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市場 > 致力加大金融服務保險

致力加大金融服務保險

發布時間:2021-10-02 13:13:37

⑴ 中國平安尊敬的平安客戶您在平安的壽險保單預授信額度升級啦,現在申請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1988年誕生於深圳蛇口,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至今已發展成為融保險、銀行、投資金融業務為一體的整合、緊密、多元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公司為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證券交易所兩地上市公司,股票代碼分別為2318和601318
中國平安是中國金融保險業中第一家引入外資的企業,擁有完善的治理架構,國際化、專業化的管理團隊。中國平安遵循「集團控股、分業經營、分業監管、整體上市」的管理模式,在一致的戰略、統一的品牌和文化基礎上,確保整體集團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中國平安擁有中國金融企業中真正整合的綜合金融服務平台,位於上海張江的中國平安全國後援管理中心是亞洲領先的金融後台處理中心,公司據此建立起流程化、工廠化的後台作業系統,並藉助電話、網路及專業的業務員隊伍,為客戶提供專業化、標准化、全方位的金融理財服務。通過業界首創的客戶服務節及萬里通、一賬通等創新的服務模式,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在2009年度的權威調查中,集團下屬平安壽險、平安產險的客戶滿意度均居行業首位。
作為「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同盟」的發起人之一,中國平安致力於承擔社會責任。在依法經營、納稅的過程中創造企業的陽光利潤;在社會中盡到道德責任與慈善責任,將企業的核心價值觀貫徹在教育公益、紅十字公益、災難救助等公益事業中。
截至2009年底,中國平安已在全國各省市邊遠地區規劃援建100所平安希望小學,其中已經援建完成了84所(包括32所在建);2009年,中國平安還出資人民幣1000萬元在全國平安希望小學設立了「中國平安希望獎學金」;連續六年開展中國平安勵志計劃,已獎勵學生2285人,獎金總額達到人民幣774萬元,2009年,中國平安啟動了勵志創業大賽,並向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贈人民幣500萬元設立「中國平安勵志基金」;連續六年投入百萬,公益協辦中國少年兒童平安行動;連續八年組織無償獻血活動,員工無償獻血量近836.3萬CC,並向中華骨髓庫2003至2010年的所有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贈送一年期重大疾病和意外傷害保險,預計捐贈總保額逾人民幣7億元。中國平安因此獲得廣泛社會褒獎:公司連續八年獲評「中國最受尊敬企業」、連續五年獲評「中國最佳企業公民」、連續三年獲評「最具責任感企業」。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⑵ 簡單回答一下 金融服務一體化對保險行業的影響!10點就要急用!

1,金融風險的"傳染"效應增大.
2.涉及到以下風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利率風險,操作風險.
3.保險運營領域得以擴張.

