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保險到底是不是騙人的
首先要說明一點,保險的功能是保障,是「救急錢」、「救命錢」或者「養老錢」。在金融市場上,風險和收益並存,保險的超低風險就同時意味著它不可能有著過高的收益。
我們聽說過太多家境殷實的小康之家因一位家庭成員患病而導致負債累累的悲慘故事。事實上,小的風險帶來的損失我們往往可以承受和解決,而大的風險帶來的常常是重大打擊,這些就要依靠保險來解決。投一份重疾險,用一點小錢來應對可能的突發重大打擊,給自己一份內心保障。
如果到了一定年紀或者已經診斷出有疾病,比如說家裡的老人們,那可能就不符合重疾險對投保人的健康要求,一旦生病住院也會是一筆很大的開銷。投一份醫療險,對門診住院全覆蓋,緩解家庭負擔。
現在的年輕一代壓力都很大,還房貸還車貸,雙方四位老人,膝下一雙兒女,小兩口努力工作,積攢財富,生活蒸蒸日上,美好未來指日可待。如果突然來一場意外,所有的重擔壓到一方身上,瞬間舉步維艱,希望破滅。投一份壽險,讓家庭在面對意外變故時經濟上有點保障,給愛的人多一點關懷。
有些人的閑置資金會傾向於買些股票或債券,以期達到財富增值的最大化目的。殊不知,高收益的背後也隱含著高風險,一旦投資「失手」,自己很可能失去未來的生活依靠。養老金本身是一個專款專用的概念。一旦將用來養老的資金投入到有風險的市場上用作它途,就不能被稱為養老金了。投一份養老年金險,一份穩定且足額的保險,保護家庭財富的底線。
保險是一種定製性很強的產品,跟您的收入情況、家庭情況、保險預算等等都息息相關。沒有最好的保險,只有最適合您的保險,保險買的合適就可以收到以小保大的理想效果,不合適就會出現各種「坑」,讓您覺得「騙人」。如果您對於保險知識沒有那麼了解,建議您聯系專業的保險經紀公司給您規劃保險方案,我們會從獨立的公正第三方的角度為您選擇市面上有的保險產品~您也可以點擊這里→點我,智能測算適合自己的保障方案~
㈡ 未來保險行業會越來越好嗎,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投保人的保費保險公司會動用做投資嗎,還是怎麼處理
這是肯定的,中國的保險相比其它國家而言起步得比較晚,而很多人對於保險的認知也比較少,所以三大金融,銀行,保險,證券!保險的發展也比較慢,但隨著近兩年國家對於保險的重視,也在大力推展商業保險,因為光憑社保,國民的養老,醫療問題是無法解決的。那麼商業險的發展就正好能彌補這一塊!只是由於很多人對於保險的不了解,再加上這個行業還有很多代理人對於客戶誤導,欺騙的現象,這個行業也是任重而道遠呀!
至於投保人的保費保險公司是否做投資,這是肯定的,因為商業保險公司的盈利,本身就是保險公司以客戶投保的保費,進行國家指定的投資渠道來進行投資的。這個倒不用擔心,因為保險公司除了國家指定的投資渠道進行投資外,不能做其它投資的,而這些渠道,都是比較安全的。
㈢ 一般的保險的騙局揭秘
保險是一個承諾合同,是不會騙人的,但有騙人的業務員,這種情況一般會出現在銀行保險系統和萬能保障險產品。
銀行保險系統大部分經營人員是銀行人員,對保險的一知半解,但只看到對應銀行單利相對的利率,一味的誇大收益,但沒告訴用戶保險期多久,還有種情況是客戶自己選擇性的忘掉了所說內容,只聽到了收益多少,所以說,保險沒錯,錯在不對的渠道買了不合適自己的產品。
某公司的萬能保障產品也是比較容易受蠱惑的一個產品,美其名曰保終身,而且還是想交多久交多久,豈不知此類產品等同於消費性的險種,每年扣除保障費用,只要賬戶有錢就可以一直扣一直有保障,但初始費用相當的昂貴,首年初始費50%、次年25、第三年15%、第四、第五年10%,第六年以後5%,客戶交這么多錢有多少都給保險公司做貢獻了。據該公司內部透露,按20年繳費,一般到75-81歲之間賬戶就沒錢了,那時候也買不了了,錢沒了保障也沒了,而且給人家還說保障終身,所以又開始說保險是騙人的了。
