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市場 > 金融理財要點

金融理財要點

發布時間:2021-08-10 14:28:34

A. 我想知道有關理財的知識理財有那些方面

理財不是投機,而是根據個人家庭情況、財務狀況將資產進行合理地規劃,科學地配置,讓資產穩健累積、增值,達成人生中的各種目標,實現財務自由! 理財不等同於投資,理財的工具和方式很多,如:股票、基金、保險債券、定活期儲蓄、房產投產、信託、高風險(外匯、黃金、期指期貨、字畫古玩、貴金屬、藝術品等等)及金融衍生產品等等。簡單說,理財就是充分運用理財工具的收益與功能滿足各種人生目標。 怎麼理財,怎麼配置資產?家庭情況、年齡、工作性質、長短期目標等等因人而異,大概配置如下:一般情況下,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收益越高伴隨的風險越高。風險保障對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配置規劃。年輕人原始資金不多,可以選擇相對進取一點的理財工具,比例適當配置大一點。若是資產相對積累較多,年齡較高的人,應當選擇安全穩健性較高,或可控性較強的理財工具,高風險的工具比例要減少,甚至不做。年輕人有時間,有精力,也可以多學習理財,若時間成本與機會成本不高,也可以自己理財,若沒有時間、精力和能力的人可以選擇一家或兩家綜合性或第三方理財公司幫助理財。如何讓我們的資產獲得長期安全穩健增值,達到理財目標,首先,資產配置要合理,若高風險比例較大,是倒三角配置,風險非常高。其次,金融理財工具是實現理財目標的關鍵,要獲得金融資產的安全長期穩健增值務必遵循三大准則:1、長期投資,充分利用復利效應;2、分散投資,開闊視野,配置相關性低的工具和種類,有效降低風險;3、專業策略,了解學習理財工具,研究經濟,咨詢專業理財公司。要明白理財的三個目的 1、避險:通貨膨脹的風險、失業的風險、疾病與意外傷害的風險、不可變風險與可變風險; 2、獲利:滿足家庭成員各層次的需求,如養老、子女入學、生活品質提升等; 3、增值:客戶的資產通過理財規劃,通過復利的形式,不斷創造新的價值,克服通貨膨脹對資產的侵蝕,創造比儲蓄優厚得多的收益。 理財的目的是達成人生的戰略目標 個人理財就是通過制定財務計劃對個人財務資源的適當管理,並通過不斷調整計劃實現人生目標,以達到財務自由和財務尊嚴的最高境界。但如今理財手段多種多樣,理財創新工具層出不窮,而不同生命階段的人對金融工具的需求又各不相同,從現金流管理到保險規劃,從投資規劃到稅收籌劃,從退休規劃到不動產規劃,理財規劃變得日益復雜,專業性極強。
一 抵禦通漲 二 儲蓄子女教育 三 儲蓄養老經費 養兒防老,是中國人幾千年認同的樸素真理。時至今日之中國,至少農村仍未擺脫這種局面。多數情況下,人們只能通過「養兒防老」這條不歸路。顯而易見,養兒防老是一種典型的私力救濟的方式,主要還是靠道德倫理來維系,雖然現在的法律方面有兒女贍養老人的義務,但實施起來卻不是那麼的容易,而且又受制於子女的健康、收入等因素,因此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特別在目前的「421」型的社會家庭結構中,從以前的多養少變成少養多局面,孩子的壓力顯然已非自己能力所能承擔的! 其次,最不能控制的其他因素如孩子失業、能力大小等,都會導致養老靠兒子的目標處於一個極為不可控的位置,讓自己的優質年老生活成為空中樓閣,太可怕了! 因此,對於養老這樣的剛性需求,與其依靠「養兒防老」這樣一個並不靠譜的來源,還不如積極調整好自己的理財規劃,提前做好自己養老的規劃,這才是上上之策! 四 應對風險 以防萬一 大部分人談到理財的時候,都說要通過理財來為他的錢保值增值,理財確實是這樣的功能,但這只是表面效果,真正的價值卻不止這些。

保障生活避風險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瞬間萬變的世界,風險無處不在,時刻都有可能遭遇意外事件,但如果事先早做安排,就可以將意外事件帶來的經濟損失降到最低程度,從而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

