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市場 > 加拿大債券被外國投資者瘋搶

加拿大債券被外國投資者瘋搶

發布時間:2021-11-28 04:52:11

⑴ 一個國家利息比國外的高,吸引了國外投資者存款,購買債券,那麼這個國家匯率會怎樣

該國家的貨幣升值,直接標價法下匯率下降。
匯率是由市場上貨幣供求決定的,國外投資者購買該國債券或銀行存款,都需要將外匯兌換成本幣,即期會導致對該國貨幣的需求增加。但一般投資是短期的,等投資結束,資金撤回時,又會使該貨供應增加。
因此,就有利率高的貨幣遠期貶值的現象。

⑵ 中國首次發行負利率主權債券,在國際上被瘋搶,這是咋回事

近日,我國發行了主權債券,最關鍵的是發行了負利率的主權債券。雖然是負利率的債券,但是還是在國際上被瘋搶,尤其是歐洲的一些投資者,訂單量遠高於發行量。這個時候,大家就有疑惑了,這老外都是傻子嗎?這不是趕著給中國送錢嗎?其實,還真不是。下面我給大家一一道來。

還有,我國債券的信用比較高。在國際上,中國政府的信用一直是表現良好,中國主權評價A+,可以說是信用界的楷模。

最關鍵的是,這體現了國際上對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看好,目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大,甚至一些國家出現了gdp的負增長。今年,受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更是雪上加霜,中國率先擺脫了疫情的負面影響,重新恢復了經濟。這種情況下,中國對於投資者來說就是去做一次穩賺不賠的買賣。

總之,中國的負利率債券,被歐洲的投資者瘋搶,都是反應了中國,作為一個疫情期間經濟的領頭羊的存在,希望我國越來越好。

⑶ 如果美國關閉兩房 那些外國投資機構持有的他們的債券 股票 還有金融衍生品就不能兌現了么

一再被推遲的「兩房」改革方案終於有了新的動作。據國外媒體昨日報道,美國政府將公布一項提案,逐步削弱房利美與房地美(簡稱「兩房」)在美國住房市場中的中心作用,並最終將這兩家抵押貸款公司關閉或徹底私有化。

三種解決方案待定

報道援引多位白宮官員的說法稱,預計本周五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將向國會遞交一份「白皮書」。報道認為,該計劃一出,意味著政府將削弱對樓市的支持力度。
「白皮書」詳細闡述了三種減少政府在住房抵押貸款市場中作用的方案。其中最保守的建議是,除了現有的聯邦機構外,政府將退出住房抵押貸款市場。另外兩個方案則是建議創建一套新的機制,讓政府對向來由「兩房」主導的二級抵押貸款市場給予部分支持。報告還將提出按揭業務其他方面的改革措施,包括增強貸方保護;改變抵押貸款服務,以解決該行業無法與還款滯後的貸方合作的問題;清理貸款證券化、貸款捆綁銷售給投資者的新措施。
知情人士稱,「白皮書」的目的是為了吸引私人資本重新回到住房金融市場,從而減少政府在抵押貸款債券中的投入。過去幾十年來,「兩房」在美國住房市場中一直發揮著中心作用。由於事關重大,分析師預計美國政府對「兩房」命運的最終決定可能會在今年年底達成一致。
美政府已耗資千億救助
據悉,房利美和房地美由美國政府出資創建,主要業務是購買抵押貸款並證券化,然後在公開市場上出售證券,從而騰出資金用於提供給購房者新的貸款。由於近年來美國房地產泡沫化愈演愈烈,「兩房」不得不降低貸款門檻,這使得貸款違約增加,兩家公司遭受巨額虧損並引發次貸危機,並由此造成了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
2008年9月7日,美國政府接管「兩房」。去年6月,由於股價長期表現不佳,「兩房」被勒令退市。截至目前,美國政府救助「兩房」已經耗資1480億美元,但兩家公司至今仍未能實現盈利。據去年11月評級機構標准普爾的一份報告預測,如果要完全救活「兩房」,美國政府可能要投入高達7000億美元的巨額救助金。分析人士認為,一旦政府扶植力度減弱,購房者的借貸成本將加大,會讓本已脆弱的樓市雪上加霜。
同時,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對「兩房」的爭議使這個問題披上了政治色彩。是繼續用納稅人的錢拯救「兩房」還是任其「自生自滅」成了奧巴馬政府目前面臨的一大難題。本報記者 沈瑋青
■ 美政府救助「兩房」大事記
2008年7月11日 由於市場擔心「兩房」遭政府接管或增發融資,「兩房」股價險遭腰斬。時任美國財政部長的保爾森表態,美國政府暫不考慮接管。
2008年7月13日 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宣布救助「兩房」措施。財政部將提高「兩房」信用額度,並承諾必要時購入股份。美聯儲承諾對「兩房」開放貼現窗口,以提供直接融資。
2008年7月26日 美國國會參議院批准一項總額3000億美元的住房援助議案,旨在救助美國樓市,同時幫助「兩房」擺脫困境。議案授權財政部無限度提高「兩房」貸款信用額度,必要時可購入「兩房」股票。
2008年9月7日 保爾森宣布由政府接管「兩房」,聯邦住房金融署接手「兩房」日常運作。
2008年9月14日 聯邦住房金融署宣布,不允許房利美和房地美向前任首席執行官丹尼爾·馬德和理查德·賽倫支付巨額離任補償。
2009年3月18日 美聯儲宣布將購買1000億美元「兩房」債券,使美聯儲2009年以來購買「兩房」債券總額翻番。
2009年4月22日 房地美時任代理首席財務官大衛·凱勒曼在家中自殺。
2009年12月24日 美國財政部宣布取消原先對「兩房」設定的4000億美元救助上限。
2010年3月23日 美國財長蒂莫西·蓋特納說,鑒於美國房地產市場依然處於困境,針對「兩房」的改革宜緩行。
2010年5月5日 房地美稱,由於今年第一季度繼續虧損大約80億美元,希望政府增加106億美元救援資金,這將使房地美的政府救助總額達到613億美元。
2010年5月10日 房利美稱,今年第一季度繼續虧損131億美元,擬再次尋求84億美元政府救助,這將使房利美接受的政府救助總額達到836億美元。
2010年6月16日 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發表聲明,要求「兩房」退市。
2011年2月9日 消息稱美國政府擬關閉「兩房」。

