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儲蓄和投資,就是同一個概念嗎
儲蓄,舉個例子,比如你把錢藏在家裡某個地方保存、買了黃金放在保險櫃里,這些貯藏行為可以叫做儲蓄。簡而言之,儲蓄就是把財富貯藏起來,以備將來消費或者其他用途。
那麼投資是什麼意思呢?投資可以理解成人們為了讓資產增值,自願冒一定的風險把資產直接或者間接地投入到生產當中去。
這其中有幾個關鍵點:
一、投資是為了增值。
二、實現增值的方式是把財富換成生產資料投到生產中。
三、相對於儲蓄來說,很多時候投資的風險會相對大一些。因為所有的生產活動都避免不了可能沒風險,可能也有一定的風險,如生產出來的商品可能都能成功銷售,但也可能生產成本過高或者其他因素導致虧本等,所以把財富投入生產是伴隨著一定的風險的,並且投資人是自願冒這個風險的。
四、投入生產有直接和間接兩種方式。比如自己拿錢開一個服裝店,這就是一種直接投資;又比如把錢通過網貸的形式,這也是一種直投模式。
2. 投資等於儲蓄怎麼理解
投資和儲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因為投資就是把錢投入到哪裡,投資是有風險的,嗯,但儲蓄不一樣,除去就是把存款。放到銀行里去,儲蓄起來是風險很低的。
3. 到現在還沒弄明白「資本凈流出等於凈出口」,以及封閉經濟中「儲蓄等於投資」的背後究竟是什麼含義
我可是手打的,結果比復制黏貼的慢了……
第一個問題,進出口交易不是這么理解的。
進出口賬戶分成兩種,即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有時也叫金融賬戶),這是因為國際市場上存在不止一種貨幣,所以考察進出口時應當將其理解為復雜一些的物物交換,即用眾多貨幣中的一種交換了眾多貨物的一種。經常賬戶就是統計眾多貨物交換的,而資本賬戶就是統計眾多貨幣交換的。
由於每一次交易在發生時都是等價交換,所以經常賬戶盈餘(出口多於進口,出超)肯定意味著流入的貨幣比流出的多,因此資本賬戶就會虧損,但資本其實是流入的。
對於「凈出口等於資本凈流出」的理解關鍵在於,進出口市場上有多種貨幣。
假設$1=¥6,出口¥6的襯衫,獲得$1,在人民幣賬戶上,你失去了¥6的價值,獲得了標為$1的一張有價證券(note),所以相當於用¥6的價值投資了。
這就是對「凈出口等於資本凈流出」最簡單的理解。
第二個問題,首先要區分「儲蓄」和「持有」兩個概念。
放在手裡是持有,因為貨幣放在手裡再久都不能流通,而「儲蓄」是貨幣的一種流通狀態。只有當貨幣進入銀行系統時才能稱為「儲蓄」。所以你這個問題其實不成立。
從你的問題來看,你還沒理解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區別,你的論證過程大多是採用將微觀經濟現象(或者說是經濟體驗)放大來比擬宏觀經濟的運行。而你問的問題,無論是「凈出口等於資本凈流出」還是「儲蓄等與投資」都是宏觀經濟的范疇。
4. 儲蓄為什麼等於投資呢
所謂投資,(investment)就是指提供別人資本(廠房,土地,智力或其代表物,如金錢,債券等),以獲得回報(return). 儲蓄當然是一種投資.你借錢給銀行,獲得利息.
從另外一方面來說,銀行實際上是一個金融中介(financial intermediary), 它把錢從借方轉到貸方.實際上也是貸錢給那些公司或其他,以產生回報.
PSR(personal saving rate) 個人儲蓄率,指個人收入中,儲蓄占的比重.PSR越高,則投資越多,越能促進經濟發展,但另一方面,PSR越高,則個人的消費越不足.所以,PSR不是越高越好,太高了,過度投資而消費不足,太低了,社會財富積累不夠,投資不足.
中國是一個PSR蠻高的國家.這一方面使中國的投資增長很快,但另一方面,則使中國的個人消費不足.
希望我的解釋能讓你明白一些,但如果你要完全明白這些,最好看一些經濟學方面的書.祝你愉快.
5. 宏觀經濟學中投資等於儲蓄怎麼理解
儲蓄一投資恆等式是會計學意義上的概念,它和國民收入均衡的條件儲蓄等於投資是兩回事。
儲蓄一投資恆等式是事後實際發生的儲蓄和投資總是相等的,不管宏觀經濟是處於經濟蕭條還是通貨膨脹狀態,它描述的是賬面上數字收入與支出的一致性。
宏觀經濟均衡中的儲蓄等於投資是事前計劃的或意願的儲蓄和事前計劃的或意願的投資相等,但現實生活中的總支出與總收入並非自然達到均衡,如果事前計劃的或意願的儲蓄和事前計劃的或意願的投資不相等,就會出現經濟蕭條或者通貨膨脹等情況,它解釋的是現實經濟運行的均衡狀況。
政府作用
宏觀經濟學指出,政府應該,而且也能夠通過運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手段,對總需求進行調節,平抑周期性經濟波動,既克服經濟衰退,又避免通貨膨脹,以實現充分就業均衡或沒有通貨膨脹的充分就業。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運用,是相互配合、支持的;但在經濟蕭條、通貨膨脹等不同時期或條件下,二者將採取擴張性或緊縮性的不同對策。
在蕭條時期,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財政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減稅和擴大政府的開支。減稅可以使公司和個人的納稅後收入增加,從而刺激企業擴大投資和個人增加消費;而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的擴張將導致總需求增長,以克服經濟蕭條。
擴大政府開支,主要是擴大政府的購買或訂貨,增加公共工程經費和擴大轉移支付,目的是通過擴大公私消費,以刺激投資。這種擴張性財政政策勢必導致財政赤字。
根據凱恩斯的有效需求學說,經濟的常態是一種小於充分就業的均衡。因而擴張性的赤字預算,也就成了戰後西方國家政府的常備政策工具。
6. 儲蓄等於投資怎麼理解
儲蓄是一種投資方式而已!你將錢給銀行,能獲得利息收入!這就是投資回報!
