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投資理財應避免哪幾個致命的錯誤
要避免的錯誤太多了。比如羊群效應(跟著熱門新聞買賣股票,別人買什麼你也買什麼),過度自信(一個韭菜,把自己當作巴菲特那樣的股神),處置效應(虧錢的股票死活不肯割,賺錢的股票過早賣出)等等。
另外一個比較常見的錯誤是專挑最「貴」的買。很多人在購買理財產品時,抱著「選購名牌貨」的心態,專挑那些高大上,收費最貴的基金或者理財公司。殊不知這是最業余的理財錯誤。
這讓我想起我之前看過的一本書,是一個朋友送給我的,叫做《小烏龜投資智慧》,作者伍治堅。在他那本書中,就提到了投資者最容易犯的三個錯誤,包括我上面提到的這些錯誤。
伍治堅在知乎和雪球上都有專欄,好像叫什麼證據主義之類的。
B. 投資理財最容易犯那些錯誤
一、20-35歲最容易犯的錯誤
1)太過保守
在20-35歲期間,大多數投資者面臨的問題是沒什麼財可以理。在大學剛畢業的5-10年內,大多數人很難通過儲蓄積攢起來可供投資的資金。主要原因在於,首先大學剛畢業的話,一個年輕人的薪水不會太高,扣除房租,消費,旅遊等開支的話,剩下的不會很多。到了30歲左右,如果要結婚買房,那麼這一關可能已經將絕大多數人的儲蓄耗盡了。其次在結婚後,大多數家庭面臨的問題是生育下一代。按照現在城市裡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支出,如果一個家庭有一到兩個小孩,那麼他們的日常開支可能就已經將夫妻的薪水收入消耗的差不多了。
2)缺乏恆心 年輕人最容易犯的第二個毛病是缺乏恆心。缺乏恆心可以體現在很多方面,每過一段時間就要跳槽換工作,無法堅持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標等等。
二、36-50歲最容易犯的錯誤: 過度消費,儲蓄不夠 對於大部分來說,年輕時期的好日子還沒有享受夠,眼睛一眨就進入了中年危機。
如果在家庭開支方面不注意節流,那麼中年階層在步入老年的過程中會面臨越來越大的經濟壓力。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中年人士特有的上有老,下有小的「夾心層」狀態。
三、60歲以後最易犯的錯誤:過度自信
當一個人到了60歲以上,最大的錯誤可能在於他對自己財商的過度自信,因此一直到很大的年齡還相信自己可以做出完全正確的投資決定。
C. 哪些投資理財行為是錯誤的
行為一:無獨立思維
投資者在做理財策略時,難免因周圍環境而受到影響,使你的投資思維無法做出正確判斷,往往造成選錯方向。對此,小編建議,進行投資理財要堅持自己的主見,有獨立的思維,制定好理財計劃,避免人雲亦雲。
行為二:習慣做「苦工」
所謂的「苦工」,這里指的是投資者經過多年的重復性收集金融財經資料,進行判斷性投資,並參照自己的經驗,再定好理財計劃。倘若把這當成了習慣,那麼這些人的財富會很小,甚至勞而無功。因此,投資者要懂得適時參與和休息,把握投資的時間點,趁機購買。
行為三:情緒波動大
任何理財都伴有一些風險,故而投資者在選擇理財方式前,要綜合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合適更重要。當然,若投資失敗,你的情緒也要把控好,不可貪心,特別是還想投資更多把虧損賺回來的這種錯誤決定。此時,小編認為你應總結此次投資失敗的問題所在,經過分析再做出正確的判斷,切不可參與超過自己承受能力的投資,投資需謹慎。
D. 理財錯誤有哪些
猶太人認為最常見的錯誤就是人們認為只有在富有之後才談得上理財,實際上剛好相反:理財是致富的前奏,你不事先理財就永遠不會富有。
理財規劃常常被認為是必須要累積很多錢之後才去做的事,事實上每個人都需要一些理財計劃,不論是自己定還是請人幫你准備。下面為你列出了33種常犯的理財錯誤,可以幫助你避免重蹈覆轍。
