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市場 > 很多人是不是沒有投資理財的慣

很多人是不是沒有投資理財的慣

發布時間:2021-08-10 16:19:20

A. 沒有理財習慣的影響

1、投資渠道過於單一
股票、房產、債券、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投資渠道越來越豐富,可是不少人總是習慣於單一的投資渠道,喜歡把所有的資金都集中投資於一種產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的壞處就在於,沒有分散風險的機制和可能,當單個市場出現較大變化時,投資者缺乏有效的風險規避手段。
2、過度害怕風險
股市,有風險;房產,被調控;理財產品,不好說……風險意識沒有錯,可是過度放大風險就不是一個好習慣了。在投資的過程中,有的人由於擔心承擔風險,甚至不願意對投資和投資產品進行進一步的了解和分析,就盲目地說「不」,他們主要選擇的投資工具是儲蓄,原因在於儲蓄最安全。追求安全性沒有錯,但是產品的收益與風險是匹配的,投資的過度保守是資產的敵人而不是朋友。
3、投資無主見
很多人在購買幾百元、幾千元的商品時很謹慎,會認真比較產品的質量、價格,甚至不惜把網上的評價翻得底朝天,可是在面對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的投資時,卻總是人雲亦雲,別人說什麼就相信什麼,「我聽說」、「他介紹的准沒有錯」,根本不了解自己投資的是什麼就貿然跟風,結果呢?

B. 沒錢也能理財嗎

沒錢也能理財
理財是一種觀念,也是一種生活態度。除了智商、情商外,最該學習的還有財商,錢雖不是萬能的,但有70%以上的煩惱都因為錢造成的!所以是該學習理財了,然而專門教財商的機構不多,國人的「財商」都是慢慢從生活中「悟」出來的,得到了不少教訓,走了不少彎路。

收入其實像一條河,支出就是花出去的水,收入減去支出,中間剩下來的,才是留住的財。所以我們講財富就像一個水庫,理財理財,就是管好你們家的水庫,開源節流。
為了未來的美好生活,拋棄不好的習慣,養成理財的習慣。當有一天,財如潮水向你涌來的時候,擋都擋不住。
那麼理財習慣有哪些呢?
第一個習慣:要學會記賬
自己記賬,有時候覺得煩,特別是那些瑣碎的一元、二元,可能有時候買個包子,有時候買條口香糖,但一定要學會記賬。記賬就知道你們家的錢都花哪兒去了?怎麼花的?因為每個人的情況是不一樣的,你只有知道了自己每個月的收入支出是多少,才有可能做出正確的最接近理想的理財規劃。別找借口說每個錢都該花。
還有一點要學會留發票。買了一件東西,突然用的不合適想去退,或者要修理,沒有發票,誰會退給你?誰理你?不要以為要發票是一件不好意思的事情。
第二個習慣:要節約
有錢人都那麼節約自己的錢,你也應該去節約。
有人說節省不下來錢,我就不信了,一個月省下10%的買菜錢,你們家是不是還像以前吃的那麼好?我相信99%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蛇有多大,洞就有多粗。當你羨慕別人奢華生活的時候,你知道他們為此付出了多少嗎?好吧,先不說付出多少,起碼先算算要為奢華生活支付多少吧?無論你的家庭到了哪一個階段,是要買房、買車?都應該是有計劃的。花前面錢的時候,應該想到後邊的事兒,別斷了頓兒。糧草跟進不上了,你就完蛋了。
總之,花錢不要大手大腳是沒有錯的,但是為了存錢而刻意降低生活品質甚至摳門也是不可取的。
第三個習慣:要學習
學習很重要,知識會帶給你很多新的東西。
彼得·林奇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投資大師,他1977年到1990年管理富達基金的時候,復利增長率是29%,他就講,每天拿出一點時間來去學習股票,去研究股票,你會做得比基金經理還好。
因為市場上90%的信息都是公開的,剩下的10%就是你的判斷力加你的勤勞和努力。而且為了自己的好日子,為了自己的財富,為什麼不可以花一點時間學習呢?
這里順便就給大家普及一下理財的第一步該做什麼?一起來學習一下。
眾所周知,萬丈高樓平地起,想蓋萬丈高樓,地基打得是否牢固最重要,當然,建設一座金字塔也一樣。上圖就是理財當中常用的模型「理財金字塔」。
第四個習慣:要堅持
堅持的結果:大鐵球來回晃。只要你堅持下去,大鐵球一定會晃起來。很多人家的鐵球永遠不晃,就是因為他沒敲夠。
要把投資或者理財變成一種習慣,所謂習慣就是你看這種事一貫的看法。只要你養成好的習慣,人人都能理財,人人也都能理好財。希望每個家庭都能理好財,過上幸福安寧的日子。
孔子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愛財,更應治之有道。」「取」是掙錢,「治」是理財。「你的收入像一條河,財富像水庫,花出去的錢就像流出去的水。理財是從你工作收入之後開始的,同樣每月掙3000元,一個理財,一個不理,十年後生活會迥異,一個人有房有車供孩子上大學,一個人還在租房住沒有錢讓孩子讀書,原因是一個人會理財,一個人不會理財。」
究竟什麼是理財?理財是一個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生活目標而合理管理自己財務資源的過程。結婚、生子、養老都是生活目標,理財是一個過程。從你獨立掙錢開始,到你死亡離開這個世界是貫徹一生的過程。
22歲以前你的生活水平和你父母是離不開的,22歲以後生活水平是由你自己的賺錢能力和理財能力決定的。中國人最沒出息的就是沒錢時向父母要的「啃老族」,理財是要自立,是為了實現生活目標管理財務的過程。
理財就是修水庫、打水井、築堤壩。
理財要做到未雨綢繆,要讓家庭資產在保值的基礎上實現穩步增值,與一夜暴富無關。

