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債券我們為什麼要買債券通俗點~~
債券就相當於借條,並且是要賣方支付利息的,買方則可以得到利息收入。
❷ 為什麼債券的價格是這樣定義的
債券的價格,就是債券的價值。你購買債券,你能獲得什麼?每年的利息和到期收回的本金。
那麼,每年的利息和到期收回的本金折算到當下就是其現值,也就是這債券的價值。
債券的面值,是設定的票面價值,就是你日後能夠收回的本金。
我們在學財務管理的時候,一定要經常有個概念,就是時間概念。債券的面值,是你日後能收回的本金,但卻不是當下的價值(價格)。
❸ 債券為什麼漲跌這么大、、、
公開市場業務:央行今日將在公開市場操作中發行120億元1年期央行票據。新年第一周,到期資金量為400億元,較節前一周減少50億元,但是1年期央票發行量增加了20億元。雖然從2009年最後的公開市場操作力度來看,央行連續從市場凈回籠資金,但是由於新年到期資金量巨大,而且「寬貨幣緊信貸」被普遍預期為今年宏觀政策的思路,因此市場資金面應該不會有明顯收緊,仍將延續寬松格局。銀行間市場:假日後,資金大量迴流,貨幣市場供應明顯放大,令資金價格出現迅速回落。昨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報價顯示,7天期shibor的跌幅達到14.25個基點,報1.4225%,隔夜、2周、1個月和3個月期品種報價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其餘的6個月至1年期品種價格則沒有變化。昨日債券市場收益率以盤整為主,利率品種收益率曲線總體微幅上行,其中國債收益率曲線以盤整為主,平均上行0.355bp,;固定利率政策性金融債曲線平均上行1.02bp,央行票據曲線平均上行0.595bp。信用品種、浮動品種繼續微幅盤整。
❹ 債券的價格為什麼會波動
總的說來,債券的價格由於以下幾個原因而產生波動:
(一)市場對風險評價的變化:債券質量越低,價格越低;債券質量越高,價格越高。
(二)距到期日時間的長短:期限越長,債券的價格波動風險越大。
(三)與市場利率相關的債券息票。當市場利率上升並超過債券票面利率時,債券的價格就會下降,以使當前收益率與市場利率相匹配。當市場利率下降時,債券的價格就會上升。
❺ 為什麼還要發行債券,這樣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會由於種種原因需要使用大量資金,如擴大業務硯模,籌建新項目,兼並收購其他企業,以及彌補虧損等。在企業自有資金不能完全滿足其資金需求時,便需要向外部籌資。通常,企業對外籌資的渠道有三個:發行股票,發行債券和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借款。
由於股票經常是溢價發行,故股票籌資的實際成本較低,而且籌集的資金不用償還,沒有債務負擔。但股票發行手續復雜,前期准備時間長,還要公布公司財務狀況,受到的制約較多。此外,增發股票還導致股權稀釋,影響到現有股東的利益和對公司的控制權。
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借款通常較為方便,能較快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但信貸的期限一般較短,資金的使用范圍往往受到嚴格的限制,有時信貸還附有一定的附加條件。而且,在企業經營情況不佳時,銀行往往不願意提供貸款。
相對而言,發行債券所籌集的資金期限較長,資金使用自由,而且購買債券的投資者無權干涉企業的經營決策,現有股東對公司的所有權不變,從這一角度看,發行債券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股票籌資和向銀行借款的不足。因此,發行債券是許多企業非常願意選擇的籌資方式。但是,債券籌資也有其不足之處,主要是由於公司債券投資的風險性較大,發行成本一般高於銀行貸款,還本付息對公司構成較重的財務負擔。企業通常權衡這三種方式的利弊得失後、再選擇最恰當的形式籌集所需資金。
❻ 債券是什麼為什麼債券風險比較小
債券就是融資方的借款憑證,你把錢借給某些機構讓他們用這個投資,他們要給你本息和,債券就是「借據」。
債券的風險比較小這種說法,我想應該單純指的是國債,國家發行的債券背後是政府,當然不還你錢的風險比較小,但是相應的收益率也低。
