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實質就是儲蓄和投資不正確,觀點是片面的。
個人理財是指根據財務狀況,建立合理的個人財務規劃,並適當參與投資活動。個人理財的投資包括:股票、基金、現貨、期貨、國債、儲蓄等十個內容。現代意義的個人理財,不同於單純的儲蓄或投資,它不僅包括財富的積累,而且還囊括了財富的保障和安排。
❷ 試論投資與理財個人觀點
你很幸運我這兒收集了一篇(讓你「有錢一輩子」的四個習慣)很適合你。看了後希望你能為成為百萬富翁養成一個好習慣。
美國理財專家柯特.扉寧漢有句名言;「不能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幾時擁有博士的學位,也難以擺脫平窮。松軟養成好的理財習慣是個有些痛苦的過程,但這些習慣可以讓你」有錢一輩子「。
美國學習額托馬斯.史丹利調查過,上萬名百萬富翁,其中的84%都是從儲蓄和省錢開始的,大約70%的富翁每周工作55個小時,仍然抽時間進行理財規劃,這些富翁一年的生活費用占總資產的7%以下,幾時沒有工作收入,坐車山空,平均也能撐過12年。
百萬富翁都要花時間進行理財規劃,白領們怎麼會忙的沒時間按審視自己的收入和支出呢?想要致富就一定要擠出時間,盡早培養理財習慣。
在理財習慣尚未建立前,你的小心一些壞的習慣,很都職場中人不但沒有儲蓄、存錢這些號習慣,反到養成了額拖欠信用卡債務的惡習,結果,人生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從負數開始。
理財不僅是投資,更是循序漸進的培養」賺錢、存錢、省錢、錢滾錢「的習慣,這些習慣能人你擁有滾滾財源。
努力賺錢、累積「第一桶金」。對於鮮有意外」橫財「的職場中人來說,一定要把提高工作收入列為最重要的目標。隨著薪水的不單增加,你才可能快速累積起可供理財,投資的第一桶金,你可以建立自己的「理財情報網」例如像富翁一樣到銀行逛逛,收集理財情報等,多跟比你有投資理財意識的人交往,為王後的投資打基礎。
定期存錢比投資更重要。無論是靠工作賺錢還是靠「錢生錢」持續儲蓄的習慣絕不能廢棄,儲蓄金額一定要隨著收入的增加等比例提高。最好的「自動儲蓄方法」就是定期定額投資,。從去年年底以來,全球投資市場波動加大,風險高。此時「提高儲蓄率」比「我到高獲利的投資工具」更容易執行,效果也更明顯。
記賬審視花費、省錢不能忘,想省錢,一定要記賬能找出你花錢的「漏洞」,效果非常明顯,除了審視花費外,人們還應該取消長期不用「休眠賬戶」,這些賬戶里的余額,可能又是一筆百萬存款的「頭期款」錢滾錢,設定5年的計劃,儲蓄是「加法」的金錢累積,投資則是用「乘法」的累積財富,理財越早卡好似越好,但不應該太早投資,塗過沒有好的觀念策略,賠錢的可能性大,所以楊偉凱強調年輕人的第一桶金,玄通過開源節流的方式累計至少75%,另外25%靠投資獲得。而存第一桶金的時間宜設為至少5年,「因為時間一短就會急,不便於做長期的投資了。
❸ 儲蓄國債符合大家的理財觀念
【答案】 B 【解析】 試題分析:該題考查投資收益與投資風險、儲蓄、國債、股票和商業保險等知識點,題干說「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理財理念」,即強調投資多元化,注意風險,「平時投入一滴水,難時擁有太平洋」說的是商業保險,故 B 符合題意,題干說的是不是社會保險,故排除 C , A 不是最佳的投資理財方式, D 觀點也不符合題意,借錢購買股票不符合「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理財理念」,故答案應選 B 。
❹ 窮人為什麼不願意投資理財產品,反倒是更喜歡儲蓄呢
這些年,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很多人手裡多多少少都有了些積蓄,余錢如何處理呢?一般分兩種,一種人會把錢儲蓄起來,一種人會拿來投資理財產品。
通常給大家的印象是窮人喜歡儲蓄,不喜歡投資理財產品。這里頭是有原因的,主要是認知的問題,因為投資是有風險的,有賺錢的時候,就會有虧本的時候。
另外,我並不完全認同窮人不願意投資理財產品的觀點,因為世事無絕對嘛,經濟條件不好的人也有會去理財的。
01.窮人不願意投資理財的原因窮人不願意投資理財的第一個主要的原因是並沒有什麼錢,一個人在沒有錢的狀況下如何存錢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不對?
