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金的發展歷程
1886年,英國成立「海外及殖民地政府信託基金」,金融史學家將之視為爭取投資基金的雛形。到1890年,運作中的英國投資信託基金超過100家,以公債為主要的投資對象,在類型上主要是封閉式基金。 20世紀以後,世界基金業的發展大舞台轉到美國。1924年3月31日,馬薩諸塞投資信託基金在美國波士頓成立,成為世界上第一隻公司型開放式基金。20世紀40年代以後,眾多發達國家的政府認識到證券投資基金的重要性,紛紛通過立法加強監管,完善對投資者的保護措施,為基金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截止2007年末,美國的共同基金資產規模達到12萬億美元基金占所有家庭資產的40%左右。 20世紀80年代以後,證券投資基金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普及發展,基金業的快速發展成為一種國際性現象。根據美國證券業的統計,截止2008年年末,全球共同基金資產規模達到18.97萬億美元。
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業發展可以分為3個歷史階段:20世紀80年代至1997年11月14日《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條例》頒布之前的早期探索階段,《暫行條例》頒布實施以後至2004年6月1日《證券投資法》實施前的試點發展階段與《證券投資基金法》實施後的快速發展階段。
2. 在亞洲,那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建立最早,發展最快。
應該是日本吧。。。
3. 第一家證券投資基金誕生於哪個國家吖
投資基金起源於1868年的英國,而後興盛於美國,現在已風靡於全世界。在不同的國家,投資基金的稱謂有所區別,英國稱之為「單位信託投資基金」,美國稱為「共同基金」,日本則稱為「證券投資信託基金」。這些不同的稱謂在內涵和運作上無太大區別。投資基金在西方國家早已成為一種重要的融資、投資手段,並在當代得到了進一步發展。20世紀60年代以來,一些發展中國家積極仿效,愈來愈運用投資基金這一形式吸收國內外資金,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在我國,隨著改革中金融市場的發展,也在80年代末出現了投資基金形式,並從90年代以後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這不僅支持了我國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而且也為廣大投資者提供了一種新型的金融投資選擇,活躍了金融市場,豐富了金融市場的內容,促進了金融市場的發展和完善。
4. 證券投資基金起源於
英國
5. 證券投資基金起源於哪裡
對眾人是當頭一擊:布蘭登要是這一行能夠使你出頭,
6. 證券投資基金的產生與發展歷史
投資基金起源於英國,在20世紀20年代傳入美國後,得到極大的發展和普及。今天,美國的投資基金業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資產量和最完備的管理系統,美國號稱基金的王國。二次大戰後投資基金遍及全世界.
英國的封閉式基金一般以投資信託公司股份的形式向公眾募資,而開放式基金一般以單位信託基金的形式存在。1868年,世界上第一個投資信託「外國和殖民地政府信託」在英國誕生。該基金成立時募集100萬英鎊,其操作方式類似於現代的封閉式契約型基金.
美國的共同基金分為封閉式和開放式。封閉式基金的起源早於開放式基金,但開放式基金以其方便投資者的優點很快超過了封閉式基金。目前,封閉式共同基金大約只有500餘個,多為債券基金和國家基金,而開放式基金的數目則高達5000餘個,種類多種多樣。
投資基金出現在香港,最早是在1960年,台灣的投資基金誕生於1983年.
到目前為止,我國基金業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早在1987年,中國銀行和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等熟悉海外業務的金融機構就開始在境外(香港等地)涉足基金業務。
從1992年開始,國內的基金紛紛在沈陽、大連、海南、武漢、北京和深圳等地出現。同年10月8日,國內首家被正式批准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深圳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成立。
到1993年,各地大大小小的基金約有70家左右。這一時期是我國基金發展的初期階段。1993年8月,淄博基金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依次為標志,我國基金進入了公開上市交易的階段。
1993年8月,淄博基金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依次為標志,我國基金進入了公開上市交易的階段。1998年3月23,開元、金泰兩只證券投資基金公開發行上市,這次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的發展已進入了一個新的歷程。到2001,我國已由基金管理公司14家,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34隻。
2001年9月,經管理層批准,由華安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了我國第一支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華安創新,我國基金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2003年10月28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證券投資基金法》的頒布與實施,是中國基金業和資本市場發展歷史上的又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標志著我國基金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必將對中國基金業以及資本市場和金融業健康發展產生重要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
截止2007年10月,我國已有50多家基金管理公司,大約300隻開放式基金,56隻封閉式基金.
