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市場 > 有關基金金融的演講稿

有關基金金融的演講稿

發布時間:2021-12-05 17:40:03

❶ 急求一篇基金演講稿!!

而死

❷ 有誰能提供關於金融危機的演講稿(最好是范圍小一點)拜託了~~~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其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幅度較大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的損失,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甚至有些時候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在對待這次震撼世界的亞洲金融危機的問題上,朱鎔基在很多重要場合都態度堅定地表示,「人民幣堅決不貶值,不增加亞洲其他國家、地區的危機和困難。」,「我們是亞洲的一分子,同舟共濟,決不乘人之危。」朱鎔基所代表的中國政府的形象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和贊許。海內外媒體都普遍認為朱鎔基是帶領中國人民在經濟改革大潮中走出困境。走向光明的最佳人選
外部因素引起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國際傳染並非近年方才出現的現象。1873年,德國和奧地利經濟繁榮,吸引資本留在國內,對外信貸突然中止,導致美國傑·庫克公司經營困難;1890年,倫敦巴林兄弟投資銀行對阿根廷債權發生支付危機,加之當年10 月紐約發生金融危機,倫敦一系列企業倒閉,巴林銀行幾乎於當年11月份倒閉,只是在英格蘭銀行行長威廉·利德代爾牽頭組織的銀團擔保基金救助下方才得以倖免,但英國對南非、澳大利亞、美國和其他拉丁美洲國家的貸款因此事而銳減,致使上述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危機一直持續到1893年;1928年春,紐約股市開始繁榮,汲幹了本可投向德國、拉丁美洲的信貸源泉,導致上述國家和地區陷入經濟蕭條。中止發放海外信貸很可能加速海外經濟衰退,後者又會反過來對導致這一切的國家發生影響。20世紀 90年代,伴隨著國際游資的膨脹,國際貨幣、金融危機頻繁爆發,根據巴里·艾森格林和邁克爾·博多在2001年完成的一項研究,現在隨機挑出的一個國家爆發金融危機的概率都比1973年大1倍,國際貨幣、金融危機的傳染性也大大增強,往往爆發不久就如同傳染病一樣迅速從最早爆發危機的國家或地區蔓延到其他國家和地區。輿論界留下了許多描繪這一現象的詞彙:1994年墨西哥危機的「龍舌蘭酒效應」、「亞洲流感」、 「俄羅斯病毒」等等不一而足,而對貨幣、金融危機傳染機制的研究也迅速興起。由於多種危機傳染機制需要在資本項目和金融市場開放條件下才能實現,在很大程度上,我國依靠資本項目的適度管制和金融服務市場低開放度而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倖免於難,但時至今日,隨著我國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盡管我國資本項目仍未完全開放,危機傳染的風險已經大大上升,震撼國際金融市場的美國次貸危機給我們敲響了警鍾,表明國際金融危機傳染機制出現了新特點。
廣義的貨幣、金融危機的國際傳染渠道可以劃分為非偶發性傳染渠道、偶發性傳染渠道兩大類,前者指在危機爆發前的穩定期和危機期都同樣存在的傳染渠道;後者指僅出現於危機爆發後的傳染渠道。由於第一類傳染渠道源於國家或地區間實際的經濟金融聯系,危機的傳染來自宏觀經濟基本面的變動,因此又稱為「真實聯系渠道」,或「基於基本面的傳染」,主要包括貿易聯系與競爭性貶值、政策調整、隨機總需求流動性沖擊等途徑。偶發性傳染與經濟基本面無關,僅僅是投資者或金融市場其他參與者行為(特別是非理姓行為)的結果,因而又有「真正的傳染」、「純粹的傳染」之稱,主要包括內生流動性沖擊、多重均衡和喚醒效應、政治影響傳染等途徑。但這些傳染機制往往是建立在貿易聯系和「中心」國家對「邊緣」 國家投資的基礎之上,是因為來自發達國家的機構投資者紛紛棄新興市場資產而追逐母國優質資產所致。而就此次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的影響而言,貿易聯系與外國對華投資機制的作用可能並不十分關鍵,反而是中國對外投資和中國企業海外上市可能成為最主要的危機傳染途徑,而且這樣的危機傳染途徑的重要性還會日趨提升。

