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市場 >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信息不對稱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信息不對稱

發布時間:2021-12-01 12:32:38

『壹』 互聯網金融發展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影響

摘 要:互聯網金融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提高了服務效率,對商業銀行運營模式和市場格局產生影響。本文介紹了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現狀、特點,在此基礎上分析了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希望能夠為商業銀行今後的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影響
目前看來,互聯網給傳統的中國金融業帶來的新的生機和活力,成為中國金融業創新的巨大助力。所謂的互聯網金融就是指非金融機構利用互聯網技術或是在互聯網平台上進行資金的融通、對外支付以及資金中介等金融活動的一種商業模式。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改變了傳統金融市場中商業銀行一家獨大的局面,對傳統的金融行業――銀行業產生了巨大的沖擊。
一、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
互聯網金融是建立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之上的,依託於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的互聯網技術,金融機構不斷革新自己的技術平台,以極其低廉的成本及時獲取和更新客戶信息。此外,聯網技術的發展也逐步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互聯網的普及,網民暴增,越來越多的人能夠享受到互聯網帶來的便利。這些都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1.第三方支付的發展現狀。第三方支付平台最初是為網路平台的商戶和消費者提供一種網上支付的渠道,是為網上交易服務。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第三方支付的服務范圍也逐步擴大,不再只局限於為人們提供話費充值等簡單的生活服務,也開始逐步涉及保險、基金等專業的金融領域。
2.P2P網路借貸的發展現狀。最近幾年,P2P網路平台在我國快速發展,並且已經達到一定的規模。到2014年年底,P2P網路借貸平台貸款余額超過千億,總成交量也超過三千億,但是由於沒有備案登記制度,沒有準入門檻,也沒有完善的監管措施,問題平台數量出現暴增。2014年有287家平台出現了倒閉、提款困難、跑路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P2P平台的健康發展,2014年雖然有關監管部門沒有出台具體的監管政策,但是銀監會提出了「四條紅線」和「十大監管原則」,對於P2P網路借貸平台的監管原則和思路也已逐漸清晰。
3.互聯網銷售發展現狀。2013年余額寶的問世,其籌資規模巨大,目前已成為全球第四大貨幣基金。余額寶的成功發行使互聯網巨頭對金融市場充滿期待,一時間,各互聯網巨頭紛紛推出自己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在網上出現了一支「寶寶軍團」,這些金融理財產品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參與沒有門檻,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不影響資金的流動性,利率高於同期銀行活期存款,滿足了普通民眾利用閑散資金投資理財的需求,發展迅速。
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特徵
互聯網和金融的深度結合,有效的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極大的降低了金融服務的成本,提高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此外,建立在網路平台基礎之上的互聯網金融可以最大限度的擴展其客戶群體,使其具有規模效應,能夠為客戶定做專業化、個性化的金融理財產品,滿足不同顧客群體的需求。互聯網金融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服務高效、便捷、經濟。互聯網金融交易平台可以為廣大客戶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只要有計算機設備或是智能手機的客戶終端,客戶就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互聯網平台進行交易和轉賬,大部分網路平台都可以實現實時到賬,這不僅能夠提供金融服務的效率而且也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此外利用網路平台進行交易,可以減少交易成本,使客戶以較小的成本享受到更好的服務。
2.服務對象集中於個人和小微企業。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沒有投資額的限制,其目標客戶群體是普通的消費者的閑散資金,這說明其資金的來源主要是個人和小微企業。就其資金的去處來說,小微企業和個人也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因為這部分人很難從銀行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這也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空間。