7. 儲蓄為什麼等於投資(宏觀經濟學)
儲蓄等於投資是宏觀經濟的均衡條件,它衍生出三大國民收入模型,即Y-E模型,LS-LM模型與AD-AS模型,成為傳統宏觀經濟學的核心基石。
1、作為國民收入的核算式,是會計恆等式。即從事後的核算看,該等式是由國民收入的定義決定的,無條件成立。
2、作為宏觀經濟的均衡等式。其中Y是總產出(總供給),C是計劃消費,I是計劃投資,G是計劃的政府購買。而C+I+G就是總需求。由於企業有非意願的存貨投資,使得計劃投資往往不等於實際投資。
假設企業產出Y=100,打算賣出90,留下10作為計劃存貨。但是實際上C=50,G=10,那麼就有40未賣出,作為企業的存貨投資。扣除10的計劃存貨,還有30是企業的非意願存貨。
從會計核算角度看,Y(100)=C(50)+I(40)+G(10)。
但從考慮宏觀經濟是否均衡的角度看,Y(100)>C(50)+I(10)+G(10)。即總供給大於總需求,宏觀經濟不均衡。
因此,儲蓄等於投資指的是宏觀經濟均衡條件,而非實際的會計核算等式。也就是說,只要該條件成立,經濟將處於均衡穩態。
(7)儲蓄等於投資背後的含義擴展閱讀
凱恩斯的C = α + βY消費函數中的 α並非常量。因為它要麼是自己以前的儲蓄存量,要麼是祖上遺產,而祖上遺產也屬儲蓄存量。
由於儲蓄來自收入,即與收入正相關,不存在一個能適應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固定常量,所以,它應該是關於收入的變數,於是,就可以寫成C = αY + βY=(α + β)Y=KY。此即對庫茲涅茨經驗公式的理論證明。
對比中美兩國的收入水平與儲蓄率,中國收入低,但儲蓄率高;美國則相反,這是事實上對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論斷的否定。
C = α + βY消費函數存在的另一大問題是缺乏貸款方,即儲蓄是如何轉化為投資的。如果是存入銀行,那麼是間接投資;購買股票或債劵,則是直接投資,它們都需要貨幣回報,而非不斷增長的存貨。
因為貨幣性質變化了,從挖掘出的金銀等非債務貨幣轉為央行借貸出的債務貨幣,盡管央行印製貨幣成本低廉,但它需要還本付息,這是系統無法完成的,最後求諸於央行量寬購買與負利率。
8. 儲蓄等於投資
投資不等於消費,但消費可以是一種投資,如果你沒有其他的投資渠道,你除去消費的錢都用來儲蓄,那麼投資就等於儲蓄。
9. 宏觀經濟學中投資和儲蓄的關系
宏觀經濟學中:儲蓄等於投資,現在的儲蓄就是未來的投資。
儲蓄是消費的延時推後,他可以轉化為即時消費,也可以轉化為投資,儲蓄是社會再生產的資金來源;
投資則是資金不同於消費的一種運用,並主要用於資本貨物、基本建設等生產領域。
在資金應用角度來看,儲蓄等於投資。
(9)儲蓄等於投資背後的含義擴展閱讀:
儲蓄的特徵:
1.儲蓄行為的自主性
儲蓄行為的自主性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儲蓄對象是私有的,就是儲蓄者所要儲蓄的貨幣資金的所有權歸儲戶所有,儲戶自己有權支配,這是儲蓄具有自主性的根本保證和必要前提。
2.儲蓄對象的暫時閑置性和積累性
儲蓄動機產生於個人取得收入以後扣除消費部分的結余。這部分結余構成了個人能進行儲蓄的物質前提。同時,儲蓄的目的是為了未來消費,這也說明了儲蓄對象的閑置具有暫時性。
3.儲蓄價值的保值性和收益性
儲蓄是一種信用行為,信用具有還本付息的特徵。儲蓄的還本付息特徵使它具有明顯的保值性和收益性。儲戶將貨幣資金存人銀行等儲蓄機構,首先考慮的是能否保住本金,起到積累財富的作用。
10. 宏觀經濟學中投資等於儲蓄,你是怎麼理解的
投資永遠是一種儲蓄。如果買股票算投資,為什麼不買國債呢?如果買國債算投資,為什麼不儲蓄投資呢?這時候宏觀經濟學家會告訴你,他們說的投資不是你說的投資,他們說的儲蓄也不是你說的儲蓄。在宏觀經濟學家看來,把錢存入銀行就是儲蓄,用錢購買國債和股票也是儲蓄。簡單地說,在金融資產中流通的貨幣被認為是儲蓄。那麼什麼是投資?就是用這筆錢購買不能直接消費的機器、設備、工廠等實物資產。根據宏觀經濟學家的這個定義,儲蓄=投資意味著金融資產=實物資產。
在宏觀層面,也是一種把產品藏在枕頭底下的投資,叫做存貨投資。所以如果你站在現在看過去的某個時間段,投資和儲蓄永遠是對等的。但請注意,還有一個更令人費解的點:這種投資稱為事後投資。無論調查的時間段內商品市場是否平衡,事後投資始終等於儲蓄。您可以將這兩個概念等同起來。與事後投資相對應的概念稱為計劃投資,它是一個經濟體在一定時期內由需求決定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