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債券的本質特點
債券的特徵
·償還性:即必須規定債券的償還期限,債務人必須如期向債權人支付利息,償還本金。
·收益性:一方面投資者根據固定利率,可取得穩定的、一般高於銀行存款利率的利息收入;另一方面可在證券市場上通過較低價買進、較高價賣出獲得價差收入。
·流動性:即變現力,指的是在償還期屆滿前能在市場上轉變為貨幣,以滿足投資者對貨幣的需求;或到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抵押,以取得相應數額的抵押貸款。
·安全性:債券與其他有價證券相比,投資風險較小。
② 債券的本質
債券知識中所謂債券,就是在籌措資金時,政府、政府關聯機構、地方公共團體、特殊金融機構、實業公司等發行體所發行的標明票面額、利率、償還日期、有無擔保等事項,從而明確發行體與投資家之間債權債務關系的票據,即資金借用證書性質的有價證券。
但是,與其它借貸關系相比較,發行債券是將所需籌措資金總額分成多份單位(票面金額),在同一時間,以同一條件,從眾多的投資家那籌措資金,從這一點看債券與一般的資金借用證書有本質的不同,而且債券可以以同當時平均的市場收益率相應的價格向第三者自由轉賣。因此,債券還具有流動性,投資家在償還期限前可以比較自由地回收投資資金,不過在市場利率水平比買入債券時有較大變動的場合下,回收金額會與投資金額有相當的差異,這一點應予注意。
債券與股票有相似之處,對發行者來說都是資金證券,對投資者來說都是收益證券,不同之處是股票分紅率的高低與金融市場的利率變化無關,不能償還本金。而債券可以得到利息或者相當於利息的收入,到期後可以償還本金。
實際上還有著各種各樣的非規則形態的債券。比如說,原則上是要發行本券的,不過象注冊位就並不發行本券,部分非公募地方債則是近似於證書抵押貸款的債券,與債券相類似的有價證券還有種種,如可作分解轉賣的德國債券證書抵押貸款、企業為籌集短期資金而發行的商業票據CP,可轉讓定期存款證書CD等。
還有債券與股票的中間形態。比如從利息的角度來看的話,股票中有分紅率確定的優先股,而債券中也有利息不確定的參與利潤的公司債。還有具有潛在股票性質的轉換公司債和附權債。
③ 債券屬性「久期」的本質是什麼
最容易明白的一個說法就是,能夠很好的去權衡債券現金流的指標就是「久期」。
然後還可以從數學的角度去解釋它,那就是首先去把債券的價錢的對數看作一個收益率的函數,泰勒展開式就是「久期」的第一個階段系數,之後的第二個階段系數就是凸性。
「久期」受幾個因素的影響,第一個就是時間。「久期」越大就說明債券到期的時間越長。之後「久期」越短就說明到期收益就會越大。
其實,對於債券「久期」的本職的問題,是一個很專業的問題,因此會運用到很多專業的知識,我畢竟對這方面沒有系統的去研究過,以上就是對債券的一點簡單介紹。
以上的回答就是我針對題主的問題的一些回答,希望能夠解答題主的問題。
④ 債券溢折價的實質
債券溢折價實質上是由於發行時市場利率和票面利率不相等造成的,市場利率低則溢價發行,市場利率高則折價發行。因此溢價的實質是因為票面利率高於市場利率,後期多支付利息而購買者多支付的成本,其金額等於多支付利息的現值。同理,折價的實質是由於票面利率低於市場利率,日後少支付利息,購買者收到的補償,其金額等於少支付利息的現值。
⑤ 實際債券價格與當前債券價格有什麼區別
債券面值就是債券券面上標的金額,是到期償還的金額,因此又叫到期值。債券價格是指實際發行時賣的那個價格,它可以高於票面金額,叫溢價發行,也可以低於票面金額發行叫折價發行。打個比方:把債券比作郵票,債券面值就是郵票票面上寫的價格,比如一張生肖紀念郵,上面標2元,這叫面值,但你在郵市上買,可能要花20元,這個就是債券價格。
⑥ 溢價發行債券時,其溢價的實質是什麼
由於溢價發行,相當於發行方得到比債券面值還要多的融資資金,所以其以後就必須多付利息。這是由於債券投資一般是採用現金流貼現法決定這個價值的。
如果票面利率高於收益率,而你按照100元面值購買,那麼你獲得的利息顯然超過你預期的收益,因此此債券會上漲超過100,形成溢價。
如果票面利率低於收益率,而你按照100元面值購買,那麼你獲得的利息顯然達不到你預期的收益,因此此債券會下跌低於100,形成折價。