3.監管缺失,風險高。互聯網金融在中國依然屬於新生事物,目前還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監管法律法規,這也得互聯網及溶在短時間內出現了井噴式的增長。但是由於缺少監管,互聯網金融企業的資質層次不齊,更為重要的是投融資評估僅僅通過互聯網技術,風險很大,一旦出現糾紛,投資者很難運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4.盲目擴張,同質化競爭。互聯網金融的高速發展,使投資者看到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在加上其進入門檻低,很多投資者參與到互聯網金融中來,但是其產品研發和創新能力不足,導致互聯網金融產品趨於相同。為了爭奪市場,互聯網金融企業大打價格戰,過度包裝宣傳自己的產品,著重強調產品的高收益,對於產品存在的風險避而不談,對消費者進行誤導,使消費者產生高收益零風險的錯覺。但事實上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其收益也是不確定的。
三、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
1.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
(1)弱化我國商業銀行的中介地位。資金的融通是金融的本質,具體來說就是充當資金供給者和需求者的媒介,完成資金的配置,在傳統的金融市場中,這一角色都是由商業銀行承擔的,但是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商業銀行的這一職能已經受到了嚴重的挑戰,商業銀行一家獨大的格局也終將被打破。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不僅能夠使資金的供求雙方能夠及時取得聯系,而且可以通過搜索引擎、雲計算等技術獲取資金供求雙方的歷史信息,包括其交易情況和信用情況,甚至可以計算出其違約概率這極大地解決了信息不對稱問題,使資金供求雙方直接交易成為可能,弱化了商業銀行的信息中介職能,導致了金融脫媒現象的產生並加速了它的發展。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使金融活動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操作簡單、交易便捷,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雖然說商業銀行也建立了網路銀行,但是操作手續繁雜,無法滿足客戶進行快捷支付的需求。與此同時,阿里巴巴、騰訊等網路巨頭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網路支付平台,「支付寶」、「財付通」、「微信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相繼出現,使客戶在進行網上支付時,不需要開通網上銀行,只需要輸入銀行卡信息、身份證信息以及手機號甚至可以通過掃面對方的二維碼進行快捷支付,對於支付限額也沒有特殊規定。網路支付的興起,給用戶帶來了良好的體驗,弱化了商業銀行的支付中介職能。
(2)影響我國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互聯網金融企業在信息處理方面有天然的優勢,可以針對小微企業的特點設計專業化的信貸產品,例如阿里金融。目前雖然互聯網金融只對小微企業提供信貸服務,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服務領域的拓展必然會對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產生沖擊。
商業銀行進行信貸活動的資金主要來源於用戶存款,但是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對銀行活期存款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余額寶等金融產品的出現使更多的人認識、關注、購買貨幣基金這種「類現金」功能的產品,這對銀行的負債業務造成了巨大的沖擊。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逐步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網上消費,網上支付,這會減少人們對現金的使用,沖擊商業銀行的櫃台服務。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現使人們轉賬、交易結算更加方便,對銀行的結算業務產生沖擊。這些都會擠占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生存空間。
2.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的有利影響
(1)促進我國商業銀行改革創新。互聯網金融迅速發展使商業銀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這也成為商業銀行改革穿新的動力。自互聯網金融出現以來,商業銀行也不斷創新自己的運營方式,大力發展電子銀行,著手打造手機銀行和移動支付,不斷創新,帶給用戶全新的體驗。整合自己多年掌握的信息資源,根據大數據原理發展供應鏈金融產品,在降低風險的同時為企業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搶占貨幣基金市場,利用自己的高信用度,推出「類寶寶」金融產品。
(2)優化我國商業銀行市場格局。目前看來,商業銀行和互聯網金融企業各具優勢,因此很多銀行都選擇和互聯網金融企業合作共贏,特別是中小銀行,銀行和互聯網金融的合作可以使得銀行用較少的網點服務更多的客戶,從而形成新的競爭力。這種新的競爭力的出現必然會對原有的競爭格局產生沖擊。這無疑會有優化現有的銀行市場格局。

