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中國持有大量美國國債
有很多原因,主要是這些:
1,買的前提是有賣的,美國每年都需要發行大量的債券供其它國家購買,所以說美國人都是花世界上其它國家的錢在消費,這也是被其特有的消費觀念和價值觀導致的。簡單來說,其它國家發行的債券不多,數量上難以和美國抗衡,所以中國持有美國債券最多,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2,在美國投資的風險較低,畢竟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來,美國的經濟都在領導者全世界,即便經歷了這次金融風暴,很多國家依然迷信美國的經濟發展前景,美元也是比較低風險的投資。另外就是前面說到的,美國的債券發行量不但多,品種也是最多的,比如之前的次貸,這樣的投資市場在很多國家都沒有,唯獨美國有大量的次貸需求,而這個錢當然不是美國自己的,而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也因此讓中國損失了上千億。
3,購買美國國債,這種投資的風險在所有的債權種類中是最低的,但還是有的賺,所以中國在有閑錢投資的情況下,買美國債券是一種比較保險的手段。
4,可能是為了在中美外交中得到更大的發言權,畢竟在手中握有大量美國債券時,一旦全部拋售,美國經濟必然受到打擊。當然,日本也有大量美國債券,所以這樣的威脅到底有多管用,就不得而知了,畢竟沒人嘗試過。
我覺得就是這些了。。。
㈡ 國家持有美國國債那麼多干什麼
中國用外匯購買美國的美圓債券,對中國和美國都有好處,中國企業靠出口加工賺取了大量美圓,這些美圓存在中國的銀行每天銀行是要支付利息給儲戶的,因此把這些美圓拿到美國去買美圓國債或者企業債,那麼我們就可以收取美圓利息了,收到的利息又拿回來給儲戶們利息,說白了就是保值增值;不然會因為美國的通貨膨脹而使我們的外匯既美圓遭受貶值,所以外匯儲備必須用於投資,主要是買美國國債,相比企業債(包括在有價債券內)要安全得多,當然收益比企業債要低一些。美國賣給我國國債,而他們得到美圓,美國拿到這些美圓過後,他們又可以向我們購買加工和製造的東西了,美國市場里的商品很多都是中國製造的啊!這樣雙方都有利。況且美國國債信用好,美國又是超級大國,軍事、科技、金融各個方面都是第一,所以買美國國債或者企業債最安全,不可能去買伊拉克的國債吧!
中國國內內需不足,中國的老百姓又沒有錢消費自己生產的產品,只能出口賺取美圓,那麼多的美圓回來為了不引發通脹和讓美國繼續購買我們製造的產品,我國只能去買美國國債或者出去購買石油或者工業原材料例如鐵礦。現在人民幣緩慢升值就是為了減少出口增加進口,提升國民的消費。
㈢ 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者是美國財政部嗎
首先美國在很久以前是英國的殖民地,後來獨立後建了美利堅民主(簡稱美國),而美國政府後來為建立好國家經濟基礎特約了當時多位銀行家商討組建美聯儲,因為美國立國後的銀行都是私人機構,所以現今的美聯儲就成為了一個獨立的體系。因此擁有印鈔權。由於美國政府沒有印鈔權,只能以發債形式來換取鈔票。(美國的鈔票發行機制是:政府先向國會申請發債數量,國會通過法案後,再以國家未來稅收作抵押發債給美聯儲,美聯儲以鈔票換債券方式進行
,當然對換鈔票的方式還有以黃金,再貼現貸款和政府資產抵押等方式。但主要來源還是以發債方式進行。)因此國債最大持有者便是美聯儲。
㈣ 中國大量持有美國國債的原因
近期,香港區全國政邪委員、金融專家劉 夢 熊撰寫《我為人民鼓與呼》一文,在香港三家媒體以整版篇幅發表,引發震撼,各界關注。劉夢熊疾言厲色質問C國財政金融管理當局有關拍板人:「你們這班敗家子哪裡來這麼大的膽子,拿國家人民的錢,來買天文數字的3763億美元美國「兩房」公司債券。現在「兩房」 基本上已破產,你們如何向全國人民交代?如此離譜決策有沒有黑幕,正賤會應立即組織特別調查組徹查,追究責任!」
猶如鬧市中引爆炸彈,引起社會各界,特別是金融乃至經濟界強烈反響。不過都是在高層經濟圈內,大陸平面主流媒體完全迴避和沉默,網站也大量刪除評論帖。詳細情況是這樣:——
次貸危機下,美國的兩家房貸抵押機構「房地美」和「房利美」公司行將崩盤破產,榮登美國「兩房」公司外國債權人之榜首的居然是C國,一共持有涉及該兩間公司高達3763億美元債券,約佔中國外匯儲備總額21% 。國際經濟界稱為一件匪夷所思的大丑聞。
國家資料顯示,自2004年開始,C國對美國債券的持有一直在高速增長,從2004年到2007年驚人增長三倍,高達到9220億美元。僅2006年到去年2007年間,C國對美國債券的持有增長66%。在美國次按危機即將露出猙獰面目的前夜,C國仍然痴心不改地不斷大手筆增持美國債券。究竟是誰擁有在這樣瘋狂地處置C國巨額外匯儲備的權利,如痴呆一樣瘋狂購買美國債券?
