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後,保險業所面臨的機遇,挑戰及應對措施
可以這么說,金融業是國家命脈。不可否認,國外的保險經驗,理念都比中國保險公司要強很多。而且經濟勢力也有。
不過既然金融業是國家命脈,那麼國家就不可能讓外資控制中國金融,而且在國家開始提倡民眾購買商業保險以減輕國家壓力的時候。保險行業更是一個越發容易發展的行業,如果大規模的集資。國家是不會放手由外資來侵佔的。
當然無法否認,中國保險業也應該以此為契機,加強學習,交流,投資。以更高的投資回報,更好的保險險種,更專業的保險代理人來應對即將到來的挑戰。
作為大眾,所關心的無非就是兩點:第一,我買了以後萬一出事了賠不賠;第二,哪家的更適合我
作為我的觀點,目前中國保險行業應該做的,應該是以提高保險代理人素質為最有限
⑵ 保險業現狀與發展前景
一、中國保險業現狀:
1、業務快速發展。自1980年恢復國內保險業務以來,中國的保險業保持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2003年保費總收入達到3880.4億元,比上年增長27.1%,相當於1999年的
2.8倍;保險業總資產達到9122.8億元,比上年增長41.5%;保險資金運用余額達到8739億元,比上年增長51.4%。2003年保險密度為287.44元(即每個公民的平均保費),保險深度為3.33%,中國保險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
2、市場體系逐步健全。截至2003年底,全國共有保險公司61家,其中中資保險公司24家,外資保險公司37家。按業務性質分,財產保險公司25家,人身保險公司30家,再保險公司5家,政策性保險公司1家。此外還有6家保險集團(控股)公司,2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專業保險中介機構705家,其中保險代理公司507家,保險經紀公司115家,保險公估公司83家,保險從業人員達到150萬人。
3、體制改革進展順利。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中國再保險公司等國有保險公司股份制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部分股份制保險公司通過吸收外資和民營資本參股,股權結構得到優化,治理結構逐步完善,經營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保險資金運用管理體制改革取得突破。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保控股公司和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分別設立了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把保險資金實行了專業化管理和集中統一運用。在探索保險資金管理改革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
4、法律法規初步完善。
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頒布實施,標志著中國保險業進入了有法可依、依法管理階段。為適應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需要,2001年國務院頒布了《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中國保監會積極清理了與世貿組織規則不符的法律法規和規章。2002年頒布實施了新的保險法,與此同時中國保監會依據新保險法的有關規定,先後制定、修改了保險公司管理規定等一系列配套的規章和制度。一個適合中國保險市場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已經逐步形成。
5、保險監管逐步與國際接軌。償付能力監管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頒布了《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及監管指標管理規定》,建立了償付能力預警指標體系,符合中國國情的償付能力監督制度框架初步建立。與此同時,實施了《財產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監管指標》、《財產保險公司分險種監管報表》以及《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等一系列監管規章。加強了保險業監管的制度建設。
二、中國保險業發展前景:
1.保險市場體系化。從1995年《保險法》頒布實施特別是1998年11月中國保監會成立以來的情況來看,建設和完善中國保險市場體系的步伐正在加快,一個體系完整、門類齊全、法規健全的中國保險市場體系正在建立。
2.經營業務專業化。隨著我國保險體制改革的深化,出口信用保險和農業保險等政策性保險業務將從商業保險公司中分離出來,由國家成立專門的政策性保險公司。與此同時,在未來幾年也會成立專營諸如火險或機動車險業務的專營保險公司。
3.市場競爭有序化。從1997年開始,人民銀行從整頓代理人入手調整了航意險、機動車險的退費、手續費,大力整頓保險市場,許多違規行為被制止,中國保監會成立後,進一步強調要逐漸規范市場秩序,加大對違規機構和違規行為的打擊處罰力度,取得顯著成效。