個人所面對的風險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微觀風險,例如事業、疾病傷殘、意外死亡等;另一類是宏觀風險,例如通貨膨脹、金融風暴、政治動盪等。任何風險的發生都會給個人的財務安全乃至日常生活帶為巨大的沖擊,科學的理財安排,可以事先採取有針對性的防範措施,當風險來臨時,就不會驚慌失措。 走出理財的誤區 誤區一 理財是有錢人的事。錯。工薪家庭更需要理財,與有錢人相比,他們面臨更大的教育、養老、醫療、購房等現實壓力,更需要理財增長財富。 誤區二 有了理財就不用保險。錯。 保險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對於家庭而言,沒有保險的理財規劃是無本之木。 誤區三 投資操作「短、平、快」。錯。 不要以為短線頻繁操作一定掙錢多。 誤區四 盲目跟風,沖動購買。錯。在最熱門的時候進入,往往是最高價的投資,要理性投資,獨立思考,貨比三家。 誤區五 過度集中投資和過度分散投資。錯。前者無法分散風險,後者使投資追蹤困難,無法提高投資效率。誤區六,敢輸不敢贏。一漲就賣,越跌越不賣。錯。 用於理財的可投資品種主要包括兩類,金融類的投資品種主要有:儲蓄、證券、基金、保險、期貨、黃金、信託。非金融類的投資品種主要有:房地產、實業投資、拍賣、典當、收藏等。不同階段理財要點 專家將人生分為理財五階段: 單身期 2—5年,參加工作至結婚,收入較低花銷大,這時期的理財重點不在獲利而在積累經驗。理財建議:60%風險大、長期回報較高的股票、股票型基金或外匯、期貨等金融品種,30%定期儲蓄、債券或債券型基金等較安全的投資工具,10%活期儲蓄以備不時之需; 家庭形成期 1—5年,結婚生子,經濟收入增加生活穩定,重點合理安排家庭建設支出。理財建議:50%股票或成長型基金,35%債券、保險,15%活期儲蓄,保險可選繳費少的定期險、意外險、健康險; 子女教育期 20年,孩子教育、生活費用猛增。理財建議:40%股票或成長型基金,但需更多規避風險,40%存款或國債用於教育費用,10%保險,10%家庭緊急備用金; 家庭成熟期 15年,子女工作至本人退休,人生、收入高峰期,適合積累,重點可擴大投資。理財建議:50%股票或股票類基金,40%定期儲蓄、債券及保險,10%家庭緊急備用金。接近退休時用於風險投資的比例應減少,保險偏重養老、健康、重大疾病險,制訂合適的養老計劃; 退休期投資和消費都較保守,理財原則身體健康第一、財富第二,主要以穩健、安全、保值為目的。理財建議:10%股票或股票類基金,50%定期儲蓄、債券,40%活期儲蓄,資產較多者可合法避稅將資產轉移至下一代。
4321定律:家庭資產合理配置比例是家庭收入的40%用於供房及其他方面投資,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20%用於銀行存款以備應急之需,10%用於保險。 72定律:不拿回利息利滾利存款,本金增值一倍所需要的時間等於72除以年收益率。比如,如果在銀行存10萬元,年利率是2%,每年利滾利,多少年能變20萬元?答案是36年。 80定律:股票占總資產的合理比重等於80減去年齡的得數添上一個百分號(%)。比如,30歲時股票可占總資產50%,50歲時則佔30%為宜。 家庭保險雙十定律:家庭保險設定的恰當額度應為家庭年收入的10倍,保費支出的恰當比重應為家庭年收入的10%。 房貸三一定律:每月房貸金額以不超過家庭當月總收入三分之一為宜。
積累財富出效益
理財還有投資增值的功能,很多人為了迴避風險,會把所有的積蓄放在銀行,這樣雖然可以保證本金的安全,卻是以犧牲回報率為代價的,不利於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另一些對風險態度比較積極的人,可能只考慮高回報而忽視潛在的風險,通過理財,我們可以採取正確的投資態度和方法,在每一個時期,使自己手中的金錢在風險可承受的范圍內產生最大的效益,更快地積蓄到實現各種目標的資金,並在需要資金的時候可以有充足的現金用於生活的需要。</B> </B>

