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行為金融學都有什麼定義
簡介
就是將心理學尤其是行為科學的理論融入到金融學之中。它從微觀個體行為以及產生這種行為的心理等動因來解釋、研究和預測金融市場的發展。這一研究視角通過分析金融市場主體在市場行為中的偏差和反常,來尋求不同市場主體在不同環境下的經營理念及決策行為特徵,力求建立一種能正確反映市場主體實際決策行為和市場運行狀況的描述性模型。 行為金融學對於兩大傳統假設的挑戰為我們研究商業銀行公司治理問題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其一,傳統金融理論關於人的行為假設。傳統金融理論認為人們的決策是建立在理性預期,效用最大化以及相機抉擇等假設基礎之上的。但是大量的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的實際投資決策並非如此。比如,人們總是過分相信自己的判斷,人們往往是根據自己對決策結果的盈虧狀況的主觀判斷進行決策的等等。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研究表明,這種對理性決策的偏離是系統性的,並不能因為統計平均而消除。其二,有效的市場競爭。傳統金融理論認為,在市場競爭過程中,理性的投資者總是能抓住每一個由非理性投資者創造的套利機會。因此,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倖存下來的只有理性的投資者。但在現實世界中,市場並非像理論描述得那麼完美,大量「反常現象」的出現使得傳統金融理論無法應對。傳統理論為我們找到了一條最優化的道路,告訴人們「該怎麼做」,讓我們知道「應該發生什麼」。可惜,並非每個市場參與者都能完全理性地按照理論中的模型去行動,人的非理性行為在經濟系統中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因此,不能再將人的因素僅僅作為假設排斥在外,行為分析應納入理論分析之中,理論研究應轉向「實際發生了什麼」,從而指導決策者們進行正確的決策。
編輯本段行為金融學起源
早在半個世紀前,愛德華就將決策的制定引入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並勾畫了未來研究的藍圖。但認知心理學的理論研究直到卡內曼和屠夫斯基發表他們在判斷和決策課題上的研究成果才取得巨大的突破。在介紹卡內曼的貢獻之前,我們將首先介紹經濟學和心理學在關於決策制定的理論假設方面的一些本質的區別。 行為金融學是金融學、心理學、行為學、社會學等學科相交叉的邊緣學科,力圖揭示金融市場的非理性行為和決策規律。行為金融理論認為,證券的市場價格並不只由證券內在價值所決定,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資者主體行為的影響,即投資者心理與行為對證券市場的價格決定及其變動具有重大影響。它是和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相對應的一種學說,主要內容可分為套利限制(limits of arbitrage)和心理學兩部分。 20世紀50年代,馮·紐曼和摩根斯坦(VonNeumannandMorgenstern)在公理化假設的基礎上建立了不確定條件下對理性人(rationalactor)選擇進行分析的框架,即期望效用函數理論。阿羅和德布魯(ArrowandDebreu)後來發展並完善了一般均衡理論,成為經濟學分析的基礎,從而建立了現代經濟學統一的分析範式。這個範式也成為現代金融學分析理性人決策的基礎。1952年馬克威茨(Markowitz)發表了著名的論文「portfolioselection」,建立了現代資產組合理論,標志著現代金融學的誕生。此後莫迪戈里安尼和米勒(ModiglianiandMiller)建立了MM定理,開創了公司金融學,成為現代金融學的一個重要分支。20世紀60年代夏普和林特納等(SharpandLintner)建立並擴展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20世紀70年代羅斯(Ross)基於無套利原理建立了更具一般性的套利定價理論(APT)。