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里根政府與柯林頓政府的經濟政策有哪些不同
里根政府與柯林頓政府以不同的經濟政策、經濟措施實現國家干預經濟。其主要的不同是:
第一,奉行的經濟理論不同。
①里根政府實行振興經濟改革,實行供應學派和貨幣學派的經濟理論。
②柯林頓政府實行「宏觀調控,微觀自主」的經濟政策。
第二,政府幹預經濟的主要措施不同。
(1)里根政府幹預經濟的主要措施:
①以大規模削減政府開支和緊縮貨幣來醫治通貨膨脹。
②以用大規模減稅來推動經濟結構調整。
③以加大國防開支(1985年正式推出戰略防禦計劃)來促進高科技、社會經濟和國防力量,醫治生產停滯。
(2)柯林頓政府幹預經濟的主要措施:
①是平衡預算、消滅赤字、償還國債。
②精簡政府機構縮減開支,增加稅收,鼓勵消費解決財政赤字。
③大力興辦公共工程、增加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投資教育科技、社會保險、大力投資環境保護來解決就業問題。
④推行積極的對外貿易政策,大力開拓國際市場,促進經濟的發展。
美國新一輪經濟持續擴張和繁榮的原因。
第一,柯林頓政府消滅長期的巨大財政赤字,實現了預算平衡,改變了宏觀經濟的嚴重失衡,促使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良性互動,信息技術的推動。
第二,新一輪經濟持續擴張和繁榮時期。
1991年—2000年,長達10年持續擴張和繁榮。是繼二戰以後50—70年代初的「黃金時期」、80年代連續6年經濟增長之後的第三個新的經濟增長期,創下了美國經濟發展史上的新記錄。
第三,美國出現新一輪經濟持續擴張和繁榮的表現。
①持續保持經濟發展的高增長率。
②通貨膨脹問題被解決。
③巨額財政赤字消失,出現了50年代以來首次巨大的財政盈餘。
④失業率降到30年來的最低。
⑤美國企業利潤大增,市場繁榮,出口猛增,股市繁榮。
❷ 二戰後肯尼迪,里根,華盛頓分別採取了什麼經濟措施
二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大體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戰爭結束後,經過恢復與改造,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經濟持續發展,西部、南部呈現繁榮景象;第二階段,面對危機與「通脹」,經過調整,80年代中期以後,經濟形勢好轉,但債務負擔沉重;第三階段,通過調整政策,90年代以來,經濟持續穩定發展,進入新經濟時代。
二戰後美國的經濟發展及其特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經濟實力驟然增長,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佔有全面的優勢。在完成了由戰時經濟向和平時期轉變之後,美國經濟從20世紀50年代起在上述優勢地位的基礎上進一步持續增長。從1955至1968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長。雖然在同一時期西歐各國和日本的整體經濟增長速度趕上了美國(法國為5.7%、聯邦德國為5.1%、日本為7.2%、英國為2.8%),但是戰後美國經濟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中仍佔有優勢地位。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該時期美國經濟曾經出現連續106個月的持續增長,這一記錄直至90年代出現所謂的「新經濟」之後才被打破。
美國戰後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優勢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美國聯邦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戰後美國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不是表現在採取工業國有化的形式,而是運用財政和金融手段對資本主義的再生產進行干預。其主要特點是不斷地依靠增加國家預算中的財政支出,依靠軍事定貨和對壟斷組織甚至中小私營企業實行優惠稅率來刺激生產,增加社會固定資本投資。雖然美國沒有在戰後實行工業國有化,其經濟體制仍保持著較為典型的資本主義私有制,但是,美國聯邦政府在戰後對許多新興的工業部門、重大科研項目、現代化公共設施進行大量的投資。比如美國政府對發展原子能工業的投資,從1945年至1970年共計175億美元;對宇航工業的投資,從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億美元。美國政府之所以如此做,是因為戰後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戰後美國的經濟繁榮有直接的作用,然而,對新科技產業部門的投資風險高,因此戰後美國政府就主動出面承擔起對這些部門的投資任務。美國政府在戰後對經濟的干預還表現在,為了維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項目下通過國家購買進行出口,另一方面對某些美國產品的出口實行補貼。在「援外」項目下提供的出口在美國出口比重中,1949年佔46%,50年代佔30%左右,60年代佔20%左右。