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保險公司 資本補充債
在全國保險監督工作會議上,保監會主席吳定富首次披露了12家保險公司出現不同程度的償付能力不足的風險。
兩天後的7月17日,保監會一口氣又公布了9家保險公司的詳細增資情況,包括5家財險公司和4家壽險公司,分別是:都邦財險、華泰財險、中銀保險、大眾保險、永安財險、中航三星、信誠人壽、中美大都會、海爾紐約人壽。
對引發賠付能力不足的原因,吳定富在會議上分析道:「行業償付能力總體水平下降,除了受股票市場不斷走低的影響外,關鍵原因在於部分公司發展模式粗放,產品結構不合理,公司盈利能力不強甚至長期虧損,主要依賴股東增資或發行次級債維持償付能力。同時,部分公司的治理結構存在缺陷,沒有建立有效的內部風險管理機制,經營中的短期行為比較突出。」
同時,保監會還表示,對於快速發展中出現償付能力階段性不足的公司,要督促公司通過限制業務規模、加強分保、優化業務結構等措施改善償付能力,以及通過上市、增資擴股、發行次級債等方式籌集資本金,緩解償付能力不足的壓力。
同期保監會還公布,2008年上半年共有23家保險公司對其注冊資金進行增資,且其中不少都是去年已經進行過增資。
盡管有如此多家公司忙增資,且多數都為大手筆,但是,在保險行業內,償付能力不足似乎不足為懼。
都邦財險的一名會計認為,賠付能力的一個主要影響因素在於其股東權益。他們公司也是在今年完成增資的,增資後即大大提升了公司的賠付能力。
太平洋安泰保險公司的一位經理認為,這是行業的普遍現象。多少比率是充足、安全的,各國也不盡相同。
平安集團的一位內部人士認為,償付能力不足的公司更多的應該就是因為短期業務增長過快。
合眾人壽的相關人士也表示,償付能力充足率等於保險公司的實際資本與最低資本的比率,最低償付能力是保險公司在承擔現有負債的基礎上,進一步支持未來發展而建立的預警指標。償付能力是一個動態指標,保險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即使出現償付能力不足,也可採取增加資本金、合理運用保險資金、調整業務結構及控制費用等多種措施來解決這一問題。
保監會督促險企自填家門
如果不足畏懼,為什麼保監會推出了新的規定?什麼是賠付能力?
賠付能力是保護投保人利益的警戒線,是指保險機構履行賠償或給付責任的能力,也是保險機構資金力量與自身所承擔的危險賠償責任的比較。
2008年7月14日,保監會發布了《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並於2008年9月1日起實施,同日廢除了《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及監管指標管理規定》。
根據保監會最新發布的規定,按償付能力狀況,保險公司被分為不足類公司、充足I類公司和充足II類公司三類,其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低於100%、100%至150%、高於150%。
平安集團的新聞發言人盛瑞生在接受《證券日報》的采訪時解釋道,保監會的新規定是適時推出的,更加科學、合理,監管也更加嚴格,有利於整個行業向健康、穩健的方向發展。在償付能力方面,平安是新標准分類中最好的II類,公司償付能力充足主要是資本金充足,業務選擇和成本控制方面做得較好。
上述合資保險公司戰略部經理表示,保監會推出新的政策,應該是基於對風險的考慮。中國的保險行業與國外的不同,不會輕易的倒掉。但像今年上半年這樣巨災頻發的情況下,重大賠付的增多,大量的擠兌也可能導致公司經營出現風險。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教授也認為新的規定更加規范,更加突出了償付能力的重要性。
但是,值得思考的是,郝教授同時提出,我們採用歐美對償付能力的標准來監管中國的保險公司,就相當於用一個博士生的標准來要求小學生,這樣也好,也不好。長遠來看,這些標准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短期看來,有一點彈性其實是可以的,當然,監管機構不斷地敲警鍾也是對的。
「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償付能力是一個時點的概念。對於一個企業而言,如果長期償付能力不足肯定存在很大的風險。如果只是在某個時點產生不足,則很容易通過業務的調整而調整。我們打個比喻,中國的保險公司就是一個青少年,雖然這個青少年扛不起100斤的大米,但是我們不能說他沒有力氣。」郝教授分析道。
償付能力不足≠公司破產
從保監會公布的消息看來,保險公司的賠付能力不足已經不是今年首次出現了。保監會主席吳定富在此之前即透露過,2007年年底就發現10家保險公司賠付能力不足。
而在2005年,保監會還曾提出,國內中資壽險公司普遍存在償付能力不足的問題。而三大壽險巨頭中國人壽集團、太平洋壽險、新華人壽即被爆出償付能力不足,其中太平洋壽險的狀況最為嚴重。
當時被媒體爆出後即掀起了軒然大波。曾有人形象地比喻:就好像一家資不抵債的企業能去銀行貸款嗎?