⑶ 中國金融業保險佔比

我們認為,5%目標值的提出,對於金融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它既意味著金融服務業將正式成長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迎來難得的歷史性發展機遇,又說明這是一個適度目標,預示金融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將略高於GDP增速,卻又與其基本匹配。
眾所周知,金融業增加值是指金融業的全部基層單位一定時期內新創造出來的價值之和。如果按照核算國民經濟的方法之一———收入法計算的話,金融業增加值是金融從業人員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以及金融機構營業盈餘等項目的總和。金融業增加值比重則是金融業的相對規模,反映了金融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金融業發育程度。
那麼,此次規劃提出了金融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5%左右,究竟有什麼特別意味呢?按照國際通行看法,支柱產業佔GDP的比重需達到5%。比如年初公布的文化產業「十二五」規劃中,就明確提出了到2015年,我國文化產業將成長為支柱性產業的目標,就是按照佔GDP比重達到5%的目標測算的。盡管此次金融業規劃沒有明確支柱產業的提法,但其意味可見。
國際經驗表明,金融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呈緩慢增長態勢。美國上世紀50年代、80年代、本世紀前10年平均為3.22%、5.59%、8.01%,日本上世紀80年代、本世紀前10年平均為5.79%、6.53%。從我國看,金融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在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前10年平均分別為4.46%、4.42%。對比這兩組數據
,我們可以看出中國金融業規模與美國、日本的差距。
其實,最近十年來,隨著我國金融改革的深入推進,金融服務業已經成為部分經濟發達省市的支柱產業,對這些地區的經濟作出了巨大貢獻。比如金融總部雲集的北京,2011年全市金融業實現增加值2055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2.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1%,高於緊隨其後的文化創意產業,成為北京的第一支柱產業。致力於成長為國際金融中心的上海,2011年更是實現金融業增加值2240億元,較2010年增長8.2%。西部重鎮重慶,2011年金融業增加值佔GDP比例達到7%,今年上半年這一數字已經增長至10.6%。
發展服務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是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過去幾年,國家已經數次出台相關文件,促進其大力發展。就在最近一次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還研究了加快發展服務業的問題,提出要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深化改革開放,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業的發展自然備受關注。
實際上,不少地方政府已經雄心勃勃的提出了未來幾年金融服務業發展規劃,力圖打造為當地支柱產業,目標直指區域金融中心。比如金融大省廣東在相關金融改革方案中明確提出,到2015年金融業要發展成廣東省支柱產業,金融業增加值占廣東省GDP比重的8%以上,到2020年要達到10%以上。天津則計劃金融業的增加值將由2010年的561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1800億元,占實際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010年的6.3%提高到2015年的9%,積極爭取建立區域性的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中心、融資租賃產業集聚中心、金融要素市場中心、人民幣結算中心和標志性金融服務區。成都、安徽等多個省會城市也不甘示弱,均提出希望打造區域金融中心。
面對全國各地對金融業的高度熱情,我們在欣喜之餘,也要留一份清醒。本次金融業規劃提出5%的目標,在給金融業帶來歷史性發展機遇的同時,其實還有進一步的含義,那就是它並非一個高速增長的目標,而是一個適度的增速。
按照本世紀前10年金融業增加值佔比4.42%的平均值看,「十二五」時期5%左右的比重,雖然意味著金融業增加值的增速會高於GDP增速,但不會過高。也就是說,金融業的發展不應該是「大幹快上」式的擴張,而是立足於實體經濟,增速稍快,但與實體經濟發展基本相匹配的一種增長局面。簡而言之,即可謂又好又快,穩中求進。
從未來看,金融業要實現5%的目標,實現適度增長,要做的事情很多。2萬余字的《規劃》有詳盡表述,我們擇其要而述之。首先,要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確保資金投向實體經濟,堅決抑制社會資本脫實向虛、以錢炒錢,防止出現產業空心化現象。其次,要堅持按照市場化方向推進金融重點領域與關鍵環節改革,完善金融運行機制,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充分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並進一步明確政府作用的領域和邊界,減少政府對微觀金融活動的干預。第三,要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服務領域,參與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的改制和增資擴股,參與設立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和小額貸款公司。此外,要堅持積極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永恆主題,提高金融機構風險管理水平,加強金融監管能力建設,有效防範經濟與金融風險相互作用,金融與財政風險相互傳遞,外部風險向境內轉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底線。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⑷ 請問泰康保險致力於什麼方面的服務

他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保險金融服務集團,讓保險更安心、更便捷、更實惠,讓人們更健康、更長壽、更富足,讓泰康成為人們幸福生活的一部分。