此外,美國政府還通過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科研和教育網點,推行社會保障政策等,在緩和國內階級矛盾的同時,進一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具有一系列新特點。首先,從50~60年代,美國經濟增長出現了一個西方經濟學家所稱的「黃金時代」。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經過「黃金時代」的發展從1961年的5 233億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 634億美元;1965~1970年美國的工業生產以18%的速度增長。1970年美國擁有世界煤產量的25%,原油產量的21%,鋼產量的25%。1971年美國擁有汽車1.11億輛,83%的家庭至少擁有一輛汽車。1970年美國農產品比1950年增長了2倍,一個農民能養活47.1個人。戰後美國經濟增長出現「黃金時代」的主要原因為:(1)上述已經提到的美國聯邦政府對經濟加強了干預;(2)為應付冷戰而加強的國民經濟軍事化極大地刺激了經濟的增長;(3)戰後技術革命推動了經濟的迅速發展;(4)利用戰後的經濟優勢地位,擴大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充分利用國外的廉價資源,其中特別是石油資源,從而極大地獲取高額利潤;(5)戰後美國的國內政治局面相當穩定。
其次,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重心逐漸向西部和南部轉移。美國傳統的工業區在東北部,隨著戰後新興工業的迅速發展,沒有傳統工業負擔的美國西部和南部,由於擁有新興工業的原料——石油而特別適宜於諸如飛機製造業、石油工業和石油化工等新興產業的發展。與此同時,美國西部和南部的新財團也驟然興起,在經濟乃至政治上與傳統的東北部財團形成激烈的競爭。比如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亞的資本家,形成了加利福尼亞財團,控制了美國最大的銀行——美洲銀行;而南部的得克薩斯州由於戰時石油開采和軍事工業的擴建也形成了得克薩斯財團。加利福尼亞財團在50年代就已成為美國的第三大財團,其實力僅次於摩根財團和洛克菲勒財團。得克薩斯財團的實力雖然差一些,但是它經常和其他財團結盟與東北部的老財團如摩根和洛克菲勒財團展開對抗。美國西部和南部經濟實力的增長,以及西部和南部新財團的興起,對美國的政治也產生巨大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歷屆政府的大權主要由東北部的財團操縱,但是這種政治局面在戰後開始發生變化,西部和南部的財團逐漸在政治上與東北部的財團展開競爭。美國的政治權力不再由「多雪地帶」的東北部獨占,西部和南部的「陽光地帶」開始分享政治權力。
再次,現代跨國公司在美國興起。跨國公司在20世紀上半期就已出現,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早期的跨國公司還是以局部地區為重點,其經濟實力和業務經營的多樣化也沒有達到現代跨國公司的地步。戰後,現代跨國公司首先在美國獲得空前的發展,對美國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影響。現代跨國公司首先在美國飛速發展的原因是:(1)美國在戰後憑借其經濟、政治和軍事上的絕對優勢地位,掌握了世界經濟的領導權。美國的壟斷企業因此可以自由地向海外擴張,充分地利用全球資源和世界市場,通過直接投資,以投資代替出口,擴大並保持在世界市場上的絕對份額,從而贏得高額利潤。(2)美國政府對待企業特別是對待大公司採取十分寬容的態度。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美國經歷了三次企業兼並的浪潮。第一次兼並浪潮發生於 19、20世紀之交,主要為同一產業部門的大企業吞並小企業。第二次兼並浪潮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其特點是從控制生產開始,到控制原料的供應和加工,直至最終控制銷售市場。第三次兼並浪潮就發生在二戰後,從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其特點為混合合並,即在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上互不聯系的企業進行合並和吞並,從而形成混合聯合公司。這樣的混合聯合公司從一開始就不是僅以爭奪美國國內市場為主要目標,而是以世界市場為導向,為世界市場設計商品,根據全球資源(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的不同分布情況,同時在幾個國家生產,並把自己的金融和銷售戰略瞄準世界市場。由此,通過戰後混合兼並的美國大公司紛紛成為現代跨國公司。它們擁有巨額的資本、廣泛的經營范圍,並且其業務經營強調「全球戰略」,因此可以獲取龐大的利潤。例如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原先的主業是製造汽車,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該公司除了製造汽車,還製造飛機發動機、洲際導彈、潛艇、宇宙飛船和家用電器等,並且在全球范圍內設立子公司,形成全球性的生產和銷售網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潤。美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在60年代合並了120個不同的工商企業,並將業務擴展至全球,在海外的57個國家中建立150餘家子公司,經營范圍也擴大到麵包和食品、人造纖維和紡織、建築、旅遊、印刷和出版、金融和保險等行業和部門,當然電話和通訊業依然是該公司的主業。
