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優先股的風險高於債券的,為什麼發行優先股的成本低於債券的
優先股籌資風險比債券小,是從籌資者的角度考慮的。優先股的風險大於債券是從投資者的角度分析的。
稅率相同情況下:從投資者角度來說,優先股投資的風險比債券大,因此優先股要求的報酬率就要高於債券。
籌資者如果想用優先股籌資,就必須滿足投資者所要求的報酬率,這就構成了較高的優先股籌資成本,且優先股股利是稅後支付的,不存在抵稅作用,相對於債券來說,優先股的籌資成本更高了。
❷ 購買價格高於債券價值,則債券收益率低於市場利率為什麼對之所以溢價買不就是收益率高於市場利率嗎
購買價格高於債券價值,則債券收益率低於市場利率,這句話是不準確的。應該是購買價格高於債券面值,則債券收益率低於票面利率。
溢價購買的原因是債券的票面利率高於市場利率,溢價購買降低了債券收益率,使收益率與市場利率相一致。
❸ 為什麼債券的收益率越低越好
久期在數值上和債券的剩餘期限近似,但又有別於債券的剩餘期限。在債券投資里,久期被用來衡量債券或者債券組合的利率風險,它對投資者有效把握投資節奏有很大的幫助。一般來說,久期和債券的到期收益率成反比,和債券的剩餘年限及票面利率成正比。但對於一個普通的附息債券,如果債券的票面利率和其當前的收益率相當的話,該債券的久期就等於其剩餘年限。還有一個特殊的情況是,當一個債券是貼現發行的無票面利率債券,那麼該債券的剩餘年限就是其久期。另外,債券的久期越大,利率的變化對該債券價格的影響也越大,因此風險也越大。在降息時,久期大的債券上升幅度較大;在升息時,久期大的債券下跌的幅度也較大。因此,投資者在預期未來升息時,可選擇久期小的債券。在債券分析中久期已經超越了時間的概念,投資者更多地把它用來衡量債券價格變動對利率變化的敏感度,並且經過一定的修正,以使其能精確地量化利率變動給債券價格造成的影響。修正久期越大,債券價格對收益率的變動就越敏感,收益率上升所引起的債券價格下降幅度就越大,而收益率下降所引起的債券價格上升幅度也越大。可見,同等要素條件下,修正久期小的債券比修正久期大的債券抗利率上升風險能力強,但抗利率下降風險能力較弱。
❹ 優先股和債券的區別是什麼
優先股和債券的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債券是一種金融契約,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直接向社會借債籌借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同時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
優先股是享有優先權的股票。優先股的股東對公司資產、利潤分配等享有優先權,其風險較小。但是優先股股東對公司事務無表決權。優先股股東沒有選舉及被選舉權,一般來說對公司的經營沒有參與權,優先股股東不能退股,只能通過優先股的贖回條款被公司贖回,但是能穩定分紅的股份。所得無解釋的股份。
2、法律屬性不同
這是優先股與債券的根本區別,優先股的法律屬性還屬於股票。當然,根據我國現行的會計准則和國際做法,發行人優先股作為權益或者負債入賬需要由公司和會計師視優先股的不同條款,對是否符合負債或權益的本質進行判斷。
這種靈活性也為滿足不同發行人的需求提供了空間,發行人可以通過不同的條款設計實現公司優先股在權益或負債認定方面的不同需求。
3、收益不確定性
在公司出現虧損或者利潤不足支付優先股股息時,優先股股東相應的保障機制包括:如有約定,可將所欠股息累積到下一年度;恢復表決權直至公司支付所欠股息。
而對於債券持有人而言,定期還本付息屬於公司必須履行的強制義務,如果公司不能按時還本付息會構成違約事件,公司有破產風險。因此從風險角度來說,優先股的股息收益不確定性大於債券。
❺ 股票收益低於債券收益意味著什麼
債券收益率上升對市場意味著什麼? 隨著美國經濟持續向好、增長動能強勁,而美聯儲也決定自 2014 年 1 月開始削減 QE 至 750 億美元,美國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近期再度上行, 並突破 3%的關口。那麼,國債收益率上行對股票市場意味著什麼呢? 我們在本篇報告中通過 7 個問題將收益率上行的原因、未來走勢,對市 場和行業表現、估值水平的影響,以及可能受影響標的逐一做了分析。 Q1:目前所處的位臵?——仍處在歷史低位,未來或將繼續溫和上升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國債收益率一直處於長期下行通道,雖然近期明 顯反彈,但仍在歷史低位,低於 1962 年以來歷史均值以下一個標准差。 往前看,我們認為國債收益率將從目前低位上維持溫和上行的趨勢,但 不會迅速而顯著的上升,主要考慮到美聯儲仍將維持寬松的貨幣政策, 而極低的基準利率水平將持續較長一段時間。 Q2:上漲原因?——通脹預期下行,主要反映對經濟更為樂觀的預期 從 2013 年 5 月初的低點以來,美國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大幅攀升了 超過 130 個基點,不過市場隱含的通脹預期卻出現明顯下行。這表明國 債收益率的上升更多是反映了投資者對於經濟前景向好的樂觀預期。 Q3:那麼影響如何?