但此前,中國保監會法規部主任楊華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經表示,如果某家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過低,就會出現破產倒閉的危險,但在我國,保險公司是不會輕易倒閉的。因為衡量保險公司能否持續穩定經營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償付能力,我國的保險監管部門對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監管非常嚴格。
因此,2006年,保監會便推動多家保險公司通過增資擴股、發行次級債、引入外資戰略投資者等多種方式充實資本金。
2007年,中英人壽、民生人壽、中德安聯等保險公司紛紛大舉實施增資擴股。而國內保險業的三大巨頭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陸續登陸A股市場融資。截至2007年底,保險業資本金總量已超過2000億元。
即使如此,在郝演蘇教授的眼裡,依然不足為懼。整個保險行業的總資金也就相當於中國工商銀行的1/3。
郝教授認為,「中國的保險市場是一個豆芽菜的市場,但是一個後勁發展很大的市場。而海外市場已經發展到一定的形態了,擴張的空間很小。如果對未來有很好的預期,隨著新業務的上升,很多問題都會隨之化解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B. 中國投資銀行的前景
非常不錯,且有越來越集中的態勢,像中金公司、中信證券、銀河證券這樣的大券商越來越吃香
C. 安聯保險集團的發展現狀
通過收購國內保險公司、建立和完善銷售網路等一系列措施,安聯很快躍升為德國保險界的先導,並積極尋求向外發展。1893年安聯在英國倫敦開設了第一家海外分支機構。至1913年安聯的保費收入當中已有1/5來自於德國以外國家。
一戰結束後,安聯開始發展壽險業務,1922年在與幾家大型壽險公司談判失敗後,安聯僅用10天的時間就成立了自己的壽險子公司——安聯人壽保險銀行公司(Allianz Lebensversicherungs-AG),並且發展相當迅速,1927年即成為歐洲第一大壽險公司。同樣在1927年,安聯還收購了當時德國最大的意外險和責任險公司斯圖加特協會保險(Stuttgarter Verein)。這樣,通過新業務部門的設立和並購,安聯成為了一家綜合性的保險服務商。
不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安聯的業務受到沉重打擊,連總部大樓也在1943年毀於戰火。然而,兩次世界大戰都沒能擊倒生命力頑強的安聯:1949年安聯將總部由柏林遷至慕尼黑,重新建起了總部大樓,開始了二戰後的恢復期。隨著1950-70年代聯邦德國經濟的迅猛增長,一躍成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安聯保險集團也在此期間實現了飛速的發展,鞏固了自己德國第一大保險公司的地位。
從1950年代起,安聯開始恢復國際業務,先後在法國、義大利等西歐國家開設分公司,不斷在德國境外擴大業務規模:1959年安聯在巴黎設立辦事處,開始進入法國市場,1966年起又在義大利設立辦事處拓展業務。不過直到1970年,安聯的國外保費收入仍只佔到總收入的3.2%,顯示國際化的進程並不樂觀。其後,安聯開始加快海外擴張,自1975年起先後在英國、西班牙、荷蘭、法國和美國等國開設了法人保險公司。
1980-90年代西方經濟陷入了「滯脹」,一些企業的經營業績顯著下滑,掀起了一陣並購的熱潮,安聯也加快了企業並購的步伐。1984年安聯收購了義大利第二大保險公司RAS超過一半的股權;1989年又收購了法國保險商VIA/Rhin Moselle公司65%的股份;同年由於東西德統一,安聯接管了原民主德國國家保險公司,並在東歐劇變後收購了匈牙利布達佩斯保險公司。1990年安聯則以11億美元的出價收購了時為美國第11大財產險公司的消防隊員基金保險,此次並購使安聯在美國的保費收入增長了3倍;收購瑞士保險公司Elvia的舉動讓安聯在瑞士市場上成為第五大保險服務商;收購專營汽車保險的Lloyd Adriatico和Vereinte Group則令安聯在義大利市場的地位更加鞏固。除此之外,還有像英國的Cornhill、美國的USA人壽、澳大利亞的Manufacturers' Mutual Insurance Group以及總部位於開羅的阿拉伯國際保險(AIIC)等保險公司在近20年當中陸續加盟安聯。
在諸多並購案的決策當中,安聯十分注重收購對象是否能填補區域或者業務上的空白領域,這使安聯的收購大部分都對公司發展起到了正面作用,海外業務比重有了大幅提升,在1989年已佔到總保費的40%,之後這一比例還在不斷攀升。
1998年初,安聯出資45億歐元成功收購了法國第三大損險和意外傷害保險及第八大人壽保險公司—— AGF保險集團57.6%的股份,由此成為其控股股東。作為法國主要保險商之一,AGF當年同時還是巴黎證交所CAC40指數的成份股之一,截至2007年完全收購該公司並停止在巴黎證交所掛牌交易為止,安聯為這一並購案總共投入了約143億歐元。除此之外,安聯還在2006年以59億歐元的價格收購了義大利RAS公司剩餘的44.5%股份。
安聯在歐美地區的成熟市場當中,已形成了德國、義大利、法國、美國四大主體市場,僅在義大利的年保費收入即達140億歐元。同時,安聯還將新興市場中的亞太、中東和北非地區作為下一階段重點發展的區域。
在亞太地區,安聯集團經過多年來的精心經營,已擁有強大的業務網路,並在幾乎所有的重要國家和地區設有分支機構。1996年安聯整合該地區業務後,將地區總部設於新加坡。此後,為了加強在亞太區的市場地位,安聯的舉措不斷:
1996年安聯在印度尼西亞開設了集團在亞太地區的第一家壽險分公司;
1998年底,安聯收購了澳大利亞第七大保險公司MMI的全部股份,使其成為安聯的全資子公司;
在亞太其它地區,安聯持股89%的安宜信用保險香港有限公司於1999年4月正式開業;同年5月,安聯收購了在韓國排名第四的第一人壽保險公司後成為韓國最大的外國保險公司;6月,安聯在中國台灣收購了兩家保險公司從而進入台灣保險市場;7月,安聯在越南獲得經營非壽險業務的許可證成為當地首家外商全資保險公司。
2001年,安聯收購了馬來西亞的華僑保險,成立安聯普通保險馬來西亞有限公司,在2001-2004年間,該公司在大馬保險行業的排名從第13位上升至第7位;2007年易名為安聯馬來西亞有限公司。
2001年,安聯還與印度著名的家族企業巴賈吉集團組建了一家合資企業,安聯持有其26%股份,客戶數量超過1300萬,年保費收入突破20億歐元,位居安聯亞太區各國/地區之首。
2007年安聯(台灣)人壽實現的保費收入位列寶島外資壽險公司之首,也是安聯人壽全球第7大分公司。在保誠、ING等歐洲保險公司因經營不善陸續退出台灣市場之際,安聯卻顯示出對華人保險市場良好的適應性,取得了不俗業績:2007年安聯人壽(台灣)新單保費增速高達79%;2009、2010年連續兩年投資連結保險業務當地市場份額超過30%,其中2010年銷售投連險新單533億新台幣(約合18.5億美元),連續第2年位居台灣各保險公司投連險業務之首;總保費收入接近910億新台幣(約合31億美元),名列台灣各壽險公司第5位和安聯亞太區各分支機構前列。