⑸ 《關於2021年進一步推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通知》

《通知》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圍繞推動小微企業金融供給總量有效增長,質量、效率、效益明顯提升的總體目標,對銀行保險機構服務小微企業明確了以下政策要求:
1.保持穩定高效的增量金融供給
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全年要繼續實現增速、戶數的「兩增」目標,其中五家大型銀行要努力實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全年增長30%以上。要求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發揮行業帶頭作用,強化「首貸戶」服務,努力實現2021年新增小微企業「首貸戶」數量高於2020年,大型銀行要將「首貸戶」納入內部考核評價指標。大中型商業銀行在對一級分行的信貸計劃分解上,要向業務基礎薄弱地區合理傾斜投放任務,壓實責任。
2.著力優化金融供給結構
繼續加大小微企業首貸、續貸、信用貸款投放力度,重點增加對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的中長期信貸支持。探索完善科技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促進新技術產業化規模化應用。圍繞產業鏈供應鏈核心企業,制定覆蓋上下游小微企業的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優化對核心企業上下游小微企業的融資和結算服務,有序發展信用融資和應收賬款、預付款、存貨、倉單等動產質押融資業務。
3.豐富普惠保險產品業務
鼓勵深化銀保合作機制,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創新面向小微企業的保單融資產品。支持保險機構穩健發展出口信用保險和國內貿易信用保險,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信用保險項下的貿易融資服務。督促保險機構加強基礎管理,提高產品和業務研發的針對性,進一步暢通線上渠道,提高服務效率。


⑹ 保險公司提供金融服務產品的特殊性在於

生意寶董事長孫德良表示,生意寶的互聯網金融戰略,其核心將主要由B2B在線交易平台、B2B大額支付平台、供應鏈融資擔保平台組成,三者密不可分。與其他電商和數據業務相比,互聯網金融的特殊性在於,不僅要有業務平台,而且要有牌照資質。他透露,生意寶旗下「生意通」作為我國首個第三方B2B大額在線支付平台,正在加緊推進向央行申請支付牌照的工作。目前,該支付牌照已經處於檢測與認證階段。業內人士表示,基於B2B電子商務的貿易融資對銀行融資效率有較高的要求,而傳統銀行授信模式下,信審流程復雜、周期長,對還款保證有較高的要求,兩者極其不相適應。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結合擔保公司可以大幅簡化融資流程、提升融資效率,使網路貿易融資切實可行,從而為B2B電商的轉型升級提供重要支持。
央行肯定互聯網金融
作為傳統金融業與互聯網業相結合的新興領域,互聯網金融得到了金融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
央行近日發布《2013年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央行對互聯網金融的存在給予了高度評價。「互聯網金融業在資金需求方與資金供給方之間提供了有別於傳統銀行業和證券市場的新渠道,提高了資金融通的效率,是現有金融體系的有益補充。」
相關部門的重視或源於近年來,第三方支付、網路信貸、眾籌融資以及其他網路金融服務平台等互聯網金融業迅速崛起。
資料顯示,以第三方支付為例,2012年市場規模超過10萬億元。互聯網金融業從單純的支付業務向轉賬匯款、跨境結算、小額信貸、現金管理、資產管理、供應鏈金融、基金和保險代銷、信用卡還款等傳統銀行業務領域滲透,在金融產品和服務方面的創新彌補了傳統金融業的不足。
同時,商業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不斷完善電子銀行和網上商城等平台,創新金融產品服務。
互聯網金融是第三種金融模式
中信建投表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是大勢所趨,它是指藉助於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新興金融模式。互聯網金融將發展成既不同於商業銀行間接融資,也不同於股票和債券市場直接融資的第三種金融模式。
互聯網金融模式有三個核心部分:支付方式、信息處理和資源配置。與傳統商業銀行相比,互聯網金融具有支付快捷、資金配置效率高、交易成本低等優勢。
互聯網金融在我國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移動支付逐漸替代傳統支付業務(如信用卡、銀行匯款等);其次是大電子商務企業涉足金融,阿里巴巴金融沖擊傳統信貸模式;最後是多家P2P網路貸款平台井噴式發展。
互聯網金融給銀行帶來的挑戰:互聯網金融改變了銀行獨占資金支付的格局;互聯網技術改變並動搖了銀行的傳統客戶基礎;互聯網金融改變了銀行傳統信貸單一的信貸供給的格局,網路信貸快速發展,阿里貸款已經累計為超過十萬家小微企業,但是互聯網金融的主要客戶都是一些小微企業。
兩路徑掘金互聯網金融
央行認為,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數據的大量積累和數據處理能力的不斷提升促進了互聯網金融業的發展。作為傳統金融業與互聯網結合的新興領域,互聯網金融具有透明度高、參與廣泛、中間成本低、支付便捷、信用數據更為豐富和信息處理效率更高等優勢。
但央行同時指出,作為一種新的金融模式,互聯網金融業也給金融監管、金融消費者保護和宏觀調控提出了新的要求。與傳統金融業相比,互聯網金融業的風險主要集中在消費者信息安全和風險管控等方面。宜積極適應趨勢性變化,開展相關研究和立法工作,充分認識和合理評估互聯網金融業發展的特點及潛在影響;明確監管部門,提高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引導互聯網金融業健康發展;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強對金融消費者的教育和保護,為金融體系創新以及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國泰君安證券表示(來源於:)催生互聯網金融新霸主的兩條路徑:金融機構「觸網」和互聯網公司「貼金」。金融機構擁有客戶、研究和資本優勢,而互聯網公司擁有技術、數據和創新優勢,互聯網金融新霸主將從兩個領域誕生:一是傳統金融機構通過自建或合作的方式,利用互聯網思想和技術創新盈利模式和改善客戶體驗。二是一些有資質的互聯網企業通過申請金融牌照、收購中小金融機構等方式進軍金融領域。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⑺ 保險公司金融支持經濟發展