❸ 金融企業以青春與使命為主題的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同事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新華分理處的張亮,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青春的使命》。
人們總是用美好的語言形容青春,說他充滿了理想與信念;充滿了激情與渴望。可是我在想,青春到底是什麼?是滿腔流動的熱血、是聰穎活潑的思想、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還是奉獻、犧牲、開拓和努力。每當我面對和我一樣的年輕同事們,每天忙碌的工作在自己崗位時,我恍然大悟,原來青春是永不言敗的責任,是光榮無比的使命,是義無反顧的勤奮和努力!
我在想:人生最寶貴的是什麼?不是失去的也不是得不到的,而是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是呀,青春是寶貴的,也是短暫的,因此我們應該珍惜機會,把握住這短暫的青春,把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中,只有這樣,我們生命才會更有活力,我們的青春才會閃耀出美麗的光芒。回顧合行的發展歷程,經歷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艱辛過程,之所以取得這樣的光輝成績,少不了這些在場和不在場的老同志的付出和努力。他們也曾年輕過,也正是他們的青春締造了合作銀行今天的輝煌。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今天我們成了合行的接班人,那麼我們的青春能給我們的單位帶來什麼呢?
書上有這樣一則故事:一天,森林失火了,火越燒越大,野獸們都在驚慌失措的逃命。這時,一隻小鳥飛到河邊,弄濕了他的翅膀,之後又飛回到火場的上空,將翅膀上的水滴灑下來,希望撲滅大火。它一次又一次地往返取水滅火,就連天上的諸神都震驚了。神非常驚訝地問小鳥:「你為什麼這么做呢?你難道不知道,這些小水滴是不可能撲滅這么大的火的嗎。」小鳥回答說:「我出生在森林,這里是我的家,他給了我許多,我非常非常愛它,就算我不能撲滅大火,我也要不斷地灑下愛的水滴,直到死去。」
目前,合行正處於大發展,快發展和科學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就如同蝴蝶的蛻變,痛苦但充滿了美麗的期望。而這個時期,對於我們青年來說,卻是人生道路上的最大的機遇,在哪個企業,你能深刻接觸到如此直白的抉擇;在哪個企業,你能親身感受到如此強大的變革;在哪個企業,你能快速學習到如此深厚的文化。企業之轉型,青年之轉變,這是我們智慧的積累,更是我們成長的開端。
面對發展的的艱辛,雖然一個人的能量很小,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將自己的翅膀潤濕,小水滴也可匯集成大江河,經過愛的雨露滋潤,在昨天燒焦的草地上一定會再次盛開愛與幸福的百合,行興我興、行衰我恥。合行之發展,合行之強大,合行之繁榮,這是我們全體合行青年以至全體合行人共同的夢想與使命。冬天沒有葉落,雪地很寂寞;海上沒有風波,浪花很寂寞;夢里沒有顏色,夢很寂寞;青春沒有使命,青春很寂寞。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羅夫斯基曾經說過:「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想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因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人類最偉大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事業而奮斗。」
而我們合行的青年才俊們,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後,面對這顆長青大樹,可以自豪的說:青年的時候,我們曾經是花兒,是葉,也是這株大樹上的甜蜜的果實!在這里,我們燃燒了青春的火焰,去探索、去追求、 去創造、去奉獻,去完成青春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去譜寫青春中最燦爛的樂章。
成功需要努力,失敗從不抱怨;只要付出真心,今生就不遺憾。
謝謝大家!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❹ 陽光私募基金推廣會演講稿

扯淡!做的好的私募還要推廣嗎?

❺ 要一篇金融方面關於誠信的演講稿 1200字左右

信用是現代市場經濟的生命,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一個必
具要素,有著真金白銀般的經濟價值。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是競爭經濟,也是信用經濟、法制經濟。良好的社會信用體系是建立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保證,亦是促進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

而我國目前社會信用狀況實在不容樂觀:任意拖欠貨款、惡意逃廢債
務,經濟活動中企業和個人失信現象困擾著銀行各部門,削弱了金融對經濟的支持力度,公共信用體系的缺失已經成為金融業發展瓶頸。

由此,誠信問題成為此次兩會的熱門話題,全社會都在呼喚「誠信」
的回歸,金融業更需要「誠信」精神。

「誠信」二字非同小可「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存,國無信不興」。誠信是一種准則,它要輔助法律來規范社會秩序;誠信是一種責任,要求所有人為自己的承諾付出努力,誠信是一種資源,它能給講誠信的人帶來雙贏的回報。在國際市場上,誠信就是一個具有放大功能的杠桿,一個國家講誠信,就會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帶來的利益要遠遠高於誠信的投入,反之,不誠信,導致的損害也要遠遠大於你破壞誠信的成本。由此看來,所以,講不講誠信,不單是個人的問題,家、國、天下都離不開誠信,對金融市場而言更是如此。

然而,由於各種原因,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制假售假、以次充好、坑蒙欺詐、逃稅漏稅、不守合同、逃廢債務、虛報利潤、違規操作等失信行為開始充斥我們的社會,嚴重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損失,也損害了國家信譽和改革開放形象。信用缺失,已經成為不可小視的問題。

據有關部門初步統計,我國企業每年在誠信的「缺口」中流失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高達5855億元。今年,審計署對全國1290家國家控投企業的資產損益表進行分析,發現有68%的企業財務報表存在嚴重不實,違紀金額超過1000億元。巨額壞賬已經成為國有銀行發展的沉重負擔,惡意逃廢債已使得金融機構到了「談虎色變」的地步。

「我們在每做一筆生意的時候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唯恐受騙上當」。參加兩會的一位經濟界的委員這樣說。目前我國企業的信用基礎薄弱,信用問題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重要障礙。特別是面對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劇和我國已經加入世貿組織的現實,如果缺乏信用支持,任何企業都無法參與國際競爭,更談不上融入世界經濟。「誠信」二字非同小可。

誰偷走了我們的「誠信」?