20世紀70年代法馬(Fama)對有效市場假說(EMH)進行了正式表述,布萊克、斯科爾斯和莫頓(Black-Scholes-Merton)建立了期權定價模型(OPM),至此,現代金融學已經成為一門邏輯嚴密的具有統一分析框架的學科。 但是,20世紀80年代對金融市場的大量實證研究發現了許多現代金融學無法解釋的異象(anomalies),為了解釋這些異象,一些金融學家將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應用於對投資者的行為分析,至90年代這個領域涌現了大量高質量的理論和實證文獻,形成最具活力的行為金融學派。1999年克拉克獎得主馬修(Matthew·Rabin)和2002年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Daniel·Kahne-man)和弗農·史密斯(Vernon·Smith),都是這個領域的代表人物,為這個領域的基礎理論做出了重要貢獻。將這些獎項授予這個領域的專家也說明了主流經濟學對這個蓬勃發展的領域的肯定,更促進了這個學科的進一步發展。國外將這一領域稱之為behavioralfinance,國內大多數的文獻和專著將其稱為「行為金融學」。
編輯本段經濟學和心理學的決策制定
傳統的經濟學通常假定市場行為是由物質動機驅動的,並且人們所做出的經濟決策是理性的並且是追求自我利益的必然結果。這里的理性意味著決策者對所有可得的信息進行系統分析,面對眾多選擇作出最優的決策。決策同時也是前瞻性的,也就是說,決策是建立在對將來的所有可能的後果進行慎密的權衡的基礎上的。換言之,傳統的西方經濟學認為:經濟行為是由外在激勵決定的。心理學尤其是認知心理學卻認為,決策者個體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這個系統可以有意識地,理性地識別並解釋一些可得的信息。但同時也存在一些難以被意識覺察的因素系統地影響人類的行為。總體而言,人類的行為是由內在的動機決定的。
編輯本段行為金融學的主要理論
一、期望理論的基本內容
這個理論的表述為:人們對相同情境的反應決取於他是盈利狀態還是虧損狀態。一般而言,當盈利額與虧損額相同的情況下,人們在虧損狀態時會變得更為沮喪,而當盈利時卻沒有那麼快樂。當個體在看到等量損失時的沮喪程度會比同等獲利情況下的高興程度強烈得多。研究還發現:投資者在虧損一美元時的痛苦的強烈程度是在獲利一美元時高興程度的兩倍。他們也發現個體對相同情境的不同反應取決於他目前是贏利還是虧損狀況。具體來說,某隻股票現在是20元,一位投資者是22元買入的,而另一位投資者是18元買入的,當股價產生變化時,這兩位投資者的反應是極為不同的。當股價上漲時,18元買入的投資者會堅定地持有, 因為對於他來說,只是利潤的擴大化;而對於22元的投資者來說,只是意味著虧損的減少,其堅定持有的信心不強。由於厭惡虧損,他極有可能在解套之時賣出股票;而當股價下跌之時,兩者的反應恰好相反。18元買入的投資者會急於兌現利潤, 因為他害怕利潤會化為烏有, 同時,由於厭惡虧損可能發生,會極早獲利了結。但對於22元買入的投資者來說,持股不賣或是繼續買入可能是最好的策略,因為割肉出局意味著實現虧損,這是投資者最不願看到的結果。所以,其反而會尋找各種有利的信息,以增強自己持股的信心。Tversky和Kahnemn在1979年的文章中認為:投資者更願意冒風險去避免虧損, 而不願冒風險去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在有利潤的情況下,多數投資者是風險的厭惡者;而在有虧損的情況下,多數投資者變成了風險的承擔者。換句話說:在面臨確信有賺錢的機會時,多數投資者是風險的厭惡者;而在面臨確信要賠錢時,多數投資者成為了風險的承受者。在這里,風險是指股價未來走勢的一種不確定性。
二、後悔理論的主要內容