4.保險產品品格化。在逐漸成熟的市場里,產品要佔領市場只能靠品牌+價格+服務,這就是品格化。就保險產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僅是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資功能、儲蓄功能或產品的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價格水平與服務水平。
5.保險制度創新化。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我國的保險創新內容主要包括產品開發、營銷方式、業務管理、組織機構、電子技術、服務內容以及用工制度、分配製度、激勵機制等方面的創新。通過上述內容的創新,促進我國民族保險業的發展,使國內保險公司在與國外保險公司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⑶ 關於我國金融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從整體上看,金融學專業這幾年在報考方面比較熱門,其職業前景普遍看好,但根據實際就業情況看,兩極分化比較嚴重,據文都教育經濟學考試中心的觀察統計發現,知名院校的金融學碩士,如果導師影響力較大,在校期間注重實踐,同時研究功底比較深厚,剛出校門拿到10萬以上年薪者,不在少數。
近幾年來,中國金融市場正在走向國際化,對專業性很強的人才需求迫切。金融學碩士就業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場,例如高校教師和大公司市場研究分析、基金經理、投資經理、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等。
無論是本科畢業,還是碩士畢業,金融學專業畢業生總體上的就業方向有經濟分析預測、對外貿易、市場營銷、管理等,如果能獲得一些資格認證,就業面會更廣,就業層次也更高端,待遇也更好,比如特許金融分析師(CFA)、特許財富管理師(CWM)、基金經理、精算師、證券經紀人、股票分析師等。
目前我國金融人才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下面幾類人士還是比較缺乏的:一是能夠充當領軍人物的高級管理人才;二是精通外語、法律及計算機的復合型人才;三是法律、咨詢、中介和會計等方面的高級專業人才,有國際金融經營理念和從業經驗的金融人才和金融服務人才匱乏。另外,金融行業內部諸多中間業務的開展,也需要高級專業人才進入,比如個性化金融產品設計、對客戶資金進行投資收益等。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2-0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⑷ 我國保險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近年來,金融行業逐漸成為消費者投訴最多的行業,投訴熱門事件也頻頻登上微博、抖音等熱搜榜,其中,針對保險業的投訴占據較大比例。保險機構強化內控與強化理賠監管制度缺一不可。
2020年12月,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2020年第12號通報《關於2020年第三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通報了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接收的保險消費投訴情況。
《通報》指出,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共接收並轉送涉及保險公司的保險消費投訴36754件,環比增長8.96%。其中涉及財產保險公司16895件,環比增長4.29%,占投訴總量的45.97%;人身保險公司19859件,環比增長13.27%,占投訴總量的54.03%。
保險機構強化內控與強化理賠監管制度缺一不可
由此可見,理賠困難讓普通民眾很難扭轉對保險業的偏見,始終對保險有「不信任感」。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近期在與網友進行互動交流時指出,一方面,保險機構要加強內控,建立健全理賠管理制度,認真改進和完善理賠程序,健全理賠服務體系;另一方面,要強化理賠監管制度建設,完善保險產品及管理機制,加大對理賠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和披露力度。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保險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⑸ 中國金融業現狀
從中國目前的情況看,國有銀行、 國有企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金融風險因素。 但三資企業及股份制企業健康發展的基本因素未變; 外資也保持較穩定的增長,投資項目也越來越大, 而且大多是長期投資,外商不會輕易放棄。