為什麼會有這么多不守信用的現象發生?誰偷走了我們的「誠信」?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政府公共信息不公開,企業信用管理社會基礎差,個人信用基本屬於空白,大量有「劣跡」和「信用污點」的企業、個人屢次行騙而不被察覺,是「誠信」缺口流失的主要原因。

信用缺失更重要的原因來自於制度缺陷。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完善的信用體系,而信用的相互給予,需要相應的法律和制度做保障。這種保障體現在當不講信用的人損害他人的利益時,他受到的處罰要大於他的所得,但是由於目前我國的信用體系還不完善,違約不能得到懲處,有時雖然受到懲處但所付出的成本很小。這樣等於助長了不講信用行為的存在。

企業內部普遍缺乏基本的信用管理制度也是誠信缺失的原因之一。

我國企業很少設立專門的信用管理部門或人員,這首先易導致因授信不當使合約不能履行以及授信企業對履約計劃缺乏管理而違約現象的頻繁發生,又會因對合作客戶信用狀況缺乏了解而受騙上當。

如果說企業信用是透支的話,目前我國個人信用則基本屬於空白。經濟學家陳淮認為,12億中國人的信用相加應該是個天文數字的資源,有利於解開經濟發展的難題。但我國公民缺乏信用記載,個人信用無從談起。直到1997年,銀行中長期消費信貸才開始在住房、耐用消費品等領域開展,目前信貸規模尚不及銀行信貸總規模的1%。在發達國家,這一比例往往是30%左右。起步較早的信用卡,基本上是只有儲蓄功能的借記卡,提供的消費信用功能非常有限。誠信缺失問題已引起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

聯手打造「純凈天空」

一個民族不能缺乏誠信觀念,一個國家不能缺乏信用制度,一個社會不能缺乏信用體系,一個企業不能忽視信用管理。實踐證明,金融市場的道路必須一直被誠信牽引著,中國要與世界競爭,誠實守信就是首要王牌。建設信用體系成為必然。
2004年2月1日上海灘颳起的個人信用風暴,《上海市個人信用徵信管理試行辦法》開始實施。這成為我國首次以政府令形式發布、並首次為「個人信用」徵信定規的政府規章。標志著上海從此將邁進「個人信用時代」。北京銀行業協會則於2月底出台了房貸「黑名單」,由21家在京銀行共享。這意味在北京貸款買車、買房涉嫌「賴賬者」在一家銀行留下「劣跡」,以後在其他21家銀行都將寸步難行。

全國各地銀行業協會也先後發起「銀行業聯合打擊企業惡意逃廢債」的清剿運動,並制定了相應的公約。銀行業將結成「抗賴」統一戰線,聯手打擊那些惡意逃廢債務的企業。

2003年10月20日「中外企業信用聯盟」成立,山東省銀行業協會作為85家發起人之一,首批加入。「中外企業信用聯盟」將遵循國際信用准則,以成員的信用示範,群體效應方式,動員一切社會力量,推動中外企業的信用建設。

「誠信」風暴將會陸續席捲全國。從國家政府到企業、個人都「講誠信、重信用」聯手打造「純凈天空」,用法律的、經濟的、行政的手段根治信用缺失的頑症,讓誠信真正成為一種公認的財富,就一定能促進經濟快速健康地發展,為現代金融的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❻ 求有關金融危機的演講稿,急!

眼下的華爾街金融海嘯來勢迅猛,有人甚至稱其為一場「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在華爾街陷入恐慌之際,那些一直被財富光環籠罩的華爾街精英們的華爾街夢,也似乎一夜間被無情地打破。

一、裁員高峰即將來臨

一位在華爾街已有近20年交易生涯的華人告訴記者說,目前的情況相當嚴峻,從我知道的華爾街百年歷史來看,這種氣氛類似於1929年華爾街盛行的金融公司大量破產的恐怖氣氛。

這位華爾街人士介紹說,有這樣一個經典場面曾被各大媒體廣為報道:9月15日,雷曼兄弟申請破產前夜,全公司燈火通明,員工通宵翻箱倒櫃清理物品,甚至復制客戶聯絡資料,為下一波求職做准備,大家彼此心照不宣。有些經理和交易員還在忙碌加班,清算破產,准備繁雜的賬目清單。據悉,雷曼兄弟全球雇員25000人,紐約雇員13000人,現在隨著巴克萊銀行收購雷曼兄弟部分業務後,有10000名員工將重新被聘用,野村證券一舉拿下雷曼兄弟全亞洲的特許經營權以及歐洲業務後,又「挽救」了5000多名雇員。但是一批華爾街人員失業在所難免。華爾街一家獵頭公司稱,基於英國巴克萊銀行為可能的解僱和續聘費用撥款25億美元,因此預測其可能在所購業務部門中最多裁員5000人。

由於目前華爾街金融格局重新組合的進程尚未完成,真正的裁員高峰也還沒有真正到來,隨著購買、合並等環節進行到一個階段,估計年底以後,裁員高峰將隨之到來。

二、裁員風險無處不在

一般人以為,受到金融風暴影響的華爾街人士是那些宣布破產、受到吞並的金融機構,其實不盡然如此。 「美洲銀行」是收購「美林」的勝利者,可是,當記者在10月1日采訪「美洲銀行」(Bank of America)利率部負責銷售業務的副總裁Jacklin女士時,她告訴記者說,自己在昨天晚上剛剛被公司裁掉。她清楚地記得,當時公司負責人與她進行了面對面的談話,隨後遞交一份書面通知,就這樣輕松地被自己服務了6年之久的公司所拋棄。