最後,戰後美國的經濟危機的烈度大大減低。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60年代末,美國沒有出現過1929~1933年那樣的經濟大危機,但是曾經經歷過5次經濟衰退(或者可以說發生過5次一般的經濟危機)。戰後美國經歷的第一次經濟衰退是在1948~1949年,其間工業生產下降了8.3%,失業率達5%。第二次經濟衰退從1953年8月延續至1954年8月,工業生產的幅度下降 9.1%,失業率達6.2%。第三次經濟衰退從1957年7月起到1958年4月止,時間雖比較短,但是程度卻比較嚴重,工業生產驟然下降13.5%,失業率高達7.5%。1960年2月到1961年2月美國發生了戰後的第四次經濟衰退。工業生產下降8.6%,失業率為7%左右。1969年10月到1970年11月美國發生了戰後的第五次經濟衰退。工業生產下降8.1%,失業率達7%以上。從上述一系列數字可見,雖然戰後美國經濟並沒有擺脫資本主義經濟固有的周期性循環,經濟危機或經濟衰退依然相隔一段時間就要出現一次,但是經濟危機的烈度都不很大,比如工業生產下降幅度基本在10%以下,只有一次在13.5%,但恰恰這次持續的時間最短。另一方面,戰後美國政府對經濟危機都實行了一系列凱恩斯主義的反危機手段,即運用赤字財政,通過膨脹通貨,刺激總需求,從而抑制經濟危機的破壞程度,避免大量的企業在危機中倒閉,同時控制失業率的急劇攀升,穩定社會秩序。當然,美國政府的這些國家干預的辦法,在解決危機的同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國債大增,通貨膨脹有增無減,以至於積重難返,對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經濟產生強烈的負面影響。
❸ 里根政府與柯林頓政府的經濟政策有哪些不同
里根政府與柯林頓政府以不同的經濟政策、經濟措施實現國家干預經濟。其主要的不同是:
第一,奉行的經濟理論不同。
①里根政府實行振興經濟改革,實行供應學派和貨幣學派的經濟理論。
②柯林頓政府實行「宏觀調控,微觀自主」的經濟政策。
第二,政府幹預經濟的主要措施不同。
(1)里根政府幹預經濟的主要措施:
①以大規模削減政府開支和緊縮貨幣來醫治通貨膨脹。
②以用大規模減稅來推動經濟結構調整。
③以加大國防開支(1985年正式推出戰略防禦計劃)來促進高科技、社會經濟和國防力量,醫治生產停滯。
(2)柯林頓政府幹預經濟的主要措施:
①是平衡預算、消滅赤字、償還國債。
②精簡政府機構縮減開支,增加稅收,鼓勵消費解決財政赤字。
③大力興辦公共工程、增加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投資教育科技、社會保險、大力投資環境保護來解決就業問題。
④推行積極的對外貿易政策,大力開拓國際市場,促進經濟的發展。
❹ 里根的政治舉措摘要和簡評
美國自羅斯福新政開始採取的經濟政策長期奉行凱恩斯主義,長期推行需求管理政策。這種政策使美國擺脫了20世紀30年代得大危機,也造就了美國在戰後得「黃金時代」。但是,凱恩斯主義有著它自身不可克服的弱點。根據凱恩斯主義的理論,通過增加投資可以促進生產資料需求的增加,自然使生產資料工人收入增加,隨後促使生活資料需求增加,這也就使生活資料工人收入增加,最後使得國民收入增長若干倍。美國一開始運用這一理論時確實是這樣,但是隨著時間的增長,通貨膨脹不可避免的產生了,跟讓人頭痛的是失業與通貨膨脹一起出現了。20世紀70年代末期,美國經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滯脹,也就是通脹率與失業率同時居高,美國的儲蓄率、投資率以及國際競爭力嚴重下降。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對此束手無策,因為按照凱恩斯主義理論,尤其是當時盛行的「菲利普曲線」版本,失業率和通脹率應該具有替代關系,此消彼長,不會同時出現。尼克松、福特和卡特政府都沒能解決這個難題。1981年,羅納德·里根即在這一情況下當選美國新一屆總統。里根剛當選便提出了經濟復興計劃。這些經濟政策與美國此前七十年的所依靠的經濟理論不同。許多人稱之為保守主義。實施它上並不完全是保守主義,它既有供應學派與貨幣主義思想的保守特徵,卻不規定兩種成分的比例,又不具有排他傾向,甚至也採用凱恩斯的部分觀點;它在學術種類上是含糊的,但目標是明確的,而且是有效果的。一、 經濟政策的內容里根政府的經濟政策主要包括六點:一是建立簡便、穩定得低稅率稅收制度,實現大幅度減稅,二是大力削減社會福利開支,三是減緩貨幣增長速度,四是減少政府管制,減輕私營企業在規章制度方面承受得負擔,實行政府資產私有化,五是擴充國防開支,六是實現預算平衡。1、減稅是里根政府一系列刺激供給政策的核心。根據供應學派的觀點,里根政府的經濟顧問們認為:高稅收是抑制美國經濟發展速度的一個瓶頸,它減少了了從商品和勞務中獲得的收入,鼓勵了消遣,有損於生產積極性。他們認為,只有減稅才能促進經營活力,大幅度減稅,可以鼓勵儲蓄與投資,推動經濟發展。2、大力削減社會福利開支,緊縮社會公共開支以平衡財政預算,這反映了傳統預算平衡派的主張。它認為,預算赤字是通貨膨脹的根本原因,只有量入為出,才從源頭上能擺脫通脹的糾纏。