因此推斷, 中國在三五年內不會出現類似東亞其它國家那樣的金融危機。但是, 真正的危險是在三五年之後, 當韓國以及東南亞國家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美國的壓力, 對他們的經濟及金融體制進行全面開放,徹底改革, 建立起與國際完全接軌的先進體系以後, 將會對中國形成巨大的競爭壓力。如在二戰之後, 美國接管日本及德國,輸入美國的經濟體制, 使日本和德國的經濟較快地發展起來, 而將在同一起跑線上的中國漸漸拋在後面。 因此,中國必須抓住各國在金融風暴後進入調整期的有利時機, 盡快改革金融和外匯管理體制,改善銀行服務, 進一步提高出口競爭力,吸引外資紮根中國, 使中國的經濟保持實際高質量的調整增長。因為要真正避免危機, 就必須保證基本經濟因素的健康。
中國要維持一種實際高質量的高速增長, 就必須打破過去的傳統發展模式,即:發展經濟—銀行增加貸款— 國有企業—擴大生產—增加就業—實現經濟增長。中國大陸的經濟, 已經形成兩個不同的部分,一個是國有銀行與國有企業部分; 另一個則為三資企業、股份制企業部分。 後者在近五六年內得益於先進制度與優惠的政策,發展相當迅速。 由於外資進入中國後,在中國最先進的地區引進最先進的技術、 管理,建立了基本上與世界經濟相接軌的企業。 三資企業與一些股份制企業成為中國最健康、最有活力的部分, 是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增長的源泉。 現在中國正進入一個關鍵時刻。 隨著一些大型基礎設施的建設的完成,中國投資環境的「硬體」 部分逐漸完善起來,中國現在吸引外資的外部條件越來越好。 到目前為止,中國還是勞動力最便宜、土地(用於發展製造業基地) 最多、市場巨大和最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資目的地。現在是「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東風是什麼,就是中國的政策。 政策成功不成功,有效沒效,不在於降低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 也不是看中國有沒有市場, 而主要是看能不能降低外國投資者在中國投資的「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和實物成本不一樣。實物成本,如勞動力的成本、 土地的成本、資本的成本, 都是可以根據一個國家的供給和需求決定的。但「交易成本」 卻是一個人為造成的成本,可以很高,也可以很低, 但是不可能避免,做生意時,可能不容易看到而不去考慮, 但最終成功與否,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在中國,交易成本很高, 主要體現在政府、會計、法律、銀行業和資本市場的服務方面, 整個都跟不上。政府部門有重重人為的障礙要打通, 銀行和律師根本不能適應面向國際市場經濟的需要, 這些都增加了中國市場的「交易成本」。 外國投資者很想來中國投資,但他們都感到來中國投資不容易, 故爾採取了一種觀望的態度。中國市場高額的「交易成本」 主要存在於金融服務中。 中國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金融業的問題。因此, 建議中國在現階段採取一種有限制、有控制的金融開放政策, 包括向外國銀行開放貸款業務,允許三資企業運用美元進行交易等。 一方面可以使外國投資者看到中國有決心開放金融業, 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防止金融開放風險。
⑹ 金融業的社會需求和就業現狀如何
第一,社會各階層各行業所有人,都需要資金融通,不論長期的或短期的資金需求,不論國內的或海外的現金需求,不論即期的或遠期的資金需求,金融業都可以滿足這些需要。 第二,賺到一點錢的企業或個人,他的金錢需要有個存放或運用的去處,金融業正可以滿足這個需要。 第三,社會有許多很聰明的人,可以為以上兩件事情設計、研發許多更新更好更有創意的金融服務項目(像古代的匯兌事業、NOW,近代的VIP財富管理業務、全球套利系統、財工操盤系統等)。易言之,金融業可以讓一些聰明人發揮所長。 第四,社會有更多很伶俐很勤快的人,可以為以上三件事情的參與者,提供便捷又有效率的服務。 第五,金融業需要使用到許多精密的器材設備(ATM、數鈔機、工業電腦、網路銀行、晶片卡、金庫、各種金鑰項目),而這可以造福許多研發、製造廠商。 第六,有許多人想從金融業的金庫或行員抽屜中直接搬錢回去花用,這會造就許多保全事業、保安人員的就業市場。當然這會間接的造就發展槍械彈葯、開山刀、電擊棒、手銬、防彈玻璃、鑽壁機械、安全帽跟口罩等周邊項目的更新與發展。 第七,金融業除了銀行以外,其實還包括了證券商(經紀、自營、承銷)、票券商、期貨商、投信業、投顧業、保管業、保證業、公證業、經理業、人才培訓業、證照補習業、應收帳款催收業(也包含了暴力討債公司)、保險業(壽險、產險、再保);甚至於也養活了環繞金融業周邊的律師、會計師、運鈔業。政府里頭靠著監督、管理、稽核金融業的公職人員就更多啦!金融業對國計民生、對經濟發展、對國族命脈的存續,實在太重要啦。 第八,都市地區及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需求不同,進口業與出口業的金融服務需求不同,製造業與服務業的金融服務需求不同,企業與個人的金融服務需求不同,有錢人與窮光蛋的金融服務需求不同,文革期間與改革開放後的金融服務需求不同,國家多難與全國和平統一時期的金融服務需求不同,地上金融與地下金融的金融服務需求不同,國內小格局操作與全球運籌的金融服務需求不同,學生族與上班族的金融服務需求不同,LKK與草莓桑葚族的金融服務需求不同,菜籃族跟月光族的金融服務需求不同..這些都夠你忙乎了!金融業急需人才可見一斑!