平常所指的債券應該還包含公司債等,這些就不能一概而論說是風險小了,要看公司的規模、經營狀況等因素,有的風險很高。
❼ 國家為什麼發行債券,國債
你好,國家發行國債的原因,主要是用來調節貨幣流通量的。政府籌集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拉動內需.政府公開市場操作的手段,目的在於調節市場上的資金量,對於西方國家來說,第二種意義更大,當市場上的錢太多的時候,政府通過發行國債來收集市場上的資金以防止通貨膨脹,調節利率。
國債發行一般來說有一下幾個用途:
1、籌措軍費
在戰爭時期軍費支出額巨大,在沒有其他籌資辦法的情況下,即通過發行戰爭國債籌集資金。發行戰爭國債是各國政府在戰時通用的方式,也是國債的最先起源。
2、平衡財政收支
來講,平衡財政收支可以採用增加稅收、增發通貨或發行國債的辦法。以上三種辦法比較,增加稅收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作法,固然是一種好辦法但是增加稅收有一定的限度,如果稅賦過重,超過了企業和個人的承受能力,將不利於生產的發展,並會影響今後的稅收。增發通貨是最方便的作法,但是此種辦法是最不可取的,因為用增發通貨的辦法彌補財政赤字,會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其對經濟的影響最為劇烈。在增稅有困難,又不能增發通貨的情況下,採用發行國債的辦法彌補財政赤字,還是一項可行的措施。政府通過發行債券可以吸收單位和個人的閑置資金,幫助國家渡過財政困難時期。但是赤字國債的發行量一定要適度,否則也會造成嚴重的通貨緊縮。
3、籌集建設資金
要進行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為此需要大量的中長期資金,通過發行中長期國債,可以將一部分短期資金轉化為中長期資金,用於建設國家的大型項目,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4、借換國債的發行
借換國債是為償還到期國債而發行,在償債的高峰期,為了解決償債的資金來源問題,國家通過發行借換國債,用以償還到期的舊債,「這樣可以減輕和分散國家的還債負擔。
❽ 為什麼債券市場如此重要
作為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債券市場為滿足實體經濟的投融資需求發揮著重大作用。作為一種靈活、有效而又安全的市場機制,債券市場可以通過推動儲蓄轉化為投資,為企業發展提供融資,提供多元化的投資產品,為資本的流動與定價創造便利條件。
債券市場是經濟金融穩定的重要支柱。銀行等金融機構通過債券市場達到資本監管要求,政府通過債券市場滿足日益增長的財政預算。多元化的固定收益產品(大部分存量都在銀行間市場)能為社會財富的穩定增值提供良好的「蓄水池」。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的發展有助於刺激民間投資,降低經濟發展對政府債務的依賴。債市需要豐富的層次與廣闊的空間
債券市場的層次越豐富,空間越廣闊,對經濟的益處就越大。按照地域范圍不同,債券市場可以分為國內債券市場和國際債券市場。國內市場適合小規模、增長型的公司和國內投資者以及承受外匯風險的公司債務發行人。創業公司和小型企業可以先利用國內債券市場成長為行業龍頭,再通過國際債券市場完成投融資體系的國際化,以獲得進一步發展。相較於國內市場資金池的有限規模,國際市場更能滿足有著較大項目融資需求的大型公司和跨國企業。
按照發行人不同,債券市場可分為企業債券市場和政府債券市場。政府能夠通過債券市場應對老齡化趨勢帶來的公共政策挑戰、推動經濟發展、修復導致2008年金融危機的結構性失衡。企業債券市場的存在和發展與政府債券市場形成了競爭,有助於限制政府債務水平。
按照投資者不同,債券市場可分為批發市場與零售市場。在歐洲,批發市場因參與者專業程度較高,整體上一直運行良好,也取得了一定的管理經驗,未來發展的要點就是要防止被過多不必要的監管政策所限制。而零售市場作為歐洲債券市場未來最有潛力的區域,目前發展卻不盡如人意。雖然當下採取的監管措施都是很有必要的,然而若要充分滿足中小投資者市場日益增長的投資需求,還需要採取更大力度的促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