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老子股經
本書巧妙地將炒股理論與中國古典論著《道德經》的內容結合起來,闡釋了炒股無定論、入庄的謀略、跟庄策略、買賣良機等股市投資最根本的規律,使讀者感受到最深奧的東方智慧帶來的最實用的投資技巧。
❷ 炒股幾個階段 淘股吧
閃牛分析:新手炒股的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 《投資基礎知識》《投資的秘密》《精通K線圖》《形態學大全》《投資心理學》《金融行為學》《大作手回憶錄》《波浪理論》《趨勢投資精要》《滾雪球》等;
第二階段: 《莫生氣》《金剛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道德經》《莊子》《聖經》《黃帝內經》《思想政治》《論持久戰》;
第三階段: 《心臟病的預防與治癒》《高血壓降壓寶典》《抑鬱症與狂躁症心理療法》《強迫症的自我恢復》《精神病症狀學》《葯王神篇》《辨證施治》;
第四階段: 《活著》
第五階段: 《橋洞禦寒指南》《如何試吃吃到飽》《五塊錢如何花三天》
❸ 學習炒股票,不知道該懂些什麼專家指點一下。看書也行。跪求!!!
關於書,我推薦
《股民學校初級教程》
是從上海證券報股民學校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眾多股民提出的問題中提煉出來的,內容涉及證券市場基礎常識、價值投資、基金、權證、ETF、股指期貨等新品種,內容全面、信息及時、實用性強
另外找一下 「炒股的智慧」,看看,以下為摘錄
1、我靠炒股為生。這本書寫給有心成為炒股專家的人,如果你炒股的目的是業余消遣的話,這本書並不合適你,因為按照本書所說的去做,你將失去「小賭怡情」的樂趣。要想成為炒股專家,你需要專心致志、廢寢忘食地學習和實踐。這和
成為其他行業專家的要求並無兩樣。
2、要在炒股這行成功並沒有什麼秘訣,和炒股直接相關的知識其實也並不多,否則街角賣茶葉蛋的老太太不可能偶爾也會在股市露一手。至今我還未見過賣茶葉蛋的老太太偶爾客串設計衛星導彈什麼的。
3、在股市偶爾賺點錢很容易,困難在於怎樣不斷地從股市賺到錢。
4、有些人把炒股當成投資,有些人把炒股當成投機。記得英國有位成功的炒家是這么說的:「我年輕時人們稱我是投機客,賺了錢後人們稱我是投資專家,再後敬我是銀行家,今天我被稱為慈善家。但這幾十年來,我從頭到尾做的是同樣的
事」我找不到比這更好的解釋投資和投機的語句。
5、上個世紀的美國著名炒家朱爾有句名言:「股票市場是有經驗的人獲得很多金錢,有金錢的人獲得很多經驗的地方。」炒股的技術來自於經驗的積累,這一積累過程是艱難且痛苦的,那些懶惰的人,不願動腦的人和只想快快發財的人在這行沒有生存的空間。
=============================
電腦里再裝個看行情的軟體,呵呵。我推薦用通達信軟體。
炒股有道45617
❹ 請問哪位大俠有全一些的《崔氏股市道德經》啊,我只能找到一個章節。
我找到了,全文是這樣。
我炒股十年,研究技術分析三年,2010年終有所悟。
以下文字,送給幫助過我的親人和朋友,以及有緣
看到的大眾投資者。
合乎大道,逍遙無礙。
勇敢的心 2010年8月 於深圳
《崔氏股市道德經》
股市有三大核心問題:第一是趨勢;第二是趨勢之間
的轉折,也就是背離;第三是量能。
趨勢最重要,也最簡單。
背離最迷惑,也最分岐。前人對他的理解有諸多錯誤
和謬論。所以本人先寫了《背離》篇。