■ 回顧

「兩房」去年遭遇退市
2010年6月16日,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表示,准備將其監管的房利美與房地美的股票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理由是兩家公司的股價長期表現不佳。
根據紐約證交所規定,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低於1美元,其股票將被摘牌。自2008年9月起,在超過30個交易日中,房利美與房地美普通股的價格一直徘徊在1美元附近;最近的30個交易日里,房利美的股票價格跌破了1美元,房地美則在1.0美元-1.5美元之間徘徊。
去年7月8日,紐約和芝加哥證券交易所在開市前停止了房利美普通股和優先股交易。該公司在退市前一天宣布,將發行三年期新債,到期日為2013年8月20日。退市前,房利美股價已跌至每股25美分。房地美同日也從紐交所退市。(沈瑋青)
「兩房」三年彌補1/8損失
美國金融危機質詢委員會上月發布的報告顯示,「兩房」在過去約三年中通過要求銀行購回劣質抵押貸款收回總計209億美元的資金,但僅占「兩房」自2008年以來信貸損失總額的1/8。
報告顯示,從2007年至2010年8月31日,「兩房」曾要求銀行回購將近167000份劣質抵押貸款,總額達348億美元。在此過程中,實際收回總額達209億美元,其中房利美從銀行收回118億美元,房地美收回91億美元。
「兩房」通常從銀行購買貸款並將其證券化後賣給投資者,並為這些證券提供擔保以防借款人違約。當銀行將抵押貸款賣給「兩房」時,會就一定的貸款銷售標准達成協議,並有責任在不滿足這些標準的情況下回購貸款。但問題是那些原本該用來居住的房屋實際上卻被用作投資。當違約率較低的時候,回購貸款一般被當作正常發生的營業成本。但當金融危機爆發,美國的止贖權不斷攀升後,「兩房」已開始加強對違約貸款的核查,並迫使銀行購買這些銷售無望的貸款。這就導致銀行的回購成本成為非正常營業成本。
據分析師估算,美國銀行業因為回購「兩房」劣質抵押貸款而造成的損失最終將高達280億美元。(沈瑋青)
■ 小資料
房利美和房地美
「兩房」是美國最大的兩家住房抵押貸款機構——聯邦國民抵押協會(簡稱房利美)和聯邦住房貸款抵押公司(簡稱房地美)的簡稱。由美國國會立法設立的政府支助機構,目的在於為住房抵押貸款市場提供穩定而連續的支持,提高住房抵押貸款的可獲得性。
美國的住房政策是政府公共政策之一,自1932年構建聯邦住宅貸款銀行系統以來,逐漸形成了以「兩房」為主、私人抵押貸款機構為輔的住房抵押貸款二級市場,通過政府幹預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方式,為住房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兩房」是美國房地產市場的支柱,兩家機構承保或者購買的房地產貸款約佔美國居民房地產市場的50%,次貸危機以來達到80%以上。「兩房」擁有和擔保的資產規模約5.5萬億美元。在「兩房」債券投資者中,70%以上是養老基金、共同基金、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等美國國內投資者。
■ 落地
中國是「兩房」大債主
據悉,中國目前持有「兩房」數千億美元的債券,專家稱此舉或對中國的投資產生一定的賬面損失。
早在2008年就有消息稱,中國政府是「兩房」債券的最大海外購買者,持有數千億美元的「兩房」債券。日本、開曼群島、盧森堡和比利時等國也是其主要持有國,五國共持有1.3萬億美元的「兩房」債券。但由於數據不公開,目前對此並無相關的確切數字。標准普爾曾經在報告中指出,截至去年6月中國金融機構持有「兩房」債券總額達到3400億美元。
在「兩房」退市時,有質疑稱中國購買的「兩房」債券將面臨巨額損失。國家外管局當時曾表示,「兩房」債券規模大、流動性較好,在債券投資領域一直是各國中央銀行進行外匯儲備投資的重要對象。危機期間,「兩房」獲得美國政府的積極救助,總體情況穩定。「兩房」債券當時還本付息正常,價格穩定,且我國外匯儲備沒有投資「兩房」股票,因此退市對「兩房」的債券未造成負面影響。(沈瑋青)
■ 專家觀點
中國投資「兩房」不會打水漂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昨日表示,由於「兩房」涉及的資產規模較大,不僅會對海外投資者產生影響,還會給美國國內的房地產市場帶來震動。但是任何重大的決策都需要循序漸進,過程可能相對漫長,而且美國去年已經宣布「兩房」退市,市場對於政府決策已經有了一個緩沖消化的過程,海外投資者也理應有了相應的對策,所以他預計「兩房」的新政策不會對市場帶來太大震動。
劉元春還表示,中國購買「兩房」債券不單是為獲回報,還有其戰略考慮。「兩房」關閉後從清償的程序上來講可能會使中國的債券產生賬面縮水,但從中長期來看,戰略上或會有所收益,不能一概而論。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微博)則認為,中國投資「兩房」打水漂的可能性不大。「兩房」債券數額龐大,事關美國政府的信譽和國家形象,美國不會做出輕率決定,而會對市場有所交待。她認為隨著目前美國房地產市場出現回暖跡象,中國應根據市場情況隨時調整戰略組合,即時觀望跟進。(沈瑋青)
新京報)

⑷ 加拿大的政府債券是按月付息的么

稅收和國債都是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人類社會自有國家產生以來就有稅收,而國債的出現則是後來的事。國債不同於稅收,首先在於國債是一種國家信用,而稅收則是國家通過法律規定強制徵收的。作為國家信用,必須遵循信用關系的原則。這就是說,國債發行人——國家,與國債認購人雙方,在法律上應該是處於完全平等的地位。國債的發行,必須以國債認購人自願認購為前提。而在稅收中,國家與納稅者雙方在法律上是分別處於執法者與守法者的不同地位,它以徵收者強制徵收,納稅者依法無條件繳納為前提。同時,國債發行人作為債務人,是在籌措以償還為條件的借款;國債認購人作為債權人,是以預期收回本息為條件向國家貸款。它不像稅收,徵收者是在進行一種不付任何代價的無償徵收,繳納者是在履行一種純義務的繳納。其次,國債不同於稅收,還在於兩者的財政作用不一樣。國債在舉借的年度雖然可以暫時解決財政困難,但因為仍需用以後財政年度的收入來償還,因此有人把國債稱作財政預支。而稅收則不同。稅收是當年財政的實際收入,以後毋須償還,它反映的是一個國家的真實財力。當然,就國債本身來說,生產性國債和消費性國債對於財政的作用,也並不能一概而論。生產性國債,只要以後年度中以債款投資所增加的財政收入能夠超過所需的還本付息支出,就是有積極意義的。至於消費性國債,情況就不相同了。它通常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條件下才發行的。往往逐年有增無減,最終使財政陷入嚴重的困境。

