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市場 > 保險資金投資養老健康產業

保險資金投資養老健康產業

發布時間:2021-09-29 05:34:43

保險資管產品投資范圍包括哪些內容

保險資管產品投資范圍:

保監會資金部2015年12月下旬下發了《關於調整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投資范圍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一位業內人士將這份文件解讀成,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投資范圍增加了信託等資產,同時明確了創新標的產品的申報工作。

關於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的投資范圍,現行的依據為保監會2013年2月份發布的《關於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開展資產管理產品業務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

這一規定將保險資管產品投資范圍限於銀行存款、股票、債券、證券投資基金、央行票據、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信貸資產支持證券、基礎設施投資計劃、不動產投資計劃、項目資產支持計劃及中國保監會認可的其他資產。

而新下發的《徵求意見稿》欲將保險資管產品投資的基礎資產范圍調整為:符合監管規定的保險資金可投資范圍,以及債權收益權等保監會認可的其他投資品種。

(1)保險資金投資養老健康產業擴展閱讀:

與其他理財產品相比,資管項目具有以下優勢:

(1)收益方面:資管業務是去年下半年才開始放開的業務,目前正是需要大力拓展市場的時候,為了提高競爭力,資管公司對融資方收費會盡量稍低,給到客戶的收益盡量稍高,例如同類型的產品一般資管產品會比信託高0.5%/年左右。

(2) 安全度方面:目前做這類項目的都是資產管理公司挖的信託經理及本公司具有多年金融行業風控的人員,行業經驗深厚,一般情況下,安全度高的產品能給到的融資成本隨市場變化越來越低,也偏向於給資管公司做融資。

