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影響債券違約的因素有哪些
一、從債券投資收益率的計算公式R=[M(1+rN)—P]/Pn
可得債券價格P的計算公式P=M(1+rN)/(1+Rn)
其中M是債券的面值,r為債券的票面利率,N為債券的期限,n為待償期,R為買方的獲利預期收益,其中M和N是常數。那麼影響債券價格的主要因素就是待償期、票面利率、轉讓時的收益率。
1.待償期(期限因素)。債券的待償期愈短,債券的價格就愈接近其終值(兌換價格)M(1+rN),所以債券的待償期愈長,其價格就愈低。另外,待償期愈長,發債企業所要遭受的各種風險就可能愈大,所以債券的價格也就愈低。
2.票面利率。債券的票面利率也就是債券的名義利息率,債券的名義利率愈高,到期的收益就愈大,所以債券的售價也就愈高。
3.投資者的獲利預期(投資收益率R)。債券投資者的獲利預期是跟隨市場利率而發生變化的,若市場利率高調,則投資者的獲利預期R也高漲,債券的價格就下跌;若市場的利率調低,則債券的價格就會上漲。這一點表現在債券發行時最為明顯。
一般是債券印製完畢離發行有一段間隔,若此時市場利率發生變動,即債券的名義利息率就會與市場的實際利息率出現差距,此時要重新調整已印好的票面利息已不可能,而為了使債券的利率和市場的現行利率相一致,就只能就債券溢價或折價發行了。
4.企業的資信程度。發債者資信程度高的,其債券的風險就小,因而其價格就高;而資信程度低的,其債券價格就低。所以在債券市場上,對於其他條件相同的債券,國債的價格一般要高於金融債券,而金融債券的價格一般又要高於企業債券。
5.供求關系。債券的市場價格還決定於資金和債券供給間的關系。在經濟發展呈上升趨勢時,企業一般要增加設備投資,所以它一方面因急需資金而拋出債券,另一方面它會從金融機構借款或發行公司債,這樣就會使市場的資金趨緊而債券的供給量增大,從而引起債券價格下跌。而當經濟不景氣時,生產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將有所下降,金融機構則會因貸款減少而出現資金剩餘,從而增加對債券的投入,引起債券價格的上漲。而當中央銀行、財政部門、外匯管理部門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時也往往會引起市場資金供給量的變化,其反映一般是利率、匯率跟隨變化,從而引起債券價格的漲跌。
6.物價波動(通貨膨脹)。當物價上漲的速度輕快或通貨膨脹率較高時,人們出於保值的考慮,一般會將資金投資於房地產、黃金、外匯等可以保值的領域,從而引起資金供應的不足,導致債券價格的下跌。
7.政治因素。政治是經濟的集中反映,並反作用於經濟的發展。當人們認為政治形式的變化將會影響到經濟的發展時,比如說在政府換屆時,國家的經濟政策和規劃將會有大的變動,從而促使債券的持有人作出買賣政策。
8.投機因素。在債券交易中,人們總是想方設法地賺取價差,而一些實力較為雄厚的機構大戶就會利用手中的資金或債券進行技術操作,如拉抬或打壓債券價格從而引起債券價格的變動。
二、影響債券投資價值的內部因素
內部因素是指債券本身相關的因素,債券自身有六個方面的基本特性影響著其定價:
1.期限。一般來說,債券的期限越長,其市場變動的可能性就越大,其價格的易變性也就越大,投資價值越低。
2.票面利率。債券的票面利率越低,債券價格的易變性也就越大。在市場利率提高的時候,票面利率較低的債券的價格下降較快。但是,當市場利率下降時,它們增值的潛力也較大。
3.提前贖回條款。提前贖回條款是債券發行人所擁有的一種選擇權,它允許債券發行人在債券發行一段時間以後,按約定的贖回價格在債券到期前部分或全部償還債務。這種規定在財務上對發行人是有利的,因為發行人可以發行較低利率的債券取代那些利率較高的被贖回的債券,從而減少融資成本。而對於投資者來說,他的再投資機會受到限制,再投資利率也較低,這種風險是要補償的。因此,具有較高提前贖回可能性的債券應具有較高的票面利率,也應具有較高的到期收益率,其內在價值也就較低。
4.稅收待遇。一般來說,免稅債券的到期收益率比類似的應納稅債券的到期收益率低。此外,稅收還以其他方式影響著債券的價格和收益率。例如,任何一種按折扣方式出售的低利率附息債券提供的收益有兩種形式:息票利息和資本收益。在美國,這兩種收入都被當作普通收入進行征稅,但是對於後者的征稅可以遲到債券出售或到期時才進行。這種推遲就表明大額折價債券具有一定的稅收利益。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這種債券的稅前收益率必然略低於高利附息債券,也就是說,低利附息債券比高利附息債券的內在價值要高。