B. 金融理財的重點是什麼

金融理財的重點:
1、符合需求。如果只是希望終身財務平衡,那就不一定非要追求高收益理財;
2、重視風險。很多客戶只看收益率,那很危險,理財的收益率是預期收益率,不一定實現;
3、收益率合理性判斷。貨幣基金略高於1年定存,這是合理能實現的,債券型基金低於股票;股票期貨最高,但不能保證。

C.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應關注哪些要點

一、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應注意哪些要素?
1、收益率:是業績比較基準還是預期收益率,是年化收益率還是累計收益率,是稅前收益率還是稅後收益率,不同的收益率指標下產生的收益大不相同。
2、投資方向:理財產品募集的資金投放於哪個市場,投資什麼金融產品,將決定產品風險的大小、以及最終收益情況(風險大的產品可能會出現本金虧損的情況)。
3、流動性:在理財產品存續期間,購買者一般不能提前終止;少部分理財產品可質押,但須承擔一定手續費和質押貸款利息。
4、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理財產品前應先評估自身的可承受風險水平及風險偏好,避免片面追求高收益而忽視風險。
5、信息披露:在購買理財產品後,投資者應及時關注銀行披露的理財產品的相關信息。
二、銀行理財六個不等於:
1、理財產品不等於保本保收益的銀行儲蓄;
2、業績比較基準不等於最終獲得的實際收益;
3、理財產品銷售人員的口頭宣傳不等於合同約定;
4、宣傳得好的產品不等於適合自己投資;
5、投資理財不等於投機發財;
6、理財不等於無虧損風險。
投資者自願購買理財產品,購買前必須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理財產品購買合同、風險評估等相關資料,充分了解所購理財產品可能存在的風險。投資者可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風格,理性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產品,並承擔可能產生的投資損失。

D. 基金投資的要點

一般銀行發放的基金屬於什麼基金? 具體分紅好象也不高,但贖回費和管理費依然要扣,那麼投資好象沒有什麼意義啊?

基金分為封閉和開放,封閉目前只在交易所交易,而您所說的銀行買賣的基金通常是開放式的。
開放式基金分類其實很多,比如股票型基金,配置型基金,債券型基金;當然還有短債基金,現金基金,指數基金等等;
就我個人而言,我將開放式基金分成股票基金,指數基金;債券基金;短債/現金基金4大類;

股票基金,該類基金持有大多為股票,最多的可能90%。當然一些配置基金也屬於偏股型的,該類股票波動隨具體持有股票而定,有藍籌/價值/精選/小盤/紅利。。。。。。股市牛市初期買入會有很大收益;一部分股票基金在最近一個月收益超過30%;

指數基金,該類基金模擬不同指數,盡量做到和指數同步。比如道瓊斯88/新華富實。。。。。。如果你行跟隨指數建議買該類基金;如果從去年-2005年夏天買入指數基金,基本也有40-50%收益;

債券基金,該類基金投資范圍是上市交易的國債/企業債/可轉債。風險比較小,收益也還可以,一些債券基金成立至今年收益達到6-7%;

短債/現金基金,該類基金投資金融市場的超短債,以及和銀行談優惠利率等等;收益高於一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又兼備活期的便利(2天贖回到帳),又沒有申購費用,是銀行活期的最佳替代品。