⑸ 加拿大企業可以買境外美元債嗎

加拿大企業可以買境外美元債嗎?我認為是可以的。

⑹ 境外投資者持有的美債約7.12萬億美元,那持有的人民幣債券有多少呢

近幾年,美國國債一直在不斷攀升——當前已經超過了28萬億美元,僅最近兩年時間里就新增了5萬億。但美國境外投資者持有的美債總量卻變化不大——整體維持在7萬億美元附近,即新增發的美債主要是由美國境內投資者購買的。

僅從總量角度來看,當前境外投資者持有的人民幣債券僅約為4806億美元,而持有的美債卻高達7.12萬億美元,差距非常之大。但發展趨勢卻完全不同——最近一年多,境外投資者持有的美債幾乎沒多大變化。

但持有的人民幣債券增速卻高達兩位數,即人民幣債券的增長潛力更大。相信隨著我國經濟、貿易的持續發展,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民幣債券的境外持有量仍將快速增長。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⑺ 嘉漢林業國際有限公司的欺詐事件

2011年5月22日,加拿大最大的證券監管機構——安大略證券委員會(OSC)表示,在加拿大上市的中國公司嘉漢林業國際有限公司及其公司5位高管涉嫌「復雜欺詐騙局」,並以此蒙蔽了投資者有關其擁有的在中國林業資產和收入。OSC的調查還將延伸至金融中介機構。
被指虛假賬目和內幕交易
加拿大安大略省證券委員會2011年5月22日發布聲明稱,該委員會指控嘉漢林業及其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陳德源?Allen Chan等幾位高管在木材采銷問題上存在欺騙和不誠實行為。
該委員會表示,嘉漢林業及其前管理人員「從事了大量欺騙性和不誠實的」行為,以便「用誤導性方式誇大」公司的營業收入和資產規模。
委員會稱,嘉漢林業隱瞞了被稱為「授權中間商」的供應商和客戶實際受其控制的情況。該委員會表示,該公司隨後使用「欺騙性的文檔編制辦法」來對外顯示「其所謂的購買、擁有和出售活立木的情況」。
OSC還指控陳德源沒有披露他在嘉漢林業收購綠森集團有限公司控股股權的交易中存在重大利益,因而存在欺詐行為。
2010年,嘉漢林業斥資1.2億美元收購了綠森集團。委員會表示,陳德源「暗地裡控制一些公司,而這些公司從上述收購中獲得了逾2200萬美元的收益」。
OSC還指控嘉漢林業前首席財務長David Horsley違反安大略證券法,「授權、批准、並且默許」的這些誤導性的聲明,致使公眾利益受損。
根據OSC指控聲明中提供的數據,在2003年至2010年期間,嘉漢林業通過發行債券和股票籌集資金約30億美元。
OSC此次對嘉漢林業提出正式指控,距離該公司首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已經過去了一年時間。也正是在嘉漢林業出現欺詐質疑之後,海外上市中概公司的治理問題才引起市場的普遍關注。
2011年6月,以空頭報告著稱的渾水公司?Muddy Waters首次指稱該林業集團誇大自身資產和收入規模,並對其業務模式中主要未具名客戶的角色提出質疑,致使其在多倫多證交所上市的股票價格大跌80%。
自那以後,市值曾一度超過80億美元的嘉漢林業,2011年8月被安大略省監管部門停牌。2011年4月6日,多倫多證券交易所宣布,把嘉漢林業的普通股摘牌,原因是該公司未能滿足持續上市要求,且未能及時提交財務報告。
海外掀中概企業審查風暴