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常出現後悔的心理狀態。在大牛市背景下,沒有及時介入自己看好的股票會後悔,過早賣出獲利的股票也會後悔;在熊市(bear market)背景下,沒能及時止損出局會後悔,獲點小利沒能兌現,然後又被套牢也會後悔;在平衡市場中,自己持有的股票不漲不跌,別人推薦的股票上漲, 自己會因為沒有聽從別人的勸告而及時換股後悔;當下定決心,賣出手中不漲的股票,而買人專家推薦的股票, 又發現自己原來持有的股票不斷上漲,而專家推薦的股票不漲反跌時,更加後悔。Santa Clara大學的Meir Statman教授是研究「害怕後悔」 行為的專家。由於人們在投資判斷和決策上經常容易出現錯誤,而當出現這種失誤操作時,通常感到非常難過和悲哀。所以,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為了避免後悔心態的出現,經常會表現出一種優柔寡斷的性格特點。投資者在決定是否賣出一隻股票時,往往受到買人時的成本比現價高或是低的情緒影響,由於害怕後悔而想方設法盡量避免後悔的發生。有研究者認為:投資者不願賣出已下跌的股票,是為了避免作了一次失敗投資的痛苦和後悔心情,向其他人報告投資虧損的難堪也使其不願去賣出已虧損的股票。另一些研究者認為:投資者的從眾行為和追隨常識,是為了避免由於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投資決定而後悔。許多投資者認為:買一隻大家都看好的股票比較容易,因為大家都看好它並且買了它,即使股價下跌也沒什麼。大家都錯了,所以我錯了也沒什麼!而如果自作主張買了一隻市場形象不佳的股票,如果買人之後它就下跌, 自己就很難合理地解釋當時買它的理由。此外,基金經理人和股評家喜歡名氣大的上市公司股票,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如果這些股票下跌,他們因為操作得不好而被解僱的可能性較小。害怕後悔也反映了投資者對自我的一種期望。Hersh Shefrin和Meir Statman在一個研究中發現: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除了避免後悔以外,還有一種追求自豪的動機在起作用。害怕後悔與追求自豪造成了投資者持有獲利股票的時間太短,而持有虧損股票的時間太長。他們稱這種現象為賣出效應。他們發現:當投資者持有兩只股票,股票A獲利20 ,而股票B虧損20% ,此時又有一個新的投資機會,而投資者由於沒有別的錢,必需先賣掉一隻股票時,多數投資者往往賣掉股票A 而不是股票B。因為賣出股票B會對從前的買人決策後悔,而賣出股票A會讓投資者有一種做出正確投資的自豪感。
編輯本段行為金融學的未來發展
㈡ 行為金融學的就業前景
從國外金融領域的投資實踐來看,行為金融投資策略已經占據了主導投資理念的一席之地並大行其道。如在美國證券市場上,已經出現了數家以行為金融投資理念為指導的資產管理公司。在西方其他發達國家,專門研究行為金融的從業人員也日漸增加,很多分析師、交易員、機構投資都非常注重研究市場中的行為心理變化。
而在我國,行為金融方面的研究才剛剛起步,大部分投資者都是從技術面和基本面分析的比較多,對投資心理行為方面的研究不足。事實上,中國的金融市場才剛剛開始,基金管理行業也才慢慢興起,各大證券期貨公司、基金公司、中小機構等,對投資行為方面的專業人才需求很大。據國內外多家權威機構預測:我國在今後的發展中至少需要30萬名行為金融分析專業人員。行為金融分析師將成為我國新世紀最具發展潛力,就業最為穩定,收入最豐厚的熱門行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㈢ 行為金融學是如何誕生的
行為金融學就是將心理學尤其是行為科學的理論融入到金融學之中,是一門新興邊緣學科。行為金融學是金融學的熱門邊緣交叉學科,對傳統金融理論的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行為金融學從微觀個體行為以及產生這種行為的心理等動因來解釋、研究和預測金融市場的發展。這一研究視角通過分析金融市場主體在市場行為中的偏差和反常,來尋求不同市場主體在不同環境下的經營理念及決策行為特徵,力求建立一種能正確反映市場主體實際決策行為和市場運行狀況的描述性模型。
行為金融學雖然試圖深挖金融市場運作背後的奧秘,但並不系統也不透徹,因此現今成型的行為金融學模型還不多,研究的重點還停留在對市場異常和認知偏差的定性描述和歷史觀察上,以及鑒別可能對金融市場行為有系統影響的行為決策屬性。究其原因,也許就像指數基金教父約翰·博格爾所說的那樣:「在這個行業里摸爬滾打了55年,我依然對如何預測投資者的心理一無所知。」
傳統金融理論認為,在市場競爭過程中,理性的投資者總是能抓住每一個由非理性投資者創造的套利機會。因此,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倖存下來的只有理性的投資者。
