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保險業科技發展的趨勢是什麼
隨著科學技術進步對保險業影響的逐步加深,「保險科技」是近年來在保險行業的風口話題,它是保險與科技的融合,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新型技術正在「入侵」保險行業。保險科技的應用將導致保險產品形態領域、銷售領域、服務領域等方面發生很大的改變。本文通過研究科技進步下保險科技的發展現狀,列舉大數據、人工智慧在保險領域的應用實例,讓人們認識到擁抱保險科技已成為保險業的新趨勢。
Ⅱ 未來保險行業會越來越好嗎,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投保人的保費保險公司會動用做投資嗎,還是怎麼處理
這是肯定的,中國的保險相比其它國家而言起步得比較晚,而很多人對於保險的認知也比較少,所以三大金融,銀行,保險,證券!保險的發展也比較慢,但隨著近兩年國家對於保險的重視,也在大力推展商業保險,因為光憑社保,國民的養老,醫療問題是無法解決的。那麼商業險的發展就正好能彌補這一塊!只是由於很多人對於保險的不了解,再加上這個行業還有很多代理人對於客戶誤導,欺騙的現象,這個行業也是任重而道遠呀!
至於投保人的保費保險公司是否做投資,這是肯定的,因為商業保險公司的盈利,本身就是保險公司以客戶投保的保費,進行國家指定的投資渠道來進行投資的。這個倒不用擔心,因為保險公司除了國家指定的投資渠道進行投資外,不能做其它投資的,而這些渠道,都是比較安全的。
Ⅲ 新常態下的個人保險投資策略
選無解禁股的股票,不選在當前有解禁壓力的股票如今大小非解禁的壓力很大,很多投資者持有的股票,突然發現當前有大量的大小非可以上市流通了,這對股價的上行會帶來很大的壓力,由於那些大小非的持股成本極低,套現的慾望極其強烈,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將壓制股價的上行,所以,選股要選沒有解禁壓力的股票。身上江南女子特有的韻味,愛看我穿旗袍的
Ⅳ 保險業創新驅動發展趨勢
重大意義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我國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增強發展的長期動力具有戰略意義。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主要源於發揮了勞動力和資源環境的低成本優勢。進入發展新階段,我國在國際上的低成本優勢逐漸消失。與低成本優勢相比,技術創新具有不易模仿、附加值高等突出特點,由此建立的創新優勢持續時間長、競爭力強。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由低成本優勢向創新優勢的轉換,可以為我國持續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我國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現實意義。科技創新具有乘數效應,不僅可以直接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而且可以通過科技的滲透作用放大各生產要素的生產力,提高社會整體生產力水平。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可以全面提升我國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有力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降低資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長遠意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產業技術創新,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既可以降低消耗、減少污染,改變過度消耗資源、污染環境的發展模式,又可以提升產業競爭力。
抓住重點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項系統工程。當前,應抓住以下重點著力推進。
細化戰略目標。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國際上普遍認可的創新型國家,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一般在70%以上,研發投入佔GDP的比重超過2%,技術對外依存度低於20%。目前,應將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進行分解和細化,建立完成目標的組織架構和任務體系,讓各部門、各層面、各單位按照明確的目標任務推進。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我國很多產業處於國際產業鏈的中低端,消耗大、利潤低,受制於人。只有擁有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握先機、贏得主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一是要瞄準國際創新趨勢、特點進行自主創新,使我國的自主創新站在國際技術發展前沿;二是要將優勢資源整合聚集到戰略目標上,力求在重點領域、關鍵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三是進行多種模式的創新,既可以在優勢領域進行原始創新,也可以對現有技術進行集成創新,還應加強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