在5月22日發表的申明中,OSC還表示,正繼續調查這一事件中「看門人所扮演的角色」。此舉表明,當局的調查范圍已由以陳德源為首的公司高管,擴大到了金融中介機構。
2011年年4月10日,渾水公司曾經在官網上公布了一篇署名為約翰·凱恩斯(John Caines)揭秘中概股「金融詐騙學校」內幕的文章。文中稱,中國內地存在所謂「金融詐騙學校」幫助民企粉飾財務數據,以便順利在海外上市。
這些機構的性質其實就是中介,國內一些小型的投資銀行和金融顧問公司,利用其在海外的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關系網路進行專業分工,聯合運作,把一些「垃圾」企業包裝成快速成長和巨大盈利的超級巨星,以騙取外國投資者的青睞,進行私募融資,然後在海外市場上市。
該文章點名了包括傅氏科普威、大連綠諾和綠潤食品在內的4家企業曾接受過該「金融詐騙學校」培訓,這些中概企業都先後傳出財務數據造假等一系列問題。
據了解,就在嘉漢林業被多倫多證券交易所摘牌的前一天,2011年4月5日,擔任嘉漢林業審計工作的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辭去該公司的審計職務。 指控增加OSC勒令離職陳德源兩日內主動辭職
2011年6月2日做空機構渾水公司質疑嘉漢林業旗下資產和財務狀況。第二天其子公司綠森集團停牌,聲稱等嘉漢成立調查委員會進行指控調查。8月8日綠森公告稱,其虧損1184.9萬元;8月15日嘉漢林業二季度業績報告稱,純利增長1.25倍。8月26日嘉漢被OSC勒令停牌,陳德源當即申請辭職並在28日獲批。8月29日綠森也被香港證監會勒令停牌。
事實上,嘉漢持有綠森超過63%的權益,陳德源、馬世民均出任嘉漢和綠森的董事。
事件越演越烈。8月26日OSC下令嘉漢林業股票暫停交易,並要求首席執行官陳德源和其他幾名高管辭職,但隨後不久,OSC撤銷了高管辭職指令,並表示有待進行聽證。嘉漢林業對此表示,根據加拿大相關法律,只有在經過嚴格的聽證程序並且確信相關高管確實有違反法律和損害公眾利益的行為時,OSC才有權作出要求相關高管離職的命令,否則證券委員會這種粗暴干涉上市公司行政事務的行為本身也是嚴重違法的行為。盡管如此,8月26日在停牌消息前,陳德源便主動提交辭職,8月28日嘉漢林業批准了其離職消息,並表示已經將三名雇員行政離職,其原因是獨立委員會發現的「某些信息」。
2011年8月29日,非執行董事兼主席陳德源辭任綠森集團非執行董事兼主席職務。
嘉漢林業2011年8月28日公告稱,已成立獨立委員會,將針對渾水公司所提的某些財務欺詐指控進行審查,結果會在年底公布。「嘉漢林業當前最重要的三項任務是完成獨立委員會的工作、與安大略證券委員會配合以及保全股東價值。」
據悉,任免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是影響公司的重大決定。作為一家成熟的證監會機構,能做出這樣的決定,證明在某些程度上,證監會對詐騙問題的關注。
四大高管拋售8300萬美元公司股票股東三個月虧損34億美元
嘉漢林業在8月28日公告稱,「嘉漢林業當前最重要的三項任務是完成獨立委員會的工作、與安大略證券委員會配合以及保全股東價值。」
然而嘉漢林業高管減持套現昨日也遭曝光。自2006年底以來,多名高管已拋售了價值8100萬加元(約8300萬美元)的公司股票。
前首席行政官陳德源、公司另一名創始人Kai Kit Poon、首席財務官David Horsley 、董事馬世民等停牌前分別賣出300萬加元,3000萬元、1120萬元、1080萬美元價值的股票。