『貳』 互聯網金融可能存在哪些風險

第一是信用違約風險,即互聯網理財產品能否實現其承諾的投資收益率。在全球經濟增長低迷、中國經濟潛在增速下降、國內製造業存在普遍產能過剩、國內服務業開放不足、影子銀行體系風險逐漸顯現。
第二是期限錯配風險,即互聯網理財產品投資資產是期限較長的,而負債是期限很短的,一旦負債到期不能按時滾動,就可能發生流動性風險。當然,金融機構的一大功能就是將短期資金轉化為長期資金,因此金融機構都會面臨不同程度的期限錯配,而其中的關鍵是錯配的程度。
第三是最後貸款人風險。盡管商業銀行也面臨期限錯配風險、商業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也面臨信用違約風險與期限錯配風險,但與互聯網金融相比的一個重要區別是,商業銀行最終能夠獲得央行提供的最後貸款人支持。當然,這一支持是有很大代價的,例如商業銀行必須繳納20%的法定存款准備金、自有資本充足率必須高於8%、必須滿足
監管機構關於風險撥備與流動性比率的要求等。相比之下,互聯網金融目前面臨監管缺失的格局,因此運營成本較低,缺乏最後貸款人保護。
除上述傳統風險外,中國互聯網金融產品還面臨一系列獨特風險:
其一是法律風險。目前互聯網金融行業尚處於無門檻、無標准、無監管的三無狀態。這導致部分互聯網金融產品(尤其是理財產品)遊走於合法與非法之間的灰色區域,稍有不慎就可能觸碰到「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非法集資」的高壓線。
其二是增大了央行進行貨幣信貸調控的難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創新使得央行的傳統貨幣政策中間目標面臨一系列挑戰。例如,虛擬貨幣(例如Q幣)是否應該計入M1?再如,由於互聯網金融企業不受法定存款准備金體系的約束,這實際上導致了貨幣乘數的放大。
其三是個人信用信息被濫用的風險。首先,由互聯網金融企業通過數據挖掘與數據分析,獲得個人與企業的信用信息,並將之用於信用評級的主要依據。其次,通過上述渠道獲得的信息,能否真正全面准確地衡量被評級主體的信用風險,這裡面是否存在著選擇性偏誤與系統性偏差。
其四是信息不對稱與信息透明度問題。如前所述,目前互聯網金融行業處於監管缺失的狀態。有無獨立第三方能夠對此進行風險管控?如何防範互聯網金融企業自身的監守自盜行為。畢竟,有關調查顯示,目前在互聯網P2P類公司中,有專業的風險控制團隊的僅占兩成左右。
其五是技術風險。與傳統商業銀行有著獨立性很強的通信網路不同,互聯網金融企業處於開放式的網路通信系統中,TCP/IP協議自身的安全性面臨較大非議,而當前的密鑰管理
加密技術也不完善,這就導致互聯網金融體系很容易遭受計算機病毒以及網路黑客的攻擊。目前考慮到互聯網金融賬戶被盜風險較大,阻礙了不少人參與互聯網金融,這其中絕非沒有專業的金融或IT人士。因此,互聯網企業必須對自身的交易系統、數據系統等進行持續的高投入以保障安全,而這無疑會加大互聯網金融企業的運行成本,削弱其相對於傳統金融行業的成本優勢。

綜上所述,既然中國互聯網金融企業在起步階段就面臨如此之多的風險,那麼是否就應該以此為由放慢甚至扼殺這一寶貴的金融創新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有關各方應該在充分考慮潛在風險的基礎上,推動互聯網金融的穩步、可持續發展。

相關建議包括:
第一,應充分加強行業自律。用行業准入來替代政府審批,通過加強行業協會的作用,有助於規范行業的發展,並避免政府的過度介入。目前的中關村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以及互聯網金融千人會等,都是有益的嘗試;
第二,應該加強投資者教育,充分向投資者提示投資互聯網金融產品可能面臨的風險,且這一風險顯著高於投資類似的傳統金融產品的風險;
第三,應該加強網路安全管理,從更高層次上來防範黑客攻擊導致的系統癱瘓;
第四,監管機構應該構建靈活的、富有針對性與彈性的監管體系,既要彌補監管缺位,又要避免過度監管。

『叄』 互聯網金融平台銷售的理財產品有哪些種類

首先來說一下金融,金融指的是貨幣的發行、流通和回籠,其實本質就是價值的流通,簡單來說金融是為有錢人理財,為缺錢人融資的工具。

互聯網金融從字面上是互聯網+金融,實際是用互聯網技術來優化整個金融行業。金融行業是需要優化的,因為金融是一個工具,也是一個中介,金融可以促進存款端和融資端的信息對稱並且解決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麻煩。互聯網為了金融提供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方式來維系兩端用戶,可以優化資源配置和促進經濟增長。


5.互聯網銀行

互聯網銀行是沒有實體店的銀行,利用互聯網、數字通信、移動通信等技術實現了,互聯網銀行可以存款和融資,也可以做第三方支付,同樣想銀行一樣發行理財產品。目前有微眾銀行作為先例,還有螞蟻金服旗下的網商銀行等,這類互聯網銀行本質是民營銀行,是受銀監會機構的規范和監管的,背後都是國內大企業的做支撐,所以有一定程度上的安全。

最後總結,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發展的結果,到了目前已經是潮流的趨勢,改變了傳統金融的經營模式,讓金融行業更便利更低成本地發展,不過目前還是起步階段,會有不少漏洞存在,使用或購買互聯網金融平台理財產品的時候要注意風險。