這位來自於新加坡、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金融MBA的高材生深有感觸地對記者說,目前的這場金融風暴十分可怕,整個華爾街的感覺都不太好,以往業內人士除了拿份自己的工資外,均希望年底拿到豐盛的「花紅」或「分紅」,可是現在看來,這種奢望已經一去不復返,華爾街暴利的風光時代不再。問題的嚴重性在於,不僅像貝爾斯登、雷曼公司、美林公司的人感到壓力,就連收購美林的「美洲銀行」(Bank of America)內部也幾乎是一片恐慌,在「美洲銀行」的同事們也無不擔驚受怕,大家都心神不定,大家心裡非常清楚,美林並入之後,在兩家公司之間將主新進行資源整合與人員配置,很多業務美林原來的公司已有,而且美林在有些方面做得不錯,因此,在新的組織架構內原來兩個公司的人員之間就必然出現競爭,即使「美洲銀行」的員工也是人心惶惶,盡管大規模的裁員尚未開始,但是人們都在擔心自己的工作不保,可以說每個人都沒有安全感。

Jacklin女士告訴記者說,從大的角度來看,裁員的進程取決於金融機構內部整合的進展,從具體環節來說,裁員進程則公司內部各個部門的情況。將來即使能僥幸被公司留下,年底的「分紅」也不可能像以往那樣了。值得指出的是,現在由於金融動盪,客戶們也不想做的業務太多,因為做得多就賠得多,客戶們都不輕易做交易,銀行也小心翼翼,不敢輕易相信客戶,沒有交易,客戶與銀行雙方都賺不到錢。華爾街有人在考慮離開紐約,到其他地方謀求發展,大多數人是走一步看一步,難有較長遠的打算,只是希望明年的情況不要繼續惡化下去。她說,對我個人來說,由於我對目前的情況早有思想准備,所以並不感到特別痛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現在華爾街的人幾乎都有一定的心理准備,大家明白自己都有可能隨時被裁掉,所以也都做好了隨時離開的思想准備。毫無疑問,裁員之後,對自己的生活將有不小的影響,一些開支項目不得不縮減,買車、度假等支出暫時不能過多考慮,所有的日常消費都要小心,能節省的就要節省。當然,還不至於落到窮困潦倒的地步,因為華爾街人士工作一些年後,總有一定的積蓄,而且,在被裁員時總會得到公司的一定財務補貼。當然,「美洲銀行」對員工的補貼很有限,沒有其他一些金融機構慷慨。

三、中高層管理同樣被裁

原來在雷曼兄弟公司工作多年的Jacky 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告訴記者說,幸虧自己2007年8月提前離開了雷曼公司,否則的話現在可就慘透了。他對記者說,現在華爾街所面臨的金融形勢相當嚴峻,經歷了一系列驚濤駭浪之後,金融市場上只要有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會給人們帶來一陣陣的恐慌與動盪。

Jacky說,自己原來在雷曼公司的一些老同事,本來都是資深的中高層管理精英,可是現在他們損失慘重。Jacky分析說,對這些中高層管理人員來說,他們的損失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以前華爾街中高層的收入很高,但是,別看他們很風光,他們收入的其中一大部分70-80%是股票獎勵,而不是現金,現在由於這些公司深陷金融危機,其股票大跌,使他們損失殆盡,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場災難。另一方面,這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高層往往有可能成為裁員受害的的重點,這是因為,合並後的金融機構在一些管理層面的設置上,存在有嚴重重復現象,為了減少公司營運成本,必然大幅度裁員,而機構重跌的部分就難以倖免,另外,新來的年輕人在被裁後,還能迅速調轉行業領域,而這些多年在華爾街的中年人以後的日子就慘了。

Jacky分析說,而對於初入雷曼的年輕人士來說,他們的損失就是失去工作,所以他們最為關心的就是自己的工作能否保住的問題。雷曼公司一共有1萬2千到1萬5千人,現在一下子要裁5千,形勢非常嚴峻。而且,估計華爾街大規模的裁員潮將在12月份後會出現。這是因為,從法律上來講,根據美國破產法,所有雷曼公司的員工都要被裁掉,但在實際運作上,收購雷曼的巴克萊公司與雷曼簽署了一份為期3個月的臨時合同,用這段時間來進行必要的整合,暫時為雷曼的員工提供臨時崗位,為他們發薪水的時間為今年12月31日。收購美林的美洲銀行也聲明要設法減縮開支,這也意味著要大量裁員,有消息說美林要裁員1萬多人。因為對投資銀行來說,其唯一的成本就是人力,是人腦,它不像其他產業部門一樣需要原料等成本,投資銀行的所有交易要靠關系,通過人的活動來賺錢。