5.流通性。流通性是指債券可以迅速出售而不會發生實際價格損失的能力。如果某種債券按市價賣出很困難,持有者會因該債券的市場性差而遭受損失,這種損失包括較高的交易成本以及資本損失,這種風險也必須在債券的定價中得到補償。因此,流通性好的債券與流通性差的債券相比,具有較高的內在價值。
6.債券的信用等級。債券的信用等級是指債券發行人按期履行合約規定的義務、足額支付利息和本金的可靠性程度,又稱信用風險或違約風險。一般來說,除政府債券以外,一般債券都有信用風險,只不過風險大小有所不同而已。信用越低的債券,投資者要求的到期收益率就越高,債券的內在價值也就越低
影響債券投資價值的外部因素
1. 基礎利率。基礎利率是債券定價過程中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在證券的投資價值分析中,基礎利率一般是指無風險債券利率。政府債券可以看作是現實中的無風險債券,它風險最小,收益率也最低。一般來說,銀行利率應用廣泛,債券的收益率也可參照銀行存款利率來確定。
2.市場利率。市場利率風險是各種債券都面臨的風險。在市場總體利率水平上升時,債券的收益率水平也應上升,從而使債券的內在價值降低;反之,在市場總體利率水平下降時,債券的收益率水平也應下降,從而使債券的內在價值增加。並且,市場利率風險與債券的期限相關,債券的期限越長,其價格的利率敏感度也就越大。
3.其他因素。影響債券定價的外部因素還有通貨膨脹水平以及外匯匯率風險等。通貨膨脹的存在可能會使投資者從債券投資中實現的收益不足以抵補由於通貨膨脹而造成的購買力損失。當投資者投資於某種外幣債券時,匯率的變化會使投資者的未來本幣收入受到貶值損失。這些損失的可能性也都必須在債券的定價中得到體現,使其債券的到期收益率增加,債券的內在價值降低。
內部因素和債券投資價值相關關系
內部因素 因素變化 對債券投資價值的影響
期限長短 期限越長 市場價格變動的可能性越大
票面利率 票面利率越低 市場價格易變性越大
提前贖回規定 提前贖回可能性越高 內在價值越低
稅收待遇 具有稅收待遇 內在價值越高
流通性 流通性越高 內在價值越高
發債主體的信用 發債主體信用越高 內在價值越高
外部因素和債券投資價值相關關系
外部因素 因素變化 對債券投資價值的影響
基礎利率 上升 內在價值下降
市場利率風險 上升 內在價值下降
通貨膨脹水平 上升 內在價值下降
外匯匯率風險 所投資債券的幣種幣值下降 內在價值下降
B. 債券違約了,是否有本金也收不回的風險
債券投資最大的風險就是違約以後本金的損失,但違約以後也不一定是損失百分之百的,有時候清盤以後債券持有人並沒有損失,這個要看情況。
長期債券或長期債券發行主體出現下述情形之一的,認定該債券發生違約:
1、長期債券未到期前,債券發行主體破產或被接管。
2、債券發行主體不能在此長期債券到期日後90日內全額、償還本金和利息;
3、債券發生不利於債權人的債務重組行為,即通過重組使得債權人的債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包括本金和利息減免和延期。
(2)債券無違約金融無信用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上發行的國債主要品種有國庫券和國家債券,其中國庫券自1981年後基本上每年都發行。主要對企業、個人等;國家債券曾經發行包括國家重點建設債券、國家建設債券、財政債券、特種債券、保值債券、基本建設債券。
這些債券大多對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企業、基金等定向發行,部分也對個人投資者發行。向個人發行的國庫券利率基本上根據銀行利率制定,一般比銀行同期存款利率高1~2個百分點。在通貨膨脹率較高時,國庫券也採用保值辦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債券違約
C. 期限相同的各種信用工具利率之間的關系稱為
期限相同的各種信用工具利率之間的關系稱為利率風險結構。
利率的風險結構是指具有相同的到期期限但是具有不同違約風險、流動性和稅收條件的金融工具收益率之間的相互關系。多數情況下具有較低的流動性。
(3)債券無違約金融無信用擴展閱讀:
實踐中,通常採用信用評級來確定不同債券的違約風險大小,不同信用等級債券之間的收益率差(Yield Spread)則反映了不同違約風險的風險溢價,因此也稱為「信用利差」。由於國債經常被視為無違約風險債券(簡稱「無風險債券」),我們只要知道不同期限國債的收益率,再加上適度的收益率差,就可以得出公司債券等風險債券的收益率,並進而作為貼現率為風險債券進行估值。