⑦ 債券的理論價格與市場價格區別
(1)債券的價格確實不可能高於140元,因為未來現金流只有140元。
(2)凈價交易指的是不計當期利息的報價,不是不計未來利息的報價。
比如說:你這張債券是6月1日付息的。那麼凈價交易的價格是不包括6月1日到交易發生時那段時間的應計利息的,這個應計利息絕對不會超過10元。當6月1日付息日到來時,應計利息歸零。如果在12月1日雙方發生凈價交易,價格是99元,則實際交割的金額則要加上半年的應計利息5元。如果是全價交易,則價格直接就是104元。
另外,「該債券的剩餘期限是4年,所以利息還有40元。本金還有100元,所以該債券的理論價值是140元」這句話是錯誤的。債券的價格應該等於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值,而不是未來現金流本身。
折現率就是債券的到期收益率。如果債券的全價為140元,則意味著到期收益率為0,是沒有人會為沒有回報的投資而付錢的。
正確的債券凈價演算法應該先確定債券的到期收益率,和債券剩餘期限。
設該債券的到期收益率=12%
債券剩餘4年,面值100元,利息10%
債券凈價= 第一年現金折現+第二年現金折現+第三年現金折現+第四年現金折現
=10/1.12+10/1.12^2+10/1.12^3+110/1.12^4
=93.93
設該債券的到期收益率=8%
仍然是這張債券。
債券凈價= 第一年現金折現+第二年現金折現+第三年現金折現+第四年現金折現
=10/1.08+10/1.08^2+10/1.08^3+110/1.08^4
=106.65
債券的到期收益率指的是以該價格購入該種債券,並持有到期之後獲得的年化收益率(假設沒有違約)。到期收益率是對市場風險偏好,債券評級的最佳詮釋。
收益率越低,表示市場風險偏好越低、債券評級越高、債券價格越高。
收益率越高,表示市場風險偏好越高、債券評級越低、債券價格越低。
⑧ 債券的實際價格和理論價格該怎麼求
例如:某公司按面值100元平價發行5年期公司債券,到期還本。那麼投資者購買該債券第一年獲息10元、2年:10元,3年:10元,4年10元,5年110元(連本帶息)。則該投資者如果連續5年都一直持有該債券的話,總的獲得利息是50元。又假如該投資者在第2年裡把該債券拿到二級的債券市場交易(交易所)。那麼該投資者的報價有2種方式:A種:全價報價,連本100元和4年利息40元一起算在裡面的報價;B種:凈價報價,高於100(面值)或低於100(面值)。我想請問的是:無論哪種報價,該債券的剩餘期限是4年,所以利息還有40元。本金還有100元,所以該債券的理論價值(或說理論價格)是140元。(1)所以全價報價的市場買賣價格應該在140元以下吧!(因為整張債券就值140元),那別人要賺錢肯定要出一個小於140元的價錢來買吧!(2)而凈價報價只能是小於100的報價,再加上40元的應得利息應該也是要小於140元才對吧!假入第二個投資者在第二年裡從第一個投資者那裡買到該債券之後一直持有到第5年還本付息。例如:全價報價報出:139元、138元、137元、136元、135元…………(反正不能大於140元);凈價報價:99元、98元、97元、96元、95元…………元。我能否這樣理解?
⑨ 發生債券的企業,債券的折價損失的實質是
發行債券的公司,債券折價銷售。
折價的部分不屬於損失,而是債券票面利率低於實際利率時給購買方的補償,在以後賬目處理時折價的部分是要按實際利率與票面利率的差轉入財務費用的。
如果確是低於實際利率銷售,可以理解為公司為盡快融資支付的融資費用
⑩ 債券面值與實際價格
債券價值是指進行債券投資時投資者預期可獲得的現金流入的現值。債券的現金流入主要包括利息和到期收回的本金或出售時獲得的現金兩部分。當債券的購買價格低於債券價值時,才值得購買。
實際價格
為了修正通貨膨脹影響,經濟學家們區分了名義價格(以貨幣計值的價格)和實際價格(以對商品和勞務的購買力計值的價格)。
實際價格(real prices)經通貨膨脹修正後的價格。
實際價格是指在成交日期時一次付清的交割,或將不是在成交日期時一次付清的價格折現到成交日期時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