目前這32家資管公司都是做第一波項目,選項目時的要求會比較謹慎,對項目的資質要求比較高,因此對於想配置性價比高的固定收益項目客戶來說也不失為一個選擇的方向。

⑵ 保險金融行業養老政策

2017年養老保險最新政策
明確2016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總體調整水平按照2016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5%左右確定。
《通知》提出,此次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要兼顧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按照調整辦法大體統一的原則,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定額調整要體現公平原則;掛鉤調整要體現「多工作、多繳費、多得養老金」的激勵機制,可與退休人員本人繳費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養老金水平等因素掛鉤;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可適當提高調整水平。調整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從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的從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
養老保險新政策2017
《通知》強調,各地區要通過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加強基金征繳、完善省級統籌、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養老保險基金補助力度等措施,提高養老保險基金的支付能力,不得發生新的拖欠。
《通知》要求,各地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准確解讀政策,正確引導輿論,確保各項工作平穩進行。要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合理確定調整水平和調整辦法,對調整養老金工作的組織領導、工作進度、資金保障等作出周密安排,於2017年5月31日前報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審批後組織實施。要嚴格按照兩部批準的實施方案執行,把各項調整政策落實到位,不得自行提高調整水平、突破調整政策。對自行提高調整水平的地區,將予以批評問責,並相應扣減中央財政補助資金。
04月24日訊,我國過高的社保費率給企業和個人形成沉重負擔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虛火」。4月23日,有業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在周末召開的中國財政學會2017年年會暨第21次全國財政理論研討會上,中國財政學會會長、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詳解了目前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中的難題。
樓繼偉表示,目前,我國社保費率雖然很高,但是仍然不能實現精算平衡,除了老齡化速度越來越快的原因外,關鍵還是激勵機制存在問題、養老保險繳納意願普遍不高導致。樓繼偉透露,目前我國養老保險繳納現實是,不少企業和個人都願意將繳費基數(收入)做低以達到少繳費的目的,目前全國平均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不到實際工資的70%,這意味著企業對於養老保險的名義負擔率雖然在20%,但平均實際負擔比例只有14%。
養老保險新政策2017
虛浮的高費率
改變長期高企的社保繳費費率,降低企業和個人繳費負擔是本屆政府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通過各種渠道降低「五險一金」繳費比例的新政層出不窮。有業內專家分析稱,這意味著,在我國已經盡可能地壓低除基本醫療、養老保險以外的社保繳費比例,未來相關部門或許會選擇在創業困難、稅負壓力大的行業暫時給予少繳或免繳失業、工傷保險等方面的優惠,「五險一金」的基本格局可能被打破。
在這種背景下,養老保險卻依然「靜觀其變」,費率調整幅度十分有限。在社保研究領域,大多數專家就把基本養老保險視做降費率改革中難啃的「硬骨頭」,這不僅因為養老保險是「五險一金」中繳費比例最重的「大頭」,更因為這筆保命錢正面臨愈發嚴峻的收支平衡壓力,地方已陸續出現當期入不敷出的情況。
然而,實際上,看似居高難下的養老保險費率並沒有完全被兌現。按照樓繼偉所述,我國平均有三成左右的工資應上而未上基本養老保險,單位名義負擔率和實際負擔率之差高達6%。就此,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齊傳鈞分析稱,我國養老保險確實存在繳費基數沒有坐實的問題,雖然繳費率一直保持較高比例,但實際並沒有達到這一水平,而該問題產生的根源除了高費率帶來的沉重負擔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缺乏激勵性,按低標准繳費和按高標准繳費的人群,在領取階段享受的保障水平差異不大。這一觀點也與樓繼偉的論調不謀而合,「目前我國養老保險仍不能實現精算平衡的關鍵還是激勵機制不對,造成大家沒有動力去繳保險」。
激勵機制缺失拉低收入能力
「只有真正實現多繳多得的原則,參保人才會主動真實繳費,各種逃費和避費的道德風險就自動消失,住房公積金制度之所以生命力長久,之所以不存在『兩個費率』,就是因為它遵循的是多繳多得的原則。所以,在降低費率之前,應先對制度結構進行全面深化改革。不改革,就不可能降低費率。」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如是說。
在業內看來,如果說在「十二五」期間,我國主要解決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雙軌制這個公平性問題的話,社會保障制度財務可持續性將是「十三五」期間需要面對的核心課題。鄭秉文表示,目前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存在收入和支出的平衡問題。「支出端」的政策性很強,支出規模和待遇水平帶有相當的剛性。如果「收入端」的繳費收入能力不能滿足「支出端」的要求,兩者參數相差太遠,就說明制度的收入能力太差。
具體來說,鄭秉文分析稱,我國的制度激勵性不好導致繳費收入能力很弱是改革過程中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由於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激勵性不理想,多繳多得的原則沒有真正樹立起來,繳費與權益脫節嚴重,制度設計復雜,導致有相當規模的參保人不知道現在繳費到退休時能拿回多少。」鄭秉文坦言,這種情況下,寧願將工資更多地拿在手裡,只繳納一個基本夠領養老金的額度就成為了不少就業者的選擇。
「而且,目前我國養老保險管理體制不順也影響制度的財務能力。目前,我國養老保險費雙重征繳制度並存,導致收入不能到位。」有業內專家直言,根據相關規定,社會保險費的徵收機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可以由稅務機關徵收,也可以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徵收,現在的情況是大致各佔一半。在征繳過程中,為了降低明年的任務基數,一些地稅部門完成征繳的額度往往是最低限度的門檻,而這也造成地方相關部門沒有動力去監督參保單位和個人嚴格按照實際收入水平繳費。
養老金入市鼓勵繳費效果難測
其實,人社部對於養老保險激勵機制缺失的問題早有察覺。一年多前,人社部曾明確,我國正在健全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人社部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為例表示,目前,我國對於參保人員的基礎養老金,政府對符合領取待遇條件的參保人員,全額支付基礎養老金,對長期繳費的,適當加發基礎養老金;而對於這些人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繳費和政府對參保人員的繳費補貼全部計入個人賬戶,參保人員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個人繳費越多享受的政府補貼越多,這也使得個人賬戶積累額越多,參保人員達到退休年齡後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也就越多。但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這些政策對於繳費人群來說吸引力相對較低,難敵更「厚重」的繳費壓力。
鄭秉文建議稱,提高制度激勵機制的主要手段就是擴大個人賬戶比例規模,個人賬戶比例越大,參保人的積極性就越高,也就更可能增加制度的激勵和提高支付、收入能力,進而提高制度的支付能力和可持續性。而從長遠角度來看,業內普遍認為,養老保險基金只有通過入市等一系列手段提高保值增值能力,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大多數人的參保積極性。
今年初,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盧愛紅公開表示,今年我國將穩慎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多措並舉增強基金支撐能力,基本敲定了養老金入市投資啟動首年「穩」字當頭的基調。
3月中旬也有媒體報道,樓繼偉在公開回應養老金入市進展時表示,目前相關資金已經全部入市,投資均較為保守,「養老保險基金階段性結余才剛剛開始入市,由於它的委託期限一般是五年,時間較短,如果期間有大的虧損,五年後就很難平衡,所以基金投資方向就比較保守」。就此,有業內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可見,養老保險基金想通過入市等新型投資手段實現明顯增值的道路還很長,短時間很難發揮出激勵參保人繳費的效果。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⑶ 前海人壽的保險主業如何與投資養老院形成聯動效應