而在8月24日,億萬富翁理查德·錢德勒再度增持,在8月24日購入120萬股。
據了解,從6月至今,嘉漢林業已經跌了67%。股東虧損了33億加元(34億美元)。
前嘉漢林業最大股東對沖基金保爾森公司(Hedge- fund firm Paulson & Co ),在六月份已經售罄了所有的股權,損失了46200萬元投資。
針對高管減持情況,嘉漢林業在紐約的對外發言人Stan Neve 拒絕評論。而錢德勒的發言人也拒絕評論。
OSC早前指出表示,香港和安大略省的管理人員和董事可能與「相關交易」有關,並「已經知道或本該知道」該詐騙。
標普穆迪調低評級嘉漢債務或出現違約
在高管辭職、調查情況未明的狀況下,市場顯然對嘉漢林業並不看好。標普S&P/TSX指數委員會昨日認定嘉漢林業不再滿足入選S&P/TSX綜合指數的要求,將於9月16日盤後將嘉漢林業正式剔除。
評級機構更是紛紛調低其評級。8月23日,標准普爾就將嘉漢林業長期債信評級從「B+」下調至「B」,29日進一步調低至「CCC-」。
同一天,穆迪將嘉漢林業公司及其高級無抵押債券評級從「B1」下調至「Caa1」,並表示將繼續對嘉漢林業的評級進行評估,並可能會進一步下調。
隨著評級機構落井下石後,部分海外債券投資者預期嘉漢林業總額達13億美元的債務可能出現違約。
在美國和加拿大,投資者仍可買賣其債券。其2014年7月到期債券,已經在上周五跌價了50%。有分析人士稱,其違約的機會率高達100%。據多倫多 Marret Asset Management總裁 Barry Allan指出,有關債券價格反映,若公司破產,只能夠以0.4美元回收,這樣幾乎肯定債券違約機會高達100%。
而嘉漢林業公司則稱「本公司認為這一系列事件並未造成其擔保優先債券或可轉換優先債券違約。嘉漢林業將繼續審閱其所有債務和其他合約安排的條款。」
綠森受牽連跌7成市場稱港證監會調查其賬目問題
自渾水研究公司質疑嘉漢林業做假賬及誇大資產,嘉漢林業跌了67%,而香港上市的子公司綠森集團也受到牽連,在過去三個月跌了七成。8月29日綠森被香港證監會勒令其停牌。
有意思的是,綠森最先指出,停牌是涉股價敏感消息,不久又再表示是應證監會要求。有消息稱,綠森是被證監會勒令停牌,為證監會今年以來首次。
據了解,證監會是根據《證券及期貨(在證券市場上市)規則》第8章指令綠森停牌。有關條文稱,如證監會覺得公司招股章程、通告及文件有虛假、不完整或具誤導性的資料,便可指令公司停牌,其他情況包括維持一個有秩序和公平的市場,及維護投資大眾的利益或公眾利益起見等。
有消息指出,綠森的停牌與洪良集團相類似,都依據同樣法律章節,而洪良集團停牌後至今為復牌。 香港方面消息稱,證監會調查范圍與綠森帳目有關,與嘉漢林業被叫停沒有直接關系。
另據了解,綠森持有的林業資產分別位於蘇利南及紐西蘭,於今年年初從嘉漢林業以 2.88億元購入位於紐西蘭林木資產。據悉,這筆交易或被納入香港證監會的審查范圍。
標准普爾日前表示,在指控增加以及管理層辭職後,嘉漢林業的經營環境將急速惡化,公司在流動資金方面的壓力也會增加。嘉漢在 6月底的資產凈值達 59.02億美元,手持現金 8.61億美元,較年底減少 30%;而綠森的資金壓力也加大,中期業績顯示,毛利大升逾 6323.8萬元,但分銷成本及行政開支也上升,虧損達1184.9萬元;綠森的資產凈值為 14.07億元,手持現金 4.91億元,較去年底減少 20%。其市值只有 6.94億元。