投資基金,是同時投資幾種基金,還是把精力集中在一種上?
我個人會固定投資幾個,當然這需要看個人風格

如果我先期已經購買了一種基金,還想繼續購買,是否需要注意什麼?
給你的建議就是,如果你看好中國股市的話,定期購買,比如每個月購買2000元,持之以恆,必有展獲。

E. 對金融理財發展趨勢的幾點探討

資管新規落地已「滿月」
今年4月末,備受關注的資管新規正式發布,為百萬億元體量的資管行業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如今,資管新規落地已「滿月」,在資管行業中舉足輕重的銀行理財市場也拉開了商業模式轉換和行業格局重塑的大幕。
在打破剛性兌付、轉型凈值化的要求下,銀行理財產品市場正發生不小的變化:一方面,保本理財和3個月以內的短期銀行理財產品佔比逐漸減少;另一方面,則是凈值型理財產品發行速度加快,促進了表外公募理財產品加速向凈值化轉型。
短期理財產品佔比明顯下降
資管新規落地一個月後,銀行理財已經出現了發行數量持續下降、保本型產品預期收益率下降、非保本型預期收益率上升的顯著變化。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銀行理財產品行業運營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5月份460家銀行共發行了9861款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銀行數比上期減少26家,產品發行量增加249款減少1329款。從銀行理財產品類型來看,5月份新發行保證收益類理財產品1002款,佔比較4月份下降0.36%;保本浮動類理財產品2549款,佔比較4月份下降1.94%;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7914款,佔比較4月份增長1.62%。而凈值型理財產品發行136款,環比增長72.15%,佔比為1.12%。
從理財產品的發行期限來看,在資管新規影響下,5月份3個月以內的短期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佔比明顯下降。監測數據顯示,5月份發行的理財產品中,3個月以內(含)理財產品佔比為24.44%,環比下降4.87個百分點。同時,3至6個月、6至12個月(含12個月)理財產品分別較4月份環比上升3.28和1.96個百分點;大於1年期的理財產品佔比較4月環比下降0.36個百分點。
資管限制下,外公募理財產品加速向凈值化轉型
鑒於監管要求,未來3個月以內期限的短期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將逐步減少,但銀行也會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習慣,因此3至12個月的中長期理財產品數量佔比將上升。2018年,在資管新規的限制下,預計未來的銀行理財平均期限仍不會低於半年。
現階段銀行理財客戶風險偏好低、對凈值型產品接受程度低,快速打破剛性兌付,將導致客戶大量贖回理財產品,造成理財資產無產品承接的局面,很可能觸發流動性風險。
此次發布的新規中,明確商業銀行不得設立時點性存款規模考評指標,意味著銀行「沖時點」壓力將得到緩解,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集中於月末、收益率翹尾現象或將改善。
整體來看,新規對存款偏離度指標的考核要求較之前有所放鬆,特別是刪除了禁止高息攬儲的規定,可能是為後期表內存款利率市場化做鋪墊。中長期來看,『表內存款利率市場化+大額存單工具』代替保本理財和具有『剛兌』性質的預期收益型產品,將促進表外公募理財產品加速向凈值化轉型。
委外資產掌控力不足問題凸顯
控制資管產品杠桿水平是資管新規的一大要點。資管新規落地後,銀行理財市場的另一個變化就是狂飆近3年的銀行委外業務幾近停擺。
本輪監管打擊的是亂加杠桿和資金空轉,但規范化、高質量的委外是有助於委託方和受託方「雙贏」的。管理層針對的並不是委外模式本身,而是充當高杠桿和高風險「幫凶」的這類委外模式。未來,高質量、規范化的委外將迎來更加良好的市場發展空間,而作為高杠桿和高風險「幫凶」的委外模式將在監管高壓下逐漸銷聲匿跡。
對於主動管理能力過弱,或無主動管理能力的商業銀行而言,未來對於委外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強。普益標准研究員魏驥遙預測稱,但由於業務規模及專業能力等因素,中小銀行對接委外機構時話語權偏弱,對於委外資產掌控力不足的問題或將進一步凸顯。
尤其是在剛性兌付打破的大環境中,對於資產過弱的掌控可能增大產品虧損的可能,進而增大銀行的聲譽風險。因此,在開展委外業務的同時,中小銀行應考慮通過委外系統的建立,增大對於委外資產的監控力度,降低不可控風險的發生。