這其中的邏輯其實不難理解,壽險與養老產業存在著天然聯系。一方面,養老產業可以鏈接商業養老保險、健康保險、年金保險等產品,延伸保險服務鏈。另一方面,養老產業可以提高保險公司的客戶服務水平,帶動醫療護理、康復治療等產業發展,形成很好的聯動效應。

⑷ 中國平安養老院的入圍資格

敬老院,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的非營利性組織,又稱養老院。

中國平安藉助互聯網,搭建「平安好醫生」移動醫療平台,提供家庭醫生、消費型醫療等服務。截至2017年底,平安好醫生人工智慧輔助自有醫療團隊的醫療人員888名,日均在線咨詢量37萬次。

隨著我國邁入老齡化社會,各路資本紛紛逐鹿養老健康市場。保險資金周期長、規模大、穩定性強,與養老健康產業有天然契合點。一直以來,保險業投資養老健康產業的意願都比較強烈。

另一方面,國家連續出台各項涉及養老健康服務業的政策,更是推動險資在相關領域大手筆投入的關鍵。

2015年10月,國家發改委、保監會聯合印發《關於保險業支持重大工程建設有關事項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充分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和保險業風險保障的獨特優勢,支持包括養老、醫療、健康在內的民生工程和重大工程建設。

2017年5月發布的《中國保監會關於保險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提出「支持保險資金參與醫療、養老和健康產業投資,支持保險資金以投資新建、參股、並購等方式興辦養老社區,增加社會養老資源供給,促進保險業和養老產業共同發展。」

「目前保險業已經成為投資養老、健康產業的重要力量。」保監會人身險監管部主任袁序成介紹,截至2017年末,國內共有8家保險機構在國內18個省區投資30個養老社區項目,佔地面積1150萬平方米,實際投資金額299億元,設計床位數43435個。多個養老社區項目已進入運營階段。

除了直接投資興建養老社區,不少機構還以股權基金、收購等方式涉足養老產業。

保監會將進一步研究支持保險資金投資養老、健康服務業的具體政策,支持保險機構根據主業發展規劃和投資規模,制定適合自身特點的養老、健康服務業投資模式;

支持保險機構加強與專業醫療機構和養老運營商合作,通過股權方式,共同發起設立養老服務企業和健康管理機構,構建以養老社區為依託的養老、醫療、康復、臨終關懷等服務相銜接的新型服務模式,不斷探索完善適合我國國情的商業養老產業投資模式、運營模式和盈利模式。

(4)保險資金投資養老健康產業擴展閱讀:

中國平安總投資170億元、總面積達150萬平方米的桐鄉平安養生養老綜合服務社區落地浙江桐鄉。該項目分為南(高橋)北(烏鎮)兩個板塊,其中高橋板塊總佔地面積約2800畝,規劃建築面積約80萬平方米,該板塊毗鄰高橋高鐵站;烏鎮板塊總佔地面積約1200畝,建築面積約為60萬平方米。

中國平安旗下不動產公司負責人透露,桐鄉是其在長三角養老產業投資上的首個布點,除輻射長三角地區外,平安未來擬在環渤海、珠三角、西南部、海南島進行養老產業布局,形成規模及連鎖效應。