在現實世界中,市場並非像理論描述得那麼完美,大量「反常現象」的出現使得傳統金融理論無法應對。傳統理論為我們找到了一條最優化的道路,告訴人們「該怎麼做」,讓我們知道「應該發生什麼」。
人的非理性行為
可惜,並非每個市場參與者都能完全理性地按照理論中的模型去行動,人的非理性行為在經濟系統中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因此,不能再將人的因素僅僅作為假設排斥在外,行為分析應納入理論分析之中,理論研究應轉向「實際發生了什麼」,從而指導決策者們進行正確的決策。
㈣ 行為金融學的理論發展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金融市場上各種異常現象的累積以及人們對金融異常現象研究的日益重視,標准金融理論受到了嚴峻的挑戰,一批力圖解釋金融市場實際行為的全新金融理論逐漸興起,行為金融理論就是其中之一。 行為金融學在借鑒行為科學、心理學以及社會學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初步形成了以金融活動當事人的心理因素為基本特徵的理論體系。到目前為止,研究者們已經總結出投資者決策時的一些心理特點和其決策行為的一般特徵:
1、投資者的心理特徵
對於投資者心理特徵主要有四個觀點:①自信情結(overconfidence):高估自己的判斷力,過分自信。心理學研究發現,當人們稱對某事抱有90%的把握時,成功的概率大約只有70%。②迴避損失(loss-aversion):趨利避害是人類行為的主要動機之一,而在經濟活動中,人們對「趨利」與「避害」的選擇是首先考慮如何避免損失,其次才是獲取收益。馬科維茨首先注意到了人類的這種行為方式,後來的實證研究進一步表明,人們在從事金融交易中,其內心對利害的權衡是不均衡的,賦予「避害」因素的考慮權重是「趨利」因素的兩倍。③追求時尚和從眾心理:位置消費理論告訴我們,人們對相對經濟地位的追求在空間上表現為與他人相比。可見,人們的相互影響對各人決策行為有很大的影響,而追求時尚與從眾心理便是其中最突出的特點。因此,在金融投資領域,金融學家已經開始將這一特點作為重要的投資決策因素加以考慮。④後悔與謹慎:這種心理狀態普遍存在於人們的經濟活動中。即使決策結果相同,如果某種決策方式可以減少投資者的後悔心理,對投資者來說,這種決策方式仍然優於其它決策方式。
2、決策行為的一般特徵
1994年,Shefrin和Statman開始研究可能對金融市場行為產生系統影響的決策行為特徵。到目前為止,一些決策行為特徵已經得到行為金融學家們的公認,並將它們作為對決策者的基本假設:①決策者的偏好是多樣的、可變的,他們的偏好經常在決策過程中才形成;②決策者是應變性的,他們根據決策的性質和決策環境的不同選擇決策程序或技術;③決策者追求滿意方案而不一定是最優方案。
盡管這些對於決策特徵的研究還處於嘗試性階段,而且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的特點和對市場的影響並不十分明確。但一些實證研究表明,投資者決策行為特徵與市場中的有關投資特性是相關的:股票價格的過度波動性和價格中的泡沫;投資者中存在追隨領導者和從眾行為;對風險的高估;過早的售出盈利投資和過晚售出失敗投資;投資者對現金股利的不同偏好;對時間性分散投資組合(通過不同期限的投資組合來分散風險)的不同態度;等等。
行為金融學揭示了新古典傳統的經濟學和金融學的一個根本性缺陷——完全理性假設,這使得行為金融學得到高度關注。與標准金融學不同,行為金融學認為市場中的參與者不是完全理性的,他們只是准理性人或者有限理性人,他們在進行風險決策時並不依照貝葉斯規則進行,而是採用簡單而有效的直觀推斷法。在多數情況下,這些直觀推斷法是有效的,但其中往往包含一些系統性誤差,這些誤差在有些情況下,成為影響全局的錯誤。在這種情況下,市場選擇的結果是不確定的,其機制常常會失靈,非理性交易者完全有可能在市場中生存下來。
行為金融學與標准金融學在分析方法上的不同主要體現在行為心理決策分析法和風險度量方法上。行為金融學將人類的一些心理學特性如人類行為的易感性、認知缺陷、風險偏好的變動、遺憾厭惡、自控缺陷以及理性趨利特性和投資者情緒等價值感受引入到資產定價理論體系中,認為決策者的偏好一般是多方面的、易變的,這種偏好常常只在決策過程中才形成;決策者具有很強的適應性。通過對投資者行為心理決策的分析,行為金融學成功地解釋了資產價格反應過度和反應不足、動量效應、季節效應、小公司現象等一些標准金融學無法解釋的異常現象。