安聯集團在亞太地區10餘個國家、地區開展保險業務,已擁有超過2200萬客戶,其中印度、中國台灣、澳大利亞和韓國的業務量位居該地區前四位,在2009年累計保費收入達85億歐元。2010年安聯在亞太地區的凈保費收入則進一步上升至93億歐元,占整個集團保費收入接近10%。 為了把公司發展成為一家國際性的金融綜合服務提供商,在1998年安聯作出了一個重要的戰略性決策:集團將把資產管理業務作為集團獨立的核心業務加以大力發展。2000年,安聯出資33億美元收購了美國太平洋人壽旗下PIMCO Advisor(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70%的股份,當時該公司管理著2560億美元資產,是美國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隨後安聯又以22億美元將Nicholas Applegate收歸旗下。藉助這兩起大型並購案,安聯僅用了兩年時間就由資產管理領域的空白變為掌管6000億美元資產的強者,這標志著安聯集團由單一的保險公司向多元化的金融集團發展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如今,安聯旗下的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債券型基金管理公司,擁有像全球「債券之王」比爾-格羅斯這樣的投資專家,2007年該公司還聘請了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作為經濟顧問,主要負責資產管理咨詢;安聯旗下的另一家資產管理公司德盛安聯資產管理(Allianz Global Investors)是全球第三大資產管理公司,並從2008年起成為全球最大的主動型資產管理公司。
2011年9月,安聯新成立了安聯資產管理公司(Allianz Asset Management),旗下包括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和安聯全球投資者(Allianz Global Investors)兩家企業,這意味著PIMCO在業務上與安聯其它資產管理部門進行了拆分。
安聯在全球范圍內管理超過400餘只開放式基金,種類涵蓋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等。這些基金投資於全球主要地區的金融市場,客戶 既包括公共養老基金、中央銀行、保險公司、大型企業、政府機構及慈善團體,還包括各類金融服務機構與個人投資者,資產管理市場以美國、德國、法國、義大利和亞太地區為主。中國社保基金於2006年也成為安聯集團的客戶,安聯旗下的PIMCO與德盛安聯成為社保基金海外投資的管理人一共取得了15%的投資份額:其中,德盛安聯為社保基金香港股票積極型產品投資管理人,PIMCO為全球債券積極型產品投資管理人(詳見社保基金理事會《關於境外投資管理人評選結果的公告》,2006年11月29日)這標志著安聯集團的資產管理能力也得到了中國政府的認可與信任。
由於安聯管理的資產數額十分龐大,涉及面很廣,因此安聯的投資運作一向以穩健為首要目標,選擇投資項目時非常嚴謹,「草根研究」是安聯旗下基金做投資決策時主要運用的方法。所謂「草根研究」,即行業研究員要長期親臨上市公司的生產、銷售環節開展實地調研。譬如,要購買一隻葯物製造商的股票,研究員或分析師並不是首先根據財務報表數據分析其基本面,而是對醫院的醫務工作者進行大量訪向,詢問他們是否會為病人開出此類葯物、這個葯療效怎麼樣等等。通過類似的大量訪問寫出調查研究報告,判斷公司的經營狀況和成長前景,進而反證該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
1987年,安聯購入了一隻業績非常優秀的游戲機生產企業的股票,該公司的電子游戲機等玩具當時風靡兒童市場。但有一天,當安聯的首席投資執行官回到家中時,發現女兒已經改為熱衷玩另一種品牌的游戲機了,並告訴爸爸其他小朋友也都像他一樣不玩以前那家公司生產的游戲機了,因為有些過時了。由此,安聯認為透過財務報表來判斷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具有一定時滯性,當其產品從鼎盛走向衰退之初,並不能立刻從報表上反映,僅僅根據財務數據可能會作出錯誤的投資決策。於是,他開始著手建立一隻非金融研究團隊,建立一套完整的市場跟蹤、調研和分析的流程和方法,用於對傳統的以財務報表分析為主的金融研究的補充和反證。
1999年12月,安聯旗下的草根研究員通過對大量的市場實地調研,發現2000年英國和美國市場對高檔紅酒需求的增長極為強勁,而其中澳大利亞southcorp公司生產的高檔紅酒,雖然每瓶價格比市場同類產品高出12澳元,但仍然最受消費者喜愛。因此草根研究員向公司相關行業的研究員發出報告,提請行業研究員給予關注。草根研究員在隨後一年中,密切跟蹤紅酒市場的發展動態,證實southcorp確實在所有競爭者中獨占鰲頭。其後,該公司同本國的rosemount estates公司合並,草根研究員發現,合並後該公司的市場地位進一步加強,而且其高價位的營銷策略也並沒有影響到他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由此,行業研究員分析認為,該公司未來的收入和利潤都將是高速增長,具備巨大的投資價值。最後,基金經理根據研究團隊的分析做出了投資決策。而該公司股票後來的市場表現,則證明了研究團隊判斷的正確,為安聯集團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經過10多年的發展,安聯的草根研究團隊遍布世界各地,分別由醫生、律師和經銷商等組成。「草根研究」理論和方法也已逐步完善,並在安聯集團的全球范圍作為系統的「獨門兵器」予以運用,對投資收益貢獻良多。 ——(以上有關「草根研究」的介紹摘自《中國經濟周刊》2004年第12期)
在2001年,安聯還嘗試進入銀行業領域,它們以235億歐元的價格收購了德國第三大銀行德累斯頓銀行。這次收購使安聯實現了金融混業經營,並且資產總額首次突破了1萬億歐元,成為僅次於花旗、美國國際集團和匯豐集團的世界第四大金融集團。
不過由於安聯集團自身對銀行業務不熟悉,對困難估計不足,在當時西方經濟不景氣的外部環境影響下,低迷的股市令德累斯頓銀行的投資產品虧損嚴重,拖累了安聯的財務狀況及利潤表現,並在2002年出現了虧損,表明這一合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事物的發展令安聯感到難以控制,其後展開了一系列的資源整合,規劃了財產險、壽險、資產管理和銀行四大板塊的核心業務,順利走出了周期性低谷,年凈利潤升至79.66億歐元(2007年),在當年全球保險公司中名列第3位。
由於德累斯頓銀行始終未能與安聯形成有效整合,在2008年3月安聯以98億歐元的價格將其出售給德國商業銀行,同時還獲得了該行的資產管理部門Cominvest,以及長達15年的獨家代理銀行保險銷售權。並購完成後安聯不再直接經營銀行業務,但成為德國商業銀行最大的股東,而該銀行的資產總額也超過德意志銀行成為德國資產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雙方在銀行保險等方面將開展更緊密的合作。 經過多年來的不懈努力,安聯在全球許多領域的影響力也是與日俱增,這得益於公司擁有的雄厚實力和100多年歷史的積累。
作為德國最大的金融集團,安聯與大眾汽車、德意志銀行、慕尼黑再保險、西門子電氣、曼恩重工等德國行業巨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特別是與德國最大的商業銀行德意志銀行之間存在著既競爭又合作的復雜關系,對本國經濟起著重量級影響。
作為一家全球范圍內享有盛名的保險業巨頭,安聯一直在為世界500強當中上百家企業提供保險服務,包括IBM、可口可樂、波音、寶馬汽車、阿爾卡特等跨國巨頭。