⑻ 境外投資者為什麼持續增持我國債券

內專家表示,境外投資者持續增持我國債券,這既是由於人民幣資產的投資價值逐漸得到認可,也得益於我國債券市場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吸引各類境外投資者入市。

報道稱,這是對中國近年來持續為國際投資者參與世界第三大債券市場提供便利的認可,反映出中國推動金融改革的堅定決心和中國債券市場日新月異的變化,是中國融入全球金融市場的重要一步。

從QFII、RQFII、「債券通」到中國債券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銀行間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已初顯成效,人民幣資產國際吸引力增強,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已是銀行間債券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

⑼ 全球債券的市場現狀

第一筆全球債券發行後,投資銀行為了促進市場的發展,力圖向借款人說明利用全球債券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滿足巨額借款需求;同時向投資者保證全球債券將具有充分的流動性。事實也確實如此。
世界銀行已經將全球債券作為其主要的融資手段,到1993 年世界銀行已通過發行全球債券滿足了其近一半的融資需求,並期望將來將這一比重提高至2/3。世界銀行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發行全球債券可以降低籌資成本。據估計,發行全球債券可以比發行揚基債券節約10—20 個基點,比發行歐洲美元債券節約近10 個基點。同時在後市(after-market)交易中利差也沒有擴大,這主要是是因為投資者可以充分利用各金融市場之間的套利機會進行大筆交易,因而使全球債券的交易量在歐洲清算系統中一直保持在前五位。
投資者對全球債券也極為歡迎,這不僅是因為其具有很高的流動性,而且因為全球債券降低了交易成本。目前美國的國債市場是全球流動性最強的市場,1 億美元以上的交易的買賣差價僅為3 美分左右,而世行的全球債券流動性僅次於美國國債,其買賣成本低於其他類型債券。買賣主權發行者或國際組織的債券,在揚基債券市場上成本為25 美分以上;在歐洲債券市場上為15 美分,而全球債券的成本僅為10 美分。
全球債券也大大降低了清算和託管成本。這是因為在全球債券交易中,歐洲債券和美國國內債券市場的交易、清算網路得以聯通,從而大大縮短了清算和交割時間,節約了佔用資金的利息成本。同時,由於全球債券在各大金融中心都沒有託管機構,因而投資者可以直接利用本國的託管機構,而不必求助於國外託管機構,這就成倍地降低了託管成本。
盡管全球債券具有上述諸多優勢,但在開始的幾年中,只有世行被認為發行了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債券,其他發行人所發行的全球債券或是大部分迴流到國內市場,或是只在除本國市場外的一個主要金融市場發行。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要發行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債券,發行人必須滿足兩個重要條件,一是其借款規模足夠大,因而能大規模發債;二是發行人必須在至少兩個主要的金融中心有良好的信譽,以便利債券的順利發行。而真正能夠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的發行人極少。