行為金融學用自己獨特的分析方法,以馬柯維茨投資組合理論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為基礎,針對其缺陷提出了修正模型,即行為組合理論和行為資產定價模型(BAPM)。
Shefrin與Statman(2000)提出了行為組合理論來替代傳統的馬柯維茲投資組合理論。在馬柯維茲投資組合理論中投資者具有恆定不變的風險厭惡程度,他們將資產組合看成一個整體,並且在構建資產組合時只考慮不同證券之間的協方差。而行為組合理論中的投資者則投資於具有金字塔型層狀結構的資產組合。資產組合金字塔的每一層都對應著投資者特定的投資目的和風險,一些資金投資於最底層以規避風險,一些資金則被投資於更高層來爭取更大的收益。行為組合理論確立了以預期財富E(W)和Prob(W≤S)≤a來進行組合與投資選擇的方法基礎。與馬柯維茲投資組合理論相比,行為組合理論和目前十分流行的以VAR(value-at-risk)構築資產組合的方法在理論與實踐上具有較好的一致性。
行為資產定價模型BAPM則是對現代資產定價模型CAPM的擴展(Barberisetal.,1998;Danieletal.,1998;Thaler,1999)。BAPM將投資者分為信息交易者和雜訊交易者兩種類型。信息交易者為按照CAPM模型進行投資的投資者,他們從不犯認知錯誤,而且不同個體之間表現有良好的統計均方差性;雜訊交易者則是那些處於CAPM框架之外的投資者,他們時常犯認知錯誤,不同個體之間具有顯著的異方差性。兩類交易者互相影響,共同決定資產價格。當信息交易者佔主導地位時,市場表現為有效率,當噪音交易者成為代表性交易者時,市場表現為無效率。將信息交易者和雜訊交易者以及兩者在市場上的相互作用同時納入資產定價框架是BAPM的一大創舉。BAPM中證券的預期收益決定於均值方差有效組合的切線斜率,即β值。因為雜訊交易者對證券價格的影響,均方差有效組合不同於CAPM中的市場組合。 傳統的有效市場假說(EMH)是金融學領域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模型。EMH認為金融市場中的價格包含了一切信息,同時在任何時間證券價格可以看作投資價值的最優估計。根據行為金融學理論,EMH存在兩個有關投資者行為方面的假設前提:一是投資者在使他們所擁有的證券組合價值最大化時所採取的行為模式是沒有偏差的。二是投資者總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
行為金融學認為EMH本身並沒有保證這兩個前提一定成立。相反,行為金融學根據對實際情況的分析,對這兩個假設前提的正確與合理性產生了質疑,認為投資主體因為心理因素的影響會經常出現違反這兩個假設前提的情況。傳統理論中未能考慮到基金經理心理因素造成的主觀錯誤與投資失誤是較明顯的缺陷,心理因素影響應該成為選擇基金進行投資與選擇基金經理時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
㈤ 行為金融學與傳統金融學的區別
1. 行為金融學與傳統金融學的區別
傳統金融理論主要包括Markowitz的均值一方差模型和投資組合理論,Sharpe、Lintner、Mossin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Fama的有效市場理論和Black-Scholes-Merton的期權定價理論。這些理論的基礎是有效市場理論,它是傳統金融理論的基石。但是有效市場理論在解釋實際金融現象時遇到了很多問題,比如阿萊悖論、日歷效應、股權溢價之謎、期權微笑、封閉式基金之謎、小盤股效應等等。
面對這一系列金融異象,人們開始質疑有效市場理論,質疑傳統金融理論。由於行為金融學能夠解釋這些現象,因此,原先不受重視的行為金融學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行為金融學認為,投資者並不具有完全理性,而只具有有限理性,這一假設更貼近實際。隨著研究的深入,行為金融學形成了對傳統金融學的重大挑戰。