量能最復雜,也最具體。參透量能,就具有逆趨勢而動的能量。
《趨勢》篇
趨勢就是至強和至弱。
趨勢起源於小周期的至強至弱,終於大周期的漸弱漸強。
趨勢就是將大眾均線有序的踩在腳下或至於高堂。
趨勢的顏色是紅肥綠瘦和綠肥紅瘦。
上漲趨勢能使支撐都變為成功的階梯,下跌趨勢能讓阻力都成為碰壁的銅牆。
趨勢之父名為形態,趨勢之母就是時間。
適當時間和一定形態的完美組合,和諧共舞,必將孕育出「趨勢」----無論他帶著天使之光,還是地獄之火來到人間。
勇敢的心 ([email protected])悟於2009年8月 寫於2010年7月
《背離》篇
背離是突然之變,背離是系統之變,背離是變中之變。
背離是大與小的不同,宏觀和微觀的迥異,長周期與短周期的涇渭分明。
出現與大眾預期相反的走勢就是背離。
誘多就是背離,誘空也是背離。
背離的原理就是80%和20%原理,這個世界上永遠只有20%的人在做正確的事,而且是在前面做的。
勇敢的心([email protected]) 悟於2010年5月
《量能》篇
「量」要用時間,位置,形態和指數進行加權 ,加權量乃量之「道」也。
整體量與個別量之異同,有如南轅北轍,有如異途同歸。
量在關鍵點位的累積就是強,量在強勢部位的渙散就是弱。
上漲以放量為伴,下跌以縮量為影情同天經地義
上漲以縮量為端,下跌以放量為始卻有雲泥之別。
量因連續才有意義,量因異動會有轉折,量因起伏而存玄機,量因含蓄終有宏圖。。
無量勝有量,適量勝無量。
勇敢的心([email protected]) 悟於2010年8月
投機市場的價格走勢,體現為時間和空間的輪回。時間與空間的合理分配就是趨勢,時間和空間的幾度糾結就是背離,時間同空間的驚天之變源於量能的階段異常。沒有背離的上漲是無根之萍,沒有背離的下跌是障眼浮雲。
投機市場的價格體系宛如開放在三度空間的魔幻之花。
------《崔氏股市道德經》,以此為終.
❺ 如何用道德經炒股,戰無不利
股票存在不可直接在上市公司套現,那麼錢只能流進不可流出,並且存在手續費,那麼必然存在多數人虧損。並且常人的投資眼光是需要學習的,不僅僅需要思想。這和感悟思想是兩回事。
❻ 急急急!想學炒股求高手支招!!
任何高手的經驗都是通過實戰,在經歷了血與淚的戰爭才得出來的。就如你問一個武學宗師,想學習人家最厲害的一招,你不經過長年累月的鍛煉能學到嗎?同樣,高手的招數豈是一兩句話能說得清的?
另外,你只聽說了賺錢,卻不知虧錢。雖然每個新股民入市的時候總想「一夜暴富」(或者「一月暴富」),這種想法是沒錯,但不現實。想成為一個真正的高手,首先要懂得如何減少虧錢,也就是說,要先經歷虧錢的階段(實際上就是鍛煉心態),才會有盈利的時候。
篇幅所限。總結:你想在股市中賺錢,就要先付出學費(斷手斷腳,扒皮抽骨),如果你不能堅持,就只能淘汰出局。自己琢磨吧。
❼ 求指點:關於如何由淺入深學習炒股
光看技術指標分析是膚淺的。很容易。難理解的是技術背後的東西。是人性。是思維。是心態。技術分析的背後必須有事實依據來支持。是理性的思維。正確的觀念。客觀的規律。
否則光看技術註定要失敗的,若沒有在股市裡經歷過。根本就沒有正確的方向,不知道怎樣是對與錯。是與非。沒有形成可復制的投資方法。對股價的高與低並沒有明確的認識。
推薦幾本書。格雷厄姆的證券分析。道氏理論。炒股的智慧。三十年投資心得。聰明的投資者。
其實股價的高與低。早已有了答案。只不過是因為人性而蒙蔽的了雙眼。在利益的誘惑下。人性的釋放。導致喪失了道德和常識。甘冒風險。加入了賭博和投機的行列。
順便加一條:簡單但不容易!