Jacky分析說,華爾街的華人職員可能沖擊比較大,因為在華爾街華人圈子中,在投行部門從事核心業務的人很少,大多是一些基礎的崗位,如分析師,數據處理等,這部分工作又是在這次風暴中被裁員最多的地方。據知情人士透露,光是雷曼兄弟就有2000多華裔雇員,其中部分人手中還握有大把公司股票,資產一夜間化為烏有。此次金融危機甚至使一些華裔員工面臨失去合法移民身份的危機。據美國的律師介紹,20多個在華爾街工作的華人通過電話或電子郵件詢問有關身份的問題。但是,Jacky分析說,不能簡單地說華爾街在裁員時存在種族歧視,這與以前出現過的情況不同。過去裁員是一個個單獨進行,而現在將是整個部門整個部門地裁員,合並後重復的部門肯定要被裁減掉,因此裁員規模會很大,並對紐約社會帶來惡性負面影響。

四、金融風暴殃及大學畢業生

記者在采訪美林公司負責全球相關債券產品的執行董事主任斯蒂文·陳時,他告訴記者,美林被收購後雖說保住了自己的名稱與機構,自己原有的業務仍在開展,但上上下下,畢竟人心惶惶,因為未來一段時間,不知誰會陸續被裁,而且,目前的這場金融風暴打破了大學畢業生們的華爾街夢。他說,以前,在美林實習的高材生一般都會實現自己的華爾街夢,可是今年在美林實習的學生,至今聽不到美林要他們簽約的召喚,恐怕未來也沒有什麼希望。

據介紹,幾年前,當一些名牌大學的學生畢業時,他們無論原來所學的專業如何,紛紛決定從「融」沖入華爾街。當時,這絕對是個明智之選。美國股市那時候牛氣沖天,華爾街一派繁榮,各大銀行在美國的校園招聘會上是無可置疑的香餑餑,華爾街那些大牌公司提供的優厚待遇和實習機會讓人難以抗拒,美國最聰明的人也就此進入了「錢」途遠大的金融業。一些幸運兒在暑假時進入雷曼兄弟公司實習,並我前面講的這一切現象,綜合在一起,我相信你們從事企業的來賓,應該都聽過,就是這么簡單的。那麼這種現象和流動性過剩有什麼關系呢?胡說八道。講到今天我是那種水平的學者的話,我今天五秒鍾講完了,買股市股市泡沫,買樓樓市泡沫講完了,不知道該講什麼了,我告訴你,我才剛開始,我還沒有談到次貸危機。

我國二元經濟已經將我國的經濟發展帶入到了一個簫條的經濟,就算美國沒有次貸危機中國經濟依然下滑,危機照跌,樓市照跌,注意沒有談到次貸危機我們就已經抗不住了,你去年看到的股市泡沫已經給各位敲響了警鍾,可能你們問我,朗教授,二元經濟都聽懂了,聽懂了嗎?你一開始講的我們的股市跟樓市反應的基本面是對的,我就以股市為例,為什麼這么問呢,怪他自己,怪他不聽我演講,不學習,如果06年來聽都發了,08年聽也可以,現在來不及了,那就用我前面講二元經濟現象,回答我們主持人的問題,為什麼你會這樣問呢?06年開始的股價大漲根本就不是尚福林說的股改,他胡說八道,他什麼也沒有搞懂,這點我都有點同情他,什麼也沒有搞懂,還搞這么多東西,現在我都不會生氣了,還會義憤填膺地說,我無所謂,我也沒有辦法了。

2005年的時候我們透過媒體我警告尚福林千萬不能推行股改,它是錯的。你們也知道朗教授講話是非常具體的,我過去講什麼情況下是成功的,什麼情況是失敗的,這個話我不會講,那是沒有信心的學者搞的話,我很有信心,我說錯一定會錯,我說股改是錯的,而且是百分之百錯的,他不知道怎麼回答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什麼回答,我給他一個回答我說箭在弦上也得撤下,他不聽我的。他說,那可能懷疑說,哎呦,既然朗教授說股改失敗了,為什麼06年開始國家大漲呢,我怎麼會錯呢?我什麼時候錯了?我告訴你06年股價大漲的唯一原因就是二元經濟已經開始生效,大量的製造業資金大量進入股市跟樓市。

那麼,股價大漲的現象到07年5月30號股指跌到3千點這個時候你們就應該來聽我的演講,你們相信別人說的八千點一萬點,哪個時候你們買了什麼股票啊?買了二線藍籌股是不是?所以從五月底到了11月從3千點到6千點你們買二線藍籌的股民沒有賺到錢,為什麼沒有賺到錢?因為當時拉動股指的都是大盤股,我們稱之為2:8現象或者是3:7現象,20%多的股票拉動了股指,從3千點拉到了6千點,這個二八現象和三七現象的二或者是三是什麼股票呢?是地產,鋼鐵,水泥,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大型國企,其他融資銀行還有證券公司等等,沒有錯吧?你們是不是覺得耳熟啊?這不就是二元經濟當中過熱部門嗎?所以說,去年五月底到11月,股票市場已經完全反映了朗教授的二元經濟,在這個時刻我是聲嘶力竭地呼籲政府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一定要開始救助製造業,因此這是製造業的迴光返照。如果政府不出手救製造業到了,第二年製造業會大量的倒閉。後來證明我講的是對的,就在這個時刻我寫下了中國經濟的八大危機的文章。你們如果到這個時刻還不來聽我的演講的時候,11月也該來聽了吧,也沒有來聽,11月我在北京發言,媒體對我的發言不敢興趣,他們情願報導說某某學者說八千點到1萬點,我在北京發言,我是股價必跌,因為二元經濟。你想向到了11月股指到了6千點是20%、30%的部門拉動的,可以想想漲幅多快,這樣快的漲幅一定要回調,所以二元經濟中過熱的部門一定要回調,而過冷民營製造業按照我當時掌控的數據是迅速簫條,而且存在迅速倒閉的危機。二元經濟中過熱的部門一定要回調,股指一直跌,你根本不要懷疑,我還沒有講到次貸危機,次貸危機還沒有來,我只是講國內的現狀,只是告訴你們,目前全世界鬧得金融海嘯還沒有沖擊到你們,你們就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你想想後面還有什麼希望,這一切都是我們自己經濟體系中孕育出來的,和國際無關