國內學者一般認為,行為金融學的產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發表《投資戰略的實驗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為標志,該文首次將行為心理學結合在經濟學中來解釋金融現象。本人認為,1936年凱恩斯的空中樓閣理論可以看作是行為金融學理論的源頭。 1969年,Bauman和Burrel發表了《科學投資方法:科學還是幻想》。他認為,金融學新的研究領域應該重點放在把數量模型和傳統的行為方法結合上,這樣會更貼近實際。1972年,Slovic教授和Bauman教授合寫了《人類決策的心理學研究》,這篇文章為行為金融學理論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1979年,Daniel Kahneman教授和Amos Tversky教授發表了《預期理論:風險決策分析》,正式提出了預期理論。該理論以其更加貼近現實的假設,嚴重沖擊並動搖了傳統金融學所依賴的期望效用理論,並為行為金融學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與傳統的期望效用理論不同的是,預期理論用價值函數代替傳統的效用函數。與效用函數相比,價值函數具有以下特徵:1)投資者價值函數的自變數是投資者的損益,而不是財富或消費的絕對水平,因此投資者不是從資產組合的角度來作投資決定,而是按組合中各資產的損益水平將其分別對待。投資者判斷損益的標准來自於其投資參考點,參考點取決於投資者的主觀感覺(心理價位),並且因人而異。2)價值函數的形式是一條中間有一拐點的S形曲線,在盈利部分是凹函數,在虧損部分是凸函數。這意味著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不是一致的,存在處置效應,即當投資者處於盈利狀態時,投資者是風險迴避者,願意較早賣出股票以鎖定利潤;當投資者處於虧損狀態時,投資者是風險偏好者,願意繼續持有股票。3)價值函數呈不對稱性,投資者由於虧損導致的感覺上的不快樂程度大於相同數量的盈利所帶來的快樂程度,投資者對損失更敏感。實證分析表明,放棄某樣東西損失的效用是獲得它增加的效用的兩倍。
預期理論的提出大大推動了行為金融學的發展,一大批研究成果相繼取得。1985年,Shefrin和Statman驗證,在美國股票市場上,投資者確實存在處置效應現象。2001年及2002年中國學者證實,中國的投資者也存在處置效應。1994年,Shefrin和Statman挑戰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提出了行為資產定價模型。1999年,兩人又挑戰資產組合理論,提出了行為組合理論。 行為金融學提出了資金平均策略、時間分散策略、反向投資策略和慣性交易策略等投資策略。一些金融實踐者已開始運用行為金融學的這些投資策略來指導他們的投資活動。
總之,行為金融學是金融學、心理學、行為學、人類學相結合的綜合學科,有巨大的生命力。
㈥ 行為金融學與現代金融學的差異
一、兩者的培養目標不同:
1、現代金融學的培養目標:金融學專業培養具備金融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能在銀行、證券、投資、保險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的專門人才。
2、行為金融學的培養目標:投資學要求學生有扎實的投資學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具有較寬的專業知識面,掌握財經、法律、管理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具備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及外國語言閱讀交流的基本能力。
二、兩者的主幹課程不同:
1、現代金融學的主幹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財政學、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管理、證券投資學、保險學、商業銀行業務管理、中央銀行業務、投資銀行理論與實務等。
