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儲蓄為什麼等於投資(宏觀經濟學)
儲蓄等於投資是宏觀經濟的均衡條件,它衍生出三大國民收入模型,即Y-E模型,LS-LM模型與AD-AS模型,成為傳統宏觀經濟學的核心基石。
1、作為國民收入的核算式,是會計恆等式。即從事後的核算看,該等式是由國民收入的定義決定的,無條件成立。
2、作為宏觀經濟的均衡等式。其中Y是總產出(總供給),C是計劃消費,I是計劃投資,G是計劃的政府購買。而C+I+G就是總需求。由於企業有非意願的存貨投資,使得計劃投資往往不等於實際投資。
假設企業產出Y=100,打算賣出90,留下10作為計劃存貨。但是實際上C=50,G=10,那麼就有40未賣出,作為企業的存貨投資。扣除10的計劃存貨,還有30是企業的非意願存貨。
從會計核算角度看,Y(100)=C(50)+I(40)+G(10)。
但從考慮宏觀經濟是否均衡的角度看,Y(100)>C(50)+I(10)+G(10)。即總供給大於總需求,宏觀經濟不均衡。
因此,儲蓄等於投資指的是宏觀經濟均衡條件,而非實際的會計核算等式。也就是說,只要該條件成立,經濟將處於均衡穩態。
(1)解釋儲蓄投資和資本擴展閱讀
凱恩斯的C = α + βY消費函數中的 α並非常量。因為它要麼是自己以前的儲蓄存量,要麼是祖上遺產,而祖上遺產也屬儲蓄存量。
由於儲蓄來自收入,即與收入正相關,不存在一個能適應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固定常量,所以,它應該是關於收入的變數,於是,就可以寫成C = αY + βY=(α + β)Y=KY。此即對庫茲涅茨經驗公式的理論證明。
對比中美兩國的收入水平與儲蓄率,中國收入低,但儲蓄率高;美國則相反,這是事實上對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論斷的否定。
C = α + βY消費函數存在的另一大問題是缺乏貸款方,即儲蓄是如何轉化為投資的。如果是存入銀行,那麼是間接投資;購買股票或債劵,則是直接投資,它們都需要貨幣回報,而非不斷增長的存貨。
因為貨幣性質變化了,從挖掘出的金銀等非債務貨幣轉為央行借貸出的債務貨幣,盡管央行印製貨幣成本低廉,但它需要還本付息,這是系統無法完成的,最後求諸於央行量寬購買與負利率。
Ⅱ 投資與儲蓄在實物資本的意思
儲蓄就是找個地方保管一下資產 不能實時的得到保值升值
投資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資產的保值升值 出發點不同
Ⅲ 宏觀經濟學中投資和儲蓄的關系
宏觀經濟學中:儲蓄等於投資,現在的儲蓄就是未來的投資。
儲蓄是消費的延時推後,他可以轉化為即時消費,也可以轉化為投資,儲蓄是社會再生產的資金來源;
投資則是資金不同於消費的一種運用,並主要用於資本貨物、基本建設等生產領域。
在資金應用角度來看,儲蓄等於投資。
(3)解釋儲蓄投資和資本擴展閱讀:
儲蓄的特徵:
1.儲蓄行為的自主性
儲蓄行為的自主性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儲蓄對象是私有的,就是儲蓄者所要儲蓄的貨幣資金的所有權歸儲戶所有,儲戶自己有權支配,這是儲蓄具有自主性的根本保證和必要前提。
2.儲蓄對象的暫時閑置性和積累性
儲蓄動機產生於個人取得收入以後扣除消費部分的結余。這部分結余構成了個人能進行儲蓄的物質前提。同時,儲蓄的目的是為了未來消費,這也說明了儲蓄對象的閑置具有暫時性。
3.儲蓄價值的保值性和收益性
儲蓄是一種信用行為,信用具有還本付息的特徵。儲蓄的還本付息特徵使它具有明顯的保值性和收益性。儲戶將貨幣資金存人銀行等儲蓄機構,首先考慮的是能否保住本金,起到積累財富的作用。