『肆』 為什麼說互聯網金融沖擊了商業銀行業務發展

互聯網金融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提高了服務效率,對商業銀行運營模式和市場格局產生影響。本文介紹了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現狀、特點,在此基礎上分析了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希望能夠為商業銀行今後的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影響
目前看來,互聯網給傳統的中國金融業帶來的新的生機和活力,成為中國金融業創新的巨大助力。所謂的互聯網金融就是指非金融機構利用互聯網技術或是在互聯網平台上進行資金的融通、對外支付以及資金中介等金融活動的一種商業模式。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改變了傳統金融市場中商業銀行一家獨大的局面,對傳統的金融行業――銀行業產生了巨大的沖擊。
一、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
互聯網金融是建立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之上的,依託於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的互聯網技術,金融機構不斷革新自己的技術平台,以極其低廉的成本及時獲取和更新客戶信息。此外,聯網技術的發展也逐步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互聯網的普及,網民暴增,越來越多的人能夠享受到互聯網帶來的便利。這些都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1.第三方支付的發展現狀。第三方支付平台最初是為網路平台的商戶和消費者提供一種網上支付的渠道,是為網上交易服務。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第三方支付的服務范圍也逐步擴大,不再只局限於為人們提供話費充值等簡單的生活服務,也開始逐步涉及保險、基金等專業的金融領域。
2.P2P網路借貸的發展現狀。最近幾年,P2P網路平台在我國快速發展,並且已經達到一定的規模。到2014年年底,P2P網路借貸平台貸款余額超過千億,總成交量也超過三千億,但是由於沒有備案登記制度,沒有準入門檻,也沒有完善的監管措施,問題平台數量出現暴增。2014年有287家平台出現了倒閉、提款困難、跑路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P2P平台的健康發展,2014年雖然有關監管部門沒有出台具體的監管政策,但是銀監會提出了「四條紅線」和「十大監管原則」,對於P2P網路借貸平台的監管原則和思路也已逐漸清晰。
3.互聯網銷售發展現狀。2013年余額寶的問世,其籌資規模巨大,目前已成為全球第四大貨幣基金。余額寶的成功發行使互聯網巨頭對金融市場充滿期待,一時間,各互聯網巨頭紛紛推出自己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在網上出現了一支「寶寶軍團」,這些金融理財產品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參與沒有門檻,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不影響資金的流動性,利率高於同期銀行活期存款,滿足了普通民眾利用閑散資金投資理財的需求,發展迅速。
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特徵
互聯網和金融的深度結合,有效的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極大的降低了金融服務的成本,提高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此外,建立在網路平台基礎之上的互聯網金融可以最大限度的擴展其客戶群體,使其具有規模效應,能夠為客戶定做專業化、個性化的金融理財產品,滿足不同顧客群體的需求。互聯網金融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服務高效、便捷、經濟。互聯網金融交易平台可以為廣大客戶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只要有計算機設備或是智能手機的客戶終端,客戶就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互聯網平台進行交易和轉賬,大部分網路平台都可以實現實時到賬,這不僅能夠提供金融服務的效率而且也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此外利用網路平台進行交易,可以減少交易成本,使客戶以較小的成本享受到更好的服務。
2.服務對象集中於個人和小微企業。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沒有投資額的限制,其目標客戶群體是普通的消費者的閑散資金,這說明其資金的來源主要是個人和小微企業。就其資金的去處來說,小微企業和個人也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因為這部分人很難從銀行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這也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空間。