後來的事實證明,財政赤字並沒有因此而減少。3、減緩貨幣增長速度是用提高銀行利率等措施來控制貨幣供應量和緊縮信貸,以降低通貨膨脹率。根據弗里德曼的貨幣理論,通貨膨脹與過度緊縮都因錯誤的貨幣信貸政策所致,流通中的貨幣數量大幅度波動引起需求的大起大落;它與凱恩斯「貨幣沒有意義」的原理相對立,認為「貨幣有特殊作用」,長期內控制貨幣總量使之與與經濟總量的擴大速度保持一致,最終可能實現穩定的沒有通貨膨脹的經濟增長。4、減少政府的管制,強化市場的作用。自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之後,政府對經濟得干預一直在不斷地擴張。羅斯福以後得歷屆美國政府不僅依據凱恩斯主義實行需求管理政策,而且在價格、工資、勞動、環保、安全生產、商品檢驗、貿易、金融等經濟領域得各個方面制定了大量得限制性法令和規章,到里根時期累積多達7萬多項。許多規章條例嚴重束縛了企業得手腳,增加了企業成本,挫傷了微觀經濟主體得積極性和創新精神,弱化了競爭機制。美國經濟的發展此時需要更多的擺脫政府的管制。5、里根政府大幅提高軍備預算,還提出了金額巨大的「星球大戰計劃」。這樣可以用強大的軍事實力補充和保障美國的經濟實力。6、里根政府提出要實現預算平衡。事實告訴人們這不過是一個夢想而已。里根上任時的財政赤字是500億美元,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是2000億美元,到他離任時達到1.5萬億美元。這些數字不過無聲的說明裡根的預算平衡目標不過是句玩笑。二、 經濟政策的效果關於里根經濟政策對美國經濟的作用眾說紛紜,有褒有貶。里根自己對他的經濟成就十分自豪。他在自傳中寫道:「經濟發展始於1982年10月,即3年削減稅收計劃的第一階段發生作用後的一年。當我離開白宮辦公室時,經濟發展已為1800多萬人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這是歷史上同一時期最大的發展。同時,美國人受雇於好工作的人數比例升高到了最高點。在我寫這本書時,經濟增長已經持續了92個月,而且勢頭仍然不減。」[①]里根的這些話並不算太誇張。他所說的經濟增長持續了92個月,事實上經濟增長持續了110個月。當1981年通過新稅收法時並沒有獲得預期的效果。反而在1982年時,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8.1%。這對里根經濟政策來說,幾乎是災難性的。但是到了1983年,經濟開始回升。一季度國民生產總值上升了2.8%,二季度上升了9.2%,三季度8%,四季度5%左右,全年綜合增長了6.5%。由於美國政府中的決策者們寧願復甦是在通貨膨脹受到控制的情況下進行,以保證物價穩定與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增長,因而上述回升保持了足夠的勢頭。到1983年四季度,生產性投資開始上升,到1983年底,生產總投資上升了1.1%;1984年第一季度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竟達到了10.1% !1~6綜合上漲了8%,工業開工率突破了80%,勞動生產率大幅度上升,產品的勞動力成本普遍下降。所以,美國經濟在長期內中速增長的可能性增大了。與此同時,由於對流通中的貨幣總量與活期存款實行控制,使通貨膨脹率明顯減低,從1980年的12.4%下降到1982年的5.1%,並繼續呈下滑趨勢;1982年,將高達18%的利率調整到10.6%,並使之不斷下降。由於美國國民習慣於使用按揭消費,這就使得居民消費的浪潮沖破了既有的閘門,洶涌於消費市場。1983年,消費總量增長了8.4%,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居民純收入增加了3.2%。這些數字是里根經濟政策對美國經濟產生巨大推動力的證據。里根政府的減稅政策,包括簡化稅制、降低邊際稅率、減免企業所得稅、縮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對企業新技術投資減免稅。這一政策對美國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一是既促進了國內私人資本得投資,又吸引了美國海外企業和跨國公司抽調資本投資於國內低稅市場,從而增加了供給;二是減輕了美國企業得稅負,降低了產品成本,提高了國際競爭力;三是促進了高科技產業得發展,為新產業得發展創造了條件。減稅政策引起了一個經濟擴展時代,這個擴展時代約從1983年開始,一直繼續到20世紀90年代末,中間只有幾次暫時停歇。經濟增長還有助於為技術革命提供大部分風險資本,而技術革命本身則加快了經濟增長速度,經濟增長造成了股票市價得不斷上漲,將道一瓊斯指數從1982年得800點提高到今天得11000多點。經濟得增長促使財政收入猛增。 當然,還有其他措施也直接、間接地刺激了供給。例如,放鬆政府管制,減少對企業得不適當干預和限制,強化了市場競爭,加快了企業得產業結構調整和高新技術產業得發展。再如,削減補貼、社會福利開支,促使個人少休閑、多工作,迫使個人提高自身素質,也間接促進了供給。通過促進供給推動經濟發展。里根通過放鬆管制、減少政府幹預和經濟自由化,促進了市場競爭,刺激了創新。例如,當時得金融自由化有力地推動了美國的金融創新,這在金融體制上為美國20世紀90年代吸引大量國際資本流入創造了條件。市場競爭的強化,既淘汰了大批落後企業,改善了產業結構,又迫使生存下來的企業加大技術投入,加快技術創新的步伐,從而大大提高了美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扭轉了美國企業的相對頹勢。