同樣是亞洲大國的印度,外匯儲備也很客觀,但印度對美國「兩房」債券持有量才2300萬美元而已,人家是意思意思,C國的3763億竟然是印度的一萬六千倍,差不多是三萬億港幣。這樣投進美國「兩房」是完全不可思議的!
國際公認的原則是,外匯儲備公認的投資原則是安全第一,分散為宜,但C國財金當局卻將外儲的百分之二十以上投資於美國「兩房」,這相當於將大部分雞蛋放在一個籃子。當年亞洲金融風暴,香港和東南亞樓市崩潰,還鬧出「負資產」,業主和銀行一齊遭殃,說明房屋按揭本身風險很大,其衍生債券更是危險品。
不能只集中在一個菜籃里,這是金融投資常識性的金科玉律。外匯儲備投資原則是安全第一,穩健至上,比重分散,結構多元。可是我們那些可愛的受握重權的國嘉外匯管理局、財征部、C國人 民 銀 行的敗家子一般的官員,個個還都是碩士、博士學位!
就沖這點,C國民眾還有什麼臉面去嘲笑印度!叫人家阿三,自己都快成阿大了。到底是誰禍害C國如此吃虧,不,是重創,而成為世界笑柄!
我一貫就對什麼鶯歌燕舞的盛大晚會、開幕式不以為然,花錢給人看的東西,值得那樣好面子搞成空前絕後的拔高?看清楚自己的弱點、憂患,早早修復自己可能被對手抓住而致命的死穴比什麼都重要!
我認為:這件金融丑聞的暴露,實質上對C國經濟重創之巨,對國民信心和精神打擊之大,簡直可以抵消大批我們自己宣傳的其他成就光環。這決不是一般的問題,甚至不是什麼重大失誤!不能用失誤的概念,而是直接叫做中了「殺招」!它的背後是應該是嚴重的瀆職+ 戰略間諜的性質!
C國經濟學家都在干什麼,受那些所謂主流經濟學家提出的高論影響而實行的政策,最後使誰最終受益,使誰陷入深深窘境了呢? 那些「主張對內狂引境外戰略投資者、讓其大賺賤賣的銀行原始股;對外大力推出C國優質大型企業或國有壟斷企業境外上市,向海外慷慨派送十倍於融資的分紅」 的經濟專家到底在干什麼,他們的底細和真實身份到底是誰?
㈤ 持有美國國債的多少意味著什麼
簡單,這意味著中國控制的美國的美元供應量和美元的價值,類似與股票,中國的用美元購買美國國債,使美國可以用將來的錢來發展經濟,就是借中國的錢來發展自己,但是如果中國拋售美元會導致兩個問題,一就是美元貶值,因為大家對美元沒有信心了;二就是美元一下子都到中國手上,那美元供應不足導致美元流動性差,可能對美國經濟有非常不利的影響。所以對美國國債擁有的多,可以對美國發動金融戰,不過自己也會受到影響。因為經濟體之間都有聯系,所以一般不會使用這種自殺式攻擊。
㈥ 中國大量持有美國國債的利處與弊處分點明確回答,有重賞。
利處:
1、持有大量美債,就意味著成為美國債主,如果我們大量拋售美債,就會迫使美元貶值,迫使美國經濟雪上加霜。所以可以說一定程度上能從經濟上挾持美國(實際上影響力不是那麼大)
2、債券作為一種投資的工具,可以為我國帶來利息的收入。美債的利息較高,風險一般情況下較低。
3、購買美債,為我國歷年來財政結余找到了解決辦法。也就是把閑置的資金使用起來。
4、持有、購入美國債券,等於是在幫助美國度過眼下的經濟危機,而在當前全球化背景下,美國和世界上其他國家,包括我們中國都是一損俱損的。幫助美國,實際上也是在保護我們自己。
敝處:
美國經濟危機的情況下,美債的風險逐漸升高。作為美國的頭號債主,我們收不回本金,拿不到利息的可能性很大。
大量持有美債,意味著我們把自己的經濟綁在了美國的戰車上。
㈦ 大陸為什麼要持有大量美國國債
中國政府持續購買美國國債,但美國本土的投資者卻不停減持。例如,10年前美國國債的總額約為3萬億元,當中逾七成、即2萬億元以上為美國本土的投資者擁有;但時至今天,美國國債的總額增至4萬億元,卻只有三成為本土投資者持有,而且比例不斷下降。美國人不買美國國債的原因十分簡單,就是利息率不吸引人。
至於中國政府購買美國國債的主因,就是因為其著眼點並不放在投資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穩定本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藉此保護國家的出口業。要令人民幣不升值有兩個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場上大舉拋售人民幣,或是大舉購入美元。這個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購入美國債,以防止人民幣匯率上升。
專家認為,在中國現有的金融環境下,購買美國國債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外匯儲備來自外商直接投資、對外貿易順差及進入中國的國際游資。截至2005年底,中國外匯儲備超過8000億美元,我國已連續10年資金凈外流,10年來國外凈運用我國資金累計達到1.72萬億元。中國如同國際資金流動的「中轉站」:一邊是外資持續湧入賺取高額回報,推高外匯儲備余額;一邊是中國的資金持續多年凈外流,而投資回報率偏低。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把這種現象稱為「一江春水向西流」。招商銀行首席外匯分析員劉維明指出,中國資金凈外流是巨額外匯儲備對外投資引起的,並不是說國內企業的資金多得用不了。這並不是一個悖論。劉維明解釋說,在現行外匯制度下,境外資金進入中國時必須兌換為人民幣,由央行把外匯買下,形成外匯儲備。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主要用來購買美國國債,而10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不到5%。與進入中國的國際資本獲得的高額回報相比,中國運用外匯儲備投資取得的收益顯得頗低。這是一個無奈的選擇。