我國對基金的扶持,主要體現在稅收和費用上。從國內基金稅收情況看,我國現行稅收政策只對基金管理公司徵收所得稅和營業稅,不對基金和基金投資人征稅,不存在著重復征稅的問題。在印花稅上,投資者買賣基金都是免徵印花稅的。從未來發展情況看,基金的稅收政策發展方向是,使基金投資者通過基金管理公司買賣證券的實際稅負不高於投資者直接投資於證券的稅負。
7. 世界上最早的基金的產生時間和原因
國際第一基金是台灣地區成立時間最早的一隻股票型開放式基金,成立於1975年1月4日。成立以來基金收益率為23.29%,同期台灣地區綜合指數漲幅近57倍。在台灣地區成立滿10年的股票型基金中,該基金的年化標准差居於前20%范圍內,而收益率居末尾。基金份額從成立之初的305萬份增加到目前的650萬份左右,31年間規模僅僅增加了一倍(這一時期台灣地區股票市值增長數百倍)。進入沙龍向基金專家提問>>>
作為歷經31年還存在於市場上的基金,國際第一基金應該還算幸運者,但其乏善可陳的長期業績表現和基金份額事實上的萎縮則可以作為台灣地區基金市場上股票基金生存狀況的一個標本。這些股票基金的長期業績差,短期業績波動劇烈,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與股票相似,從而使得自己有被債券及貨幣市場基金邊緣化的傾向,導致規模增幅遠低於股票市場的增長速度。這種現象在資本市場起步相對較晚的韓國也同樣存在。
從數據來看,韓國股票型基金資產規模只佔所有基金資產總額的27%左右,台灣地區更低,為15%左右。與之相比較,全球基金市場的這個比例為50%,美國為56%,歐洲54%。成熟市場是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市場,基金作為重要的機構投資者之一,它的發展和成熟程度是一個市場機構投資者成熟程度的標志。基金的發展速度顯著慢於市場的發展程度,這一方面表明股票市場的成熟度不高,另一方面也說明基金行業的發展出現了問題。
共同基金作為保值增值的投資工具,其中的股票基金承擔著主要的增值功能。股票基金的成長要求基金投資者建立對間接投資的信心,而這種信心的來源就是基金管理人能表現出比個人更高、更持久和更低風險的收益,即基金要表現出與股票不一樣的風險收益特徵。在成熟市場上,股票基金的資產規模要大於共同基金三駕馬車之中的另兩類(債券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以美國為例,股票基金資產相當於混合基金、債券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資產相加的130%,而韓國僅約為37%,台灣地區更低,約為18%。
無論從市場的角度還是基金內部結構的角度看,韓國和台灣地區的共同基金市場都出現了結構失調的問題。
導致韓國和台灣地區基金市場結構失調的原因有很多,兩地股票市場均為未成熟市場,機構投資者不發達使得市場穩定性不足,效率偏低,套利和結構性投機機會經常出現,這使得整個市場的目光經常為一夜暴富的故事所吸引。作為重要機構投資者的資產管理行業在短期利益誘惑之下隨波逐流,長期投資觀念的缺乏導致基金收益率波動過大,從而使得投資者喪失了對通過基金進行投資的信任,這無疑是導致兩地市場結構失調的重要因素之一。雖然風險規避型的投資者大有人在,但股票基金的表現與一般股票毫無二致,投資者對股票基金的信心喪失,要麼進入股市去冒險,要麼購買低風險品種以自保。
基金行業對長期業績的忽視不光影響到基金市場的結構,也直接影響到基金個體發展壯大。這以韓國尤為明顯。韓國基金行業資產規模2000億美元左右,只有美國90000億美元的2.2%,而共同基金數量則達到七千多隻,相當於美國的92%。單只基金的資產規模只有2700萬美元左右,在全球主要金融市場中居於後列。
與美國過去60年基金數量和單只基金規模基本成正比例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韓國基金數量與單只基金資產規模是顯著負相關的,這表明韓國基金數量的增加並不是受到基金業繁榮的推動而是另有原因。事實上,韓國基金數量迅速增加除了專戶理財多、封閉式基金無法擴大規模導致新發頻繁等因素之外,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於不重視長期業績導致基金的持續營銷艱難,基金公司在生存壓力下只能不斷地發新基金來謀求資產規模的擴大,這樣基金行業不斷地在「發新基金-不重視長期業績-持續營銷艱難-發新基金」的怪圈中循環。
基金規模的減小也進一步影響到其持續成長能力,使得個人投資者更加迅速地離開基金市場。韓國基金市場的教訓表明,缺乏大量個人持有者的小基金會面臨更大的流動性風險。小基金經常為少數幾家機構投資者持有,任何一個機構投資者的贖回對基金的影響都非常巨大。為應對這種隨時可能出現的流動性風險,基金在投資中就更重視短期收益和基金資產的流動性。這是一個怪圈。台灣地區市場也類似。
作為新興市場中金融市場較為發達的韓國和台灣地區,其股票基金的教訓值得我們記取。中國的基金行業正在經歷由產生到成長到成熟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基金(尤其是股票基金)能否有清晰定位,將關繫到未來基金行業的健康發展。