巴菲特忠告:簡單勝復雜
http://finance.ifeng.com/stock/gmxx/20090912/1228415.shtml
我們經常看到,有三類人把投資搞得非常復雜。
一是學院派,主要就復雜的數學模型、復雜的理論、復雜的推理,來得出一個學術上的結論。
二是宏觀派,主要是用復雜的宏觀經濟理論、復雜的宏觀經濟數據、復雜的宏觀經濟模型,推導宏觀經濟趨勢,以此判斷股市走勢。
三是技術派,主要是用復雜的技術分析指標、復雜的股價和成交量波動數據、復雜的計算比較,推導分析股市及個股走勢。
這三個復雜派,可不簡單,不是一般人能搞的,必須有「三高」:
一是需要高等數學,三派都是用數據說話,用模型計算,不懂高等數學不行,尤其是學術派和技術派。
二是需要高學歷。搞學術研究,搞宏觀經濟,需要學習大量的理論,不是碩士博士根本不行。隨便到書店看看經濟金融投資的教科書,學歷越高,書越厚,理論越復雜。
三是需要高智商。不是高智商,學不會高等數學,拿不上高學歷。技術分析那麼多分析指標、那麼多種分析理論,不是高智商也不行。
幸運的是,後來我終於找到了一個簡單派,巴菲特,他的價值投資之道非常成功,卻非常簡單。
多簡單呢?簡單到「三高」都不需要:
一不需要高等數學。巴菲特說:「我從來沒發現高等數學在投資中有什麼作用,只要懂小學算術就足夠了。」「如果高等數學是必需的,我就得回去送報紙了,我從來沒發現在投資中高等數學有什麼作用。」
二不需要高學歷。巴菲特說:「要想成功地進行投資,你不需要懂得什麼專業投資理論。事實上大家最好對這些東西一無所知。」巴菲特發現學校里講的許多專業理論往往在實踐中是行不通的,錯誤的知識越多反而越有害。
三不需要高智商。巴菲特說:「投資並非智力競賽,智商高的人未必能擊敗智商低的人。」
價值投資很簡單、很好學,巴菲特就是從導師格雷厄姆那裡學到的,只有三點:
「我認為,格雷厄姆有三個基本的思想,這足以作為你投資智慧的根本。我無法設想除了這些思想觀點之外,還會有什麼思想能夠幫助你進行良好的股票投資。這些思想沒有一個是復雜的,也沒有一個需要數學才能或者類似的東西。格雷厄姆說你應當把股票看作是公司的許多細小的組成部分。要把市場波動看作你的朋友而不是敵人,投資盈利有時來自對朋友的愚忠而非跟隨市場的波動。在《聰明的投資人》的最後一章中,格雷厄姆說出了關於投資的最為重要的詞彙:安全邊際。我認為,格雷厄姆的這些思想,從現在起直到一百年之後,將會永遠成為理性投資的基石。」
巴菲特在格雷厄姆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更簡單的投資策略,只有一句話:「我們的投資理念非常簡單,真正偉大的投資理念常常用簡單的一句話就能概括。我們尋找的是一個具有持續競爭優勢並且由一群既能幹又全心全意為股東服務的人來管理的企業。當發現具備這些特徵的企業而且我們又能以合理的價格購買時,我們幾乎不可能出錯。」
其實,他這一句概括的還是格雷厄姆的三點:好業務、好管理、好價格。就是用相對於內在價值來說相當便宜的價格買入業務一流而且管理一流的優秀上市公司的股票。
公司好壞,比較容易分析,好人往往是大家公認的,好公司也往往是大家公認的。但你買入時支付的股價是便宜還是太貴,分析起來就難多了。
還好,巴菲特給了一個更簡單的方法:
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比如,在股市暴跌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時買入一些好公司的股票,在股市大漲到狂熱時賣出。
這么簡單,有效嗎?
巴菲特說:「商學院非常重視復雜的模式,卻忽視了簡單的模式,但是,簡單的模式卻往往更有效。」1984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紀念格雷厄姆的《證券分析》出版50周年的慶祝活動中,巴菲特在演講中回顧50年來格雷厄姆的9個追隨者們持續戰勝市場的事實,證明價值投資很簡單卻很有效。你看看國內外成功的投資大師,絕大部分都是價值投資。
這么簡單,為什麼大學里不教價值投資呢?
巴菲特說:「由於價值非常簡單,所以沒有教授願意教授它。如果你已經取得博士學位,而且用很多年來學習運用數學模型進行復雜的計算,然後你再來學習價值投資,這就好像一個佛教信徒去西天取經,卻發現只要懂得多行善事就足夠了。」
這么簡單,為什麼大部分人不做價值投資呢?