為了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首先找個誠實的代理人,不誇大、不需報,然後找個性價比高的產品,自己要了解確定的還是不確定的保障時間,保額是多少等等,主要還是看合同,或者讓代理人寫承諾書,即便他離職後保險公司有權追究責任的。
㈣ 保險行業最終會不會是個騙局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未來的生活,而要保障自己的未來,最切實可行的方法就是為自己購買保險。以往人們對保險有很多偏見,認為保險大多數是騙人的,即使投保了也很難獲得賠付,這種想法現在還是有很多人持有,不過相較於以前還是少了很多。那麼為什麼會有人認為保險是個騙局?我認為這主要是因為保險有時候顯得有些虛無縹緲,有些人投完保之後每年都在交錢,但是一點意外都沒有發生,錢就全進了保險公司的口袋。有些人投完保之後出了事,但是保險公司卻選擇拒絕賠付,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而這些事實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原因。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購買一些保險,也需要購買一些保險,因為保險的存在就是保障我們的未來,如果你認為你的未來需要一份保障,那麼購買一份合適可靠的保險還是相當有必要的。
㈤ 理財保險是不是騙人的
理財保險絕大多數不可信!
一般人去銀行做保本的理財,利率大概在4-5%,常常中途被人忽悠去做理財保險。你去找銀行業務員做理財,他們會「好心」地推薦你理財的保險,為什麼這么「好心」?
1、理財賺不了幾個錢,銀行發給他們的只是千分之幾的提成。比如銀行業務員幫你做理財,你存5萬存一年,利息5%,而銀行用你的5萬在其他地方投資,銀行收益10%,那麼50000*10%=5000,其中50000*5%=2500是分給你的利息,銀行賺2500,銀行發給業務員50000*0.2%=100元,業務員只能拿100元的提成
2、理財保險卻能賺很多錢,這個錢從哪裡來?就是從你一年交的保費里扣。現在保險公司都和銀行合作的,所以為什麼銀行裡面也有保險?銀行業務員也能賣保險產品,一般都和理財有關,所以主推理財保險(銀行業務員為什麼能賣保險?保險不都是保險代理人賣得嗎?因為現在賣保險都是0門檻,考試什麼都是背答案的,只要你能把保險賣出去保險公司就能賺錢,才不管招什麼人呢,誤導什麼都是代理人承擔,和保險公司沒關系。賣保險的代理人都沒有下限的,更不要說兼職賣保險的銀行業務員了,條款都講不清楚,重點是賺錢,能賣出去理財保險,自己賺錢,保險公司賺錢,和保險公司合作的銀行也能賺錢!)那麼銀行業務員推理財保險能賺多少錢呢?跟上面一樣舉例,如果客戶買理財保險,一年交5萬,連續交3年。保險公司的的萬能險和分紅險,提成大概是15-25%,保守點50000*20%=10000元。
——————————————————————————————
業務員是賺到很多錢了,但是這錢是從客戶交的保費裡面扣得!而客戶會受到什麼影響呢?
影響是前5年基本上本金拿不回來,要等5年以上,有的甚至10年,才能拿回本金,產生收益。
還是根據上面的例子,一個客戶年交5萬,交3年理財保險
如果買的是萬能險(預期利率4.5%)
買了保險以後,客戶會有一個現金價值的賬戶(現金價值就是退保時候能拿回來多少錢),客戶每年交的保費會有一部分進入這個理財賬戶
第一年扣除初始費用50%,第二年扣25%,第三年扣15%,
也就是說第一年50000扣掉25000,25000進入萬能賬戶,第二年進37500,第三年進42500萬元,三年交完,賬戶里一共10.5萬元,客戶一共交了15萬,也就是說3年內,連本金都拿不回來!而利息是怎麼算的呢?