金融發展的根基是實體經濟。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雖然總體平穩,但實體經濟面臨不少挑戰。由於金融扶持不夠,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仍然融資貴、融資難等問題長期未能得到有效解決,這凸顯了當下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強健實體經濟的緊迫性。做好當前經濟工作,就必須把這種局面扭轉過來,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讓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分析起來,金融具有優化資產配置、強化風險管理、發現市場價格等功能,可以成為創新創業活動的發動機、產業升級的助推器、參與全球競爭與合作的黏合劑。但如果金融過度膨脹甚至脫離實體經濟自我循環,就有可能產生泡沫,擠壓實體經濟發展空間,乃至引發危機。此次國際金融危機就是典型事例,其真正原因就是世界性的實體經濟與金融投向的結構性失衡。
當前,我國金融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其與實體經濟發展總體適應,但也存在不匹配和不協調的問題。雖然我國是世界上儲蓄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資金供給比較充裕,但在微觀上,一些銀行機構只看眼前、不顧長遠,仍在大肆拆入資金,借銀行理財、信託投資的名義在金融圈裡「空轉」,大玩「錢生錢」的虛擬游戲,令原本流動性充裕的國內金融業深陷「缺錢」境地,更令很多實體企業嚴重「失血」。而實體經濟經營困難,反過來又使金融部門不願介入,由此形成惡性循環,對經濟健康運行極為不利。因此,進一步完善金融市場,構建組織多元、服務高效、監管審慎、風險可控的金融體系,讓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具有戰略意義。
讓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首先要從促進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協調發展和良性循環的要求出發,努力盤活貨幣信貸存量,用好增量,提高使用效率。在這一過程中,須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產業政策、區域經濟政策等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真正解決金融當前時點突出服務什麼樣的實體經濟問題。盤活的存量和增量貸款,要重點向在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中有重大影響和示範引導作用的行業傾斜,向化解過剩產能傾斜,向小微企業傾斜,向「三農」傾斜,向消費升級傾斜。
其次,讓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還要深入研究和推動金融及相關領域改革。在現有體制下,我國金融領域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和潛在風險。如,金融機構經營方式總體粗放,公司治理和風險管理仍存在不少問題,農村金融和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相對滯後,金融監管能力有待提升等。針對上述問題,應加快推進金融體制改革。值得關注的是,前不久,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與客戶協商定價的空間進一步擴大,在客觀上不僅有利於促進金融機構採取差異化的定價策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而且有利於金融機構不斷轉變經營模式,提升服務水平,更好地發揮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作用,更有力地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下一步,要健全國有金融資產管理體制,繼續改善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清除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各項金融管制,逐步放開金融市場的准入限制,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推動信貸和保險市場的實質性競爭;應完善金融宏觀調控機制,更多採用市場化的貨幣政策工具,減少對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活動不當的行政干預;可考慮建立和完善金融安全網,加快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建立和規范市場化退出機制。
與此同時,加強金融基礎建設,優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軟環境也是題中應有之意。金融基礎建設是金融正常運行、維護金融穩定、提供便捷高效金融服務的重要保障。金融基礎建設主要包括法律法規、會計標准、徵信體系、支付清算體系等。在當前的情況下,可根據金融發展規律和實際,針對當前金融投機和民間借貸無序發展等問題,進一步完善金融發展的制度框架和頂層設計;借鑒發達國家金融業的經驗,積極建設金融機構總部和區域金融管理總部,進一步完善對商業銀行、信託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總部的管理和調控;加快制定存款保險、金融機構破產、信用評級以及徵信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制定規范和引導民間借貸、打擊非法金融活動的法規和制度。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努力營造鼓勵腳踏實地、勤勞創業、實業致富的社會氛圍,為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創造良好社會環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⑻ 關於保險業務如何發展