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首先,進一步確立企業的主體地位,讓企業成為技術需求選擇、技術項目確定的主體,成為技術創新投入和創新成果產業化的主體。其次,高校、研發機構、中介機構以及政府、金融機構等應與企業一起構建分工協作、有機結合的創新鏈,形成有中國特色的協同創新體系。
加快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建立科技創新資源合理流動的體制機制,促進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建立政府作用與市場機制有機結合的體制機制,讓市場充分發揮基礎性調節作用,政府充分發揮引導、調控、支持等作用;建立科技創新的協同機制,以解決科技資源配置過度行政化、封閉低效、研發和成果轉化效率不高等問題;建立科學的創新評價機制,使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出來。
形成合力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需要各級各部門各方面協同配合、形成合力。
國家相關部門發揮推動和保障作用。應進一步明確各部門的責任和任務。科技創新主管部門統一協調,財政、發展改革、工信、稅務等部門加強協作,促進跨部門、跨行業、跨專業、跨領域的聯合創新和協同創新。同時,充分發揮政府政策和資金支持的乘數效應,進一步加大對創新的支持力度,特別是通過政府支持帶動民間科技創新投入的大幅提高。
各地區加強分工與協作。各地區應充分發揮優勢,細化國家創新戰略目標任務,在國家創新體系中找准位置、承擔責任。以本地科技需求為導向組織自主創新,引領與支撐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有條件的地區應加快建成創新型地區。
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承擔起創新主體的重任。企業應發揮組織協調作用,為技術創新提供資金支持,特別是推進技術的孵化、轉化和產業化。大學、科研機構應把握技術發展趨勢,超前進行技術研發。中介組織應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促進技術轉移與產業化。
您可能感興趣的課程:《平衡計分卡與企業戰略》
ADI公司在1987年實施全面質量管理的過程中推出了第一張「平衡計分卡」,平衡計分卡逐漸延伸至企業的戰略管理中來,幫助傳遞公司的戰略。平衡計分卡是從財務、客戶、內部運營、學習與成長四個角度,將組織的戰略落實為可操作的衡量指標和目標值的一種新型績效管理體系。
高頓的《企業戰略與平衡計分卡》課程為學員將平衡計分卡的理念帶入企業的戰略管理,熟練掌握平衡計分卡的使用方法,運用平衡計分卡進行企業戰略績效管理,最終落實企業戰略目標,形成強有力的戰略循環系統。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未來保險行業的發展趨勢
截止2020年,我國的現代保險業不過30餘年的發展,保險市場仍處在初級發展階段。
1、從市場體系架構來看,原保險市場較大,再保險市場很小;市場發展很快,監督和法規發展較慢,保險中介混亂,違規代理嚴重,權力運作、官方管制使各保險主體在市場中處於不平等地位。
4、在國內外同行競爭的背景下,客觀上對保險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商業保險公司將更加重視人才的培養,既要培養適應國內保險業務發展需要的核保師、核賠師人才,更要培養精通國際保險管理型的人才。
(5)新形勢下能力驅動的保險投資趨勢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合理利用猶豫期
一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險產品設有猶豫期。猶豫期是從投保人收到保單並書面簽收之日起15日內的一段時期。消費者若對所投保的險種或者所選擇的保險公司等不滿意,可以在猶豫期內向保險公司提出解除合同,保險公司將在扣除工本費(一般為10元)後退還全部保險費。
在猶豫期過後退保,保險公司將根據合同約定收取退保費用,消費者會有一定損失。
2、配合接受回訪
如果保險公司對其進行電話、信函、上門等方式的回訪,請回答保險公司的問題,同時可以就保險合同的相關問題要求保險公司答疑解惑。
Ⅵ 經濟新形勢下()是保險行業
未來中國市場最有發展前途的十大行業
據經濟專家預測,未來中國市場最有發展前途的十大行業依次是:耐用消費品銷售行業。隨著國民收入的上升,未來的消費格局將向多元化發展。消費者對照相機、電腦、電視、VCD等產品的消費每年將以10%的速度遞增。從事這些產品的銷售,估計會有10%至35%的投資回報。