⑺ 保險業的發展現狀及趨勢
互聯網保險行業相關公司:中國平安(601318)、中國人壽(601628)、中國財險(2328.HK)、中國太保(601601)、泰康人壽等
本文核心數據:互聯網保險公司數量、互聯網保險保費規模、互聯網保險保費收入結構等
中國經營互聯網保險公司共有235家
互聯網保險是指通過互聯網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的相關業務。2012-2020年,我國保險公司以及經營互聯網保險業務的企業數量呈快速增長趨勢。2020年保公司一共有235家,經營互聯網保險業務的公司有134家,其中參與互聯網人身險公司為61家,參與互聯網財產險的公司為73家。
⑻ 金融業開放再加速,保險板塊逆勢上揚
盤面觀察
周三兩市大盤沖高回落,三大指數都以陰線報收,兩市成交額4235億元。盤面觀察,保險、環保工程、旅遊酒店板塊漲幅居前,裝修裝飾、貴金屬、港口水運板塊跌幅居前。兩市漲停31家,跌停24家,北向資金凈流入35億。截止收盤,滬指報2978.71點,跌0.41%,深成指報9642.06點,跌0.31%,創指報1656.37點,跌0.27%。
後市展望
國務院公布金融業開放進程再加速決定,消息中期利好股市,但短期心理面令銀行股承壓,導致今日盤面再度出現銀行股帶領股指沖高回落走勢,技術面,股指也有回補周一跳空缺口要求。科技股整體調整,部分業績不及預期是主因,但5G建設、科技創新和國產代替等因素的驅動遠未結束,有業績支持的優質科技股表現相對抗跌,有望在調整過後有更好表現。今日公布的9月信貸社融數據全面回暖,是實體經濟需求回暖所致,展望四季度,市場普遍認為,一系列逆周期調控措施和政府類項目發力有望帶動經濟基本面繼續改善。整體而言,四季度內外環境的改善,有利於修正前期對經濟不確定性的悲觀預期,市場有望進入一個重心震盪抬升的休整鞏固期,股指再度向下空間相對較小,主要關注結構性輪動機會,隨著三季報陸續發布,要側重季報符合預期和超預期的投資方向。
操作策略
策略上,市場整體仍以震盪整理為主,近期可適當關注低估值補漲板塊,重點行業:銀行、地產、家電、食品、風電和公用事業(傳媒和燃氣)等。【投資顧問 羅利民,執業證書編號:S0260611010126】
⑼ 問下:中國金融業(銀行、證券、保險、期貨、外匯、黃金)的發展現狀、前景及對人才的需求
金融業目前的發展趨勢是混業經營。將來銀行、券商會合並或者混業經營。因此,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比較渴求,比如各金融行業對綜合理財專業人員的需求較大。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