銀行保險要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必須最大限度的滿足銀行、保險和客戶三方面的利益,實現三贏。即客戶可以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務;保險公司可以擴大產品銷售,降低經營成本;銀行則提高了客戶忠誠度,增加了利潤來源。從各國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銀行保險發展離不開對產品的稅收優惠和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對於我國來講,在金融市場的秩序還沒有完全建立,金融監管的力量和技術也有待加強和提高的前提下,要進一步加強銀行保險的深層次合作,創新產品服務,提高信息技術水平,加大激勵機制,完善相關法律,促進銀行保險業務的深層次發展。
一、加強銀行和保險公司深層次合作,建立長期利益共享機制。一是保險公司與銀行應立足長遠,加深銀行保險合作的緊密程度,積極拓展銀保合作新領域,進一步加強業務合作,推動深層次的資本合作;二是要站在戰略高度,建立銀保長期合作機制,樹立穩健、持續發展的觀念,尋找共同的客戶市場,提供多元化服務,保證客戶的長期滿意度;三是重視對現有金融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挖掘有潛力的合作點,探索多元化的銷售模式,避免短期行為。
二、提高研發能力,開發適銷的銀行保險產品。一方面,充分開發與利用客戶資源,對市場進行細分,確定相應的目標市場,針對不同需求層次的准客戶和潛在客戶設計相應的保險產品,使產品能集保障性、儲蓄性、投資性為一體,最大限度的滿足客戶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另一方面,探索銀行保險聯手開發產品,以增加對銀行客戶的吸引力,調動銀行代理的積極性,達到銀行金融服務功能與保險保障功能的有機結合,更好地提升保險產品的銷售效率。如開發捆綁式混合型產品,與信貸存儲、信用卡等銀行金融工具相關的保險等,豐富可供銀行銷售的保險產品。
三、加強專業隊伍建設,提升服務內涵價值。一是加強銀行保險業務人員的培訓,提高銀行保險產品銷售人員的道德素質和業務素質,聯合培養專業的個人理財顧問,向客戶提供財務規劃,產品推介、條款解釋和制單等服務;二是完善激勵機制,培養銀行員工的銷售習慣,即將銀行產品、保險產品的被動銷售變為主動銷售,由客戶主動上門來「買」變為走出去向客戶去「賣」;三是聯手建立銀行保險售後跟蹤服務系統,使客戶在一家銀行就能獲得方便、快捷、准確、多元的超市式服務,享受到保險公司和銀行提供的多種優惠附加值服務。
四、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建立銀行保險的客戶管理系統。銀行和保險公司要加強在信息技術領域的合作,實現保險公司資料庫系統和銀行業務處理與結算系統的聯網,加強保險公司內部自動核保系統、投保信息管理系統、結算系統與銀行的合作,開發出適合銀行保險需要的業務處理系統,提高業務能力和業務質量。同時,加大銀行保險業務客戶資源的有效利用,建立相匹配的客戶管理系統,共同利用客戶資源,提高續保率。
五、完善法律制度,加強對銀行保險的監管。一方面,建立健全監管法律法規體系,不斷進行制度創新,對銀行保險、網路保險等創新產品建立起明確的法律法規或監管標准,營造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防止出現「制度陷阱」和「制度真空」。另一方面,要加強保監會與銀監會的協調合作,通過建立密切合作機制,以填補「模糊地帶」的監管真空。在制度上對銀保業務存在的諸多問題,如市場准入、對外宣傳、手續費收取等方面加以規范,規避和控制銀行保險的經營風險,促進銀行保險健康、穩健、持續發展。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⑼ 微保的增值服務能實現嗎