第一年:25000*4.5%=1125
第二年:(25000*1.45+37500)*4.5%=3318.75
第三年:((25000*1.45+37500)*1.45+42500)*4.5%=6724.7
也就是說,算利息的不是50000的本金算的,而是被扣掉以後的錢算的利息,本金打了折再算利息的。
這個利息,上面是簡化了按一年計算的,萬能險實際計算很復雜,是每日計算,先按保底利率1.75%/365算每天的保底利率,再把多出來的利率加進去計算,這個多出來的就是公司的收益情況決定的利率,最後在4.5%上限浮動,4.5%這個叫預期利率。
理財保險有保險的作用,就是能加一個保額,比如40萬保額,得了保險合同里約定的大病賠40萬,要麼被保險人死了,賠40萬,有不少人覺得這點不錯啊!請注意,這個保險不是白給的!它是額外收費的,這個費用叫做保障成本!保障成本根據被保險人的年齡,性別,風險保額計算的。假設一個男人30歲,它每一千塊錢的風險保額是2塊錢,那麼40萬/1000*2=800塊,保障成本分開算,大病歸大病,身價歸身價(其他還有意外,豁免,小醫療,都是分開算,再加起來的),假設大病和身價都是2塊,那麼他的保障成本就是800+800=1600塊。每一千塊錢的風險保額和年齡有關,呈現U字形,一般18歲最低,50歲後,就要是30歲的10-20倍,你的現金價值賬戶到時候不但不增長,反而會虧掉!萬能險一般要10年左右,賬戶里的錢才和你交的本金多一點,像這個一年交5萬3交3年的,可能7年左右可以回本,7年以後才會慢慢漲,但是30歲左右就差不多該把錢拿出來了,年齡再高,保障成本會大大增加,35歲開始就漲的很慢了,所以利息也就降下來了。保障成本是每個月結算一次的,所以月利息計算是 (上月賬戶現金*月利息-保障成本)*當月月利息,下個月第一天再扣掉保障成本再乘利息
因為有初始費用和保障成本的存在,也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說萬能險特別坑,這個要扣費那個要扣費,上面就是寫的其中的道理
2、如果買的是分紅險(4.5%預期利率)
一個人年交5萬交3年,他同樣有一個現金價值賬戶。那麼第一年大概只有5000元是進現金賬戶的,有人問為什麼比萬能險的錢還要少?因為分紅險沒有保障成本,每年或每月還有分紅。
也就是說分紅險一開始的利息只有5000*4.5%那麼少!當然利息的計算也是一樣復雜,每天按保底利率2.5%/365再加預期不穩定的一部分利息組成,這里就沒有保障成本,不扣錢了。而分紅險每年都有分紅,大概在一年保費的1%上下浮動(交的錢多拿的分紅也多)。分紅是不確定的,分紅的錢不是主要部分。如果分紅的錢不拿走,是自動存入現金價值賬戶的,然後現金價值會變多一點,利息就多一點。但是,分紅險就算不取出分紅,它的回本時間大多都比萬能險還要長,短的10年,長的15年,之後才開始產生收益。
在保險方面,分紅險的保額是很小的,不像萬能險那樣,不高的保費能做到20萬以上的保額,一般大病或身故(二選一)只能賠個一年期保費的2-3倍,然後合同結束,把現金價值退給你。比如我一年交1萬交10年的分紅險,第一年得了大病,只賠個3萬塊給你治病,然後身故了,退給你現金價值1000塊;或者第五年得大病,賠了3萬治病,再把現金價值3萬退給你,也就是花5萬,賠了你6萬。一般腦子正常的人知道這種結果都不會去買的。而理財的話,一般要10年左右才回本,別人理財要的是收益,這么晚回本不吐血!
3、如果同樣5萬買4.5%預期的一年定期理財,交3年。
第一年:5*1.45,第二年:5*(1.45+1.45^2),第三年:5*(1.45%+1.45^2+1.45^3)
第n年以後:5*(1.45%+1.45^2+1.45^3)*1.45^(n-3)
這才是實打實的理財,而且這家銀行實際利率如果比預期利率降低了,你還可以換個理財買。你買理財保險,5-10年內錢在保險公司根本別想拿走,一旦利息降了,你只能認命!不要說什麼理財保險幾乎沒什麼風險,沒什麼風險的穩健理財多著呢。銀行可以倒閉,如果有人說國家規定保險公司不會倒閉,那肯定是在騙人!保險公司是可以被兼並、分裂和撤銷的!
——————————————————————————————————
總結:銀行業務員極力推薦理財保險因為提成很高,而客戶買了理財保險要等5-10年才能回本,所以收益很低,而現今一年貶值率大概在2%,未來還面臨貶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