所以,想要變得有錢,第一步就是儲蓄,讓自己的手裡有點積蓄,積累自己的第一桶金。
理財的第一步就是學習,你沒看錯,學習是避免虧錢的最好方法。不要聽信別人說的什麼亂七八糟的產品,一定要自己去了解,不然很容易虧本。我個人就曾經虧過1000多塊錢,這次失敗給我的教訓就是不熟悉的產品一定不要下手。
其次,就是建立自己的理財意識,了解自己的收支,選擇適合自己風險的產品。慢慢來,有很多平台和書籍或者課程可以學習。
窮人和富人最大的區別是認知和思維,如果想改變這種情況,最好的方式就是看書,多學習,多思考,多和優秀的人交朋友,順便可以偷師。
❺ 對於宏觀經濟學里,儲蓄和投資的一些概念問題
投資股票 在經濟學中不屬於投資。
股票投資是指企業或個人用積累起來的貨幣購買股票,藉以獲得收益的行為。股票投資的收益是由「收入收益」和「資本利得」兩部分構成的。收入收益是指股票投資者以股東身份,按照持股的份額,在公司盈利分配中得到的股息和紅利的收益。資本利得是指投資者在股票價格的變化中所得到的收益,即將股票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所得到的差價收益。
1、股票與儲蓄存款雖然都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礎上,但其性質不同。股票是以資本信用為基礎,它體現著股份公司與股東之間圍繞著投資而形成的權利和義務關系。而儲蓄存款則是一種銀行信用,它所建立的是銀行與儲戶之間的借貸性債權債務關系。股票的購買者是股份公司的股東,而存款人實際上是貸款人,他將自己暫時閑置的資金借與銀行。
2、股票持有人和銀行儲戶的法律地位及權利內容有所不同。股票持有人和儲戶雖然都享有一定的權利,承擔相應的責任,但股票持有人處於股東的地位,有權參與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而儲戶則僅僅是銀行的債權人,其債權的內容限於定期收回本金和獲取利息,但不能參與債務人的經營管理,對其經營狀況不負任何責任。
3、股票和儲蓄存款雖都可使貨幣增值,但其風險性不同。
股票是向股份有限公司的直接投資,它可根據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盈利水平直接獲取所追求的收益-股息和紅利。這一收益可 以很高,也可能很低或沒有,它隨股份公司的經營業績而定,每年都有所不同,處於一種經常性的變動之中。而儲蓄存款則僅僅是通過實現貨幣的儲蓄職能來取得收益-存款利息。這一增值部分是事先約定的、是固定的,它不會受銀行經營的影響。
4、股票和儲蓄存款的存續時間和轉讓條件不同。股票是無期限的,不管情況如何變化,股東都不能要求股份公司退股而收回股本,但可以進行買賣和轉讓。而儲蓄存款一般是有固定期限的,儲蓄存款人到期就可收回本金和利息。即使提前支取,任何形式的儲蓄都能收回本金,而股票只能到證券市場去轉讓,其價格要隨行就市,能否收回投資要視交易時的股市行情而定。
❻ 理財是投資好還是儲蓄好投資有風險的。
看你的能力了啊,看你的風險承受力,對於未來的投資預期了啊。
如果你是個厭惡風險的人,那麼你適合買國債,存銀行。或者保本的理財產品。
如果你覺得我可以承受一定風險,就可以參與一些風險高的投資產品
你說是這樣嗎
❼ 投資理財的六大前提條件,你都有嗎
第一:有穩定的收入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工資是主要的收入來源。出入社會的年輕人可能收入不是很高,勉強夠自己的開銷,但是在接下來打拚的二十年中,一定要保證收入可持續增長。一方面,有理財信念的支撐,從自身上要更快的提升自己,抓住合適機遇,合理規劃自己的職場生涯,升職加薪使收入自然增長。你掙得越多,走向財務自由的速度越快。