❼ 求關於金融危機的三五分鍾英語演講稿

If There Were No After Life
Whether there』s afterlife, the answer has never been the same. The atheists deny after life, believing that our life is no more than from the cradle to the grave. They may care about their illustrious names after death; they may feel attached to the affection of their offspring, but they never lay their hopes on their afterlife. They may also say that good will be rewarded with good, and evil with evil, but they don』t really believe any retribution in their after life.

However, in the religious world or among the superstitious people, the belief in afterlife is very popular. They do not only believe in afterlife, but thousands of reincarnations as well. In the mysterious world, there are the paradise and the hell, the celestial beings and the gods, the Buddha and the Bodhisattvas.

Maybe they really believed it, or maybe they just wanted to make use of people』s veneration, the ancient emperors always declared that they were the real dragons, the sons of God, while the royal ministers claimed to be the reincarnations of various constellations. But can the stars reincarnate?

Many people burn incense and kowtow, do good deeds and strive for virtues, not just for the present, but mainly to let God see their sincerity so as to be reborn into a better afterlife, or to achieve the highest enlightenment after several lives of practice. They do believe in afterlife. But I can』t help asking: Suppose there were no afterlife, would you still do good deeds and strive for virtues? And If God does not see what you are doing, would you still be so upright and selfless? If you work, not for serving the public and liberating the others, but just for a better afterlife of your own, isn』t it a little too selfish? Comparing with this kind of believers, those who don』t believe in afterlife, but still keep doing good deeds, are the most sincere and honest philanthropists, because they do them not for themselves but for other.

You may wonder if I believe in afterlife. My answer is: I know nothing about my previous life, so I dare not make improper comments on afterlife. But I do hope there』s afterlife! Because our present life is so short that so many things slip away before our proper understanding. I have so many dreams, so many wishes, so many ambitions, as well as so many regrets and concerns. If there were no afterlife, all of them will remain unrealized!

I』m not contented with the present commonplace life, I』m very much attached to the affections that should have been mine but have been washed away by the hurrying time, and I yearn for the perfection and maturity if I could start all over again. So believe it or not, I』d rather there were afterlife.

Translated by Zhang Baodan (Diana)

May 1, 2004

假如沒有來世

有沒有來世,眾說紛紜。無神論者,不相信來世。他們認為從生到死,僅此而已。他們可能在意身後的英名,他們可能留戀後代的親情,但他們不寄希望於來世。他們也會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並不相信下輩子報應什麼。

在宗教領域、或在一些迷信的人群,來世之說比較盛行。不僅是來世,甚至會認為有千百次的輪回。在那未知而飄渺的世界,有天堂,有地獄,有神族,有仙界,有菩薩、有佛祖。

也許真的相信、也許是為了利用人們的敬畏心裡,古代的帝王們總是宣稱自己是真龍天子,大臣們則標榜為天上的什麼文曲星、武曲星或太白金星轉世。星星能轉世嗎?

許多人燒香、磕頭,行善、修德,並不都是為了眼前,而是為了讓上天看見自己的真誠,以便下輩子有個好的托生,或者幾世之後能修成正果。這些人自然是相信來世的。但我不禁要問:如果沒有來世,你們會不會一樣行善、修德呢?如果神靈看不見,你們是否也會公正無私呢?如果不是為了解脫他人和服務大眾才去修行,如果僅僅是為了自己將來托生好才去行善,是否有些自私呢?比較起來,那些不相信來世而又堅持行善的人,則應該是最真、最誠的大善。因為他們不是為自身,而是為公理。

也許有人會問作者,你相信來世嗎?我的回答是:我不知道前生,因而也不敢妄談後世。但我真的希望能有來世!因為這輩子時間太短,許多事情都是在還沒弄明白的時候,就已經匆匆過去了。我有那麼多的理想,我有那麼多的心願,我有那麼多的奢望,我有那麼多的遺憾,我有那麼多的牽掛,我有那麼多的雄心壯志,如果沒有來世,那就一切皆空了。

我不甘心眼前的碌碌無為,我留戀被歲月沖走的本應屬於我的親情,更嚮往從頭再來的完美和成熟。為此,信也好,不信也好,我寧願有來世。

❽ 幫忙給個關於金融危機的演講稿3~4分鍾左右!!