在經濟繁榮時期,低等級債券與無風險債券之間的收益率差通常比較小;而一旦進入衰退或者蕭條,信用利差就會急劇擴大,導致低等級債券價格暴跌。
D. 誰能給我解釋下CDS信用違約保險,我看不懂!
CDS信用違約保險,即信用違約互換(Credit Default Swap,CDS)又稱為信貸違約掉期,也叫貸款違約保險,是目前全球交易最為廣泛的場外信用衍生品。
信貸違約掉期是一種新的金融衍生產品,類似保險合同。債權人通過這種合同將債務風險出售,合同價格就是保費。如果買入信貸違約掉期合同被投資者定價太低,當次貸違約率上升時,這種「保費」就會上漲,隨之增值。
ISDA(國際互換和衍生品協會)於1998年創立了標准化的信用違約互換合約,在此之後,CDS交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信用違約互換的出現解決了信用風險的流動性問題,使得信用風險可以像市場風險一樣進行交易,從而轉移擔保方風險,同時也降低了企業發行債券的難度和成本。
在信用違約互換交易中,希望規避信用風險的一方稱為信用保護購買方,向風險規避方提供信用保護的一方稱為信用保護出售方,願意承擔信用風險。違約互換購買者將定期向違約互換出售者支付一定費用(稱為信用違約互換點差),而一旦出現信用類事件(主要指債券主體無法償付),違約互換購買者將有權利將債券以面值遞送給違約互換出售者,從而有效規避信用風險。由於信用違約互換產品定義簡單、容易實現標准化,交易簡潔,自90年代以來,該金融產品在國外發達金融市場得到了迅速發展。
E. 債券投資有哪些風險
一、違約風險
違約風險,是指發行債券的借款人不能按時支付債券利息或償還本金,而給債券投資者帶來損失的風險。在所有債券之中,財政部發行的國債,由於有政府作擔保,往往被市場認為是金邊債券,所以沒有違約風險。但除中央政府以外的地方政府和公司發行的債券則或多或少地有違約風險。因此,信用評級機構要對債券進行評價,以反映其違約風險。一般來說,如果市場認為一種債券的違約風險相對較高,那麼就會要求債券的收益率要較高,從而彌補可能承受的損失。
二、利率風險
債券的利率風險,是指由於利率變動而使投資者遭受損失的風險。毫無疑問,利率是影響債券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利率提高時,債券的價格就降低;當利率降低時,債券的價格就會上升。由於債券價格會隨利率變動,所以即便是沒有違約風險的國債也會存在利率風險。
三、購買力風險
購買力風險,是指由於通貨膨脹而使貨幣購買力下降的風險。通貨膨脹期間,投資者實際利率應該是票面利率扣除通貨膨脹率。若債券利率為10%,通貨膨脹率為8%,則實際的收益率只有2%,購買力風險是債券投資中最常出現的一種風險。實際上,在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於國民經濟一直處於高通貨膨脹的狀態,我國發行的國債銷路並不好。
四、變現能力風險
變現能力風險,是指投資者在短期內無法以合理的價格賣掉債券的風險。如果投資者遇到一個更好的投資機會,他想出售現有債券,但短期內找不到願意出合理價格的買主,要把價格降到很低或者很長時間才能找到買主,那麼,他不是遭受降低損失,就是喪失新的投資機會。
五、再投資風險
投資者投資債券可以獲得的收益有以下三種:
1、債券利息;
2、債券買賣中獲得的收益;
3、臨時的現金流(如定期收到的利息和到期償還的本金)進行再投資所獲取的利息。實際上,再投資風險是針對第3種收益來說的。投資者為了實現購買債券時所確定的收益相等的收益,這些臨時的現金流就必須按照等於買入債券時確定的收益率進行再投資。
六、經營風險
經營風險,是指發行債券的單位管理與決策人員在其經營管理過程中發生失誤,導致資產減少而使債券投資者遭受損失。
F. 「當金融市場發現原來無風險的政府債券可能出現被迫違約時,利率顯著提高。」這句話怎麼理解