第二:攢錢很有必要
很明顯如果一個月光族說自己想實現財務自由,那根本就是天方夜譚,因為財務自由的前提,是擁有一筆能夠為你帶來被動收益的資產。有人覺得,掙錢就是應該去消費。但是多數人還是選擇將眼光放長遠,他們覺得存下來的錢,才是自己的。存錢也不是一分不花,而是通過一些改變,減少自己不必要的開支。想實現理財目標,就要在消費上有一定規劃,節制消費,才能攢下後續投資的資本。節制消費不僅需要足夠的智慧,更需要持之以恆的毅力,所以想要成功並不是很容易,一定要堅持,不要半途而廢。俗話說會攢的不如會掙的,其實前兩個前提都是在為最後一個打基礎。用原始的資金儲備,進行投資,實現錢生錢。
第三:一定要「會投」
經過測算,達到每年10%的平均收益就能夠實現預期目標。可能有的人會說,這點收益算什麼,誰會在乎這點錢啊,但是長期的、持續的增長對我們的資產增值是非常可觀的。現在有許多低風險產品,無形間也降低了投資理財的門檻,即使你並不精通於此,稍加了解也能夠找到合適自己的產品,想融 資易這平台的P2P產品還是可以考慮一下的。許多人不去接觸理財的主要原因,是他們總覺得投資理財是有錢人的專利,自己又沒有大錢哪用的著投資理財。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正因為儲蓄少才更應該合理的理財,詳細的規劃,別讓等有錢了再說成為你發財路上的絆石。談到理財心態時,沒有人是天生的理財達人,理財經驗都來源於學習和積累。
希望題主收到回答能夠採納一下唄,十分感謝您。
❽ 三大理財觀念是什麼
四大成熟理財觀 生財先要學會理。理就意味著在觀念上、理解上先要樹立正確的科學的理財觀。什 么才是健康的理財觀呢?陳理行認為: 第一,先儲蓄後投資。做好自己的消費支出規劃,學會存錢。有一句話說得好,賺一塊 錢不是錢,存了一塊錢才是一塊錢。儲蓄是一個積小錢而成大錢的過程。如果你把每個 月的500 元不必要開支節省下來,用於投資,假如每個月定存定額買500 元基金,那麼 20 年後,它便「變出」五十多萬元。 第二,有明確的理財目的。根據計劃中要實現的生活狀態,樹立可衡量的明確的理 財目標、早投資早收益的理財觀念,早分享市場收益。 第三,有科學的投資組合。不單純依賴一種理財方式,分散投資,降低風險。在投 資金額上,一般留夠三個月的收入作為家庭的備用金,其他的資金可以拿去投資。組合 投資方式,首先要確定自己的風險屬性,是冒險的還是保守的、穩健的等。比如說基金 投資,在基金上漲期間可以多配置股票型基金;在市場調整時期可以選擇一些貨幣型或 者債券型基金,或者另外選擇黃金、信託、實業等投資渠道,來分散風險。又比如買保 險,保險的花費應是收入的10%。意外險、重大疾病險、養老保險,這幾個都是職場人士 必須考慮的險種。 第四,有執行能力。制定理財計劃後要嚴格執行。除非家庭發生比較大的變故,現 金流急劇減少,否則都要堅持理財計劃。
❾ 關於投資理財的政治小論文。。。。。。400字左右。。。急
家庭理財規劃(建議)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理財的重要性,可往往很多人對理財不是很了解。合理恰當的理財可以使你的資產增長,反之理財不當反而會越理越少。本文只是我個人的一些對家庭理財的規劃,僅供參考。對於大多數窮人來說,由於口袋裡的錢不多,而且還要用於繁雜的日常開支,所以我第一個要求就是控制風險。因為窮人越是錢少就越輸不起。窮人理財要擺正心態,不要妄想一夜暴富。窮人應該用節省下來的有限的余錢積少成多為將來日後辦大事打下堅實的基礎。如果你是富人或者你想通過理財快速致富的話,那麼就請你不要再看這篇文章了,不適合你的。