「互聯網+」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互聯網+保險」正在以不同的方式構建多層次的保障體系,尤其在「十九大」強調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之後,讓全民擁有一份保障成為「互聯網+保險」的主流思想。當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支持金融機構擴展普惠金融業務之時,騰訊旗下的微保更鼓足信心,決意要將保險推送到10億微信用戶,從醫保到車保,再到意外保……

保險普惠,「互聯網+」已動身

「十九大」提到要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建立可持續、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支持金融機構擴展普惠金融業務。

而全民參與的互聯網將成為實現普惠最便利的平台。騰訊控股的微保也將在中國最大的社交及生活服務平台——微信上推動全民保障服務,希望為保險業回歸保障價值盡一份綿薄之力,積極響應以「保障」為核心的國家發展戰略,將傳統保險業務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助力改善民生、加強保障。

事實上,騰訊在保險領域一直嘗試和探索不同路徑,不斷積累經驗。經過深思熟慮,騰訊認為,大量輸出騰訊相關能力,結合保險公司專業領域的經驗,有利於讓保險更具普惠性。

早在2013年,騰訊就通過參股眾安在線進入保險領域,隨後又加入和泰人壽以及英華傑人壽的股東行列。在國家要實施全民參保計劃的背景之下,騰訊選擇站到了保險市場的前沿。

2017年10月,騰訊旗下的微民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正式獲得經營保險代理業務許可,11月,微民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宣布微保正式上線。

服務10億用戶,微保來了

正是因為微保的誕生,讓微信錢包的九宮格實現了大團圓。微保對於騰訊完善金融布局的意義可見一斑。馬化騰曾經表示:「微保是騰訊搭建『互聯網+金融』生態的重要一環,期待它能成為一個保險業緊密合作的平台。」

據了解,此次控股微保,騰訊將進一步開放「連接、大數據、安全、場景」等能力,使微保成為保險公司的理想合作夥伴。騰訊將用戶觸達、風險識別、網上支付與保險公司的精算、承保、核賠、線下服務相結合,期待把保險做到更公平、更高效、體驗更好。

微保執行董事兼CEO劉家明也表示,作為新興互聯網保險行業的一份子,微保要將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為動力,讓保險回歸初心,致力於服務好用戶、保障好用戶。

作為一家服務於保險業的互聯網中介平台,微保的上線絕不容小覷,因為它擁有天然的優勢,那就是微信海量的用戶資源。騰訊最新財報顯示,截至去年四季度,微信月活躍用戶達9.89億。而在今年「兩會」期間,馬化騰再爆驚人數據,微信活躍用戶數全球超過10億人。