2、行為金融學的主幹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計量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會計學、投資學、國際投資、跨國公司經營與案例分析、公共投資學、創業投資、投資項目評估;
證券投資學、投資基金管理、投資銀行學、公司投資與案例分析、項目融資、投資估算、投資項目管理、房地產金融、家庭投資理財、投資管理信息系統,以及實訓課程模擬投資運作等。
三、就業方向不同:
現代金融學就業方向是金融領域(銀行、證券公司等)、貿易部門、經濟學者、保險公司等
行為金融學就業方向是財務工作(會計、出納等等)、審計工作、稅務工作等。
㈦ 行為金融學模型是啥啊
行為金融學就是將心理學尤其是行為科學的理論融入到金融學之中。它從微觀個體行為以及產生這種行為的心理等動因來解釋、研究和預測金融市場的發展。這一研究視角通過分析金融市場主體在市場行為中的偏差和反常,來尋求不同市場主體在不同環境下的經營理念及決策行為特徵,力求建立一種能正確反映市場主體 實際決策行為和市場運行狀況的描述性模型。
行為金融學對於兩大傳統假設的挑戰為我們研究商業銀行公司治理問題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其一,傳統金融理論關於人的行為假設。傳統金融理論認為人們的決策是建立在理性預期(RationalExpectation 、風險迴避(RiskAver sion)、效用最大化以及相機抉擇等假設基礎之上的。但是大量的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的實際投資決策並非如此。比如,人們總是過分相信自己的判斷,人們往往是根據自己對決策結果的盈虧狀況的主觀判斷進行決策的等等。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研究表明,這種對理性決策的偏離是系統性的,並不能因為統計平均而消除。其二,有效的市場競爭。傳統金融理論認為,在市場競爭過程中,理性的投資者總是能抓住每一個由非理性投資者創造的套利機會。因此,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倖存下來的只有理性的投資者。但在現實世界中,市場並非像理論描述得那麼完美,大量「反常現象」的出現使得傳統金融理論無法應對。傳統理論為我們找到了一條最優化的道路,告訴人們「該怎麼做」,讓我們知道「應該發生什麼」。可惜,並非每個市場參與者都能完全理性地按照理論中的模型去行動,人的非理性行為在經濟系統中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因此,不能再將人的因素僅僅作為假設排斥在外,行為分析應納入理論分析之中,理論研究應轉向「實際發生了什麼」,從而指導決策者們進行正確的決策。
行為金融學的模型
第3章 心理實驗對預期效用理論的挑戰
3.1 預期效用理論及其假設
3.2 心理實驗對預期效用理論的挑戰
第4章 證券市場中的異象
4.1 股票溢價之謎
4.2 封閉式基金之謎
4.3 動量效應與反轉效應
4.4 過度反應和反應不足
4.5 規模效應
4.6 賬面市值比效應
4.7 日歷效應
4.8 股票價格對基礎價值的偏離
第5章 判斷與決策中的認知偏差
5.1 判斷與決策中的信息加工過程:認知心理學
5.2 啟發式偏差
5.3 框定偏差
5.4 心理賬戶
5.5 證實偏差
5.6 時間偏好
第6章 金融市場中的認知、情緒與行為偏差
6.1 過度自信
6.2 損失厭惡
6.3 後悔厭惡
6.4 處置效應
6.5 投資者情緒
6.6 羊群行為
6.7 股利之謎
6.8 模糊厭惡
6.9 本土偏差
這些都是 就是說它不認為人是經濟學所謂的理性人 而是心理學中的實在的人
他們的行為利用心理學知識建立一個模型來分析
㈧ 行為金融學饒育蕾答案 為什麼基金持有人傾向於贖回過去業績好的股票
這個問題需要從資產組合進行調整的角度分析,有時行為金融與技術分析不可分離,正如斯特曼大師曾經說過「人們經常會受最近經歷事情的影響,並基於這些經歷進行推斷,但卻在錯誤的時間以樂觀或悲觀的行為結束。」投資者信心會受市場行為的影響。當市場上漲時,投資者將資產收益歸功於自己的才能,這使得投資者更有信心頻繁交易承擔更多風險,並對市場的短期表現反應過度。
㈨ 行為金融學的國內研究