對於窮人,在這里我強烈建議窮人或者說打工一族每月堅持基金定投。不是說將來一定會成為百萬富翁什麼的,而是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理財的第一步就從基金定投開始。這是養成理財的良好習慣的開始。
家庭理財規劃
我把家庭資產化為三類:月收入、家庭已有積蓄、意外收入
↗基金定投10%~20%
↗月收入
↘日常生活開支80%~90%
↗應急備用金10%
家庭資產 →家庭已有積蓄→銀行儲蓄60%~30%
↘單筆投資30%~60%
↘意外收入(投於單筆投資里)
首先我們把我們的錢分為三類:月工資(即每月的工資收入,這基本是固定的)、家裡已有的全部積蓄、意外的一次性收入。
(一) 月收入
我建議每個月、每天我們都養成記賬的習慣,這樣一來對每一筆開支都心中有數,也就可以知道每個月我們必須要開支多少,大約可以結余多少。在先不考慮意外開支的情況下大致算出每月可以結余多少錢,然後將這些結余的錢每月堅持基金定投。
在這里,要首先扣除基金定投的金額,然後才是每月的生活開支(即:生活開支=月收入-基金定投)。而不是先扣除生活開支,用剩下的來基金定投(即:基金定投=月收入-生活開支)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到月底將沒有錢用於基金定投了。所以最好就是每個月工資一到手馬上先扣除基金定投的金額,然後剩下的就可以用於生活開支了。
基金定投是積少成多,是最適合窮人理財的首選。你這輩子就算平平談談一生,賺不到大錢,只要你堅持基金定投,到老也還是會有不錯的保障的。
在這里一般我建議用工資的10%~20%用於基金定投。也就說如果你的工資大約兩千多塊,那麼你每月用於基金定投的也就兩三百,這絕對不是很多,只要少吃幾包煙、稍微節儉一點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所以我強烈要求記賬,因為記賬可以知道那些錢是可以不花的,而這些錢完全可以用於基金定投,不會對你的生活構成多大壓力。關鍵就是你自己要不要了。所以說不是不能成為有錢人,而是你要不要成為有錢人而已。如果下定決心要做有錢人,那下一個百萬富翁就是你!
扣除基金定投,剩下工資的80%~90%用於生活開支。包括月供、家庭日常吃喝穿娛樂消費、撫養父母孩子等等。我們理財不能影響正常的生活質量,只是不要浪費,不要非理性消費而已。浪費、亂花錢、超前消費這三大壞習慣註定貧窮。
這里的百分比例(包括下面的百分比)都是可以根據你個人情況靈活自己調整的,這里只是按一般的情況說明的。
(二) 家裡已有的全部積蓄
將家裡已有的全部積蓄分別投向於三個地方:應急備用金、銀行儲蓄、單筆投資。
1. 應急備用金(10%左右)
適用於家庭突發事件急需用錢的時候而准備的,是必須要預留的。一般應急備用金必須符合兩點:絕對保險(利小沒關系,但一定要絕對的安全保險)、非常高的流動性(最好是隨存隨取,變現方便,不受時間限制)。符合這兩點就基本可以應付家庭應急了。
應急備用金一般必須至少是兩三個月以上的工資額左右,一般最好是家庭全部積蓄的10%左右。即如果你有10W元,那你就差不多要拿1W元用作應急備用金,以備不時之需,而且沒有什麼十萬火急的事這一萬元是不可以動的(即不可以做高風險投資、不可以存定期儲蓄、不可以挪作它用的等)。就算一旦有急用,動用了一部分或全部應急備用金,事後寬裕了還是要逐步補上這一塊金額。應急備用金就是用於應急用的,就是不可以輕易梛作它用。要養成良好的金錢觀和金錢使用觀,不然亂用錢的結果就是錢越用越少,還就是不知道錢到哪裡去了的惡性循環。