剛看到央視《新聞30分》欄目的兩則國際新聞非常有意味。 第一條報道說:金融危機愈演愈烈,美歐股市連日的陰霾促使不少人重新考慮投資理財方式,而黃金以其保值屬性開始再次受到投資者的青睞。數據顯示,本周的前三個交易日,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價格連續大漲,12月期金合約三天來的漲幅已達9%。而在一些歐美國家,黃金現貨市場也非常火爆,不少投資者都希望能在「黃金避風港」里免受「金融風暴」的「傷害」。然而緊接著的另一則報道又說:金融危機使美歐地區的許多商業銀行陷入困境,不少儲戶都擔心自己在銀行的存款得不到保障。而這也從另一方面帶「火」了一種商品的銷售——保險櫃。 美國國民買黃金的理由很單純,因為黃金是硬通貨。但倫敦客戶買保險櫃的理由更簡單,把錢放在哪裡都不放心,即便是買黃金,也會讓金價攀升,造成新的危機。與其讓錢成為紙券(意為金融債券)在那裡腐爛,不如放家裡,現金為王嘛。所以把保險櫃從廠家到經銷商樂了個底朝天。 這幾天看著新聞里頻頻播出的金融危機,當看到這兩條新聞時,我的心裡突然冒出一股冷汗,假如電視里這個客戶正好六十歲面臨退休,他已經沒有現金或者只有很少的現金能放在保險櫃了,那該如何是好呢? 我確信肯定有這樣的人,例如買保險櫃的顧客,他們的父母就應該面臨這種窘境,所以我相信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這意味著什麼呢?也就是說,萬一我們面臨退休的時候,而那時候我們恰好不幸也面臨全球性的經濟危機,讓你幾十年的積蓄陡然間急劇貶值,我們拿什麼養老呢?我們又拿什麼支付人類90%患病率的重大疾病中,那一部分國家不管,一定屬於你要支付的營養葯和進口葯費用呢? 新聞播放完後,被訪者一句話繞梁不絕——「等著腐爛的紙券」。 至少,這個時候買保險櫃肯定要比買黃金好,央視新聞絕對是有意把兩條新聞一前一後的安排這播放,因為這體現了一個經濟危機時的道理——現金為王! 不由得想到,在金融危機之前,我們太陶醉於追逐利潤了。或者我們大多時間總想著追逐收益,卻忘記了本金的安全和存在! 這種陶醉最終有醒來的時候,人們不得不在今天面對多年來的財富積累一夜之間縮水的窘境。其實金融危機導致人們對債券的失望而去追捧黃金,也難免不會因為這種追捧而導致金價水漲船高,造成新的風險。 然而,面對保險櫃的銷售攀升,或者我們有些人有絕對的理由相信,自己拿捏現金的能力十分超強。但問題在於,當今天的金融危機讓我們感覺到經濟環境中各種風險的影響,那麼我們是否想到,把錢變成黃金就安全嗎?甚至或者說,難道把錢放在家裡的保險箱就保險嗎? 我們依然無法迴避一個問題,當我們還有現金把錢放在保險櫃,可是如果兩年後國家經濟狀況又好起來,我們會不顧誘惑而把錢再一次的變成金燦燦的紙券嗎? 誰也說不清楚! 但有一點可以說清楚,今後債券依然是會出售的,而我們今後肯定還會碰到這樣的經濟危機,全世界的人類的確是一個記吃不記打的動物。 什麼都可以忘記,唯獨不要忘記這樣一個原理:當經濟危機發生的周期越長,你損失的財產也就越多,你再次聚集財富的時間也就越少!這就是所謂的十年積蓄,一夜消失的現實。 難道我們還不信么? 那就讓我們看看吧,能讓全世界市場經濟體制下國民的資產嚴重縮水的經濟危機,除了今天我們看到美國的這一次,1980年之前還有哪些呢? 歐洲的英國自1951~1952、 1957~1958、1961~1962、1966、1971~1972、1973~1975、1979~1982發生過七次; 亞洲國家日本,自1954、1957~1958、1962、1965、1970~1971、1973~1975、1981年共發生過7次。 至於1980年以後世界各國經濟危機的發源地和時間,下圖就可以看到,這里就不贅述了。 最後,讓我們看全球金融經濟龍頭老大美國的表現。 美國進入20世紀,在1900年危機之後,又發生了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著名的經濟大蕭條)和 1937~1938年的經濟危機。二戰後,美國又發生過1948~1949、1953~1954、1957~1958、1960~1961、1969~1970、1973~1975、 1980~1982七次經濟危機; 現在讓我們做個推演: 假如美國公民山姆今年正好60歲,那麼他出生應該是在1938年,正好是美國經歷第六次經濟危機進入尾聲的時候。其後美國經濟好轉,但那時候山姆因為剛剛出生,根本談不上掙錢。 22年後,也就是在1960年,山姆大學畢業開始掙錢了。結果剛開始工作的山姆面對他一生中的第二次經濟危機。不過沒有關系,這次經濟危機在次年1961年就結束了,而山姆剛開始工作,還有的是時間繼續掙錢,因為他還年輕。 山姆從1960年起他開始有能力積累個人財富時,他就隔三差五的經歷著財富的縮減,到今天他已經歷經了五次美國大大小小不同類型的經濟危機,包括這次金融危機導致的經濟危機。 我們在這里計算的目的不在於歷數山姆大叔經歷了多次危機,而在於他退休時的今天,也就是2008年剛好面臨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這場經濟危機哪怕在明年就能結束,但問題是,山姆大叔是否還能像年輕時那樣,還有機會再掙到錢么?