F. 個人最好的理財技巧是什麼

選擇適合自己的。不過像九一旺財這種,大家都可以考慮一下,門檻低,年息不錯,並且都是短期的。求採納,謝謝。

G. 最好的理財方法是什麼

理財就是理人生,理財最終的目的是追求財富自由,實現理想的生活。不得不講家庭資產的配置重要性,理財產品種類繁多,如何做到合理的配置實現利益做大化,是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接下來可以從下面幾點分析得出結論。
首先考慮家庭資產配置,並且合理運用理財工具。資產配置以系統化分散投資的操作方式來降低投資風險。並在個人可以忍受風險范圍內追求最大的收益。通俗一點來說就是把錢放到對的地方——不僅資產比例要對投資工具要對,投資的時機也要對。
資產的配置遵循幾個原則:第一個要准備的日常開支,一般占家庭年收入的10%,解決家庭3-6月的生活費。這個賬戶保障家庭的短期開銷和日常生活。買衣服,美容、旅遊、人情往來等。我相信大家都配置了這個賬戶,現在用得最多的微信、支付寶、信用卡,往往我們最容易出現的問題,配置佔比過高。很多時候正是因為開銷過大而沒有錢再去配置其他。
第二個是要准備我們的應急金。占我們家庭收入的20%。用來保命的錢,解決突發狀況造成的大額支出。人吃五穀雜糧,誰都不能保證自己不生病?而且意外風險無處不在。因此配置意外重疾保障很有必要。以小博大專款專用。平時看不到有什麼用,關鍵時刻可以避免自籌,賣車、賣房、股票低價套現到處借錢。
第三個配置保本增值的錢。占我們家庭收入的40%用來解決,我們子女教育、自己養老問題。我們提前准備,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從容。可以用債券、信託、分紅險、年金類保險收益穩定。配置的要點要做到保本,可以抵禦通貨膨脹,並且收益持續穩定。
第四個才是我們的投資。用來錢生錢,占我們年收入的30%,高風險高投入高回報。可以選擇股票、基金、房產等投資。
家庭資產配置的關鍵是平衡。配置的四個賬戶相當於桌子四條腿缺一不可。少一條腿,隨時都有倒下的危險。
家庭理財規劃的最終的目的實現理想的生活,讓金錢不再成為家庭幸福的束縛,讓我們擁有充足的時間陪伴在家人身邊與家人一起享受美好的世界,體驗不同的樂趣。

H. 理財師的工作重點

「理財師」作為金融行業的營銷從業人員,他們的核心目標是幫助有理財需求的客戶實現資產保值和升值。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會定期推出某些金融產品,如基金債券等等,他們會藉助理財師去向客戶推銷這些產品。

理財師大多畢業於金融財經類院校,除了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外,還擁有相關的金融從業資格證。他們通過自身的知識儲備、跟蹤政策以及市場的變化,為他們的客戶提供相應的理財服務。他們可以在機構的線下網點服務客戶,也可以通過BETA理財師、企業微信、微信等線上工具實現對客戶的遠程營銷。

理財師與傳統的市場銷售有些不同,並不僅僅是把公司的金融產品銷售出去,而更多的是需要提供策略方案,以及做好跟蹤服務。不同的客戶資產現狀也不同,能夠承擔的風險和理財偏好也不同,因此,理財師需要通過深度調研,甚至要撰寫投資策略報告、投資組合報告,為客戶量身定製理財投資計劃。平時也需要跟進客戶的資產數據情況,及時向客戶反饋理財方面的問題。

理財經理的日常工作是什麼呢?

簡單概括就三件事,提升業務能力、獲得銷售線索以及服務理財客戶。一般早上會查看行業的政策新聞,瀏覽機構內部的研報或者產品綱要,根據實際情況診斷或者調整具體的金融產品。提升業務能力無非就是實戰!譬如花費兩三年時間去洽談服務100個客戶,只有通過實際的案例,你才能夠讓自己的理財體系得到檢驗。還有個核心點,理財師需要站在客戶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不能夠隨意推薦理財產品給客戶。現實的大多情況,理財師是站在利益一面的,完全是「賣方投顧」的思維,費率最高、返點最高的才是有限推薦給客戶的,也不會過問後期產品盈虧情況。一名優秀的理財師一定是帶著「買方投顧」的思維去辦事,注重的是投資者的利益,想盡辦法為投資者減少費用,同時能夠讓客戶獲得相對更高的收益。

獲得銷售線索的方式有很多,以前大多採用電銷、機構會銷以及線下網點推銷方式,現如「互聯網+」的熱度和風潮越來越強烈,特別是當下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管控期,線下各種網點閉塞,服務老客戶遇上阻礙,獲得新的銷售線索變得很難。理財經理獲取銷售線索會藉助一些軟體工具,譬如使用微信QQ等時常在線問候客戶,通過BETA理財師之類的軟體去遠程服務客戶,從而實現不見面銷售。

閱讀全文

與金融理財要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