作為國際主要的工業險承保人之一,安聯在世界各地擁有一批高素質的工程師。這些專家不僅為客戶提供專業咨詢,還可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為他們設計特殊保險保障。設在慕尼黑市近郊的安聯技術中心前身是1932年成立的「損害研究設備檢測中心」(AZT),正是AZT率先將安全氣囊引入了汽車工業,各類轎車中的安全氣囊,就是來自AZT的技術專利。前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後,跨國犯罪集團在德國活動猖獗,大肆盜竊車輛,運往東歐和前蘇聯地區銷售,安聯保險公司每年因此導致數億馬克的虧損。於是,該公司投入力量研製汽車防盜技術,先是設計出一種盜賊偷車時會自動鳴笛的防盜鎖,又進一步研製出了汽車電子密碼鎖,高檔轎車中的智能控制門鎖,就是這樣誕生的。另外,在一些德國汽車製造商的產品研發也得到了安聯技術中心提供的支持,比如大眾高爾夫6代的安全系統研發就得自大眾汽車與安聯技術中心的合作。
安聯還是一家優秀而專業的投資者,在多年的業務拓展過程當中,與全球許多行業的巨子建立了親密的合作夥伴關系。它持有西門子電氣、巴斯夫化工、大眾汽車、拜爾制葯、道達爾石油、寶馬汽車等多個世界著名工業集團的股份,同時也投資於德意志銀行、慕尼黑再保險、法國巴黎銀行等知名金融機構,凸顯了作為金融巨頭的影響力。
安聯承保的大型工程建設項目遍布世界各地,例如馬來西亞452米高的國家石油公司雙子塔、曼谷地鐵、印尼發電廠、丹麥與瑞典之間的跨海大橋、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德國法蘭克福歌劇院、新加坡輕軌等。
安聯集團還介入了許多好萊塢和寶萊塢電影的拍攝與製作,《泰坦尼克號》、《哈利-波特》等大片的拍攝和製作過程當中耗費了巨大的投入,設備、道具和人員需要強有力的公司提供保障以防範風險,它們的製片方都是安聯集團的客戶;第81屆奧斯卡的79 部獲獎提名影片當中,有46部影片的拍攝和製作購買了安聯在美國的控股子公司「消防隊員基金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險。
安聯還作為主贊助商出資冠名了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主賽場——位於慕尼黑市的Allianz-Arena大球場,該球場是德甲豪門拜仁慕尼黑俱樂部的主場。此外,安聯保險集團還常年贊助世界一級方程式汽車賽及威廉姆斯車隊(Williams F1Team),代表全球最高水準的萊德杯(Ryder Cup)高爾夫對抗賽和美洲杯帆船賽(America』s Cup)等經典體育賽事。
D. 投資什麼理財產品可以有稅後8%的年收益,風險要非常小
首先要更正一個觀念,高收益的產品必定是伴隨著高風險的,沒可能讓你吃得飽又睡得好。8%的年收益已經是一個正常經濟發展狀態下的高收益水平,像06年股市、基金隨便達到15%、20%收益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請樓主一定要去掉僥幸心理。國債是風險最小的一種理財產品了,因此收益也是偏低的,國債的收益按年期長短不同有不同的年收益。像2008年憑證式(三期)國債,其中3年期票面年利率5.74%;5年期票面年利率6.34%。買了幾年期的國債你的錢就要放到那裡幾年不動,流動性較差。其他銀行理財產品無非就是債券型,股票型,混合型等,收益率和風險度各不相同,但是這種產品銀行是不保證最低收益率的,你可以在產品說明裡找到相關文字。
E. 畢業論文-保險資產證券化
論保險投資資產證券化
【原文出處】保險研究·論壇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號】200407
【分 類 號】F104
【分 類 名】統計與精算
【復印期號】200405
【作 者】安洪軍/畢姝晨
【作者簡介】安洪軍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畢姝晨 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計財部,上海 200120
【內容提要】過低的保險投資資產證券化程度,既不利於提高保險資金的流動性和收益性,也不利於加強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之間的有效聯系。本文先對我國保險投資資產證券化程度進行了現實考察,然後從四個方面分析了保險投資資產證券化程度過低的風險,最後提出改變這種狀況的相應建議。
【摘 要 題】精算
【關 鍵 詞】保險投資/資產證券化/資產負債管理
【責任編輯】代金
【參考文獻】
1 胡文富.我國保險業做大做強的策略[J].保險研究,2003,(10).
2 吳定富.保險資金運用與債券市場發展——在「債券市場發展:機遇與挑戰」國際論壇上的講話[R].2003-12-12.
3 江生忠.中國保險產業組織優化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101.
4 馬克·J·洛.強管理者·弱所有者——美國公司財務的政治根源[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9.128.
一、我國保險資產證券化程度的現狀考察
首先,我國保險資產證券化總體程度低。這里我們所說的保險投資資產證券化僅指保險公司持有的證券化資產情況,由於保險資金運用渠道和比例的限制,我國保險公司所持有的證券化資產主要包括國債和證券投資基金、企業債券和金融債等主要投資形式。從國際發展的趨勢看,20世紀80年代後期,保險資金運用的資產證券化趨勢不斷加強,美國保險公司證券化資產已超過80%[1]。
而我國最近5年證券化資產占保險公司資產總額的比例平均僅為38.84%(見表1(表略))。顯然,過低的保險資產證券化程度大大降低了保險資金的收益性和流動性。
其次,保險公司證券化資產結構配比不合理。在保險公司證券化的資產中,投資於風險性資產(非國債投資)的比例過低,主要以收益率低的國債投資為主。根據表1數據顯示,我國保險公司持有包括證券投資基金在內的非政府債券資產占整個資產總額的比例過低,最近5年非國債投資額占保險資產總額的比例平均為17.70%。單就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比例而言,平均只有3.85%左右。與此同時,我國1999年~2003年投資於安全性很高的國債的資產占投資總額的比例平均高達55.4%,在投資管制最嚴格的1999年,這一比例達到76.1%。
第三,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之間存在著不協同因素。目前,資本市場體系本身無法滿足不同類型企業的多層次需求,尤其是滿足保險市場的資產證券化需求能力低,造成保險資產證券化途徑限制。如:保險公司可以購買企業債券比例雖然在不斷提高,但是公司債券和金融債券每年發行只有幾百億元,與保險公司每年資產增加額相比,許多保險公司處於「吃不飽」的狀態。也就是說,現行市場投資工具與保險資金運用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國保險資金運用的項目在法律上沒有障礙,基本上同發達國家一樣,各種項目均可投資,但由於我國市場發育還不成熟,難以兼顧和保障保險資金運用的穩健性、安全性和收益性三原則,難以找到保險公司資產與負債相匹配的投資工具。其後果是,雖然我國保險資金運用的限制一直是呈放鬆的趨勢,但是銀行存款占保險資產總額的比重卻沒有下降的趨勢。在保險公司可以運用的資金中,50%以上是以銀行存款的形式存在的。截止2003年10月末,銀行存款已經接近於保險公司資產總額的一半(見表2(表略))。這意味著保險業從居民儲蓄中分流出來的資金一半以上又重新迴流到銀行,需要通過銀行進行「二次交易」後再融資出去,增加了交易成本,降低了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也增加了銀行風險[2]。
