的操作,逆回購到期則為央行從市場收迴流動性的操作。
現券交易分為「現券買斷」和「現券賣斷」兩種,前者為央行直接從二級市場買入債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礎貨幣;後者為央行直接賣出持有債券,一次性地回籠基礎貨幣。
「中央銀行票據」即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券,央行通過發行央行票據可以回籠基礎貨幣,央行票據到期則體現為投放基礎貨幣。
⑻ 您好,我看了您的回答。我想請問一下,公開市場操作不是貨幣政策嗎發行國債算不算是公開市場操作
他是貨幣政策的三大工具之一。國債算是公開市場政策。
⑼ 事業單位公基考試中發行國債和公開市場業務的區別
相同點:政府發行國債和央行買入國債的共同點在於他們都是經濟手段,他們都是通過影響社會總需求來影響經濟。他 們都是擴張性政策。
不同點:公開市場業務的執行主體為中央銀行。如我國中央銀行為中國 人民銀行,美國中央銀行為美聯儲。而發行國債的制定和執行主體為政府。發行國債屬於財政收入, 是指政府為履行其職能、實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與服務需要而籌集的一切資金中的一部分。通俗理解國債債券就是中央政府借了人民的錢後給大家打個欠條。在經濟蕭條時期整個國家沒有強烈的投資和 消費意願,所以中央政府增加發行國債就相當於籌措到了資金,然後拿這些錢用來投資從而拉動各個產業的 發展。所以,增發國債屬於擴張性財政政策。
公開市場業務:指中央銀行通過買進或 賣出有價證券(主要是政府公債和國庫劵)吞吐基礎貨幣,調節貨幣供應量的活動。一般有兩種情況:央行買進有價證券,央行賣出有價證券。
⑽ 公開市場業務
由於中國人民銀行的資產中缺乏可作為公開市場操作的有價證券,公開市場業務主要採用(國債回購)方式進行交易。
中國人民銀行的人民幣公開市場業務於1996年4月9日正式啟動。由於中國人民銀行的資產中缺乏可作為公開市場操作的有價證券,公開市場業務主要採用國債回購方式進行交易。由於中國人民銀行資產結構的限制和可供操作的工具單一,特別是短期國債的缺乏,利率尚未市場化等原因都制約了公開市場操作的規模和效應。目前,人民幣公開市場業務規模雖然較小,但通過幾年的實踐,為更多地利用公開市場業務調控經濟積累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