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債為什麼會漲跌
只要國債上市交易,通過市場交易就會產生價格漲跌,跟股票一樣的;影響國債價格的因數很多,如市場利率、市場風險、貨幣市場、金融政策等。
用經濟學的原理可以解釋。例如商品的價值並不等於價格,一個農民種西瓜,他付出的勞動、以及種子、化肥等,可以算成西瓜的成本或者價值,但是賣出的時候,可以依據市場的稀缺程度,選擇不同的價格。
債券也是一樣,只要進入市場,就會形成價格,即使發行債券的人的信用很好,但是買債券的人也出現急需資金的情況,就會降低價格賣出從而套現。
⑵ 最近債券下跌的原因是什麼,近期債券價格為什麼下跌
一般情況下,債券基金下跌與債券收益率下降有關。債券收益率受利率影響比較大。利率上升的時候,債券的價格會下跌;當利率下降的時候,債券的價格會上漲。
當前債券收益率已經回到到中性以下水平,經濟周期依然處於「衰退」趨勢之中。盡管寬松政策可能在短期內驅動收益率下行,但資金成本剛性和轉型大格局意味著2015年債券收益率下行幅度有限,大概率處於震盪格局。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進行了250億元7天期逆回購,實際上對債基形成利好。但部分債基出現小幅下跌也是有可能的,比如其投資的個股出現了下跌。
⑶ 國債為什麼會下跌還有上漲
只要國債上市交易,通過市場交易就會產生價格漲跌,跟股票一樣的;影響國債價格的因數很多,如市場利率、市場風險、貨幣市場、金融政策等。
用經濟學的原理可以解釋。例如商品的價值並不等於價格,一個農民種西瓜,他付出的勞動、以及種子、化肥等,可以算成西瓜的成本或者價值,但是賣出的時候,可以依據市場的稀缺程度,選擇不同的價格。
債券也是一樣,只要進入市場,就會形成價格,即使發行債券的人的信用很好,但是買債券的人也出現急需資金的情況,就會降低價格賣出從而套現。
⑷ 國債的暴跌會帶來什麼影響
國債暴跌意味著國債收益率的大幅上漲,一般市場是將國債收益率作為基準利率的,基準利率的上漲意味整個市場融資成本和風險情緒的上升
⑸ 國債,期貨為什麼會大跌
國債分為記賬式國債、憑證式國債以及儲蓄國債。只有記賬式國債在證券交易所參與流通,其它兩種國債不參與市場流通,而只有參與流通的才可能會出現轉讓風險,即出現下跌,和股票交易一樣,但是國債一般漲跌幅度變化非常小。
⑹ 為什麼這兩天債券基金跌得很厲害
1.因為債券市場在跌了,債券基金主要投資債券,債市跌,凈值自然要跌了
2.股市和債市有蹺蹺板的效應
3.債券基金凈值波動不大,申購和贖回也有一定的手續費,所以,你頻繁買賣,不一定能獲利的
3.長期持有是指你不要去過多考慮凈值的波動,買了3年左右,才是長期的,因為債券基金主要投資債券,可以獲得穩定的收益,短期的話,這個穩定收益是體現不出來的
補充:
1.因為兩點,前期大幅炒作,價格虛高了,並且降息空間不大了,還有,今年會大量發行國債,這些都是不利的因素,債券價格跟利率成反比的
當你預期進入降息周期,那麼就可以買,反之,當降息周期結束了,意味著債券沒有超額收益了,只有利率收益了,就不一定合適了
2.當然是關鍵因素了,利率、新債發行,以及前期大幅炒作的泡沫化,結果就是債市要跌,短期內還會反復下,但是,長期趨勢不太好了,不會有超額收益了,只有利息收益了
如果你購買的價格不是在高位,可以繼續持有,不一定要賣,相對是安全的投資的,只是收益會降低,如果你是在高位購買的話,建議准備撤吧
3.我認為股市會慢慢回暖的,只是不會大幅上漲,會比較反復,但是,趨勢應該向上了
再補充:
1.不能根據股票指數來判斷債市,並沒有必然的反向關系,如果你根據指數判斷債市,那麼要看國債指數和企債指數的走勢,這樣才能靠譜的
2.我說了,已經是泡沫化了,也就是前期的暴漲是不正常的,脫離了價值,現在要價值回歸了,不要以為債券就一定是安全的,價格很高的時候,一樣會暴跌的
3.你買的位置都是比較高了,因為債市最風光的時候就是從去年8月開始,10月是高峰,因為預期大幅降息,並且也實現了,現在,市場對降息預期不高了,並且降息空間有限,今年會增發很多國債,這些都是不利因素的
時間長點看(持有1年以上),不會虧,但是收益很有限,因為你買的時候已經很高了,是否去留你自己決定吧
再三補充:
1.你應該是有看股票行情的軟體,那麼輸入代碼就可以查債券指數了,滬市國債代碼000012,企債指數000013,可以根據債券指數來判斷債市的,就好像看股票指數一樣,對大體走勢有基本了解
2.不會是直線掉的,會反復一點,但是,趨勢不會太好了,趨勢估計是跌了
3.債市跌,就是意味著不會超額收益了,比如去年中信債那種12%的收益,不可能了,收益會降低很多的,估計能有6%就不錯了,對於純債基金來說,所以,持有可以有收益,但是不會太多了,如果買的價格高的,那麼收益會更少的
⑺ 近期債券為什麼會出現大規模下跌
債券本質上是由政府、企業、金融公司等為發行主體發行的債權憑證,到期需要還本付息的一種融資工具。原則上債券投資的風險不會很大,但是也不排除發行主體違約,造成本息不能兌付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也就是11月10日,一家企業在公告中稱,應流動資金緊張,未能按期籌措兌付資金,構成實質性違約,進而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導致近期債券市場大幅度下跌。如果你想學習了解更多投資知識,關注市場行情熱點,可以關注鼎信匯金幾位老師,新浪微博@天狼50陳浩,@大妮總說,@劉洪明BMC619
⑻ 最近債券基金為什麼大跌
統計顯示,年初至今,國內債券市場已發生的實質違約或擔保人代償事件多達18起,涉及債券24支,其中僅3月份以來就有11起,涉及債券12支。各種降級事件也頻頻發生,根據海通證券統計,今年以來評級下調或展望下調的主體多達13家。按照慣例,年報發布之後的5至7月份往往是評級調整的高峰期。有業內人士推測,今年初以來,負面評級事件明顯多於往年,降級潮可能將集中襲來。公開信息顯示,公募債券自11超日債出現違約以來,12湘鄂情(5.47, 0.00, 0.00%)、11天威MTN2、12中富01、10英利MTN1、15山水SCP001、12聖達債、13山水MTN1、15山水SCP001、15亞邦CP001、11天威MTN1、15宏達CP001、15雨潤CP001、15東特鋼CP001和15華昱CP001等多隻公募債券出現實質性違約,違約事件已超過30起;三月末以來債券二級市場單邊賣出報價大幅低於市場估值的有30多隻(有違約風險的債券)。雖然部分債券通過政府出面協調幫助發行人、銀行和承銷商等相關機構解決處置,或發行人債務重組等方式最終實現償付,但債券市場打破剛性兌付已成為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