對此,央行解決方案是,加緊研究建立靈活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滿足企業和個人合理的用匯要求,降低國內資金凈外流的水平。不能苛求外匯儲備對外投資所獲回報的高低。投資美國國債雖犧牲了部分收益,但能夠規避風險。由於我國國內金融體系處理風險的能力較低,這里存在一個風險和收益相交換的問題。美國國債風險低,變現能力強,且與歐元區和日元區相比,美元區經濟仍處於強勢地位。在此背景下,購買美國債就不難理解了。
買與不買陷入兩難
現在,中國已經陷入了「兩難境地」:假如繼續買入美元國債,從經濟角度上看,將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因為美國國債回報低,只較日債稍好;但如果停止購買美國國債,甚至沽出的話,美元就會再進一步貶值,中國同樣損失慘重,即所謂「買又慘,不買又慘」!
由於中國購入了大量美債,假如美元貶值的話,持有國債在賬面上已輸一大截,加上利息率的上升,債匯價格定會再進一步下跌。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估計,假如人民幣升值10%,中國政府就會承受500億美元的賬面資本損失,如果美國利率再上升2%,中國就再損失三百億到五百億美元,結果總共損失八百億到1000億美元,當然以上還沒有計算美元匯價下跌而帶來的出口損失。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可做出的選擇非常少。
不穩定的平衡
所以現在的情況下,是一個「不穩定的平衡」,雖然美國人每天仍能吃喝玩樂,但這樣的平衡是令人擔心的。美國的經常赤字不斷膨脹,2005年經常賬目赤字,已創紀錄升至8000億美元,比2004年攀升34%,即美國每天差不多要吸收30億元,才能填補這個赤字。
所以,世界就是這樣的奇妙:中日拿上數千億的真金白銀,不斷購買美元資產來資助美國利率,然後美國人將已超買的資產拿來再抵押,來買中國及日本生產的電器。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笑話,就像你把大部分的身家都借給一個債仔,由於借出去的錢實在太多了,於是自己每天要節衣縮食,把省下來的錢拿給債仔享用,並希望他每天生活得幸福快樂,不要有些微傷風感冒,否則便會同歸於盡!因為假如大家都停止支持這個債仔的話,美國政府將在極短時間內破產,帶來的災害將會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為嚴重。
㈧ 美國的國債持有者眾多,他們分別占的比率大概是多少
美國國債持有者結構分布中,外國投資者佔有最多份額達到6.1萬億美元,佔比39%。其次是貨幣當局,佔有份額為2.4萬億美元佔比為16%,養老金和共同基金分別佔2.1萬億美元和1.7萬億美元,個人及政府佔比,13.5%,而其他的像銀行和保險公司,共佔6%。
所以對於此問題也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不過相關的機構還是應該注意,而更多方面應該尋求國際相關機構去協調解決這一問題。這其實也看出,各個國家之間的利益關系是緊密聯系的,雖然表面上很多國家都反感美國,但一旦美國垮台了,還是會損害到他們的利益。
㈨ 美國國債第一大 持有國
美國財政部日前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數量為4906億美元,較2月末的數字上升了37億美元。這是今年以來中國首度增持美國國債。中國減持美國國債的趨勢始於去年7月份,經過連續4個月的減持之後,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的數量下降了200多億美元。不過,在去年底時,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的數量又大幅上升。
在外匯儲備資產運用難度加大的同時,我國外匯儲備增長的速度也在不斷加快。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國外匯儲備的數量已經達到1.68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9.94%。有分析指出,中國外匯儲備中有60%—70%配置美元資產,美元持續貶值的趨勢給外匯儲備管理帶來極大挑戰。
截至今年3月末,日本仍然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者,其持有數量達到6007億美元,較2月末增加了141億美元。持有數量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別是中國和英國,其中英國的持有數量持續上升,與去年同期相比,英國持有美國國債的數量增加了547億美元,增幅達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