應急備用金一般可以投資高流動性的銀行活期、貨幣式基金或債券基金。銀行活期的缺點就是利息太低,而且可能還要收利息稅,而且是按單利計息的。貨幣式基金和債券基金就相對利息要高得多,而且取現方便(一般兩三天就可到帳),不收利息稅,按復利計算。所以建議把應急備用金投資貨幣式基金或者債券基金,基本沒有風險,利息略高於銀行定期利息。貨幣式基金一般是不會虧的,債券基金比貨幣式基金收益還要高一點,但由於現在的債券基金有的投資債券+新股,一般在牛市裡是不會虧得,只是收益小點;而在熊市裡是小虧,就因為新股那一塊是可能會虧一點,但是很少的,所以債券基金也是不錯的,相比貨幣式基金既可以收益高點,又可以變現方便(高流動性)。
2.銀行儲蓄(60%~30%左右)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自己屬於什麼類型的理財投資者,是保守型的還是激進型的。我們可以用100-年齡=高風險投資比例 。如果你是30歲,那麼你可以用你家庭全部積蓄的70%投資於高風險的產品(另外30%投資於低風險的銀行儲蓄等);相反如果你是60歲,這時你只可以用家庭全部積蓄的40%投資於高風險的產品(另外60%投資於低風險的銀行儲蓄等)。30歲一般屬於激進型投資者,因為年輕輸得起;60歲一般屬於保守型投資者,晚年更要注重資產的穩重。
如果你年輕而且抗風險能力強,屬於激進行投資者,那就把家庭全部積蓄的約60%投資於高風險理財產品(比如基金、股票、保險、黃金、期貨或者房地產等等),而把剩餘的30%投資於銀行儲蓄(比如定期、通知存款、教育儲蓄、債券、外匯或者銀行理財產品等等);
如果你已不再年輕,不想經受過多風險,屬於保守型的投資者,那就和上面相反,把60%投資於銀行儲蓄,30%投資於高風險理財產品。你也可以全部投資於銀行儲蓄或者全部投資於高風險理財產品,你完全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特點靈活配置。
即如下:
激進型投資者:60%高風險理財產品+30%銀行儲蓄+10%應急備用金
保守型投資者:30%高風險理財產品+60%銀行儲蓄+10%應急備用金
銀行儲蓄的特點就是絕對的安全(除非銀行倒閉,不過幾乎不可能,除非國家先亡或者打仗)但是銀行儲蓄利息低,有時要交利息稅,且流動性低,還有最大的一點就是「隱性虧損」即看似穩賺利息,實則在高通脹情況下,其貨幣的購買力大大降低,這就是說錢不值錢了。我個人的觀點就是雖然銀行儲蓄有這些缺點,但還是要適當點投資一點,畢竟我們投資高風險高收益產品的同時,也要給自己留一點穩定的退路的啊。
2. 單筆投資(30%~60%左右)
上面已經提到如果你是激進型投資者,那你就把家庭全部積蓄的60%投資於高風險高收益產品(可以單筆投資於某項產品,也可以分批投入。總之區別於定投,我在此簡稱為「單投」,即單筆投資 );如果你是保守型投資者,那就30%投資於單筆投資。
單筆投資追求的是高風險高收益,一般包括基金、股票、保險、黃金、期貨或房地產等等,在此我建議對股市不了解或自己不會炒股的,那就買基金啊。事實證明普通投資者(散戶)自己炒股往往不如買基金來的收益多。投資這類產品關鍵就是投資者要擺正心態:不要太貪、不要太懼。堅持長期投資長期持有,不要做短線。不要追漲殺跌,不要妄想不勞而獲和一夜暴富,以一顆平常心長期持有必會收益彼豐。
在此不建議投資權證或者期貨,絕對的高風險,不適合窮人理財。窮人的錢本來就少而且都是血汗錢,輸掉了就基本全完了!