最後,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水平不高,資產證券化收益率較低。近幾年保險資金以年增長率30%的幅度保持持續增長,而年收入率卻不甚理想。如2001年全國保險資金平均收益率為4.3%,而2002年僅為3.4%,2003年上半年中國人壽透露,其半年收益率為1.86%,特別是隨著占最大比例的銀行協議存款利率的走低,保險公司不能通過投資增加利潤,保險資金的收益率面臨較大挑戰。
二、我國保險投資資產證券化程度過低的風險分析
首先,我國保險業已經進入了保險投資彌補承保利潤虧損的階段,保險公司的損益隨保險投資的波動而波動。從近幾年保險業發展趨勢來看,業務競爭日趨激烈,承保業務范圍越來越寬,承保責任不斷擴大,保險費率常常被壓至成本線以下,其直接後果必然帶來保險公司承保業務盈利甚少,甚至虧損,所以保險公司的利潤主要是由投資利潤決定的。從1999年起,我國主要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連續四年超出利潤總額(見表3(表略)),說明我國保險業事實上已經提前進入了保險投資彌補承保利潤虧損的階段,投資收益業已成為各保險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除個別保險公司和個別年份外,國內主要保險公司對投資依賴程度均超過了100%。在此背景下,如果不及時消除保險資金運用渠道和比例對保險資金流出保險業追逐利潤的限制,則生產者剩餘和消費者剩餘都難以擴大。
其次,由於資金運用能力和資金運用環境的限制,目前我國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的聯系度較低,保險業的資產利潤率(利潤總額比上資產總額)明顯較低。從表4(表略)可見,目前我國主要保險公司的資產利潤率平均在1.45%左右,並呈現出進一步下降的趨勢(已經從2000年的1.67%下降為2002年的1.45%),而法國安聯、日本生命、美國國際集團等保險公司的資產利潤率均在10%以上[3]。
再次,在放鬆保險管制過程中,由於缺乏對保險管制放鬆的范圍和次序上的把握,我國費率市場化的步伐明顯要快於投資管制放鬆過度,其後果是,在投資收益尚不能以更大比例彌補承保利潤下降缺口的條件下,保險公司面臨較大的利潤實現壓力。從財產保險市場看,2003年年初,監管層進一步以車險費率為代表放鬆控制後,保險公司仍然堅持以爭搶市場份額為導向,費率水平已經出現進一步向下調整的趨勢。可見,我國保險市場日趨激烈的價格競爭迫使保險價格水平進一步下降,導致某些險種的保費低於保險成本,導致整個保險業只有較低的回報。因此,保險業的資本比率(資本與資產比率)在下降,保險公司所面臨的經營風險在加大。
第四,在政府強化償付能力監管的背景下,保險公司將面臨著較大的資本金缺口,伴隨著保險費率水平和保險公司贏利能力進一步下降的趨勢,使得保險公司目前很難獲得充足的利潤來支持資本化,保險公司的融資成本事實在加大。可以說,資本金嚴重不足是困擾我國保險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根據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招股書中公開披露的信息,其上市集資的目的就是解決資本金不足所形成的償付能力缺口。按照監管要求,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償付能力應該為59.43億元,而上市前的實際償付能力僅為28.02億元,償付缺口達到31億元。實際上,我國計劃在海內外上市的保險公司大都是為了解決償付能力嚴重不足的問題。
綜上所述,我國保險投資資產證券化程度過低的風險日益顯現,直接影響到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和經營的穩定性,關繫到保險業的健康發展。同時,狹窄的資金運用渠道限制了保險功能特別是資金融通功能的發揮,削弱了保險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資金支持的作用。保險公司資產與負債嚴重不匹配,包括資產與負債的期限不匹配,預期資金運用收益率與保單預定利率不匹配等,不僅不利於化解壽險利差損等已有風險,還可能產生新的經營風險。
三、提高我國保險資產證券化程度的對策建議
第一,從發展債券市場來尋求提高保險資產證券化程度的突破點。在許多保險業發達國家都出現了保險公司大量持有各種債券的趨勢,而股票在資產中所佔的份額並不高,這種現象背後的機理是債券的收益性、流動性和風險性的組合比較適合保險資金運用的要求。「即使法律不限制人壽保險公司的投資,它們也經常更偏向於債務投資而不是資本投資。當保險公司的付款義務經過保險統計的計算被確定後,保險公司會更傾向於用投資回報來履行它們的義務。債務與資本相比能更好地履行它們的義務。保險公司的利潤將會來源於它們類似債務的義務和它們的債務投資之間的利差。」[4]。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目前我國債券市場品種發育很不平衡,公司債券市場品種和規模都不夠發達,而市政債券及其他類債券到現在還是空白,無法滿足保險公司的投資需求。因此,提高保險投資資產證券化程度必須從債券發展中尋求突破,盡管這種突破似乎超出了放鬆保險投資限制自身的界限。
第二,穩步推動保險資金直接進入股票市場。從國際發展的趨勢看,發達國家的股票市場投資比例占市場的份額相當可觀,美國佔20%,日本佔34%,英國佔60%。從投資回報水平看,僅美國過去20年的平均收益就達到10.2%[5],這表明股票市場為保險公司帶來了較高的回報。目前,我國保險公司還不能直接投資於股票市場,只能通過證券投資基金間接入市,受基金規模等限制,我國保險資金進入股市的比例較低。我國股票市場無論市場收益率,還是發展潛力都要比發達國家前景廣闊,而缺少了保險公司這一重要的理性投資者,股票市場的發展必然會受到嚴重影響。所以,支持保險資金以適當的比例直接投資股票市場,使之成為股票市場的一支主導力量,必將促進保險業的穩步發展。
第三,保險公司要適度進行長期戰略性投資。保險公司作為機構投資者,一是應當戰略性投資於那些有穩定經營歷史、財務穩健、經營前景廣闊、經營收益好的上市公司;二是應更注重未來5到10年和更長期限的投資收益,積極參與那些風險小、期限長、收益高的重大基礎設施、支柱產業等定向融資項目;三是應當充分利用香港活躍的銀團貸款市場等離岸金融市場,積極尋找其他海內外中長期投資項目。
第四,保險公司要加快推進產品創新。保險公司的新產品開發在保證保險產品滿足客戶保障需要的基礎上,在產品設計和定價等方面可以以自身的投資能力適度的與資本市場相互關聯。
第五,應加快提高資產負債管理水平。提高保險投資資產證券化程度,既是提高證券投資比例過程,也是保險公司優化資產負債管理的過程。保險公司的資產負債管理必須因產壽險不同而不同,產險業投資的資產要求的流動性優於壽險,而壽險的投資資產的盈利性和安全性要優於產險業。例如,根據目前國內壽險產品業務的來源不同,壽險資金的性質可以分為三類,分別對應著傳統產品、傳統分紅產品、投資連結產品等不同類型的產品。傳統產品由壽險公司自己承擔資金風險,享受盈餘。這類產品應投資於風險小的資產,比如國債、信用高的中小企業債、金融債等。而其他兩類的產品性質又決定其資金可以採取更靈活的方式運用。所以,保險公司要按資產負債合理匹配及風險控制原則,按照不同的資產和負債在數額、期限、性質、成本、收益等方面的對稱匹配關系,制定投資的工具和范圍,以及相應的投資比例,以最佳的合理投資組合獲得較高的收益。