有些人不進行理財規劃,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找尋理財顧問幫忙,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去貨比三家,多拜訪一些理財專家,直到你認為找到了可勝任、誠實、有經驗和讓你放心的人。很多理財顧問的初次咨詢是免費的,如果投緣,你通常可以在電話上交談。
當然最有效的是從現在就開始學習理財知識。
人們常犯的理財錯誤包括:
(1)沒有目標與計劃;
(2)太晚規劃長期的目標;
(3)認為自己無法實現理財目標;
(4)不正確或不實際地估計生活費用或各項理財目標的期望值過高;
(5)不知道錢是怎麼花掉的;
(6)緊急預備金不夠甚或沒有;
(7)粗劣的記賬內容;
(8)沒有去追蹤儲蓄或投資的表現如何;
(9)不知道所有的存款和投資將會有哪些風險;
(10)將錢放在跟不上稅賦和通貨膨脹率的低利率存款中;
(11)不適當的資產分散;
(12)進行不了解或不符合自己風險承擔程度的投資;
(13)對投資過於感性或情緒化,而未能考慮所有的事實情況;
(14)從不運用借貸的錢於投資上;
(15)太過依賴理財專家;
(16)當有需要時卻不尋求理財建議;
(17)揮霍一筆意外之財;
(18)對房屋或其他貴重物品投保不足;
(19)不適當或不適合的保險;
(20)沒有貸款、房貸、信用卡和買保險、買股票的概念;
(21)沒有建立個人的信用;
(22)花錢混亂,有一點兒花一點兒,從不循環使用;
(23)所得收入必須用來償還大量債務;
(24)未能合法地節省所得稅;
(25)未能充分利用節稅的投資;
(26)不正確地預繳所得稅;
(27)沒有為子女存錢;
(28)不正確地與人共同持有財產;
(29)有關錢的事情與家人缺乏溝通;
(30)空想有人將來會照顧你(例如家人或政府);
(31)忽略了金錢的時間價值;
(32)未能在理財規劃的專題上吸收新理念;
(33)有拖延的習性。
在這些問題中,拖延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當沒有財務危機發生,不需立刻採取行動時,一般人就會很容易地拖延,並且忽視理財規劃的需要,等到要用錢時,就感到生活的重壓幾乎讓人難以承受。
大部分人寧願過著日復一日的生活,也不願意去應付一個遙遠而未知的將來。況且,理財計劃也不都是好玩兒的,有時候它包括買輛新車或一次加勒比海旅遊,但同時它也包括死亡、失蹤和緊急事故在內的財務計劃。
理財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不慎重對待理財的人必不能慎重地對待生活。
最後一個抑制理財規劃的態度是:縱使因為通貨膨脹而逐漸喪失購買力,也不願意把錢放在保障最低利息以外的投資工具上。有些人害怕犯錯,他們拒絕學習有關個人理財的知識,寧願繼續以不懂為托辭,或乾脆以不行動來避免做決定的壓力。這是錯誤的,生活將教育他們必須學會理財。
E. 個人投資理財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對理財缺乏正確認識,將理財定義簡單化。
將理財局限於省錢理財的核心是「開源節流」,如果將理財局限於省錢,不僅會使資金閑置,錯失保值增值機會,還會直接降低個人和家庭的生活水平。
不清楚個人財務倘若不清楚個人的財務情況就貿然進行理財,不僅不會獲得成功,反而會導致失敗。
沒有具體的理財目標及規劃理財若沒有具體的目標和規劃,只會使財務混亂不清。
隨波逐流,盲目跟風。
無法承受風險。
投資過於追求高收益對於市場,很多投資者都存在盲目樂觀的問題。
只做一次理財規劃,一成不變地理財。
F. 為什麼有些人投資理財總是失敗
比如P2P理財,投資要選擇靠譜的平台,如果平台跑路,那麼就血本無歸了,
再多的收益,也比不上賠一次的。所以理財要謹慎,不要盲目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