巴菲特說:「我只能告訴你早在50年前格雷厄姆與多德寫出《證券分析》一書時價值投資策略就公之於眾了,但我實踐價值投資長達35年間,卻從沒有發現任何大眾轉向價值投資的趨勢。似乎人類有某種把本來簡單的事情變得更加復雜的頑固本性。船舶永遠環繞地球航行,但相信地球平面理論的人們卻仍然非常多。在股票市場中價格與價值之間仍將會繼續保持很大的差距,那些信奉格雷厄姆與多德價值投資策略的投資人仍將繼續取得巨大的成功。」
老子《道德經》第70章長嘆: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巴菲特同樣長嘆:「使我們困惑的是,知道格雷厄姆的人那麼多,但追隨他的人那麼少。我們無私地介紹我們的投資原理,並把它們大量寫入我們年度報告中。它們很容易學,也不難運用。但每一個人都只想知道,『你們今天買了什麼?』像格雷厄姆一樣,我們被廣泛地認可,但絕少有人追隨。」
為什麼我們大部分人不愛簡單愛復雜呢?
道可道,非常道。
成功之道,不是非常復雜,而是非常簡單。越是真理越簡單。
❽ 易文斌:絕頂炒股高手都是怎麼樣炒股的
閃牛分析:
很多人看過武俠小說中的「一陽指」和「降龍十八掌」等所謂「絕技」,並且他們也知道這是假的。因為人們大多知道真實的武打格鬥是什麼樣子,比如拳擊比賽或街頭打架等。但是真正的操盤高手或者短線大師炒股是用什麼方法或有什麼炒股絕招,卻極少有股民能夠真正的知曉。湖北衛視天生易文斌財易文斌
真正炒股高手達到較高水平後就會像《道德經》所說的那樣:明道若昧 進道若退 夷道若纇 意思就是:最明白的人反而會表現的像是很糊塗,最進步的人反而會顯得像在後退,最容易的事情做起來反而像很困難。實際上這些說的就是易文斌們平時知道的那個成語——大智若愚
什麼叫大智若愚呢?
就是站在了很高的角度上全局看問題而對細枝末節不加關注。由於在非根本問題上的模糊和缺少應變因而在普通人看來顯得較為傻缺和呆板。但是由於他抓住了核心和根本,所以他總能取得最後的勝利。這就是大智慧。
就如三國時的司馬懿與諸葛亮對戰。盡管諸葛亮有千條妙計,機關莫測。但是司馬懿守住交戰要道,以守為進,以國家實力做為根本。看似方法蠢笨,但是卻抓住了最大的根本原則,使有神鬼莫測能力的諸葛亮也無可奈何。
真正的交易之道就是如此。
明道若昧——真正的高手絕大多數時間都像是很糊塗,他們對未來經常表示看不清楚 很多股民肯定以為炒股高手一定能股市和個股走勢進行精確的預測,並制定精確的買賣點。其實,根本就不是這樣的!
就如很多世界射擊高手都是近視眼一樣,
真正的炒股高手都是對走勢的判斷較為模糊的。那些動轍預測未來幾年經濟走勢和未來幾年股市行情的人,在真正的炒股高眼中看來他們就是笑話。
炒股高手極少預測,就是偶爾做出預測自己也不是很當真。
❾ 我是炒股新手,網上的那些炒股入門與技巧太多啦,沒有選擇性,所以請各位高手能否告訴我必須要掌握的技巧
選一個企業,跟它一起成長
天天看著股市,天天都要面對誘惑或者風險,大家基本不會去想股票的本源到底是什麼了。
馬克思對股票和股份制有一段經典的論述,這段論述很可能揭示了股票的本源。也許當時鐵路建設之難,耗資難度之大給馬克思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馬克思得出結論:「假如必須等待積累去使某個資本增長到能夠修建鐵路的程度,那麼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還沒有鐵路。但是,集中通過股份公司轉瞬之間就把這件事完成了。」
這段話揭示了股票的本源。都講炒股需要大智慧,什麼是大智慧?其實大智慧就在馬克思的這段論述里。它揭示了炒股的精髓:找到一家好的企業,跟它一起成長,一起壯大。
今天的人們都在感慨茅台股份這只股票太貴了。十萬塊錢去開個戶,最低交易單位是1手,全部滿倉買進去,按250元的股價,只能買4手。但回想當年,茅台上市的時候,總盤子是2.5億股,上市第一天的收盤價是35.55元,總市值是88億。經過12年的發展,總盤子變為10億,股價為250元,總市值為2500億。一個生肖輪回,股價漲了30倍。當初10萬元進去,什麼也不做,現在就是300萬。