Ⅳ 對於宏觀經濟學里,儲蓄和投資的一些概念問題
投資股票 在經濟學中不屬於投資。
股票投資是指企業或個人用積累起來的貨幣購買股票,藉以獲得收益的行為。股票投資的收益是由「收入收益」和「資本利得」兩部分構成的。收入收益是指股票投資者以股東身份,按照持股的份額,在公司盈利分配中得到的股息和紅利的收益。資本利得是指投資者在股票價格的變化中所得到的收益,即將股票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所得到的差價收益。
1、股票與儲蓄存款雖然都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礎上,但其性質不同。股票是以資本信用為基礎,它體現著股份公司與股東之間圍繞著投資而形成的權利和義務關系。而儲蓄存款則是一種銀行信用,它所建立的是銀行與儲戶之間的借貸性債權債務關系。股票的購買者是股份公司的股東,而存款人實際上是貸款人,他將自己暫時閑置的資金借與銀行。
2、股票持有人和銀行儲戶的法律地位及權利內容有所不同。股票持有人和儲戶雖然都享有一定的權利,承擔相應的責任,但股票持有人處於股東的地位,有權參與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而儲戶則僅僅是銀行的債權人,其債權的內容限於定期收回本金和獲取利息,但不能參與債務人的經營管理,對其經營狀況不負任何責任。
3、股票和儲蓄存款雖都可使貨幣增值,但其風險性不同。
股票是向股份有限公司的直接投資,它可根據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盈利水平直接獲取所追求的收益-股息和紅利。這一收益可 以很高,也可能很低或沒有,它隨股份公司的經營業績而定,每年都有所不同,處於一種經常性的變動之中。而儲蓄存款則僅僅是通過實現貨幣的儲蓄職能來取得收益-存款利息。這一增值部分是事先約定的、是固定的,它不會受銀行經營的影響。
4、股票和儲蓄存款的存續時間和轉讓條件不同。股票是無期限的,不管情況如何變化,股東都不能要求股份公司退股而收回股本,但可以進行買賣和轉讓。而儲蓄存款一般是有固定期限的,儲蓄存款人到期就可收回本金和利息。即使提前支取,任何形式的儲蓄都能收回本金,而股票只能到證券市場去轉讓,其價格要隨行就市,能否收回投資要視交易時的股市行情而定。
Ⅳ 宏觀經濟學中投資和儲蓄有何不同
宏觀經濟學上來說,儲蓄也屬於一種投資。
一定要區分的話,儲蓄更像是一種對封閉式的經濟環境的投資,比如存款在銀行,將未使用的收入用於購買股票和債券; 而投資更傾向於將資本用於購買新資本,比方說購買機器,設備,工具或建築。
Ⅵ 投資與儲蓄的差別
C是儲蓄,ABD是投資。
投資是指貨幣轉化為資本的過程。投資可分為實物投資和證券投資。前者是以貨幣投入企業,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取得一定利潤。後者是以貨幣購買企業發行的股票和公司債券,間接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
儲蓄,城鄉居民將暫時不用或結余的貨幣收入存入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一種存款活動。又稱儲蓄存款。C只是單純將錢存入銀行,自然是儲蓄。而其他選項是把貨幣轉化為資本。
Ⅶ 大家是怎麼理解宏觀經濟學中的儲蓄=投資的