家用汽車行業。據預測,國內汽車市場的發展在今後10年內將會高速發展。與汽車行業相關的配件、維修、洗車業也同樣會有利可圖。
室內裝飾業。近幾年來,國內城市的居民大都熱衷於裝修自己的住房。而隨著國家一系列房改措施的出台,個人買房已是大勢所趨,因此室內裝飾市場還會越來越火。據統計,現階段城市居民為自己裝飾房屋付出的金錢每戶平均達2萬元左右。
房地產業。隨著個人買房熱的興起,單位再也不會無償分房給職工居住,所以房地產業的發展前景十分看好。與此相關的房地產經紀、咨詢、供樓業務也會大有可為。
郵電通信業。目前中國的電話裝機率達4%,與世界10%的平均水平還相差很遠。可以預見,這是未來中國最有利可圖的行業之一。
快餐業。快餐業在現代中國都市已逐步受到上班族的青睞。還有與此相關的速食食品、食物半成品加工等行業也得到了大力發展。
「銀色」行業。到「九五」末,我國老年人口將達1.3億,逐步進入老齡社會。因此,開發適合老年人的保健食品、葯品、服裝、眼鏡、助聽器等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旅遊休閑文化業。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雙休日的推行,人們有更多的機會和能力去旅行和進行文體休閑活動。運動產品、體育場所、娛樂場所、旅行社等行業將會更加繁榮。
女性用品。「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女人的錢最好賺」。因此,凡是對女性容顏、身段有改善和保護作用的產品,一定會受到她們的歡迎。
保險業。隨著保險業的興盛,國外許多保險公司紛紛投資中國保險市場,這樣就會使保險業更好地向規范化方向發展,可以預言,未來保險業會成為年輕人「白手起家」的最好選擇之一。。。。。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Ⅶ 保險業的發展趨勢 新常態
「新常態」將給中國金融業帶來什麼影響?中國金融業面臨什麼樣的發展機遇和挑戰?近日,在「第十屆中國證券市場年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長張承惠對於「新常態」下的金融業發展機遇和挑戰進行詳細地分析和解讀。
金融業所處環境發生改變
張承惠認為,「新常態」將給中國金融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主要體現在經濟增速放緩上,並將成為一種新常態。經濟增速的放緩對於金融機構的經營活動會產生重大影響。一方面,速度減緩帶來客戶群體的重大改變;另一方面,對金融業的資產質量也會帶來影響。
同時,工業增速下降,驅動動力轉換。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呈現減緩趨勢;另一方面,民間投資比重上升,過去很長時間依靠國有經濟和政府投資,建設基礎設施是經濟的主要驅動力,現在這種力量正在發生質的轉換。
另外就是消費支出和資本形成的變化。消費支出增加,產業結構開始轉向服務業為主導。今年經濟在明顯放緩的基礎上,第三產業到三季度的比重上升到
48.8%,比去年同期提高2.6個百分點。這說明中國經濟已經告別了以工業為主體的時代,開始進入以服務業主導的新時代,這將對金融業產生重大影響。
第四個是貨幣政策基調由相對寬松進入穩健的新常態。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們的M2增速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為15%以上,在金融危機期間更加驚人,曾經達到過接近40%超寬松的狀態。現在M2在10月份已經降到12.6%,最近連續幾個月以低於15%的增速在運行,這個態勢非常清晰。
第五個是利率的市場化、匯率市場化。市場化的定價機制在逐步推進,對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來說,利差存在著縮小的趨勢。除了中國銀行以外,上市銀行利差都是在縮小,上市銀行凈利潤增幅從2010年的31.4%降到今年上半年的10.67%。
第六是新的競爭者加入帶來的變化,互聯網以及類金融機構加入,無形中加劇了競爭。
第七是人口老齡化,這將對金融業產生巨大影響。中國老年人口呈基數大、增速快、高齡化、失能化、空巢化的特點,中國未富先老這樣一個特殊的國情,也會給金融業帶來挑戰和機遇。
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張承惠指出,大環境的改變,使得金融業在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和消費金融領域、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同時,對於跨國公司投資走出去的信貸服務、人民幣國際化的跨境業務支付、城鎮化基礎設施投資信貸等方面也面臨相當機遇。
從證券業來看,未來的發展機遇在於資產證券化。資產證券化可以從場內、場外兩個角度進行。現在場內正在推進,但是速度不夠快。場外大量的金融創新出來的類資產證券化不是標準的證券化,但是實際也是在做資產的流轉,並且還有大的發展空間。
另外,作為中國金融市場上的短板,金融衍生品如果發展不佳,對於穩定金融市場運行、擴展金融市場都是不利的,也不利於實體經濟的風險管理。