保險,建議適量少買一點,特別是那些干苦力的家庭。由於家裡的頂樑柱肩負全家的大部分開銷,所以作為頂樑柱最好買一份保險。另外可以買一些醫療險和意外險,至於壽險可有可無。
黃金買一點也可以,不過不要指望它會有多大的增值收益。
(三) 意外收入
在這里我還得提到意外收入,即在我們工資獎金意外的一次性收入,不是每月有的,但一旦有了也不必全部花光,可以把它投入到單筆投資里,這是不錯的哦。
意外收入包括:年終獎、壓歲錢、紅包、回扣、版權、專利、稿費、人情份子錢、勞務費、撫恤金、保險賠償金、提取的公積金或年金、補貼、出場費……等等。
總之,我們作為沒有錢沒有大錢的普通老百姓除了不要亂花錢、好好工作外,就要堅持合理配置自己的錢財,讓它增值,是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附:以下是我個人觀點點評各種理財產品
1. 買黃金等硬通貨 ★★★
最保守的理財,或者說根本不是理財,只能叫收藏錢財。買黃金本身不會增值,只能叫保值。因為今年的1公斤黃金放上二十年還是1公斤黃金,並不會增重出1克份量來。當嚴重通貨膨脹時,買黃金是規避貶值的好辦法。現在是人民幣升值的時候,買黃金是很不明智的,因為你的錢最終是想在中國顯示財富的。安全等級:很不安全,主要風險是被盜、被害,弄不好人財兩空。
黃金投資分為:紙黃金、實物金和首飾金三種。實物金和首飾金不易保存,且變現不方便。所以如果投資黃金,建議投資紙黃金(就如同基金交易一樣)簡單又保險而且變現容易。
2、存銀行 ★★
保守的理財。收益率=利率。安全等級:最安全,主要風險是銀行倒閉,基本上不大可能發生。收益太低,急用錢時變現很不方便,因為沒有人會把那麼多錢全存活期,萬一要錢急用,定期提前取出來,利息損失慘重。
銀行儲蓄最常包括:活期、定期和銀行理財產品,還有外匯、國債等交易等等。而定期又可按時間分為:三個月、六個月、一年、三年和五年;而按方式可分為: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通知存款、教育儲蓄等等。
3、買保險 ★★
被國內人民廣泛誤解的理財。我之所以說保險被誤解了,是因為保險員推銷、國人購買保險時候經常考慮的是到時候收益會有多少。其實,保險是為了保險,真正的保險應該是在意外事件來臨時,能獲取一份賠償金來讓自己度過難關或緩解困難,是保障自己的生活不會因為種種意外而出現大的波折。我傾向於買一些大病保險、車輛險、意外險等內容,買它們不是為了獲得賠償,反而是希望這輩子也不要發生索賠事項。保險保險,錢出去就別想著回報。
4、買國債、企業債 ★★★
偏保守的理財。比存銀行更明智。比銀行利息要高一些,國債還免利息稅。同時,可以方便地通過市場交易變現。等於是以活期的方式獲得定期的利息。風險:國家政變、國家戰爭將導致國債變成廢紙。企業倒閉將導致企業債兌付出現問題。
5、買貨幣式基金 ★★★
偏積極的保守理財。貨幣式基金以其專業優勢和規模優勢,通過買賣債券能獲取比債券本身略高一點的收益。風險小,變現方便。
6、買股票式基金 ★★★★★
積極的理財。對於缺乏專業知識的人來說,買股票式基金是不錯的選擇,基金通過專業優勢和組合投資,往往能賺取比普通散戶更高的利潤。風險:股票市場波動的風險,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風險。國內的基金和國有企業一樣,存在這樣那樣不規范的問題,老鼠倉問題倒是小問題,最怕就是利益輸送。
7、自己買賣股票 ★★★★
如果對自己有足夠的自信,具備承受能力,就請自己去買賣股票吧,盈虧都是自己能力的體現。有本事就通過自己賺來證明能力。
8、買權證 ★
投機!偶爾也有投資型權證出現。如果你嗜賭如命,那你不如去買權證,公平,手續費等成本比租用賭場低多了,也沒有被警察抓住罰款的風險。合法的賭博,真的不錯。
9、買期貨 ★
比權證更刺激。不過需要高深的專業研究。商品生產者則不需要特別高深的專業知識。在期貨市場中優勝劣汰的周期太短,要懂得見好就收,若有幸完成原始積累就立即退出市場,自己辦實業去。
10、自己辦實業 ★★★
這是最高境界,原始積累完成後,應該考慮自己半企業,或者投資半企業。然後爭取上市,賣個好價格,圈個一大座金山,一夜之間躋身於福布斯財富榜單。
作為普通老百姓,最有效的理財方式就是:基金+銀行儲蓄+保險+股票+房地產。其中股票和房地產因人而異,沒有把握,不懂、不熟堅決不要去做。而權證和期貨不建議老百姓投資。
作為基金投資,首推基金定投。投資正道首推基金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