投資股票在經濟學中不屬於投資。股票投資是指企業或個人用積累起來的貨幣購買股票,藉以獲得收益的行為。股票投資的收益是由「收入收益」和「資本利得」兩部分構成的。收入收益是指股票投資者以股東身份,按照持股的份額,在公司盈利分配中得到的股息和紅利的收益。資本利得是指投資者在股票價格的變化中所得到的收益,即將股票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所得到的差價收益。1、股票與儲蓄存款雖然都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礎上,但其性質不同。股票是以資本信用為基礎,它體現著股份公司與股東之間圍繞著投資而形成的權利和義務關系。而儲蓄存款則是一種銀行信用,它所建立的是銀行與儲戶之間的借貸性債權債務關系。股票的購買者是股份公司的股東,而存款人實際上是貸款人,他將自己暫時閑置的資金借與銀行。2、股票持有人和銀行儲戶的法律地位及權利內容有所不同。股票持有人和儲戶雖然都享有一定的權利,承擔相應的責任,但股票持有人處於股東的地位,有權參與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而儲戶則僅僅是銀行的債權人,其債權的內容限於定期收回本金和獲取利息,但不能參與債務人的經營管理,對其經營狀況不負任何責任。3、股票和儲蓄存款雖都可使貨幣增值,但其風險性不同。股票是向股份有限公司的直接投資,它可根據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盈利水平直接獲取所追求的收益-股息和紅利。這一收益可以很高,也可能很低或沒有,它隨股份公司的經營業績而定,每年都有所不同,處於一種經常性的變動之中。而儲蓄存款則僅僅是通過實現貨幣的儲蓄職能來取得收益-存款利息。這一增值部分是事先約定的、是固定的,它不會受銀行經營的影響。4、股票和儲蓄存款的存續時間和轉讓條件不同。股票是無期限的,不管情況如何變化,股東都不能要求股份公司退股而收回股本,但可以進行買賣和轉讓。而儲蓄存款一般是有固定期限的,儲蓄存款人到期就可收回本金和利息。即使提前支取,任何形式的儲蓄都能收回本金,而股票只能到證券市場去轉讓,其價格要隨行就市,能否收回投資要視交易時的股市行情而定。
Ⅷ 儲蓄和資本形成是什麼關系
儲蓄是資本形成的物質基礎,是資本形成的供給力量。
資本形成作為儲蓄到投資的轉化過程,涉及到三個方面的問題。
(1)、必須有儲蓄可資利用。作為經濟社會新增產出用於消費部分的互補——儲蓄是資本形成的物質基礎,是資本形成的供給力量。
(2)、必須有投資需求。投資需求是儲蓄轉化為實際投資的動力。
(3)、儲蓄供給與投資需求相互結合、由此達彼的途徑、形式。其效率顯然是資本形成的供需雙方得以實現的制約。筆者僅限於對轉化途徑中資本市場相關內容的討論。三者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共同決定著資本形成,構成資本形成機制。
Ⅸ 怎麼理解投資等於儲蓄
正如許多人都會騎自行車,但很少有人想過為什麼兩個輪子的車不會跌倒一樣;大家都會用錢到市場上去選購商品,但很少有人想過,為什麼用錢可以選購任何一種商品。也許很多人認為這個問題不成其為「問題」,可是實際上這是貨幣經濟要解決的最基本的問題。
在以貨易貨的市場上,如果我要用羊去換別人的斧,首先必須找到市場上有斧的人。其次要知道他是否正需要羊,最後才談得上以什麼比例來交換。有了鈔票,買賣雙方都大為方便,但鈔票並沒有改變一個基本事實,即消費者用掉的每一件商品沒有不是生產者生產出來的;而且生產出來的每一件商品都應該被消費掉。所以每一種商品的生產和消費在數量上必須保持平衡,而且要有一條渠道使這種商品供需的雙方能互相找到對方。