第六,擴大可運用資產總量,盤活存量不良資產。由於經營的歷史原因,目前我國主要大的保險公司都存在大量的不良資產。這些資產的存在不僅影響保險公司整體資產質量和可運用資產總量,也制約了保險市場的發展。目前,可以適當借鑒我國國有銀行化解不良資產的做法,或成立單獨的管理機構撥離這部分資產,或者採取合理的價格以不良資產證券化形式出售,在資本市場融通資金的同時在資本市場進行投資。
F. 中德安聯的大事記
1910年於上海成立了在華首個辦事處
1970年代末,雙方一度中斷的保險業關系開始恢復。
1979年安聯董事會代表團訪問了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總部,建立了同中國保險界的聯系。安聯集團同人保正式簽訂了關於再保險和保險技術傳輸的合作協議,成為首家與中國保險公司簽署合作協議的的國際保險公司。
1993年12月在北京開設了第一家代表處;1994年又在上海和廣州分別成立了代表處。
1998年底,安聯在華的壽險業務經營機構——安聯大眾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獲准營業,並於1999年1月25日正式開業。這是歐洲保險公司在華第一家企業,安聯擁有該合資公司51%股份成為控股股東。
2001年3月安聯大眾與上海申花足球俱樂部簽約,成為該俱樂部當年唯一指定保險贊助商。
2002年安聯集團與國內知名券商國泰君安證券在上海合資成立了國聯安基金管理公司,這是第一家獲准籌建的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
2003年安聯集團在華的財產險經營機構安聯保險廣州分公司成立。
2003年安聯集團旗下的蒙迪埃爾救援集團在北京開設獨資公司,正式進入中國,成為國內第一家為汽車廠商提供專業道路救援的外商獨資公司。
2006年安聯集團作為中國工商銀行引進的戰略投資者,出資10億美元認購了該行發行的64.32億H股;中國工商銀行已成為安聯在華銀保業務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2006年安聯大眾人壽保險公司變更為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總部位於上海,安聯仍持有有51%的股份,繼續保持控股地位;同時,在引進了國務院國資委直屬企業中信集團旗下的中信信託作為合資夥伴後,安聯在華分支機構的社會認知度得到提升,有利於進一步拓展壽險業務。中德安聯已在上海、廣東、深圳、江蘇、浙江、四川、山東、北京等地開設了分公司,今後數年內還將擴展到湖北、福建等地。
2006年安聯集團旗下的德盛安聯資產管理公司(Allianz Global Investors)和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PIMCO) 均成為全國社保基金海外投資的10家管理機構之一,分別成為香港股票積極型產品投資管理人和全球債券積極型產品投資管理人,合計取得15%的社保基金海外投資份額。
2007年安聯集團與上海財經大學合作成立了安聯銀保學院,共同培訓銀行保險專業的管理人才與銷售人才。
2007年10月,裕利安宜與中銀保險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將為中銀保險提供再保支持,同時為中銀保險提供全面的核保、核賠等方面的技術支持及培訓將為中銀保險提供再保支持,同時為中銀保險提供全面的核保、核賠等方面的技術支持及培訓。
2008年5-12汶川地震發生後,安聯集團積極幫助災區進行恢復重建工作,先後在四川德陽綿竹市捐資修建了安聯齊福小學、安聯齊福幼兒園和安聯孝德小學、安聯孝德幼兒園。
2009年安聯集團作為太平洋保險公司引進的基礎投資者,出資1.5億美元認購了太平洋保險公司在港發行的H股,同時在養老金、再保險等業務上達成了一系列非約束性合作意向。
2009年9月中德安聯人壽保險的注冊資本增資申請獲中國保監會批准,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由14億元增至20億元。
2010年1月安聯保險廣州分公司通過中國保監會審批,改為安聯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並於7月份開始正式營業。由一家分公司變身為安聯集團獨資運營的法人保險公司後,安聯集團今後起可在全國各地開設分支機構拓展財產險業務,而之前的廣州分公司僅能在廣東省境內開展業務。
2010年9月安聯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由2億元增至2.2億元。
2011年1月10日,安聯集團對外公布該公司日前又斥資8.55億美元增持太平洋保險公司H股。安聯集團已持有太保2.4億H股,持股比例占太保H股的10.4%,占太保全部流通股份(A+H)的2.8%。此舉標志著安聯進一步加強了對太保的長期投資。
2011年3月,裕利安宜信用保險與中國太平洋保險簽訂保險與再保險合作協議。
2011年5月5日,安聯財產保險(中國)與華泰財產保險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擬在交強險和機動車保險事故處理方面展開合作。
G. 安聯保險集團的大事記
早在1910年,初創不久的安聯就與中國建立了關系,當年公司於上海成立了在華首個辦事處,活動在東南沿海的部分港口城市,與部分德國在華企業及商人開展業務往來,主要經營火災保險和貨運保險,後來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雙方聯系一度中斷。
1970年代末中國保險業剛開始恢復之際,安聯董事會代表團就於1979年訪問了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總部,建立了同中國保險界的聯系。此次訪問後不久,安聯集團同人保正式簽訂了關於再保險和保險技術傳輸的合作協議,成為首家與中國保險公司簽署合作協議的的國際保險公司,後來安聯還陸續與太平洋保險、平安保險公司簽訂了技術傳輸合作協議,為改革開放後中國保險業的起步和發展作出了貢獻。
經當時的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安聯集團於1993年12月在北京開設了第一家代表處;1994年又在上海和廣州分別成立了代表處。在安聯上海代表處,有來自總部設於歐洲的安聯風險咨詢和顧問公司的技術專家提供的有關技術和風險管理的咨詢。在同濟大學,安聯出資建立了中德學院安聯保險教研室提供保險管理專業研究生課程;旗下的德累斯頓銀行也設立了教研室提供金融專業研究課程。(現任安聯集團董事的蔡德禮先生曾祖父就是同濟大學前身「德文醫學堂」的創辦人之一)
1998年底,安聯在華的壽險業務經營機構——安聯大眾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獲准營業,並於1999年1月25日正式開業。這是歐洲保險公司在華第一家企業,安聯擁有該合資公司51%股份成為控股股東。
2001年3月安聯大眾與上海申花足球俱樂部簽約,成為該俱樂部當年唯一指定保險贊助商。