再看另一個神奇的股票,萬科A.1991年深交所成立時,總股本是0.28億,開盤價是14.58元,總市值是4億。經過20年的發展,現在總股本是109億,股價是10元,總市值是1000億,20年漲了250倍。當初投4萬塊進去,什麼也不用干,20年後成了千萬富翁。
上面兩個例子才是馬克思揭示的股票的本源在中國的現實寫照。炒股當然追求收益,10元買進,11元拋掉,賺了1元,9元拋掉就虧了1元。人們總是盯著炒股的差價,但忘掉了股份制的本質就是從小開始起步,並逐漸做大。當人們都在追求股市差價的時候,我們不妨把皮表的東西都拋掉,真正去探究股份制發展的本源,找到一家公司,跟它一起玩上十年、二十年。它成長了,我們也發達了。
在紛繁復雜的市場變化面前,靜下心來,找一個股票,跟它一起成長,大概可以照以下思路去梳理。
(1)選一個有市值成長空間的股票。所謂有市值成長空間,是指目前的市值增加30倍以上,在理論上要能夠成立。工商銀行、中石油是好企業,但市值增長30倍的可能性極小。微軟創造了財富神話,因為20年裡它市值增加了100倍。臉譜公司(Facebook)上市後股價從30多美元跌到20美元,因為它上市的時候市值已經沒有幾十倍的想像空間了。
簡單地說,就市值來說,如果還是八九點鍾的太陽,那它就有發展的空間;但如果市值已經日過正午,再准備跟它一起成長,就沒有意義了。
(2)選一個朝陽行業的股票。行業不同,成長的空間就不一樣。要想找到一個股票跟它一起成長,選擇朝陽行業非常重要。因為在行業的成長中,企業也會日長夜大,自己的投資就水漲船高。成熟的行業或者夕陽行業,不是沒有好股票,而是很難有成長性超過30倍的潛力。上世紀90年代家電行業是朝陽行業,但20年以後,就成為了成熟行業。如果要跟企業一起成長,那麼這個企業一定應當處在行業上升背景下才有希望。
就現在的情況說,互聯網、電子商務、生物醫葯、物流、新材料、環保、新能源、食品安全、文化旅遊行業都應該屬於朝陽行業。
(3)選一個行業龍頭企業的股票。商業的法則是弱肉強食和贏家通吃,所以只有選擇行業的龍頭老大,才能分享到行業成長的成果。茅台和萬科之所以創造財富神話,是因為它們成為了行業的龍頭。當今的商業社會,基本是贏家通吃的概念,只有第一,沒有第二。行業龍頭有定價權,有發展權,有攫取超額利潤的權利。所以,只有選擇龍頭企業,才能在行業的成長中占據制高點,成為財富的王者。
(4)做好至少5年以上跟企業一起成長的准備。企業要從小做到大,需要有一個成長的歷程。沒有三年、五年,一切都是空談。所以,當你選擇好一個企業,並准備跟它一起成長的時候,至少要做好五年,甚至是十年的心理准備。開疆拓土需要時間,圈地掘金也需要時間。這里講的時間,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大意是指5~20年的范圍。當然也不能無限地延長,因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企業的成長和行業的興衰也是有生命周期的。即便要有長線作戰的思想准備,但這個長線也就看到20年,再長就沒有意義了。
《道德經》里講,成事的方法,有「道、法、術、器」四個境界。道是事物的本源,法是人們對事物本源所做的總結,術是方法和技巧,器是人們藉助的工具。
在證券市場里,面對功利的誘惑,人們對「器」——工具(如分析軟體)、「術」——技術分析和財務分析方法,以及「法」——投資經驗都很重視。天天面對紛繁復雜的市場,時時要面對誘惑和風險,誰還能靜下心來堅守股市的本源和證券市場的「道」呢?
什麼是「炒股之道」?答案很簡單,選一個企業,跟它一起成長,在企業成長的過程中,自己也從散戶變成大戶,實現財富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