在完全是計劃經濟而沒有市場的國家,可以安排生產襯衫的工廠生產一萬件「最優」牌襯衫,同時將一萬張分配券發出去,這樣不會發生供需數量上的不相等。可是在消費者有權選擇商品的市場經濟中,要使每一種商品供需相等便遠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撇開許多市場調查和預測,在市場經濟中解決該問題的基本方法就是讓價格起傳遞信息的作用。企業和消費者各自追求自己的利益,價格就可以起到平衡供需的作用,這就是我們熟悉的價值規律:供過於求的產品價格下跌;供不應求的產品價格上漲。根據美國的經驗,價格的信息作用和激勵作用可以解決在錢的持有者有選擇自由的條件下,每種商品保持其供需相等。雖然在這個調整過程中需要社會付出一定的代價:有不少企業莫名其妙地破產倒閉,大致也有同等數目的企業莫名其妙地發財致富。總的看來,這一現象並沒有成為市場經濟運行的大障礙,相反,它倒成為市場經濟運行的正常機制。錢可以選購任何一種商品,保證有錢就有東西。不會發生「雖有資金卻缺乏物資」的現象。
可是,如果消費者拿了掙來的錢不到市場上去選購商品而是將它儲蓄起來,問題的性質就起了變化。此時不再是個別商品的供需失衡,而是總量的失衡。即總的購買量少於總的生產量。
要理解儲蓄引起經濟問題的關鍵點,在於懂得在市場經濟中每個為社會創造了財富的人都從社會獲得了大體上相當於他所創造的財富的錢。所以當他雖然參加了生產,但生產出來的產品不能轉變為財富時,或者說他雖然製造出了產品,但消費者因為把錢儲蓄起來而不去購買時,他將得不到收入。 在一個由中央控制的經濟中,情況完全不同。因為社會成員得到的收入與他為社會創造的價值無直接關系。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在一個由領導分配購買力的社會內,領導負責每個成員的衣、食、住、醫療、教育等,另外再給一點零花錢,每個社會成員的收入與他創造的財富無關。如果社會成員把零花錢存起來而使購買總量小於生產總量時,領導可以增加每個成員的貨幣收入(例如增加「薪水」),從而注入額外的購買力,使供應總量和需求總量保持平衡。日後一旦人們將儲蓄重新投向市場時,主管可以用各種方法約束購買力,包括限制百姓的貨幣收入(降低工資或裁員),提高物價水平,從國外進口商品以增加供應等等。在一個由千百萬個消費者和生產者分散作決策的市場經濟國家內,政府也作為分散決策者之一參加市場中的買賣,但它既不能控制工資,也不能決定物價。當消費者因儲蓄而減少購買時政府無權命令僱主增加工資。相反,如果產品賣不出去,僱主只會減少僱傭,或降低工資,使社會上的總購買力進一步消弱,造成惡性循環。衰退便由此產生了。
然而不論在何種社會制度下儲蓄原是每一個家庭都在從事的經濟活動。因此從全社會來講,家庭消費掉的產品價值永遠比生產出來的價值小。這里的差額是生產出來不用於家庭消費而用於基本建設的產品。因此我們發現,家庭的貨幣儲蓄總額必須等於全社會的投資總額。當這二者相等時,社會上生產出來的商品總值全部都消耗掉,或者用於家庭的日常消費,或者用於基本建設。可是問題恰恰在於家庭儲蓄總額未必等於社會投資總額。家庭的儲蓄總額是由各個家庭獨立決定的,而社會的投資總額是由各個企業家獨立決定的。家庭將儲蓄的錢存入銀行,企業家作出投資決定後從銀行借錢去搞基本建設。但存進銀行的錢未必等於從銀行貸出去的錢。在計劃經濟國家裡就不會發生這樣的間題,因為計劃中的基建項目由國家決定,他可以做到投資額等於儲蓄額(再加上國家代替家庭儲蓄的錢,也就是國有企業的利潤,它也可以分配給企業的主人,即全體人民)。僅當投資部門不遵守國家計劃決策,例如各工業部投資超過計劃指標或少於計劃指標時,儲蓄才不等於投資。即使發生這樣的情況,國家也可以及時調整基建規模而使二者保持平衡。
在美國這樣的市場經濟國家裡,要使由家庭決策的儲蓄恰好等於由企業家決定的投資,確實是難上加難。一直到 20 世紀 20 年代,經典的經濟學理論認為:存貸款的利率也是一種價格,當存款超過貸款時利率降低,減少了家庭儲蓄的積極性,同時卻增加了企業家貸款辦企業的積極性;銀行里的錢供不應求時則發生相反的過程,因此和其他任何一種商品一樣,利率的浮動可以使儲蓄與投資保持平衡。雖然這個理論在 19 世紀已經不太經得起事實的檢驗,資本主義國家不斷地經歷了衰退和繁榮的交替,但經濟學家們拿不出更有力的理論來解釋,只能說價格的調整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起作用,經濟的波動只是調整的過程而已。