C.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用工資理財,這樣是不是很好

大家好,我是老徐,一個在努力奮斗的金融民工,請大家關注我,共同探討財經問題!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用工資來理財,我覺得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現象,我個人是比較支持大家學習投資理財,通過投資理財,給自己開拓一條新的收入來源,增加自己的工資外收入。投資理財的人增加,說明了社會在進步,大家對於投資的理財逐步深入人心。

正是在這種情況驅使下,不僅是中年人開始投資理財,很多的年輕人也開始用自己的收入進行投資理財,希望通過投資理財來實現更高的投資收益,以此來增加自己的額外收入。這種情況在經濟水平提高後是必然會出現的,經濟水平提高,大家對於物質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投資理財就會成為大家追求更高物質生活的一個重要方式。

D. 聊一聊為什麼很多人認為理財是騙人的呢

理財市場還未規范,國民信用規范體系沒有建成,很多人懂一點點理財知識的會說,這幾萬塊錢還不如放支付寶里呢。帶著這樣的心理進行理財。

E. 個人投資理財哪些習慣不好

一、不願意和孩子討論關於錢的問題

理財要從小教育。培養孩子良好的消費習慣和理財習慣可以為大人省去不少麻煩,而且由於這種一貫的教育,很多事情到了孩子長大後交流也會更加順暢。

二、不清理休眠賬戶

很多家庭都或多或少持有一些處於休眠狀態的閑置賬戶,賬戶上有多少資金自己並不清楚,時間長了這筆錢就被你徹底遺忘。而銀行對於小額賬戶是要收取一部分管理費用的。如果你將這筆錢用作基金定投或者月定投,久而久之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而現在,只能成為銀行的資產。

三、跟風投資

很多人都是什麼熱買什麼,沒有真正的投資理財的意識,有的只是投機的思維,盲目跟風的壞處顯而易見,曾經瘋狂投資黃金的、創業板的人紛紛都嘗到了苦果。而有頭腦的投資者往往能在市場發生變化的時候獨善其身。

四、喜歡高收益的投資產品

高收益的理財產品未必是保本,這一點投資者必須明白,很有可能你的本金已經虧損了。
投資者在看到高收益的理財產品時要擦亮雙眼,盡量選擇像房易貸這樣,每筆資金都公示走向,並且所有債權都有實物作為抵押的低風險高收益理財產品。

五、弄不清楚最後還款日

每月的最後還款日之前,是免息還款,但是之後就要開始計算利息,而且一天比一天高,糊塗的持卡人大有人在,也有很多人因此在央行的徵信系統上留下了逾期的「灰色記錄」

六、不保護自己的銀行信息

這個習慣非常危險,有的人喜歡亂放銀行卡,甚至是信用卡,而且還有人不開通手機驗證,這樣非常容易就被人利用,拚命刷卡消費。銀行信息泄露不一定是銀行之過,也很有可能是你自己亂放銀行卡的苦果。