通過加強在市場上的競爭,促進了美國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也極大地優化了美國的產業結構。同時,里根政府將干預的重點放在維護美國得長遠利益和增強經濟發展的後勁之上。例如,擴大國防開支,既維護了美國的霸權地位,又帶動了一系列尖端技術產業的發展壯大,促進了美國科技水平在80年代以後的大飛躍。再如,政府對高技術的研究和開發給予傾斜性支持.里根政府把大部分科研經費撥給了電子、光導纖維和新能源開發等重點領域,還增建了數所理工科院校和科研機構及時將發明成果轉化為技術,這也有力地支持了美國在科技方面的領先地位,從而為美國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得發展打下了一定的技術基礎。 三、 經濟政策的缺陷里根經濟政策在使美國經濟走出滯脹的同時,也為其帶來了高赤字、高利率、高匯率和高逆差。它不僅沒有兌現平衡預算得承諾,反而使財政赤字膨脹到前所未有得程度。比以往歷屆總統在204年中得赤字還要多。他離任時的財政赤字達到1.5萬億美元,這是空前的。人們指責里根任內的經濟繁榮,是靠「先花後來錢」帶來的。繼任的布希和柯林頓,為了填補這個大窟窿,不得不連番征稅,累計超過了里根上任時的水平。 里根的減稅計劃加上大規模的星球大戰計劃,造成了里根政府的高額預算赤字,為了盡可能達到預算平衡,又大力削減福利。這是人們對里根政策大加批評的另一個原因。在里根經濟政策下美國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下的家庭在1982-1985年大約少得聯邦津貼470美元,收入在10000至20000美元的損失360美元;而收入超過80000美元的家庭則只損失170美元。約70%的削減影響年收入低於20000美元的48%的人口,食品券,學校午餐,醫葯補助,住房津貼等等都有所削減。同時,年收入在250000美元以上的所得稅率從49%減少到39%。從里根競選總統時所提出的觀點來看,他的初衷是要大力削減政府非軍事支出的。但是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當他成為總統時,就會知道要削減政府開支會有多困難。沒有一個部門願意把已經分給他們的錢還給聯邦政府,國會也不會讓任何一個項目停止。在這種情況下,削減福利是唯一可行的方法。關於里根留下的巨大財政赤字,里根為了對付這一麻煩,實施了「高利率」與「強勢美元」的政策。這一政策吸引了日本的資金來購買美國的中、長期國債。高利率政策以高利益為誘餌吸引日本大量的機構和個人的投資資本,強勢美元政策足以穩定日本投資者對美元的信心。里根政府的這一系列以吸引國際資本為主要目標的政策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高利率和不斷走強的美元的雙重誘惑下,日本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的資金如潮水般大量湧入美國,購買美國政府發行的中、長期國債。1976年,日本購買美國國債總額為1.97億美元,10年後的1986年4月達到了138億美元。日本1985年一年對外投資額為818億美元,其中535億美元是對美國債券的投資,特別是對美國中、長期國債的投資。從純粹的資本投資角度來說,日本對美國國債的投資是一種很好的投資策略,在1980年—1985年期間,美國的利率一直高於日本的利率。同時,美元又一直保持強勢。因而,在此期間投資美國國債對日本來說是一項收益率非常高的投資選擇,既獲得了美國的高利率,又可從美元升值中賺錢,雙重的收益使美國國債投資特別受到日本投資者的歡迎。日本國際政治問題專家吉爾平教授在其論著《國際關系中的政治經濟學》一書中寫到:「沒有日本向美國的資本流動,就絕不會有里根政府一邊減稅刺激經濟,一邊進行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擴充。里根政府為了使與經濟和國防有關的政策都能取得成功,利用了來自日本的資金。」 由於大量國際資本(主要是日本資本)持續流入美國,彌補了美國不斷增加的貿易和服務項目赤字,美國的國際收支依然保持平衡。不僅如此,美國還有多餘的資金進行對外投資。並且由於減稅刺激了高新技術產業得發展,推動了經濟持續增長,最終促使財政收入大幅度增加,為柯林頓政府消滅財政赤字奠定了基礎。從長遠來看,里根經濟政策(包括赤字預算得應用)推動了美國科技、經濟優勢得發展,達到了重整美國經濟得目得,並為其在20世紀90年代得發展奠定了重要得物質技術基礎。
❺ 里根政府對美國經濟政策改變的原因以及取得的成效
里根政府的經濟政策
1981年,羅納德?里根當選美國新一屆總統。里根是靠高喊建立「強大的美國」而當選美國總統的。在他看來,「強大的美元」就是「強大的美國」的象徵。
里根第一任時期的財政部長唐納德?里甘(Donald Regan)出身於華爾街,非常喜歡「強大的美元」政策,堅挺的美元把全世界的投資資金都吸引到了華爾街,美國證券投資市場一片繁榮。因此,在他領導下美國財政部不會干預不斷走強的美元。
里根政府期間,美國經濟面臨的兩大難題是:逐年增加的貿易收支逆差和急劇擴大的財政赤字。從經濟政策選擇來分析,面對不斷增加的貿易和服務赤字,要保持美國的國際收支平衡,有兩種方法可供選擇:其一是讓美元貶值,通過擴大出口、減少進口來減少經常項目赤字。其二是借款或吸引國外資本進入,以資本項目的盈餘來彌補經常項目的赤字。
