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炒股配資 > 債券投資的初始計量和後續計量

債券投資的初始計量和後續計量

發布時間:2021-07-26 09:53:27

① 什麼是初始計量,什麼是後續計量

初始計量和後續計量主要指會計上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和後續計量。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

第三章 初始計量

第七條 固定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第八條 外購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於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

以一筆款項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各項固定資產公允價值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項固定資產的成本。

購買固定資產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固定資產的成本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實際支付的價款與購買價款的現值之間的差額,除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7號——借款費用》應予資本化的以外,應當在信用期間內計入當期損益。

第九條 自行建造固定資產的成本,由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構成。

第十條 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借款費用,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7號——借款費用》處理。

第十一條 投資者投入固定資產的成本,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確定,但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第四章 後續計量

第十四條 企業應當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但是,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和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除外。

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

應計折舊額,是指應當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的原價扣除其預計凈殘值後的金額。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固定資產,還應當扣除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累計金額。

預計凈殘值,是指假定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已滿並處於使用壽命終了時的預期狀態,企業目前從該項資產處置中獲得的扣除預計處置費用後的金額。

第十五條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

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但是,符合本准則第十九條規定的除外。

第十六條 企業確定固定資產使用壽命,應當考慮下列因素:

(一)預計生產能力或實物產量;

(二)預計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

(三)法律或者類似規定對資產使用的限制。

第十七條 企業應當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可選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

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但是,符合本准則第十九條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 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並根據用途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者當期損益。

第十九條 企業至少應當於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進行復核。

使用壽命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固定資產使用壽命。

預計凈殘值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預計凈殘值。

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有重大改變的,應當改變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的改變應當作為會計估計變更。

第二十條 固定資產的減值,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處理。

(1)債券投資的初始計量和後續計量擴展閱讀:

(1)企業為在建工程准備的各種物資,應當按照實際支付的買價、不能抵扣的增值稅稅額、運輸費、保險費等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並按照各種專項物資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

工程完工後剩餘的工程物資,如轉作本企業庫存材料,按其實際成本或計劃成本轉作企業的庫存材料。存在可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應按減去增值稅進項稅額後的實際成本或計劃成本,轉作企業的庫存材料。

盤盈、盤虧、報廢、毀損的工程物資,減去保險公司、過失人賠償部分後的差額,工程項目尚未完工的,計入或沖減所建工程項目的成本;工程已經完工的,計入當期營業外收支。

(2)在建工程應當按照實際發生的支出確定其工程成本,並單獨核算。

第一,企業的自營工程,應當按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機械施工費等計量;採用出包工程方式的企業,按照應支付的工程價款等計量。設備安裝工程,按照所安裝設備的價值、工程安裝費用、工程試運轉等所發生的支出等確定工程成本。

第二,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因進行負荷聯合試車所發生的凈支出,計入工程成本。企業的在建工程項目在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取得的負荷聯合試車過程中形成的、能夠對外銷售的產品

其發生的成本,計入在建工程成本,銷售或轉為庫存商品時,按其實際銷售收入或預計售價沖減工程成本。

第三,在建工程發生單項或單位工程報廢或毀損,減去殘料價值和過失人或保險公司等賠款後的凈損失,工程項目尚未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計入繼續施工的工程成本;工程項目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屬於籌建期間的,計入管理費用,不屬於籌建期間的,計入營業外支出。

如為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報廢或毀損,或在建工程項目全部報廢或毀損,應將其凈損失直接計入當期營業外支出。

第四,所建造的固定資產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應當自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之日起,根據工程預算、造價或者工程實際成本等,按估計價值轉入固定資產,並按有關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規定,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待辦理了竣工決算手續後再作調整。

②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和後續計量怎麼確認

初始計量
成本法
初始計量
借:長期股權投資
應收股利
貸:銀行存款
後續計量
宣告分配現金股利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發放現金股利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處置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股權投資

權益法(投資單位對長期股權的投資按占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份額核算)
初始計量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投資單位所佔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
應收股利
貸:銀行存款(初始確認的金額)
營業外收入(份額>初始確認的金額)
後續計量
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使得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增加,按照所佔份額,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也要增加)
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投資收益
被投資單位凈虧損(使得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減少,按照所佔份額,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相應減少)
分錄
借:投資收益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被投資單位向投資者分配利潤,相應會減少所有者權益,按照所佔份額,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相應減少)
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發放現金股利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發放股票股利(被投資單位會相應增加股本,由於法定的增資手續沒有完成所以占時不做賬,但需要在賬簿中登記 )
被投資單位其他權益的變動(指除當期損益以外的被投資單位的所有者權益的變動)
其他所有者權益增加(例如被投資單位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的變動)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其他所有者權益減少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處置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損益調整
——其他權益變動
投資收益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投資收益