保險領域的發展空間主要體現在農業保險。農業保險從2008年農保補貼政策從試點到全國推廣,規模不斷擴大,但是深度和廣度不夠,還有發展空間;另外,保險業中的責任險佔比很低,未來會有大的發展;隨著中資機構走出去,未來海外保險也會得到大力發展。
企業在走出去時,總體反映金融服務不足。大量企業走出去,需要融資以及特定金融服務,所以,對於走出去企業的金融服務需要加強。
面對機遇和挑戰,金融業應該做一些調整和改變。一是改變傳統的以工業及大企業為服務重點的做法,要把自己的經營重心下沉;二是改變傳統的以抵押和擔保作
為風險防範主要工具的做法,創新信貸模式;三是通過創新改變同質化競爭的格局向差異化競爭過渡;改變長期壟斷經營形成的心態,放下身段為客戶服務;四是改
變以我為中心的做法,增加一些跨機構和跨領域的業務合作,建立起大銀行和小微信貸機構的合作機制。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Ⅷ 如何看待保險行業的現狀和未來的發展趨勢
保險行業市場概況
(4/1-4/30)滬深300下跌3.63%,中信保險II指數下跌6.51%,板塊跑輸大盤。金融行業分板塊來看,保險表現弱於銀行(-1.39%),弱於券商(-1.57%)。經濟數據相對平穩,2018年3月和4月PMI分別為51.5和51.4,表現持續高於榮枯線;交投表現略有回落,4月末兩融余額9,840.44億元,較月初下跌1.69%,市場成交額8.2萬億元,環比下降20.3%;流動性方面,4月央行市場凈投放900
億元(上月凈回籠3600 億元)
板塊表現較弱的核心原因一方面是投資端業務受大盤較弱影響引發擔憂,另一方面一季報保費增長表現較弱。預期保費二季度會有一定幅度改善,全年呈現前低後高的改善趨勢。
中國保險行業總資產情況分析
據前瞻前瞻產業院發布的《保險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3月保險公司總資產為17.22萬億元,環比提升2.01%。其中壽險公司總資產13.64
萬億元,環比上升1.16%,占總資產的79.19%,佔比下滑0.67
個百分點;產險公司總資產2.45萬億元,環比提升1.12%,占總資產的14.25%;再保險公司總資產環比上升8.59%,佔比提高0.12
個百分點;資產管理公司規模環比下降5.37%,占總資產規模的0.27%,佔比基本保持穩定。 3月行業凈資產規模1.97 萬億,較年初上升4.44%。
保險行業利潤走勢分析
受益於傳統險准備金折現率假設調整的影響,2018年一季度險企利潤持續釋放。截至2018 3月末,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74%,
較2016年10月下旬低點的2.66%上漲108BP,盡管較2月初高點有所回落,但保險責任准備金評估利率整體維持上行態勢,推動險企會計層面利潤釋放。
2018年一季度,4家上市險企共計實現歸母凈利潤455.80億元,同比增長37.96%。單個險企來看,
中國人壽業績表現靚麗。2018年一季度中國人壽實現歸母凈利潤135.18億元,同比增長119.84%,業績增長主要來源於傳統險准備金折現率假設調整的影響。除中國人壽之外,其他三家險企業績也均實現不同程度增長,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歸母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1.49%、87.55%、42.03%。
保險市場從「粗放增長」轉型「質態提升」
代理渠道貢獻九成保費,壽險營銷員占據半壁江山。我國人身保險銷售方式主要包括個人代理、銀郵代理及公司直銷,其中個人代理、銀郵代理及專業代理等代理渠道貢獻保費佔比超過90%。
2016年人身保險公司保費收入21692.81 億元,其中個險渠道保費收入9914.48億元,佔比達45.8%,佔比近五年保持平穩。2016
年壽險營銷員人均實現保費收入15.08萬元,個險渠道已成為保費增長的重要抓手。
保險市場大,個險格局已定,價值優勢凸顯
個險渠道貢獻超七成保費,大個險格局已成。2017 年平安、太保、新華、國壽個險渠道保費收入分別為4049 億元、1542 億元、874 億元和 3537
億元,分別占總保費收入的 85.1%、87.8%、 80.0%及
69.1%,總體看來個險渠道貢獻保費超過七成,已成最主要保費來源方式。其中中國太保轉型已成,著力打造高質量個險,佔比保持領先,新華仍在轉型進程,2017
年主動調整業務結構,個險佔比提升顯著。
保險市場存量增量雙輪驅動,內含價值增長穩健
內含價值為調整後凈資產與有效業務價值之和,內含價值的增長主要依靠期初內含價值的預期回報及一年內新業務價值,受市場影響較大的投資回報差異、營運經驗差異等因素多做擾動項考慮。內含價值增長存量貢獻相對穩定,
2017年上市險企內含價值預期回報貢獻率維持8%-10%水平。中國平安憑借良好的投資能力,2017年實現總投資收益率6.0%,顯著優於行業,投資回報差異貢獻8.4%內含價值增長;中國太保分紅率保持較高水平,股東股息等其他因素帶來7%的負向效應;中國人壽受市場價值和其他調整影響,對內含價值產生了-4.7%的負面影響。
市場集中度提升,龍頭保險公司迎黃金機遇
2016年以來,保監會針對保險公司負債端、投資端、股權治理等各方面的監管政策全面收緊,全新的監管導向推動行業回歸保障本源,強調穩健、合規及價值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