為了能夠利用全球債券的優勢,一些不具備上述兩個條件的惜款人採取了一些變通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在歐洲債券市場上發行債券的同時,利用美國的144A 規則在美國國內進行私募發行,從而創造一種類似全球債券的交易。美國發行人經常利用這種方式來規避SEC 的登記要求,從而縮短發行的准備時間。根據144A 規則,只要是合格機構投資者(QIBs),就可以購買按144A 規則發行的證券。由於144A 發行只能面向合格機構投資者,其二級市場的流動性必然受到很大限制。主權發行人為了提高證券流動性,多不採用144A 發行,而是向SEC 登記,以便能向美國的零售投資者發行。
一些借款人雖不具備發行全球債券的條件,但仍利用這一方式發行以本國貨幣計值的全球債券。如加拿大的一些公用事業公司就曾發行過約80 億美元的全球債券,但以加元計值。這些債券發行後大部分流回國內。這類借款人利用全球債券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這可以滿足其巨額的借款需求而不必增加借款成本。因為對外國投資者來說,全球債券比加拿大政府債券的收益率要高,因而借款人可以以較低的成本在國外金融市場發行。即使惜款人不能在利率上降低借款成本,但由於發行全球債券的傭金明顯低於在國內市場發行債券的傭金,因而仍可以節省大量費用。此外,直接以本國貨幣發行全球債券也避免了同時必須進行互換交易的風險和成本。
全球債券的發行與某些國家的國內規則可能發生沖突,因而必須事先進行協調。如在日本發行日元債券,辛迪加中必須至少有一家日本證券公司,而日本國內證券公司的傭金都是比較高的,因此會增加全球債券的發行成本。為此,世行獲得了日本有關當局的豁免,可以在發行日元全球債券時不必邀請日本證券公司參與。又如在德國,債券都是以無記名形式發行的,而全球債券都是在美國SEC 登記並以記名形式發行的。為了避免發行馬克全球債券時出現沖突, 世界銀行設計了兩個永久性的全球證書( Global Certificate)。這兩個全球證書都不能換成單個的債券。無記名的全球證書由德國的DKV 持有,代表DKV 所屬機構代投資者持有的債券;記名全球證書則由花旗銀行法蘭克福分行持有,代表美國的證券託管公司(DTC)所屬成員代投資者持有的債券。通過這種方式,馬克全球債券就可以在全球自由交易,並可以通過「歐洲清算系統」或塞德爾(歐洲債券市場)、 DTC(美國市場)及DKV(德國市場)所組成的清算網路進行交易的清算,從而降低了馬克全球債券的交易成本。
盡管全球債券市場從1993 年以來獲得飛速發展,但許多市場參與者仍對此持懷疑態度。歐洲投資銀行(EIB)的官員認為,真正能夠發行全球債券的發行人只有世界銀行集團的三個姊妹組織,而其他的發行人實際上並不是發行真正的全球債券,而只是發行金額較大的歐洲債券,還有人認為只要美國還是一個記名債券市場而歐洲還是一個無記名債券市場,就不能真正形成一個無邊界限制的全球債券市場。
雖然各界人士對全球債券意見不一,但全球債券確實代表著未來資本市場全球化的趨勢,因此其未來發展是很樂觀的。
由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創立。 定義:國家對國民經濟總量進行的調節與控制。是保證社會再生產協調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社會主義國家管理經濟的重要職能。在中國,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是:保持經濟總量平衡,抑制通貨膨脹,促進重大經濟結構優化,實現經濟穩定增長。宏觀調控主要運用價格、稅收、信貸、匯率等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及行政手段。 什麼叫宏觀調控?經濟學家理解這個詞就是宏觀經濟政策。但實際應用上,它的含義是模糊的。上世紀八十年代,有經濟研究部門叫宏觀調節部,表明在當時的經濟形勢下對宏觀調節還有一點敬畏,後來改稱了「宏觀調控」,好像我們對經濟的控制越來越加強了。宏觀調控慢慢又演變為一個長期的宏觀經濟政策,在任何時候都要存在。這種提法把「宏觀調控」的意思模糊了,因為宏觀經濟政策在經濟學上就是短期的。