2002年安聯集團與國內知名券商國泰君安證券在上海合資成立了國聯安基金管理公司,這是第一家獲准籌建的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
2003年安聯集團在華的財產險經營機構安聯保險廣州分公司成立。
2003年安聯集團旗下的蒙迪埃爾救援集團在北京開設獨資公司,正式進入中國,成為國內第一家為汽車廠商提供專業道路救援的外商獨資公司。
2006年安聯集團作為中國工商銀行引進的戰略投資者,出資10億美元認購了該行發行的64.32億H股;中國工商銀行已成為安聯在華銀保業務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2006年安聯大眾人壽保險公司變更為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總部位於上海,安聯仍持有有51%的股份,繼續保持控股地位;同時,在引進了國務院國資委直屬企業中信集團旗下的中信信託作為合資夥伴後,安聯在華分支機構的社會認知度得到提升,有利於進一步拓展壽險業務。中德安聯已在上海、廣東、深圳、江蘇、浙江、四川、山東、北京等地開設了分公司,今後數年內還將擴展到湖北、福建等地。
2006年安聯集團旗下的德盛安聯資產管理公司(Allianz Global Investors)和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PIMCO) 均成為全國社保基金海外投資的10家管理機構之一,分別成為香港股票積極型產品投資管理人和全球債券積極型產品投資管理人,合計取得15%的社保基金海外投資份額。
2007年安聯集團與上海財經大學合作成立了安聯銀保學院,共同培訓銀行保險專業的管理人才與銷售人才。
2007年10月,裕利安宜與中銀保險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將為中銀保險提供再保支持,同時為中銀保險提供全面的核保、核賠等方面的技術支持及培訓將為中銀保險提供再保支持,同時為中銀保險提供全面的核保、核賠等方面的技術支持及培訓。
2008年5-12汶川地震發生後,安聯集團積極幫助災區進行恢復重建工作,先後在四川德陽綿竹市捐資修建了安聯齊福小學、安聯齊福幼兒園和安聯孝德小學、安聯孝德幼兒園。
2009年安聯集團作為太平洋保險公司引進的基礎投資者,出資1.5億美元認購了太平洋保險公司在港發行的H股,同時在養老金、再保險等業務上達成了一系列非約束性合作意向。
2009年9月中德安聯人壽保險的注冊資本增資申請獲中國保監會批准,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由14億元增至20億元。
2010年1月安聯保險廣州分公司通過中國保監會審批,改為安聯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並於7月份開始正式營業。由一家分公司變身為安聯集團獨資運營的法人保險公司後,安聯集團今後起可在全國各地開設分支機構拓展財產險業務,而之前的廣州分公司僅能在廣東省境內開展業務。
2010年9月安聯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由2億元增至2.2億元。
2011年1月10日,安聯集團對外公布該公司日前又斥資8.55億美元增持太平洋保險公司H股。安聯集團已持有太保2.4億H股,持股比例占太保H股的10.4%,占太保全部流通股份(A+H)的2.8%。此舉標志著安聯進一步加強了對太保的長期投資。
2011年3月,裕利安宜信用保險與中國太平洋保險簽訂保險與再保險合作協議。
2011年5月5日,安聯財產保險(中國)與華泰財產保險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擬在交強險和機動車保險事故處理方面展開合作。
2011年12月,安聯財產保險(中國)增加註冊資本申請獲中國保監會批准,該公司注冊資本由2.2億元增加為4.2億元,幾乎擴充了近1倍。
長期以來,安聯以其雄厚的資金和技術力量與中國的金融、保險界保持著密切合作,有力地保障了一批國家重點項目的建設,如大亞灣核電站、二灘水電站、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上海的大眾汽車工廠、上海地鐵一、二號線、廣州地鐵一號線、香港新機場、上海金茂大廈、日照電廠等大型項目均由安聯集團承保。同時,安聯集團還積極發展中國其它領域的重要客戶,其中包括聯想、海爾、康佳、美的等國內知名企業。此外,不少在華投資的德國企業也為員工選購安聯的團體保險產品。甚至,一些在海外投資發展的中國企業也在購買安聯的保險,例如2009年中鋼集團印尼礦業就在安聯印尼分公司為員工購買了包括意外、健康等五類保障產品。
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作為安聯在華壽險業務的經營機構,在發展過程中還充分利用了安聯作為一家全球化企業的優勢,積極引進安聯在其它地區的優秀產品,例如2009年中德安聯推出的新產品Super Fit(超級隨心),其產品形態即來自東南亞近鄰泰國。曾擔任過安聯(泰國)人壽CEO的英國人Wilf Blackburn(柏思安)在2009年初出任中德安聯CEO之後,將這款在泰國銷售良好的產品引進到中國並加以改進,力圖在產品創新上領先於國內其它保險公司,這款產品的保費收入已佔公司個險銷售渠道的40%以上。
安聯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由於受國內政策限制,無法承保交強險,因此主要利用產品和服務方面的優勢致力於發展德系車的高端客戶。安聯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Allianz China General Insurance Company Ltd. ) 是由德國安聯保險公司單獨出資,在中國注冊成立,總部設於廣州的外商獨資法人保險公司;其前身為安聯保險公司廣州公司,是安聯保險集團在中國設立的首家經營財產保險的分公司,於2003年成立。自成立以來,安聯保險公司廣州分公司一貫以專業、盡心的敬業精神向廣東省(包括深圳)的客戶提供財產險、責任險、貨運險、工程險和國內信用保險,以及短期健康險和意外傷害保險等保險業務,並先後在深圳、東莞、佛山、江門等地設立了營銷服務部。多年以來,公司經營業績持續增長,並連年突破預期經營目標,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
今天,安聯保險集團在華已經擁有了包括壽險、非壽險、信用保險、基金管理業務在內的全部核心業務,是唯一一家獲得了壽險和非壽險兩項業務在華經營許可的歐洲保險公司,安聯在中國的公司包括: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經營壽險)、安聯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經營財產險)、安宜信用保險有限公司(香港)、國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基本上囊括了安聯所有的核心業務。
H. 安聯保險集團的實力地位
作為一家世界領先的綜合性保險和資產管理公司,安聯集團的業務遍及所有的金融領域,范圍包括壽險和健康險、財產險和責任險,再保險領域中所有險種以及風險管理咨詢,並在全球范圍內為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提供資產管理服務。截至2012年,全世界約有18萬名安聯集團的員工在為客戶提供服務。