3.監管缺失,風險高。互聯網金融在中國依然屬於新生事物,目前還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監管法律法規,這也得互聯網及溶在短時間內出現了井噴式的增長。但是由於缺少監管,互聯網金融企業的資質層次不齊,更為重要的是投融資評估僅僅通過互聯網技術,風險很大,一旦出現糾紛,投資者很難運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4.盲目擴張,同質化競爭。互聯網金融的高速發展,使投資者看到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在加上其進入門檻低,很多投資者參與到互聯網金融中來,但是其產品研發和創新能力不足,導致互聯網金融產品趨於相同。為了爭奪市場,互聯網金融企業大打價格戰,過度包裝宣傳自己的產品,著重強調產品的高收益,對於產品存在的風險避而不談,對消費者進行誤導,使消費者產生高收益零風險的錯覺。但事實上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其收益也是不確定的。
三、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
1.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
(1)弱化我國商業銀行的中介地位。資金的融通是金融的本質,具體來說就是充當資金供給者和需求者的媒介,完成資金的配置,在傳統的金融市場中,這一角色都是由商業銀行承擔的,但是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商業銀行的這一職能已經受到了嚴重的挑戰,商業銀行一家獨大的格局也終將被打破。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不僅能夠使資金的供求雙方能夠及時取得聯系,而且可以通過搜索引擎、雲計算等技術獲取資金供求雙方的歷史信息,包括其交易情況和信用情況,甚至可以計算出其違約概率這極大地解決了信息不對稱問題,使資金供求雙方直接交易成為可能,弱化了商業銀行的信息中介職能,導致了金融脫媒現象的產生並加速了它的發展。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使金融活動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操作簡單、交易便捷,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雖然說商業銀行也建立了網路銀行,但是操作手續繁雜,無法滿足客戶進行快捷支付的需求。與此同時,阿里巴巴、騰訊等網路巨頭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網路支付平台,「支付寶」、「財付通」、「微信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相繼出現,使客戶在進行網上支付時,不需要開通網上銀行,只需要輸入銀行卡信息、身份證信息以及手機號甚至可以通過掃面對方的二維碼進行快捷支付,對於支付限額也沒有特殊規定。網路支付的興起,給用戶帶來了良好的體驗,弱化了商業銀行的支付中介職能。
(2)影響我國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互聯網金融企業在信息處理方面有天然的優勢,可以針對小微企業的特點設計專業化的信貸產品,例如阿里金融。目前雖然互聯網金融只對小微企業提供信貸服務,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服務領域的拓展必然會對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產生沖擊。
商業銀行進行信貸活動的資金主要來源於用戶存款,但是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對銀行活期存款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余額寶等金融產品的出現使更多的人認識、關注、購買貨幣基金這種「類現金」功能的產品,這對銀行的負債業務造成了巨大的沖擊。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逐步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網上消費,網上支付,這會減少人們對現金的使用,沖擊商業銀行的櫃台服務。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現使人們轉賬、交易結算更加方便,對銀行的結算業務產生沖擊。這些都會擠占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生存空間。
2.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的有利影響
(1)促進我國商業銀行改革創新。互聯網金融迅速發展使商業銀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這也成為商業銀行改革穿新的動力。自互聯網金融出現以來,商業銀行也不斷創新自己的運營方式,大力發展電子銀行,著手打造手機銀行和移動支付,不斷創新,帶給用戶全新的體驗。整合自己多年掌握的信息資源,根據大數據原理發展供應鏈金融產品,在降低風險的同時為企業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搶占貨幣基金市場,利用自己的高信用度,推出「類寶寶」金融產品。
(2)優化我國商業銀行市場格局。目前看來,商業銀行和互聯網金融企業各具優勢,因此很多銀行都選擇和互聯網金融企業合作共贏,特別是中小銀行,銀行和互聯網金融的合作可以使得銀行用較少的網點服務更多的客戶,從而形成新的競爭力。這種新的競爭力的出現必然會對原有的競爭格局產生沖擊。這無疑會有優化現有的銀行市場格局。