⑽ 中國首次發行負利率主權債券,為何在國際上卻被瘋搶

在國際上卻被瘋搶的原因有:預期歐元利率將進一步下行、中國主權債券信用高、外資看好中國經濟前景。

一、預期歐元利率將進一步下行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市場接受以歐元計價的中國負利率主權債券,表明投資者預期歐元利率還有進一步下行空間,這些投資者可以更低的收益率(即更高的債券價格)賣出負利率債券,從而獲取正收益。

新冠疫情暴發後,歐洲央行貨幣寬松再度加碼,歐元區負利率盛行,其中11月18日德國5年期國債收益率為-0.76%。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陳健恆認為,由於歐洲疫情反復,通脹走弱,而歐央行貨幣政策開始加碼,但財政政策暫時沒有更大的新舉措出台,歐洲復興計劃要從明年二季度才開始實施。因此,往後看一兩個季度,基本面和供需關系可能仍會壓制歐元區利率,使得歐元區利率維持低位甚至繼續走低。

二、中國主權債券信用高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認為,雖然這次歐元主權債券以很低的負利率發行,但在歐洲金融市場上,這一利率水平還要高一點。從投資者角度看,收益率相對來說並不低,是合算的。而且中國政府也不會存在信用風險,是靠得住的。

王青認為,市場接受以負利率發行的中國主權債券,也顯示國際投資者對中國主權信用抱有很高信心。

據悉,標普全球評級和惠譽評級均授予此次發行的歐元主權債券「A+」評級,與中國「A+」主權評級一致。也就是說,中國的主權債券對外資來說更安全,投資風險比較小。

三、外資看好中國經濟前景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目前歐元區的存款基準利率已經是負值,歐洲多國長期國債收益率也是負利率區間,在此背景下,國際投資者搶購中國主權債券,實際上也反映了他們看好中國經濟前景、對中國經濟更有信心。

財政部表示,此次發行採用「三地上市、兩地託管」模式,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盧森堡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證券交易所三地上市。

在溫彬看來,財政部順利發行40億歐元主權債券,有利於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對於完善歐元主權債券收益率曲線具有積極的意義。

(10)加拿大債券被外國投資者瘋搶擴展閱讀

中國首次發行負利率主權債券

11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順利發行40億歐元主權債券。其中,5年期7.5億歐元,發行收益率為-0.152%;10年期20億歐元,發行收益率為0.318%;15年期12.5億歐元,發行收益率為0.664%。

財政部表示,此次發債是2019年重啟歐元主權債券發行後連續第二年發行,取得了截至目前我國境外主權債券發行的最低收益率。其中5年期採用溢價發行,票息0%,首次實現負利率發行。

從簿記情況看,國際投資者認購踴躍,訂單規模達到發行量的4.5倍。投資者群體豐富,涵蓋央行、主權基金、超主權類及養老金、資管和銀行等。

與加拿大債券被外國投資者瘋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