公募基金好比公共汽車,它的發展要考慮到各位「乘客」的利益。對於持有人來說,基金能否有明確清晰且與眾不同的風險收益特徵,將決定他們是投資於基金還是做其他選擇。債券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風險收益特徵均非常清晰,股票雖然良莠不齊,但其高風險和高收益的特徵在新興市場中也表現得尤其明顯。股票基金如果無法做到收益方面的相對穩定和風險控制方面的相對有效,則毫無疑問會被投資者拋棄,從而在其他類型基金和股票的夾擊下被邊緣化。
對長期業績重視不足,過分重視短期業績,導致基金收益波動程度增大,這正是整個連鎖反應的起點。按照韓國的經驗,更多地引入長期投資者如保險、企業年金、社會保障資金等有助於基金管理人建立起注重長期業績的觀念。此外,政府從稅收等政策領域給予調節是管理人樹立長期投資觀念的重要促進因素。
但這些手段的實施都應盡早,因為市場一旦異化,再想校正過來就很艱難。韓國是在經歷了金融危機中基金流動性風險爆發的重創後,才開始重視基金市場結構問題;台灣地區基金行業雖然起步早於韓國,但目前行業發展水平遠低於韓國,還在以債券和貨幣市場基金為主的市場環境下運行。(作者為銀河證券研究中心基金研究員)
8. 證券投資基金發展歷程概述
世界發展概況
證券投資基金作為社會化的理財工具,起源於英國的投資信託公司。產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英國生產力的發展,國民收入大幅增加,社會財富迅速增長。由於國內資金充裕,那些需要大量產業資本的國家在英國發行各種有價證券。另外,為謀求資本的最大增值,人們希望能夠投資海外,卻苦於資金量小,缺乏國際投資經驗,因此萌發了集合中國投資者的資金,委託專人經營和管理的想法。證券投資基金由此萌芽。
1886年,英國成立「海外及殖民地政府信託基金」,金融史學家將之視為爭取投資基金的雛形。到1890年,運作中的英國投資信託基金超過100家,以公債為主要的投資對象,在類型上主要是封閉式基金。
20世紀以後,世界基金業的發展大舞台轉到美國。1924年3月31日,馬薩諸塞投資信託基金在美國波士頓成立,成為世界上第一隻公司型開放式基金。20世紀40年代以後,眾多發達國家的政府認識到證券投資基金的重要性,紛紛通過立法加強監管,完善對投資者的保護措施,為基金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截止2007年末,美國的共同基金資產規模達到12萬億美元基金占所有家庭資產的40%左右。
20世紀80年代以後,證券投資基金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普及發展,基金業的快速發展成為一種國際性現象。根據美國證券業的統計,截止2008年年末,全球共同基金資產規模達到18.97萬億美元。
中國發展概況
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業發展可以分為3個歷史階段:20世紀80年代至1997年11月14日《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條例》頒布之前的早期探索階段,《暫行條例》頒布實施以後至2004年6月1日《證券投資法》實施前的試點發展階段與《證券投資基金法》實施後的快速發展階段。
一、早期探索階段
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的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在推動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引發了社會對資金的巨大需求。在這種背景下,基金作為一種籌資手段開始受到一些中國駐外金融機構的注意。
1987年中國新科技船業投資公司與灰分集團,渣打銀行在香港聯合設立了中國置業基金,首期籌資3900萬人民幣,直接投資於珠江三角洲為中心的鄉鎮企業,並隨即在香港聯交所上市。這標志者中資金融機構開始正式涉足投資基金業務。在境外中國概念基金與中國證券市場初步發展的影響下,中國境內第一家較為規范的投資基金——淄博鄉鎮企業投資基金於1992年11月經中國人民銀行宗漢批准正式設立。淄博基金的設立解開了投資基金在內地發展的序幕,並在1993年上半年引發了短暫的中國投資基金發展熱潮。1994年後,我國進入經濟金融治理整頓階段,基金發展過程中的不規范問題和累積的其他問題也逐步暴露,多數基金資產經營狀況惡化,中國基金業發展因此限於停頓狀態。截止1997年底,基金的數量為75隻,規模在58億人民幣左右。
二、試點發展階段
在對老基金發展過程加以反思之後,經過國務院批准,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於1997年11月14日頒布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條例》。這是我國首次頒布的規范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的行政法規,為我國基金業的發展地安靜了規制基礎。由此,我國基金業的發展進入了規范化的試點發展階段。