在盈利模式上,平安的選擇是「租賃+出售」,通過整合商業、旅遊、度假、醫療、培訓等上下游產業鏈,打造全齡化、一站式養生養老產業的綜合平台。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保險公司投資養老地產的渴望越來越強烈:打破壽險產品種類高度集中的現狀;尋求新的投資產品;尋求具有長期穩定現金流回報的投資機會以及滿足客戶真正的保險需求。盡管險企投資養老產業的前景廣闊,不過,目前保險資金進入養老地產開發尚需跨越部分制度屏障。

按照中國保監會《關於保險資金投資股權和不動產有關問題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保險公司投資養老不動產項目,應當明確定位,核清資產邊界,不得自行開發建設投資項目;不得以分拆形式銷售養老項目產權;不得利用銷售養老項目產權獲得銷售收入;不得將保險資金挪作他用。

不過,平安桐鄉「養生養老綜合服務社區」項目資金來自於集團的自有資金,在政策上不存在障礙。同時,平安不動產公司負責人也表示,未來會考慮吸引各方資金來共同參與相關項目開發。業內人士認為,養老不動產項目對於促進地方積極轉型升級具有積極作用,隨著部分養老項目的落地,其帶動效應將逐步呈現。

參考資料來源:新華網-「保險系」養老院,難進嗎?

⑸ 國內發展健康投資養生及養老投資產業困難嗎

肯定困難呀,國內十人八窮,那來的錢養生,在說養老投資沒有政府部門的投資,你肯定會陪的血本無歸,中國人口基數大,老人更多可是現在都不結婚或者不生孩子了,那來的多餘的錢養老,都是獨生子女,四個老人,或者失獨老人。在說養生就是笑話更本沒有用,國人只有大病才看醫生,小病全靠養,最後錢也沒了人也沒有了。你可以投資醫療機構,不錯的選擇。

⑹ 養老保險屬於健康產業嗎

養老保險不是產業,是國家的社會保障事業,由國家社保部門執行,

⑺ 2019年關於養老保險資金保值增值建議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統賬結合」制度,基本養老保險由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兩部分組成。社會統籌部分由單位負擔繳費,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20%,個人賬戶則由職工個人繳費,為個人工資的8%。前者「現收現付」,用於支付已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後者實行的是長期封閉積累、產權個人所有的「完全積累」制,原則上不能調劑借用。
而根據改革思路,「事業單位建立與企業相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單位和個人繳費,改革退休費計發辦法。」那麼,「完全積累」的個人賬戶如若「做實」,必將產生體量不小的一個「資金池」。
不過,目前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保值增值機制尚不健全。結余基金絕大多數存銀行、買國債,投資渠道單一,收益率比較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2013年雖然全國社會保險基金累計資產總額已達4.77萬億元,占當年GDP的比例高達8.3%。但由於多元化和市場化的投資體制沒有建立起來,絕大部分基金作為財政專戶存款「躺」在銀行里「睡大覺」,購買國債和委託投資合計僅為711億元,還不到資產總額的零頭。
投資收益率方面,不但低於企業年金基金收益率(投資收益率幾何平均值8.35%),還低於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的收益率(年均收益率9.02%),更遠遠低於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20年來城鎮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14.85%)。
從各地來看,養老保險基金實施投資運營的資產較少,且僅在兩地實現。2012年經國務院批准,廣東省曾委託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投資運營1000億元養老金。有消息稱,山東省也將委託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進行投資。
「養老金要想實現保值增值,可以效仿社保基金、企業年金,增加委託運營資金,實施多元化投資策略。」一位社會保障研究學者建議。
針對這一問題,馬凱表示,下一步將制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辦法,在確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擴大投資渠道,實現保值增值,增強基金支付能力。

⑻ 保險機構投資養老實體的方式有幾種

保險機構投資養老實體有以下幾種方式:
1、股權投資。保險公司購買養老實體公司的股權。
2、直接投資。保險公司可以直接興建養老實體。
3、簡接。保險公司可以購買養老實體的服務。

閱讀全文

與保險資金投資養老健康產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