可是 1929 年美國發生的大蕭條證明了上述的經典理論不足以解釋資本主義經濟動盪的原因。因為在那次大蕭條中美國的社會總產值連續三年急劇下跌,直到 10 年以後,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生產才恢復到原來的水平。這次大蕭條損失的財富大體上等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的全部戰爭開銷。美國有 1/4 的勞動力失業,許多家庭受凍挨餓,流離漂泊。在那次蕭條中利率降得很低,但投資仍非常微小。因為老百姓沒有錢買東西,企業家不會為了生產賣不出去的產品借錢開廠。換句話說,投資的積極性不僅取決於利率的高低,而且取決於市場的興旺。只要產品賣得快,建廠的成本即使高一點,仍舊有利可圖。1990 年秋季以來美國發生的最近一次經濟衰退再次證明了利率對經濟的促進作用相當有限。布希總統相信降低利率可以刺激經濟,所以政府和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相當於中央銀行)合作,接連五次降低利率,利率已經低到近 20 年來的最低點,但投資仍未明顯上升,整個經濟仍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或者說,生產出來的總價值大於百姓的消費加投資;更確切他說,企業家眼看生產出來的產品難以銷售,乾脆減少生產。國民生產總值不但沒有上升,反而連續幾個季度出現負增長。
美國在 1929 年 10 月開始發生的令人談虎色變的大蕭條還不僅僅是因為投資低於儲蓄。如果僅僅由於這一點,它只不過是一次比較嚴重的衰退,這種衰退在美國歷史上早已發生過許多次。由衰退演變成為大蕭條主要是另外兩個因素促成的,第一是百姓聽信謠言,紛紛到銀行里擠兌,第二是美國的中央銀行減少了貨幣供應,使資金更短缺,物價降低,企業家更不願投資(存錢獲利比辦企業獲利大)。最近(1991 年)國際商業信託銀行因發生巨額貪污,資金不足以抵債,造成存戶的存款不能兌現。如果存戶有靈通的消息,就可以事先將存款提出來避免損失。1930 年 12 月初,群眾在經濟衰退造成的恐懼心理影響下,聽信謠言,到美國銀行(事實上是一家普通的商業銀行,不過起了一個大名稱似乎是美國政府開的銀行)去擠兌。美國銀行因此倒閉,結果引起一連串小銀行雪崩似地跟著倒閉。銀行倒閉給工商業和儲戶雙重打擊,經濟進一步收縮,給衰退雪上加霜,當時美國銀行界未能挽救這家殷實的兄弟,據說是因為人事糾紛,歧視猶太人的偏見,再加上同行的忌妒心理所造成。按照銀行界的慣例,任何一家銀行受到擠兌威脅時,只要他在經營中信用良好,他有權請其他銀行借錢給他對付一時的周轉困難,其他銀行也有義務這樣做,因為這對大家都有好處。可是當時這種慣例並未成為一種制度,結果導致衰退發展為大蕭條。後來有鑒於擠兌對金融界造成威脅,美國法律規定大多數銀行必須對儲戶的存款保險。萬一銀行倒閉,存戶不會吃虧,這就消除了擠兌的根源。
當時這家美國銀行破產後,將它的資產拍賣清理,拍賣所得顯然低於資產的真實價值,何況在經濟蕭條的背景下。最後對儲戶的每一元錢償付了92.5 分。這說明如果儲戶不去擠兌,他們一分錢也不會損失。
小結:當購買總量少於生產總量時發生經濟運轉的障礙,這是由於投資少於儲蓄所引起。利率的波動可以調整投資和儲蓄,但所起的作用很有限。30 年代的大蕭條是兩個額外因素所誘發,即擠兌銀行和減少貨幣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