集團最重要的保險業務廣泛分布於全球77個國家和地區,總客戶數量超過8000萬,亞太地區佔1/4;集團有70%的保費收入來自於德國以外地區;在32個國家和地區當中安聯的保費收入位居當地保險市場的前5名。
以保費收入衡量,安聯集團是歐洲最大的保險公司,財產險保費收入長期位居全球第一,壽險保費收入亦排名全球前列,部分年度的綜合保費收入位居全球首位,是全球最大的保險公司之一。
同時,資產管理業務已成為安聯集團發展的重要業務之一。公司通過並購等一系列手段,現已躋身於世界五大資產管理集團。旗下擁有PIMCO、德盛安聯等著名投資公司,業務主要分布於歐洲、美國和亞太部分地區,納入管理的資產總額(包括集團自有資產及第三方資產)已超過16000億歐元。
擁有雄厚實力的安聯集團作為全球金融行業的巨頭,在財富雜志世界500強排名當中長期位居前列。其中,2008-2012年安聯集團分別位居世界500強第22、20、20、27和28位,顯示公司的經營相當穩健。此外,2010年安聯的凈利潤在歐洲最大的三家保險商當中(法國安盛、義大利忠利、德國安聯,均排在2010世界500強的前40位)位居第一。
除人身保險、財產保險和資產管理等主要業務之外,安聯集團還致力於為客戶提供更全面的風險管理服務:
總部設於巴黎的裕利安宜信用保險公司(Euler Hermes),由法國Eule集團(隸屬於法國AGF保險)於1917年創立的Hermes Kreditversicherungs-AG於2002年在安聯集團內部合並而來,提供包括貿易信用保險、雇員忠誠保險、債券及擔保證書,以及通過子公司提供的債務托收等服務,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信用保險公司,市場份額高達1/3以上,在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均設有分支機構。
安聯旗下的蒙迪艾爾救援公司(Mondial Assistance Group)是全球最大的救援集團,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的第三方緊急救援機構都建立了合作關系,開通了24小時緊急救援熱線,提供英語和當地主要語言服務,主要為客戶提供道路救援、境外旅遊緊急援助等,並與安聯保險合作開發國際旅行保險。據統計,蒙迪艾爾每年要處理將近20萬個醫療援助案例,涉及到200多個不同國家的27000多宗旅行者轉運回國案例。
在安聯集團總部慕尼黑市的近郊,還設有安聯技術中心,是從事工業事故預防和機動車安全性改良的專業研究機構,每年要撞掉數十台汽車作為安聯保險劃分汽車保險等級的權威試驗,還曾為汽車安全氣囊、防盜鎖的研發和運用做出過主要貢獻。(可參看後文介紹)
擁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安聯還是全球最有價值的品牌之一。在全球最大的綜合性品牌咨詢公司Interbrand 公布的2010年度全球最佳品牌排名當中,安聯名列第67位,在所有金融企業當中排名第2;當年安聯的品牌價值為49億歐元。
憑借在全球保險和金融服務領域中的堅實地位和雄厚財力,安聯集團擁有全球信用等級評審機構如標准普爾(Standard&Poor)和美國保險評審機構A.M.Best所評定的高等信用評級,分別為AA+和A++。
此外,安聯集團還是歐洲三大股票交易指數之一——法蘭克福DAX30指數的成份股,是歐洲股票交易市場上主要藍籌股之一,截止2011年7月8日,該公司收盤股價為95.48歐元,總市值約430億歐元。
I. 華鑫證券有限公司
任何證券公司對投資者都沒有風險了,實行了第三方存管後,證券公司動不了你的錢了。
反正不能夠去國金證券開戶,那裡的傭金是全國最高的。
J. 保險業的盈利方式是怎樣的
保險公司的傳統經營模式是依靠「三差」來實現利潤的。
「三差」分別為如下:
1、死差益: 實際死亡人數 < 預定死亡人數而產生的。
2、費差益: 實際所用的營業費用 < 預定營業費用而產生的。
3、利差益: 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 > 保險合同預定的平均利率而產生的。
投資收益是保險公司重要的利潤來源:
隨著保險業的發展,保險公司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從國外保險行業的經營狀況看,大多數保險公司的保險業務本身都是虧損經營,它們都是通過保險資金的投資收益來彌補直接承保業務的損失。
近年來,國際大保險機構的實踐也有效地驗證了資金運用對於保險業發展的重要性。投資業務開始與承保業務並駕齊驅,成為保險公司發展不可或缺的兩個輪子。
(10)安聯債券投資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第六十七條
設立保險公司應當經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准。 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審查保險公司的設立申請時,應當考慮保險業的發展和公平競爭的需要。
第六十八條
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主要股東具有持續盈利能力,信譽良好,最近三年內無重大違法違規記錄,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二億元;
(二)有符合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定的章程;
(三)有符合本法規定的注冊資本;
(四)有具備任職專業知識和業務工作經驗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五)有健全的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
(六)有符合要求的營業場所和與經營業務有關的其他設施;
(七)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六十九條
設立保險公司,其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二億元。 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根據保險公司的業務范圍、經營規模,可以調整其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但不得低於本條第一款規定的限額。 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必須為實繳貨幣資本。
第七十條
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向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設立申請書,申請書應當載明擬設立的保險公司的名稱、注冊資本、業務范圍等;
(二)可行性研究報告;
(三)籌建方案;
(四)投資人的營業執照或者其他背景資料,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上一年度財務會計報告;
(五)投資人認可的籌備組負責人和擬任董事長、經理名單及本人認可證明;
(六)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