政府債券俗稱是金邊債券,一般不存在違約風險,當違約風險顯現的時候,債券價格會下跌,原因是持有債券的投資者怕收不回資金,寧願用較低的價格低價賣出收回資金,而債券價格與利率是呈反比關系,故此當出現被迫違約時,利率顯著提高。
G. 無違約信用債券的名詞解釋
信用債券是指沒有抵押品,完全靠公司良好的信譽而發行的債券。通常只有經濟實力雄厚、信譽較高的企業才有能力發行這種債券。
中文名
信用債券
來 源
財務管理名詞
發行公司
信譽較高的企業
信用債券
國債、金融債券、
財務管理名詞。
債券投資者藉以依賴的是債券發行公司的資產性質、收益能力,以及信譽的好壞程度,因此只有那些信用等級高的企業才有可能發行信用債券。
公司結業清算時,信用債券持有人的求償權和普通債權人一樣。不過信用債券企業中往往有限制發行人發行抵押債券的條款。未抵押資產越多,債券持有人受保護程度越大,風險越小。
國債、金融債券、信用良好的公司發行的公司債券,大多為信用債券。
H. 投資級別債券 指什麼
標准普爾公司把債券的評級定為四等十二級:AAA、AA、A、BBB、BB、B、CCC、CC、C、DDD、DD、D。為了能更精確地反映出每個級別內部的細微差別,在每個級別上還可視情況不同加上"+"或"-"符號,以示區別。
這樣,又可組成幾十個小的級別,投資級即為BBB。
(8)債券無違約金融無信用擴展閱讀:
信用介紹
AAA是信用最高級別,表示無風險,信譽最高,償債能力極強,不受經濟形勢任何影響;是表示高級,最少風險,有很強的償債能力。
A是表示中上級,較少風險,支付能力較強,在經濟環境變動時,易受不利因素影響;
BBB表示中級,有風險,有足夠的還本付息能力,但缺乏可靠的保證,其安全性容易受不確定因素影響,這也是在正常情況下投資者所能接受的最低信用度等級,或者說,以上這四種級別一般被認為屬投資級別,其債券質量相對較高。
後八種級別則屬投機級別,其投機程度依此遞增,這類債券面臨大量不確定因素。
特別是C級,一般被認為是瀕臨絕境的邊緣,也是投機級中資信度最低的,至於D等信用度級別,則表示該類債券是屬違約性質,根本無還本付息希望,如被評為D級,那發行人離倒閉關門就不遠了。
因此,是三個D還是兩個D意義已不大。
I. 超日信用債若違約,投資者是不是會血本無歸
股票ST了,債券就停止上市流通了,變成「超日暫停」。不過只要不破產清算,債券都不會血本無歸,而且到2015年3月,這個債券還有回售權的
J. 什麼是「無擔保信用違約互換」
信用違約互換(credit-default swap,簡稱CDS,又譯為信用違約掉期)可看成是一種保險,投資者購買CDS以彌補一旦某特定債務人發生債務違約而可能給自己造成的損失。試想一下,假如某投資者持有花旗集團發行的100萬美元債券。如果保險費(CDS的價差)為25個基點,即0.25個百分點,該投資者可以通過支付一筆2500美元(0.25%×100萬美元)的年保險費,為自己購買保險,避免該債券的信用違約風險。 CDS的價差相當於保險費,其大小表明市場對其標的債券的信心。如果花旗集團對該債券違約,該投資者可以用債券換得一百萬美元。 信用違約互換的一個頗具魅惑的特點是,即使你沒有相應公司的任何債務,你也可以購買CDS。這就是負有臭名的無擔保信用違約互換。通過購買花旗集團的CDS而不持有相應債券,你可以賭花旗集團將發生債務違約。只要支付2500美元,一家對沖基金就能在花旗集團發生債務違約時賺得毛利100萬美元。從一個自由市場角度來看,賭金融機構發生債務違約就像在世界盃賭某足球隊輸一樣合法。然而,兩者之間存在一個重要的區別:對於金融機構而言:這種賭博具有會自我確證的特點。 比如,投資基金通過購買冰島銀行債券的CDS,押賭冰島銀行會在金融危機期間破產違約。對於這些基金來說,破壞市場投資者的信心,從而有利於他們自己的投資,正符合他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