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沒有機會! 面對退休生活需要的山姆大叔「沒有機會翻本」,這才是我們重中之重要考慮的問題! 一定會有讀者說,在美國今天即便有幾千萬60歲以上的山姆大叔面臨這種危機也不怕,因為美國的社會福利好。 我不能不說這個說法是相當正確的。 恰恰是美國無論是社會保障體系完善,還是遍布美國的5000多家商業保險公司的消費,那恰恰說明一個問題——美國人民是在做好了自己現金基礎之後,才去面對各種各樣經濟危機的。美國人不愛存錢,但美國人卻有著五千家以上的保險公司,我可能不知道這些保險公司在干什麼,但我知道我知道布希政府為什麼能看著雷曼銀行的到下,卻援手向AIA拋去了850億美元的原因。 而無論是美國的社會保障還是個人商業保險,這都意味著他們的國民還有現金可以供自己退休後開支。 筆鋒一轉,我不得不反觀中國國民的現狀。 中國納入國家社會保障體系的公民保障體制本身就不健全,如果我們個人還不能夠對商業保險給予足夠的認識,那麼對於已經開始進行市場經濟的中國,在今後不可避免的要經歷若干次經濟危機時,我們是否能夠承受的了這樣的經濟打擊? 我有眾多朋友直到今天對商業保險不屑一顧,他們總是拿著計算器計算著保險收益和其它投資手段的收益率進行比較。收益固然要計算,但不要忘記一個問題,過於強調這種預期收益,實際上是一種忽略本金安全和存在的行為。 今天歐美的消費者購買保險櫃說明了一個道理,現金為王。 面對各種各樣的經濟風險,如果我們不能控制外界因素導致的危機,那我們是否就能控制住純粹由自己把握的,在危機結束後我們再次將自己掙的錢變成腐爛紙券的行為么? 這是一個非常需要審視的問題。因為就是把錢埋在地下,也會由於我們把持不了的消費和投資沖動,而再一次把錢挖出來投入到新一輪的利潤追逐當中。 一個資產上百億的企業,為什麼能夠在一夜之間突然倒閉?這次美國金融危機告訴我們,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現金可以周轉。 這意味著,無論是誰,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狀況下,我們個人或者是企業在進行各種投資的時候,都不要忘記需要單獨留存一部分現金。盡管這一部分現金不一定是你全部的財富,但至少你每年都需要去按照你財富的比例去累積這筆現金。這正如一個企業需要固存一部分應急啟動資金一樣。 風險不總是外界導致的,假如歐美民眾今天面對的只是金融體制帶來的危機,那麼我們更多的時候則是自己在投資時的決策失誤。這就是為什麼世界性或者區域性的經濟危機的爆發就是再頻繁,也頻繁不過個人投資決策失誤的次數。而失誤的最終結果就是——我們沒有現金了,而且最可怕的是我們快六十歲時現金變少了! 這難道對我們不是一個警示么? 很難想像,如果我們沒有本金以現金的方式存在,我們還能幹什麼? 就算你今天有三處房產,但在房市縮水的今天,如果你急需一筆錢,你的房產又能套出多少現金呢?就算我們也堅信中國股票市場總有一天能上漲到一萬點的時候,問題是假如我們現在必須動用一筆現金時,你又能割出都少肉呢? 中國的經濟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必須要清楚的是,任何一個國家在市場經濟面前,人類只能控制經濟危機的大小,而不能避免經濟危機的最終發生。這正如我們自己一樣,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投資調節收益大小,但是我們絕對跑不了賠本的時候。我們面臨投資的時間越長,我們賠本的概率也就越大。 也許,我們寧願相信賺錢的概率遠遠大於賠錢的概率,但世界就是這樣不公平,當我們積累自己財富的時候,是以血汗為代價一分一分去獲得的,而當我們失去這些財富時,整筆財富的流失常常就發生在一夜之間。 而這,我們今天才知道,和社會體制無關!經濟危機面前只有一種人沒有任何損失,那就是沒有財富積累的窮人。 面對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如果今天我們三十歲,那麼我們還有很長時間的路可走,可這意味著我們面臨多重危機的概率會十分大; 面對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如果今天我們五十歲,那麼我們沒有多少路可走,我們面對經濟危機的概率雖然不會很大了,但也意味著我們哪怕只面對一次經濟危機,我們可以用以重新積累財富所需要的年齡和時間也所剩無幾; 面對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如果我們剛好六十歲…… 盡管我們並不提倡把所有的財富都已現金的方式進行體現(那是對利潤的一種漠視和褻瀆),但我們依然需要每年按照收入的比例,去買一部分的商業保險,因為我們現在就一定要明一個道理,關鍵的時候 ——現金為王!

閱讀全文

與有關基金金融的演講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