讓美元貶值不符合里根政府建立「強大的美國」政策,保持美元的強勢是美國經濟繁榮的基礎。里根政府時期,貨幣主義大師弗里德曼教授(Milton Friedman)的思想是當時的主流思想,他極力倡導自由和讓市場來決定一切的思想,反對政府大肆干預經濟。里根政府採用了這一經濟思想,高喊要建立一個「小政府」,盡量不幹預經濟。所以,在1981年―1984年期間,不管美國製造企業及其利益代言人的國會議員怎樣呼籲要讓美元貶值,以擴大出口和削弱國外產品的價格競爭力,挽救日益蕭條的國內製造業。但里根政府就是不為所動,堅持對美元採取不幹預的政策。
這樣一來,美國為支付貿易和服務赤字帶來的賬單,就必須借款或吸引國外資本。
里根政府選擇了第二種策略,通過大量吸引國外資本,以資本項目順差來彌補經常項目逆差,實現美國國際收支平衡。
美國迫切需要吸引國際資本流入的第二個原因是解決財政赤字問題。
為刺激經濟增長,里根政府採取的對策是通過減稅,以刺激消費和投資。該政策實施後,果然奏效,美國經濟自1982年起進入一個持續時間較長的增長期,里根因為這一業績而在1984年再次當選美國總統。
但大規模的減稅措施在刺激經濟增長的同時,也使美國的財政赤字快速上升。美國的財政赤字自1982年起開始明顯增加,1983年度高達2000億美元,佔美國國民生產總值(GNP)的6\\%,這一財政赤字水平一直保持到1986年。
美國高額財政赤字的另一原因是軍備開支大幅度上升。里根政府在處理國際政治事務上的主要目標就是要取得對前蘇聯冷戰的勝利,因而大量增加軍費開支,期望在軍事上對蘇保持絕對的優勢威懾。軍費開支的增加導致了財政支出的擴大。
一方面是減稅刺激經濟,一方面是增加軍費支出,兩條戰線同時推進的戰略使美國的財政赤字快速上升。
為解決急劇增加的財政赤字,里根政府決定大量發行中、長期國債進行政府籌資。但關鍵的問題是這些國債賣給誰呢?按照當時美國的居民儲蓄水平,美國國內投資者是沒有這么多錢來購買政府發行的巨額國債。
❻ 里根時代的美國有什麼特徵
美國第40任總統羅納德·里根(1911年2月6日~2004年6月5日)誕辰100周年。當天,里根曾任職州長和總統的加州和華盛頓都安排有盛大的紀念活動。在此之前,去年6月加州州議會的兩黨議員一致同意通過一項法律,將里根誕辰日2月6日設為里根日。美國輿論也開始重溫「撒切爾-里根」所處的資本主義黃金時代。
自1988年裡根離開白宮後,隨著時間推移,他的遺產在爭議中經過反復重新審視之後不斷凸顯出新的價值,且共和、民主兩黨都從不同角度挖掘出對自己有用的價值部分。1988年後的共和黨總統參選人都爭相標榜自己是里根理念的正統繼承人,民主黨總統柯林頓任內的經濟政策儼然里根政策的翻版,而奧巴馬參選期間也頻繁提及里根。就連指責里根是「戰爭販子」、「夢游過歷史的蠢蛋」的左派知識界也在一系列歷史事件之後開始冷靜反思里根之於今日美國的意義。
恢復「山巔之城」的自信
1988年,里根在離任演說中認為自己「重塑了美國作為山巔之城的地位」。1991年蘇聯解體後,公眾和政界對里根的懷舊情緒不斷升溫。2004年裡根逝世時,時任總統小布希說:「里根留給了我們一個他恢復起來的國家和他幫助拯救的世界。在他擔任總統期間,美國擺脫了一個分裂的和自我懷疑的時代,由於他的領導,世界擺脫了一個恐懼和暴政的時代。」
當里根1980年入主白宮時,美國正經受著嚴重的信心危機。橫跨肯尼迪、約翰遜、尼克松三任總統的越戰動搖了美國在盟國中的可信度,也削減了美國對敵國的威懾力。在國內,正如基辛格所言,「戰爭引發了人們關於道德價值和國家利益的持續爭論」,戰爭目的上的道德流失重創了聯邦政府的信用,美國價值的認同感被日益增長的懷疑所取代。尼克松總統時期的「水門事件」進一步降低了中央政府的威信。此外,石油危機、伊朗人質事件、經濟停滯等,使美國在國際上的行動能力受限,戰略收縮給蘇聯擴張提供了空間。蘇聯在尖端武器和影響力范圍上都贏得了對美國的優勢。這些也讓公眾對建立在個人自由和自由市場基礎上的政治體系產生了懷疑。
然而,里根接手的是1933年大蕭條以來從羅斯福新政到約翰遜的偉大社會計劃不斷擴充職能的政府及由此帶來的巨大開支。近半個世紀以來美國人已經習慣於將政府看作是問題的解決者,而在競選和就職演說中,里根都強調政府恰恰是問題的製造者。盡管這一說法在聯邦政府威信大跌的情況下很有感染力,但是里根的減稅主張讓享受福利項目的選民擔心會影響自身的生活境遇。為此,里根發表了多次演說,向公眾闡述傑斐遜的傳統自由理念之於美國的價值,並解釋「減少稅收的結果將是增加收入」的非主流觀念。具體施政時,里根奉行供給學派的經濟理論,實行減稅和小政府、嚴格社會福利受領、減少政府幹預、減輕企業負擔,加速了資本的形成,促成了1990年代的經濟繁榮。里根啟動的國防計劃盡管帶來了巨大的國債和財政赤字,讓美國從世界最大債權國變為世界最大借債國,但舉債建設國防不但改變了冷戰的進程,而且為拯救美國經濟提供了強勁的外部推力:因為強大的國防在保證美國安全地位的同時,幫助美國企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科技優勢。
確立軍事實力與外交影響力之關聯,是里根另一影響深遠的遺產。越戰後福特、卡特兩任總統都秉持這樣一種理念:國內矛盾才真正威脅著美國建立一個構建在自由社會體繫上的國際秩序的能力。按照這種理念,美國在國際事務中大范圍戰略收縮,給蘇聯在第三世界的擴張提供了機會:1979年12月蘇軍開進阿富汗,蘇聯影響力大有超過美國之勢。對此,里根認為前任的遏制政策和等待蘇共內部矛盾積聚最終瓦解的觀念過於消極,不足以應對咄咄逼人的蘇聯。他提出了「以實力爭取和平」的主張,要求對武器系統進行投資,建立以高端技術武器為基礎的強大國防;與此同時,里根通過改善與沙特的關系降低石油價格,以削弱蘇聯獲得石油硬通貨的能力。而五角大樓從1982年開始實施一項戰略:把那些對蘇聯經濟至關重要的技術鑒別出來,並據此制定限制其獲取此類技術的政策,其中包括對供應商施壓,迫使蘇聯在分配越來越有限的資源上做出越來越多的困難決定——擴大到技術層面的制裁,迫使蘇聯不得不尋找替代品,延緩了用來產出硬通貨的天然氣管道的建設。此外,為了打擊蘇聯在中美洲的扈從國尼加拉瓜,中情局秘密向敵對國伊朗出售武器,以籌集足夠的資金支持尼加拉瓜的叛亂活動。此事的曝光,為里根帶來了無盡麻煩。但正是美國在1980年代採取的隱蔽外交、秘密行動、科技創新和持續不斷地增加國防力量,以及一系列向蘇聯經濟的轉動裝置上撒沙子的行動,加劇了蘇聯的資源危機,其後果不僅侵蝕了蘇聯在第三世界的影響,而且觸動了蘇共統治的核心部分。盡管學界一直存在對里根政府拖垮蘇聯觀點的質疑,但有前蘇聯高官認為,是里根政府施加的重重壓力迫使戈爾巴喬夫不得不改弦更張,以此來換取美國政策的軟化,一位高官甚至將里根稱為「蘇聯的改革之父」。