③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和後續計量問題

因為後續計量如果是成本法還好說,如果是權益法,會涉及初始投資成本需不需要調整的問題。
如果初始投資成本大於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份額的,視同商譽,就不需調整。
如果初始投資成本小於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份額的,就需要調整長投的初始成本。借記:長期股權投資,貸記:營業外收入。
所以,說後續計量的問題,一定要說買入的分錄。說買入的分錄,其實就是交待初始投資成本是否大於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份額。暗示需不需要調整初始投資成本。

合並與非合並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就一點差異。那就是,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支付的相關費用記入管理費用,而非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其支付的相關費用是記入長投的初始投資成本的。就這點區別。

在初始計量上,成本法和權益法沒有區別。後續計量才有區別。但是,後續計量的選擇會影響初始
計量的調整。
無論調整與否。支付對價的那筆分錄(即,借記長期股權投資,貸記某某資產的那筆分錄),成本法和權益法的初始投資成本是沒有區別的。

④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初始計量和後續計量各有何特點

持有至到期的入賬成本=買價-到期未收到的利息+交易費用;

後續計量需要需要計算攤余成本
第一年年底攤余成本=入賬成本+入賬成本*實際利率-面票利息
第二年年底攤余成本=上年的攤余成本+上年的攤余成本*實際利息-票面利息
以此類推,推到最後一年即可
列如分期付息的每年的分錄如下:
借:應收利息 (面票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差額)
貸:投資收益(攤余成本*實際利息)
收到利息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利息

⑤ 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和後續計量

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 初始投資成本等於付出合並對價的公允價值
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8800
貸:股本 1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7000
固定資產清理 600
資產處置損益 200
發行費用沖減溢價
借: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300
貸:銀行存款 300
調整 如果初始投資成本大於取得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不需要調整
初始投資成本小於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 應將差額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 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享有對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30000*30%=900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200
貸:營業外收入 200
這個題長投初始投資成本 如果答案給的是9000 那就是錯的 初始投資成本是8800
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是9000

⑥ 初始計量跟後續計量有什麼區別嗎

初始計量指的是對一項業務(主要涉及資產)入賬時針對入賬金額和入賬方式(科目)等得核算計量;後續計量是對經初始計量後價值變動的資產和負債進行的新起點計量,不僅要對資產和負債的價值變動進行反映,而且要對因價值變動而產生的損益進行反映。

比如非控股合並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就是付出對價的公允價值加上相關費用,後續計量採用權益法核算。

⑦ 初始計量 持有期間計量 期末計量 和後續計量有什麼區別

初始計量指的是對一項業務(主要涉及資產)入賬時針對入賬金額和入賬方式(科目)等得核算計量;
後續計量是對經初始計量後價值變動的資產和負債進行的新起點計量,不僅要對資產和負債的價值變動進行反映,而且要對因價值變動而產生的損益進行反映。 這兩個相對於說的是固定資產的計量。
持有期間計量相對指的是金融資產計量,例如投資性房地產,長期股權投資

⑧ 如何理解注會中初始計量和後續計量

初始計量指的是對一項業務(主要涉及資產)入賬時針對入賬金額和入賬方式(科目)等得核算計量;
後續計量是對經初始計量後價值變動的資產和負債進行的新起點計量,不僅要對資產和負債的價值變動進行反映,而且要對因價值變動而產生的損益進行反映。

比如說固定資產購入按照成本入賬就是初始計量,以後每期折舊或者計提減值就是後續計量;其他相似的:應收賬款與計提壞賬,存貨與計提減值准備;金融資產入賬與公允價值變動等

⑨ 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和後續計量的區別

長期股權投資的計量分為初始確認和後續計量兩個階段,初始確認時需要考慮同一控制還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問題,在後續計量時如果權益法才需要考慮比較初始成本與享有的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從而判斷是否需要調整長期股權投資入賬價值的問題。
一、初始計量:確定初始投資成本
首先,應判斷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還是企業合並以外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
1、如果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應按照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賬面價值與持股比例的乘積作為初始投資成本,涉及的初始直接費用應計入「管理費用」,發行權益性證券作為對價的除外。
2、如果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應按照放棄的現金、非現金資產等的公允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涉及到的初始直接費用計入當期損益。發行權益性證券作為對價的除外。
3、如果是企業合並以外的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按照放棄的現金、非現金資產等的公允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涉及到的初始直接費用應作為投資成本處理。發行權益性證券作為對價的除外。
4、發行權益性證券作為合並對價的,涉及的初始直接費用按照以下處理:在不管其是否與企業合並直接相關,均應自所發行權益性證券的發行收入中扣減,在權益性工具發行有溢價的情況下,自溢價收入中扣除,在權益性證券發行無溢價或溢價金額不足以扣減的情況下,應當沖減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二、後續計量:對初始投資成本的調整,確定入賬價值
首先判斷應採用成本法還是權益法進行核算:
1、如果採用成本法核算,一般情況下不涉及對初始投資成本的調整;
2、如果採用的是權益法,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大於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於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閱讀全文

與債券投資的初始計量和後續計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