1998年3月27日,經過中國證監會的批准,形成離得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和國泰基金管理公司分別發起設立了兩只規模均為20億人的封閉式基金——基金開元和基金金泰,由此拉開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試點的序幕。 封閉式基金試點成功的基礎上,2001年9月,我國第一隻開放式基金——華安創新誕生,使我國基金業發展實現了從封閉式基金到開放式基金的歷史性跨越。此後開放式基金組建取代封閉式基金成為中國基金市場的發展方向。
三、快速發展階段
2004年6月1日開始實施的《證券投資基金法》,為我國基金業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礎,標志著我國基金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2004年10月第一隻上市開放式基金(LOF)——南方積極配置基金,2004年年底推出國內手指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華夏上證50(EFT)2006年,2007年2008年分別推出結構化基金,QDII基金,社會責任基金,層出不窮的基金產品創新極大地推動了我國基金業的發展。 2007年我國基金業的資產規模達到前所未有的3.28萬億人民幣,2008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規模下降到了1.94億,2009年末基金資的規模得到了恢復,達到了2.68萬億
9. 最早成立的基金公司是
我國基金業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歷史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從1992年至1997年11月14日《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頒布之前的早期探索階段。
1992年11月,我國國內第一家比較規范的投資基金——淄博鄉鎮企業投資基金(簡稱「淄博基金」)正式設立。該基金為公司型封閉式基金,募集資金1億元人民幣,並於1993年8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最早掛牌上市。淄博基金的設立揭開了投資基金業發展的序幕,並在1993年上半年引發了短暫的中國投資基金發展的熱潮。但基金發展過程中的不規范性和積累其他問題逐步暴露出來,多數基金的資產狀況趨於惡化。從1993年下半年起,中國基金業的發展因此陷於停滯狀態。
第二個階段是從《暫行辦法》頒布實施以後至2001年8月的封閉式基金發展階段。
1997年 11月14日,國務院證券管理委員會於頒布了《暫行辦法》,為我國基金業的規范發展奠定了法律基礎。1998年3月27日,經中國證監會批准,新成立的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和國泰基金管理公司分別發起設立了規模均為20億元的兩只封閉式基金——「基金開元」和「基金金泰」,由此拉開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試點的序幕。至1999年初,我國共設立了10家基金管理公司。截至2001年9月開放式基金推出之間,我國共有47隻封閉式基金,規模達689億份。
第三個階段是從2001年9月以來的開放式基金發展階段。2000年10月8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試點辦法》。
2001年9月,我國第一隻開放式基金——「華安創新」誕生,使我國基金業發展實現了從封閉式基金到開放式基金的歷史性跨越。從近年來我國開放式基金的發展看,我國基金業在發展中表現出以下幾方面的特點:一是基金品種日益豐富,基本涵蓋了國際上主要的基金品種。二是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發展迅猛,方興未艾。三是營銷服務創新活躍。四是法律規范進一步完善。截至2006年末,我國的基金管理公司已有58家,管理數量已達307隻。其中,開放式基金254隻,封閉式基金53隻。基金資產規模8565.05億元人民幣。其中,開放式基金的資產凈值6941.41億元,已佔到中國基金市場資產凈值的81%。
10. 世界上最早的基金機構發源於哪個國家 英國嗎
1868年英國政府組建的海外和殖民地政府信託組織是被公認的最早的基金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