「里根民主黨人」也是里根留給美國選舉政治的一大重要遺產。在1980年和1984年總統大選中,大批傳統上是民主黨人的北方工薪階層白人選民在選舉中倒戈支持共和黨候選人里根,里根時代在國家安全上的努力和經濟的繁榮給這一階層帶來了信心。選舉政治學者對選區數據的研究發現,1988年很多受益於「里根繁榮」的民主黨人繼續倒戈投票給共和黨人老布希。
里根對蘇聯簡單而直白的譴責曾一度為他帶來偏執狂和天生白痴的惡名,但是他對蘇共的預見卻令人驚訝地應驗在歷史事實中。早在好萊塢當演員時他就對蘇聯進行抵制,他堅持認為蘇聯並非主張遏制戰略的喬治·凱南所說的那樣「只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政府」,而是一種荒謬的畸變。而當里根的演說稿和著述得以出版後,人們發現昔日被認為似乎「跟著感覺走」的總統有著異乎尋常的閱讀能力和廣泛的涉獵領域,對政治發展道路、經濟、軍事、外交以及國家大戰略都有著獨立的思考,而且很多理念在他當選總統之前就已經定格。
相信團隊的智慧和給屬下預留施展空間是里根的另一政治智慧。和他的兩位前任尼克松和卡特總統不同,里根從不將自己捆綁在繁冗的細節處理上,他關心的是大的戰略規劃。在用人上,他賦予與他觀點相近、性情相投的政客以充足的空間。外交老手比爾·凱西為里根成功當選立下汗馬功勞,按說國務卿的位置非他莫屬,但是里根認為前北約盟軍司令亞歷山大·黑格的經驗與風度對國務卿的工作非常重要,於是另外提名凱西擔任中情局局長。凱西提出三個條件作為接受職位的前提,一是在任何重要外交政策的決策結構中他要享有內閣的級別和席位;第二,要在白宮擁有一個辦公室,因為中情局總部設在弗吉尼亞的蘭利;第三,要求總統保證白宮的橢圓形辦公室對他「門戶開放」。沒想到的是,里根馬上同意凱西的全部要求。這樣凱西無論在正式還是非正式層面都居於外交決策的核心,結果他對里根確立以實力促和平的對蘇戰略起了關鍵作用。另一邊廂,作為里根兩屆總統任內的副總統,老布希在1988年競選總統時,直言自己才是里根任內真正做事的人。里根時代的繁榮和自信,為共和黨贏得了又4年的執政機會。
里根遺產越辯越有價值的特點,為他贏得了「與批評絕緣」的美譽。在2000年後進行的幾次關於最偉大總統的民調中,里根的排名一直呈現躍升之勢,躋身「最偉大」和「接近偉大總統」之列。在國際上,里根對抗蘇聯的外交也為他贏得了身後殊榮:2007年6月3日,波蘭總統卡欽斯基授予里根波蘭最高榮譽獎章「白鷹勛章」,以表彰他在支持波蘭抵制蘇聯干預的行動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
❼ 里根總統實施的是怎樣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80年代初期上台的美國總統里根面臨滯脹(經濟停滯不前,通貨膨脹)和國際收支逆差及由此帶來的美元疲軟,採取政策:(1)大規模削減聯邦稅收和調整公共支出,即為松的財政政策,其目的是保持工商企業的活動從而促進經濟增長(2)實行高利率即緊的貨幣政策,目的是壓縮通脹,穩定國內物價,使大量的短期國際游資源源湧入,為改善其國際收支助了一臂之力,也為國內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資金。
結果:美國經濟狀況明顯好轉,83-84年GNP實際增長4-5%,通脹83-84年穩定在3%,這對於一直不振的美國經濟來說很不容易。
❽ 美國的里根經濟政策是
里根經濟學的財政政策觀點主要是:主張平衡預算,反對赤字財政政策。
里根認為減稅不會增加財政赤字。他在執政後立即向國會提出減稅計劃,且被通過。
其要點是將個人所得稅率不分收入等級,一律在三年內減少30%,三年後個人所得稅的稅級還要隨物價指數的變化加以調整。但做起來卻很困難。
因為減稅實際上就是把政府財政收入的一部分轉移給企業和個人,因此在實踐過程中不得不因為巨額財政赤字的不斷增加而大打了折扣。
把最高累進稅率雖然從70%降到28%,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減稅,但減稅的幅度卻小於原計劃三年內減稅30%的幅度。
在後來的稅制改革方案和實踐中,把美國聯邦個人所得稅的最高稅率從過去的50%降低到28%,公司所得稅從過去的最高稅率46%降低到34%。
盡管財政赤字不斷擴大事與願違,美國依然成為西方工業國家中稅率最低的國家。
里根的經濟政策歸納一下,主要有三條:一是通過減稅,刺激經濟;二是增加軍費支出;三是借款或吸引國外資本。
(1)為刺激經濟增長,里根政府採取的首要對策就是通過減稅,以刺激消費和投資。
該政策實施後,果然奏效,美國經濟自1982年起進入一個持續時間較長的增長期,里根因為這一業績而在1984年再次當選美國總統。
(2)里根政府在處理國際政治事務上的主要目標就是要取得對前蘇聯冷戰的勝利,因而大量增加軍費開支,期望在軍事上對蘇保持絕對的優勢威懾。軍費開支的增加導致了財政支出的擴大。
(3)為解決急劇增加的財政赤字,里根政府大量發行中、長期國債進行正府籌資。但關鍵的問題是這些國債賣給誰呢?