F. 為什麼現在還有好多人寧願把錢存在銀行也不去理財

因為在銀行存錢是國人幾十年來養成的習慣,而理財的概念剛剛普及沒有幾年,不會輕易改變大家的習慣。很多人沒有渠道了解理財信息,即使偶然接觸到信息,也不能深入了解這些產品,因此只能選擇在銀行存款。

G. 人是現在的生活投資,還是以後的生活投資

現在的確有很多人開始理財了,大家都想要理財的主要原因有二個:一方面,中國人的錢包開始鼓起來了。過去計劃經濟時代,人們工資收入水平並不高,每個月吃穿開銷之後,也剩不了多少錢了。所以,大家沒有理念的意願,最多把錢存入銀行和買點國債就行了。

另一方面,過去人們習慣於把錢存銀行,也沒有其他的投資理財的渠道,現在除了大額銀行存單、銀行理財產品、國債都可以買得到,而且激進點的還可以炒股、買債券基金、保險等方式進行理財。更有甚者投資古董和茅台酒以期待能增值。總之,現在投資范圍開始擴大了,人們有了多重選擇後,就開始要理財了。

而當人們知道了各種新型的理財渠道,並且知道了錢能生錢後,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越來越多的人進入了理財領域,而且現在社會上也流行著一句口頭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也就是說,只要你好好的打理自己手裡的財富,完全可以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相反如果你放任不管,那就是手中的錢會越來越不值錢。

那麼現在為什麼有更多的人要進入到理財領域呢?首先,社會收入差距拉開,很多人想通過理財渠道來提高收入。隨著收入差距的拉大,現在很多朋友都覺得光拿一份死工資,永遠發不了財,只能依賴於通過理財的方式,來使自己的命運發生改變,最終實現財務自由。於是很多朋友就會去想,我們炒股和買房能否實現財務自由呢?抱著通過理財改變命運的心態,很多人都進入到投資領域。

再者,通脹的壓力之下,學會理財就顯得尤為重要。由於國內貨幣政策的持續寬松,導致了物價在不斷上漲過程中。從表面上看,國內的CPI還維持在3%以下水平。但實際上,我們發現日用品、農產品的價格年年都在漲。而把錢存銀行這種理財方式早已過時,人們不得不去尋找新的投資渠道去應對通脹來襲。

再次,現代人要面臨高房價、看病貴、學費高等三座大山,而且還要留點錢為日後養老之用。所以很多人都養成了每個月存點錢的習慣,以抵禦各種大型支出和突發風險之用。但是,這些錢都是需要自己去打理的,光把錢存在銀行裡面是負利率,跑不贏通脹的水平。所以,只能慢慢學習各種投資理財技巧。希望在應急之時,還能派上大用場。

最後,現在理財也越來越簡單了。以前發了工資後,每個月都要跑銀行。現在你相理財,只要一部智能手機就搞定了,只要下裁銀行APP或者支付寶、微信,各種理財信息都可以映入眼簾,可以做到隨時購買,方便快捷,再懶的人也能輕松理財,現在理財也不用再去銀行了。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現在大家手裡面都有了一些積蓄,再加上投資渠道的拓寬,這給投資理財行業興起奠定基礎。而之所以很多人越來越關注和重視理財了,這主要是:理財可以使你的財務保值增值;理財可以讓你有可能實現財務自由;理財可使你在應對大型支出時,更有底氣;理財更可以抵禦通脹來襲。正所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你不理財,財運難來。

H. 現在國內做理財的人多嗎

做理財的人有很多。

通過你這個問題,就可以看出你是一名投資新手。因為從嚴格的意義上講,國內和國外做投資的人都很多。投資是一名有一定儲備的人的基本功,也是一個人配置自己資產的基本手段。

我先講一下關於投資理財的基本邏輯。

對於很多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來說,甚至很多還沒有出社會的大學生,很多人開始借著這一次行情參與自己的人生中的第1次投資理財。在2020年年初的時候,市場開始上漲,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股票市場和基金市場。這一次上漲帶來了很多新鮮血液,很多之前完全沒有接觸過相關理財方式的人加入到了這一次快牛的行列當中。你可以把理財理解為一個人配置資產最基本的手段,這是一項基本功。

換而言之,有一定資產的人一定會想辦法配置自己的資產。

閱讀全文

與很多人是不是沒有投資理財的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