面對如此龐大的用戶群體,微保搭建的保險服務平台,本身就帶著普惠的色彩,完善客戶服務成為微保首要的目標。

面對10億用戶,微保正在嘗試與騰訊展開場景化服務的深度合作,給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創新體驗。

普惠始於健康,首秀微醫保

盡管微保自帶海量資源,具有其他平台無可比擬的優勢,但是微保無意做一個「比價大賣場」。正如微保所言,將用戶體驗放在首位。

據了解,微保計劃每個險種只嚴選出2-3個產品,精準匹配用戶需求、簡化條款、加大保障范圍、增強理賠跟進服務。在微保,用戶不僅可以購買到知名保險公司高性價比的產品,還能享受到微保的獨家優惠與增值服務。

每一款產品的上線,微保都會分不同階段進行公測和試運行。只有當客戶體驗達到了極致,才逐步向10億用戶開放。

針對大眾對健康的日益關注,微保率先推出首款健康險——微醫保。微醫保秉承「微小投入、全面保護」普惠大眾的理念,旨在成為老百姓剛需的「全民醫保」。例如,購買微醫保,用戶最低只需百元保費即可獲得最高600萬的保額,且突破醫保報銷限制,對國內公立醫院的自費項目、自費葯都可賠付,真正做到普惠的意義,幫助用戶實現重疾無憂。

除了高性價比優勢外,購買「微醫保」的用戶還可以享受一系列優質、省心的重疾快速就醫服務,包括押金墊付、專家預約、專人陪診、專家病房、手術安排等。

微醫保只是微保平台的開場秀。在去年年底,微保又推出微車保,主要針對微信用戶的車險續保,意在滿足用戶更多的剛需。目前,人保財險、大地保險部分用戶的車險續保服務已經開通。微保依託微信智能化的操作流程,通過簡單、快速、細膩的投保服務來化解投保流程繁瑣的痛點。通過提升產品體驗,做到最快30秒「一鍵續保」。

⑽ 銀保監局如何為金融機構提供更好的服務

合理安排營業網點及營業時間,保障基本金融服務和關鍵基礎設施穩定運行。對於臨時調整停業網點情況,應提前做好宣傳說明及客戶分流,並向我局對口監管處室進行報備。轄內機構總、分行(司)相關管理部門及業務條線應實行假期關鍵崗位帶班值班機制,確保及時響應並有效滿足城市運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眾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等領域的配套金融需求。要全面加強對醫療及科研機構、疫情防控相關企業和一線醫護人員等方面的各項金融服務,積極主動對接,開通綠色通道,全力支持抗擊疫情。要高度重視因疫情暫時受困的行業、企業和人群,調整完善相關信貸、理賠政策,支持其戰勝疫情災害影響。

三、加強場所與員工管理

各銀行保險機構要認真落實上海市「三個覆蓋」「三個一律」等工作要求,做好員工健康監測和相關信息申報。要配置必要的衛生防疫設備,為大堂、櫃台、安保等一線崗位服務人員提供相關防護用品,落實辦公場所和營業網點的消毒、通風、體溫檢測等防控措施。要推動科技賦能,加大自助設備、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等服務渠道的宣傳力度,提升銀行保險服務的便捷性和可得性,減少人員聚集。要通過減少現場會議,鼓勵電話及線上溝通等各種方式,有效降低人員交叉流動帶來的疫情防控壓力。如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報告相關部門,並按照要求迅速採取相應防控措施。

四、推動形成行業合力

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保險同業公會要結合地方實際,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通過官網、官微加強防疫知識教育,做好政策宣傳,積極倡議和組織會員單位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要切實加強行業自律,維護市場秩序,嚴禁借機炒作、曲解政策、誤導銷售、同業詆毀、哄抬金融產品定價等行為,為本市廣大金融消費者提供一個安全、放心、衛生的金融消費環境

閱讀全文

與致力加大金融服務保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