——債券收益率變化與股票市場表現呈正相關性 整體來看,股票市場在過去幾十年間歷次國債收益率上升周期中大多均 有不錯的正收益;而兩者在 2000 年後轉為明顯的正相關,其相關性在 2008 年後進一步大幅提升。此外,在最近幾輪國債收益率觸底反彈後不 同的時間周期內,標普 500 指數均有較好的表現。 Q4:但越高越好嗎?——高於 5%時,收益率上升往往不利於市場表現 當然不是。我們發現,股票市場表現與債券收益率之間的正相關性往往 集中在國債收益率小於 5%的區間內,而當高於 5%時,債券收益率的上 升反而將不利於股票市場的表現。此外,債券收益率快速攀升也將會對 經濟復甦帶來一定不利影響,特別是對房地產市場造成打壓。過高的資 金成本也將會對企業帶來更大的財務支出負擔。最後,如果債券收益率 明顯上升並大幅超出股息收益率時,債券市場的吸引力將會增大。 Q5: 對估值的影響?——正相關; 風險溢價降低抵消無風險利率的上升 從歷史數據來看,10 年期國債收益率與標普 500 指數 12 個月動態市盈 率也存在明顯的正相關性。雖然國債收益率上行將推升無風險利率水 平,但是隨著經濟持續溫和復甦,政策不確定降低有望促使股權風險溢 價下降,進而抵消由於無風險利率上升對股本成本帶來的負面拖累。 Q6:板塊方面呢?——周期性行業相對跑贏 周期股在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時明顯跑贏防禦性板塊,而反之亦然。 其中信息科技(如軟體、硬體設備和半導體) 、資本品、汽車和零售等 板塊往往有不錯的超額收益。 Q7:受影響標的?——根據財務杠桿水平和現金流狀況的篩選 板塊層面,我們發現公用事業和電信服務的償債能力較差,杠桿水平也 高於其他行業,因此未來隨著債券收益率的攀升,可能會受到更大的沖 擊;而相反信息科技板塊的財務狀況和償債能力都明顯好於其他行業, 因此受到的負面影響也將較小。此外我們還根據財務杠桿水平和現金流 狀況篩選了標普 500 指數成分股中可能受到影響最大/最小的標的。
❻ 優先股理論上股息率和債券利率孰高優先股相比債券對企業有什麼吸引的優勢
優先股首先是股權,如果公司盈利情況不好,可以不分紅。
債券就不同了,不管盈利情況如何都要按期支付利息的。除非公司破產。
❼ 高級財務管理問題:優先股比債券的投資風險高,但公司往往以低於債券收益率的資本成本發行優先股。
1、一是優先股通常預先定明股息收益率。由於優先股股息率事先固定,所以優先股的股息一般不會根據公司經營情況而增減,而且一般也不能參與公司的分紅,但優先股可以先於普通股獲得股息,對公司來說,由於股息固定,它不影響公司的利潤分配。二是優先股的權利范圍小。優先股股東一般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對股份公司的重大經營無投票權,但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享有投票權。三是如果公司股東大會需要討論與優先股有關的索償權,即優先股的索償權先於普通股,而次於債權人。
2、債券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機構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債券購買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投資者(或債券持有人)即債權人。 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是社會各類經濟主體為籌措資金而向債券投資者出具的,並且承諾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於債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確定的,所以,債券又被稱為固定利息證券。
3、關鍵在於索償權問題,另外債券利息和優先股紅利都提前確定,但目實際看,優先股獲得實際利益比較大。
❽ 為什麼債券比優先股的風險低但收益高
風險低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在最差情況下,也就是公司破產了,那麼是要優先償還債務人的,也就是說持有這個公司債券的人比持有優先股的人可以更能保證本金的安全
收益高就不一定了,要看債券的利率和優先股的分紅規定的
❾ 為什麼優先股利率高於公司債利率,優先股收益高於公司債最高收益
公司債是債券而優先股是股票。債券是有期限,到期了可收回投資,而優先股是沒有期限的所有權憑證,優先股股東一般不能在中途向公司要求退股(少數可贖回的優先股例外)。在清償上,公司債也是優先於優先股。所以優先股的利率應該高於公司債券,否則就沒人購買優先股了。
❿ 為什麼債券的收益率越低越好
對於已經持有國債的人來說,國債收益率升高,意味著國債的價格下降,也意味著國債違約可能性的上升(一般講中國的國債不會違約),還意味著通貨膨脹的加劇。
所以,簡單地說,對於國債持有者,收益率升高不是好事!對於想買國債的人,收益率升高或許是好事。話說回來,出現國債收益率升高的情況,也就是因為沒人買造成的。比如,現在的義大利。
國債收益率是指投資一定期限的國債所得到的收益占投資本金額的年平均比率。國債收益率與市場價格成反比例關系,收益率越高價格越低,收益率越低價格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