『伍』 互聯網金融的流動性風險是怎樣的

互聯網金融作為金融與網路技術結合的產物,近幾年發展迅速,已經融入到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同時,存在的風險也逐漸顯露。網路技術的應用,致使互聯網金融風險集中於政策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擠兌風險等方面,而且比傳統金融風險更隱蔽和易於擴大。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聯網金融這把「雙刃劍」,應對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已經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建立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加大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立法力度,盡快建立統一的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法律體系,讓監管執行有法可依、責任明確。一是完善互聯網金融的法律法規。基於傳統金融制定的法律法規體系有效性逐漸減弱,與現有的監管理念存在不匹配的問題,致使部分互聯網金融行業發生事故時法律責任不明確,處罰依據不清晰,違規行為不能有效被遏制。應盡快對互聯網金融進行法律規范,加強對網路信貸、第三方支付等新型業務的約束,嚴厲處罰違法、違規現象。二是明確法律監管主體。互聯網金融的創新在於產品的重新組合和形式的改變,其本質就是傳統的金融產品,建議對互聯網金融企業和產品進行重新梳理和界定,分類明確其監管主體,其他機構配合監管。三是制定全面的市場准入辦法和管理制度。部分互聯網金融業務呈現「三無」——無准入門檻、無行業標准、無監管機構的情況,致使非金融機構短時間內大量介入金融業務,增加了金融機構冒險經營的動機。為保障網上交易的安全性和規范性,建議對申請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的企業提出更高要求,嚴格審查其准入資格,從源頭防範系統性風險。
創新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模式。形態虛擬化、運作方式網路化是互聯網金融的特徵,互聯網金融涉及的業務范圍廣而多,打破了傳統金融「分業監管」的模式,出現交叉重復監管或是監管空白,改變和創新監管模式是適應發展的必然趨勢。一是加強國際合作。互聯網金融已經超越國界的限制,快速進入全球化發展,監管部門必須改變傳統的監管模式,加強與國外監管機構的溝通和協調,積極與國際間的監管組織合作,打擊利用互聯網金融進行的洗錢、詐騙、資金非法轉移等違法行為,打造健康的互聯網金融環境。二是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有效信息不對稱,金融機構獲取信息渠道匱乏,不僅制約著借貸業務的發展,也加大了融資貸款的風險。應設立全面的信息共享系統,披露各金融機構的財務指標、經營狀況、風險控制等信息,完善個人徵信信息,給借貸雙方提供有效的平台進行信息查詢,以利於防範風險。三是實施針對性監管。互聯網金融企業模式存在差異,所涉及風險不完全相同,需要在統一的監管體系下,根據企業風險特徵實施針對性監管。
健全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內控機制。防範互聯網金融風險的關鍵在於建立和完善內控機制,對互聯網金融風險進行事前預警、事中控制、事後彌補與糾正。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一是設立專門的風險控制部門。風險控制對於互聯網金融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掌握風控技術是互聯網金融企業生存的防火牆,也是推動互聯網企業成長的助力器。各互聯網金融機構應該設立專門的風險控制部門,利用大數據挖掘技術或是藉助第三方咨詢服務等,建立信用評級系統,構建內部風險評估模型,建立互聯網金融風險的預警機制,設置專人專崗進行實時監控和識別。二是規范新產品設計。金融產品都是風險和收益的綜合體,網路交易的隱蔽性、匿名性增加了互聯網金融產品的風險。互聯網金融機構在設計新產品時,應當重點考慮資金的安全性和流動性,謹慎選擇投資方向、方式,在產品的收益和風險中找到平衡點,在源頭上防範出現集中贖回造成的流動擠兌風險。三是建立和完善風險准備金提取制度。根據互聯網金融機構的規模大小、產品性質、風險承受能力等情況,制定合適的風險准備金數額並足額提取,以充足的撥備和較高的資本金抵禦流動性風險。
大力培育復合型人才。互聯網金融在我國是新興業態,應大力培養「互聯網+金融」的復合型人才,促進形成互聯網金融合理、健康、規范發展的長效機制。一是加強從業人員培訓。金融機構應對現有金融從業人員進行互聯網專業知識的培訓,例如:搜索引擎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雲計算技術等,與金融知識和實踐經驗有效融合,切實提高互聯網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能力。二是舉辦互聯網金融研討會。邀請互聯網金融的專家、學者以及成功人士參加研討會,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探究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方向、產品規范、風險控制等問題,為復合型人才的培育提供專業指導。三是開設互聯網金融專業。隨著互聯網金融市場的快速擴張,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專業人才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各高校應盡快將金融專業和計算機專業的課程有機整合,開設互聯網金融專業,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求。
加強對投資者的風險教育。投資者是風險的最終承擔者,個人信息遭泄露、投資資金蒙損失、個人信譽受影響都是由互聯網金融風險帶來的直接後果。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帶來了豐富的投資理財產品和便捷的融資渠道,如何在「風險——收益」框架下,讓投資者做出合理選擇,是值得重視的問題。一是推廣互聯網金融知識的普及。互聯網金融理論中含有大量專業詞彙,非專業投資者很難理解其中含義,建議組織互聯網金融專家,利用網路、報紙、電視等媒介,採用簡單易懂的語言,結合典型案例的分析來向大眾普及互聯網金融知識,幫助投資者深入了解互聯網金融。二是注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教育。投資者往往只看重互聯網金融的高收益性,而對其風險卻不夠重視。同時,在進行相關操作時風險防範意識不強,有的甚至遭到損失。因而,應該加強對投資者的風險教育,提高投資者的風險防範意識。三是推動多元化的投資方法。投資門檻低是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共同特性,在相同資金的前提下,投資者可以選擇多種投資方式,將資金分散到不同的投資產品中去,避免被單一產品的收益和風險所左右,降低非系統性風險。

閱讀全文

與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信息不對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