按照當時美國的居民儲蓄水平,美國國內的投資者是沒有這么多錢來購買正府發行的巨額國債的。所以剩下的惟一辦法就是吸引國際資本。
(8)里根美國國債擴展閱讀:
指里根總統執政期間實行的經濟政策,其主要經濟措施包括削減政府預算以減少社會福利開支,控制貨幣供給量以降低通貨膨脹,減少個人所得稅和企業稅以刺激投資,放寬企業管理規章條例以減少生產成本。
由於里根經濟政策盡可能大幅度減低高收入者和 大企業的所得稅率,又大幅度減少各項社會福利開支,故有人指責該政策「劫貧濟富」。
然而,在里根的任期內,所有經濟階層的所得都提高了,包括最底層的貧窮人口也提升了6%(美國普查局,1996年)。而同時最富有的1%美國人則提升了1萬億元的收入(ZINN,2003年)。
里根經濟學的主要內容是通過削減政府開支和控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降低通貨膨脹率。
通過減稅和加速企業折舊,以及改革一系列有礙於生產的規章制度,為企業經營者提供寬松的環境和市場自由競爭的政策空間。
調動企業經營者和投資者各方面的積極性,擺脫停滯和膨脹,促進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里根的經濟發展總體思路是以供給學派的減稅政策來對付經濟停滯,以貨幣學派的控制貨幣供應量來對付通貨膨脹。
1981年2月,里根向國會提出的經濟復興計劃就是這兩個學派經濟理論觀點相結合的產物,它集中體現了里根經濟學的主要內容。這個計劃的要點是:
(1)削減財政開支(不包括軍費),特別是社會福利開支,減少財政赤字,至1984年實現預算收支平衡。
(2)大規模減稅,三年內減少個人所得稅300,4,對企業實施加快成本回收制度等,給企業以稅收優惠。
(3)放鬆政府對企業規章制度的限制,減少國家對企業的干預。
(4)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實行穩定的貨幣政策以抑制通貨膨脹。
這一計劃反映了里根經濟學的基本設想是:摒棄需求管理對工資、物價的控制和隨機應變的貨幣政策;
主張採用減稅和緊縮政府開支,實行預算平衡和貨幣供應量的穩定增長;放鬆政府對企業的限制和干預,通過刺激供給、自由競爭,使美國經濟達到自動復興和發展。
里根經濟學在實踐中,奉行供給學派和貨幣學派的理論,糾正了凱恩斯學派的某些片面性,但也遇到了不少麻煩。
比如,減稅和增加軍費同時並舉,造成財政上的超分配和財力不堪重負,從而導致美國經濟新的困難和不平衡。
由此可見,里根政府理論上反對干預。但實際上並沒有放棄干預。正如一些經濟學家所稱:里根政府所實行的是沒有凱恩斯的凱恩斯主義,或是沒有凱恩斯主義的凱恩斯效應。
雖然信奉供給、貨幣學派理論,反對凱恩斯主義,但在進行宏觀經濟調控的實踐中,他並不為所確認的理論觀點所束縛,而是吸收了各派的長處,綜合運用。
比如,為了擺脫經濟困難,在實踐中,他運用凱恩斯學派所主張的通過增減政府開支調節社會總需求的政策,供給學派所主張的通過減稅和放鬆對經濟的干預來刺激供給增加的政策。
以及貨幣學派所主張的控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穩定貨幣政策等綜合地運用於政府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擺脫滯脹和控制通貨膨脹的經濟目標。
里根經濟學的成功之處,不僅在於有一套經濟政策,更為重要的在於它以高利率作為膨脹的財政政策與緊縮的貨幣政策同步策應的支持點和平衡點所形成的新機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里根經濟學
❾ 里根政府對美國經濟政策凱番「引人注目的改變」的原因是什麼這一改變取得了哪些成效
①反映了國家不幹預經濟的思想.(答自由放任思想亦可)
②政府加強對經濟的干預.羅斯福新政.內容:整頓財政金融體系,加強對工業的計劃
指導;調整農業政策;推行"以工代賑".
③原因:里根政府認為.對經濟過度干預導致通貨膨脹和經濟停滯.(答"膨脹"亦可)
成效:美國經濟開始復甦;此後經濟持續增長.(答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下降亦可).
原因:政府減稅;與蘇聯進行軍備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