在這個新興領域蓬勃發展的過程中,我國的金融學者有可能為行為金融學未來的探索作出較大的貢獻。
1、利用後發優勢,抓住關鍵問題進行突破。
由於行為金融學真正快速發展是20世紀80年代末期以後,至今尚沒有建立其新的基本理論框架、統一的獨特且具有嚴密內在邏輯的分析範式、基於行為的核心模型、確立明確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明確的研究主線和獨特的知識點等。我國金融學者完全可能在這個學科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利用後發優勢,抓住新學科快速發展的機遇,在以上關鍵問題取得突破。
2、我國轉軌經濟特徵和新興金融市場特點,為行為金融學在我國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外部環境。
行為金融學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針對美國成熟的金融市場,而在轉軌時期的中國,市場經濟剛剛起步,金融市場的建立還遠未成熟,金融資產價格的形成是怎樣的?投資者的心理是什麼?對金融資產價格的影響如何?是否有其特殊性?這些問題都有待我國的學者來解答。金融市場創立之初,投資者的投機情緒較濃,對金融資產價格的影響也較為明顯,正是對行為金融理論進行檢驗和發展的良好實驗室。在中國金融市場對行為金融學的檢驗和發展,可以在時間跨度上對行為金融理論的普適性和在空間和制度跨度上的特殊性進行檢驗。
3、在我國對投資者行為進行研究更容易取得成果。
行為金融學開創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就是對投資者行為的研究。傳統金融學假設所有的理性人是同質的,那麼投資者的行為對金融資產的價格就沒有什麼影響,也就沒有研究的意義。對理論假設的有效性進行直接檢驗在經濟學中並不很常見,這可能是受弗里德曼著名論斷的影響(弗里德曼曾經指出,對理論的評價應該是基於其預測的有效性,而不是假設的有效性),所以長期以來對行為人的行為一直沒有有效的研究。在行為金融學中,投資者的心理和行為會影響金融資產價格,因此對投資者行為進行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於投資者行為的研究可以更准確地把握行為人的行為方式,為建立更貼近現實的行為人公理化假設提供依據。例如Odean(1998)就通過投資者的個人賬戶數據發現投資者具有處置效應,即相對於虧損的股票,投資者更傾向於賣出贏利的股票。行為金融學發現的各種信念在我國投資者身上表現得較為明顯,投資者情緒對金融資產價格的影響也較為顯著。所以,對我國投資者的行為進行研究就具有更重要的意義,也更容易取得成果。
行為金融學是理論性、實踐性和技術性結合非常密切的一門學科,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的密切結合和互動對於學科的發展和完善具有重要作用。行為金融學是以金融市場中行為人的行為研究為起點的,所以就必須更深入地理解行為人的行為方式和規律,這樣才可以准確把握行為人對金融資產價格的影響和有效解釋金融市場現象。這就要求理論研究者更密切地和實踐相結合,一方面將理論應用於實踐,接受實踐的檢驗;另一方面,在實踐中加深對市場的理解和培養研究直覺,進一步推動理論創新。同時對金融市場實踐的參與可以為行為金融的實證提供大量難得的一手數據,推動行為金融學的理論發展。行為金融領域的大師們大多和市場有密切的聯系,如這個領域的領軍人物Thaler就是Fuller&Thaler資產管理公司的合夥人之一,公司管理著最早將行為金融理論應用於基金投資策略的基金;LSV資產管理公司是以三位行為金融專家Lakonishok、Shleifer和Vishny的名字命名的,其應用行為金融理論管理著近百億美元的金融資產;羅伯特·希勒(RobertJ.Shiller)等其他行為金融專家也大多擁有自己的資產管理公司。行為金融專家參與金融市場對於理論創新有重要作用,同時也促進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術的提高。我國行為金融學的研究要取得迅速發展,也應該和金融市場的實踐密切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