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市場 > 新建人壽保險公司投資潛力分析

新建人壽保險公司投資潛力分析

發布時間:2021-08-09 23:57:13

① 民生人壽保險公司的發展潛力如何受這次經濟危機影響大不大

你是應聘內勤還是保險經紀人啊?
如果是內勤就好可以的,這個是我的客戶。今年已經完成盈利了,09年是他們創立的第6年。截至目前,民生人壽累計總保費和總資產雙雙突破百億元,市場排名躋身行業十強,業務品質進入國內壽險行業前列。
民生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總部位於北京,是由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管理的七家全國性保險公司之一。

② 中國人壽投資的10個大型項目是哪些

中國人壽投資的大型項目有:

1、西氣東輸工程:已於2002年底開始送氣,公司總投入約53億元。年收益率為8.5%。

2、三峽工程:以購買三峽建設債券的方式進入,總投資逾190億元,分8年投入。從2001年開始債券年息11.5%。

3、黃河小浪底水利工程:工程目前正在建設中,有部分項目已開始運營,投資約11億元。年收益率11.36%。

4、大亞灣核電站:以於2001年建成投產。公司投資約9億元,從2000年開始至2020年可獲年回報12.8%。

5、華東華南電網改造工程:公司投資37億元,年收益率14.05%。

6、中國人壽斥資56.70588234億元認購廣發銀行20%股權。預計今年收益8%,未來五年15%。

7、中國人壽共斥資350億元人民幣,南方電網192億股股份,佔南方電網總股本的31.94%,躍居成為南方電網第二大股東。預計今年收益率5%,未來8%。

(2)新建人壽保險公司投資潛力分析擴展閱讀:

作為中國最大的商業保險集團,中國人壽由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的下設企業的介紹如下: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Life Insurance Company Limited)是國內最大的專業壽險公司,是中國壽險行業的中流砥柱。

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China Life Insurance asset Management Company Limited)是國內資本市場上最大的機構投資者之一、貨幣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在中國股票市場、基金市場、債券市場居於舉足輕重的地位。

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China Life Property & Casualty Insurance Co.,Ltd)是全國性專業化財產保險公司,由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和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總部設在北京,董事長為楊明生,總裁為劉健,注冊資本80億元人民幣。

③ 人壽保險行業前景

保險業:行業發展前景 減速還是加速

保險業:行業發展前景 減速還是加速

作者:王小罡

題記:從3月19日以來,我們在深、廣、京、滬巡迴路演了22家機構,就中國平安估值70元的報告進行了深入交流,獲得廣泛認可,也有頗多啟發。現就大家最感興趣的五個問題編寫成以下行業系列報告,以饗廣大投資者。

行業發展前景——減速還是加速?

長期投資回報率——4.7%還是6.2%?

風險折現率——12%還是10.5%?

相對估值指標——P/E還是P/F?

誰更有價值——平安還是國壽?

在對平安的估值中,行業發展前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們認為,雖然06年壽險保費收入增速平平,但是未來行業將享有15年左右的高速成長,目前我國壽險行業正處於成長期的前期。

2006年,壽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0.65%,低於同期14.97%的GDP增速,使得我國壽險深度從1.78%下降到1.71%。但我們認為,國內壽險行業正處於成長期的低谷,或者說,成長期的前期。

06年壽險低增長的原因在於:各公司主動調整產品結構;銀保業務受制於銀行;股市火爆、基金熱銷,影響了保費收入;新興業務潛力尚未發揮。

展望未來,保險行業發展前景誘人,其主要動力包括:龐大的人口規模、較快的老齡化趨勢與較高的儲蓄率;經濟持續發展、居民收入不斷提高;政策法規大力支持;風險保障意識得到根本性加強;終身福利系統的瓦解;投資環境大大改善。..調整後的壽險深度模型預測:2020年我國PPP人均GDP為2.6萬美元,壽險深度將達到4.86%;2030年4.8萬美元,壽險深度8.88%。這一結果與目前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是中立偏謹慎的。

根據以上預測,我國壽險保費收入將享有15年左右的高增長期(YoY增速15%-20%,超過近年增速,也超過同期GDP增速),對應平安估值70元/股,國壽估值37-39元/股。

2006年壽險行業回顧

06年國內保險公司總保費收入達到5641.4億元,同比增長14.4%。其中,人身險實現保費4132.01億元,同比增長11.67%,在總保費中佔比73.24%;財產險保費收入1509.43億元,同比增長22.6%。在人身險中,壽險保費收入3592.64億元,同比增長10.65%;健康險保費收入376.9億元,同比增長20.86%;意外險保費收入162.47億元,同比增長14.89%。

我們認為,06年壽險保費收入雖然達到兩位數的增長,但是還低於14.97%的名義GDP增長率,使得壽險深度不升反降:從05年的1.78%降低到06年的1.71%。

實際壽險深度與理想壽險深度(詳見《Big is Beautiful》)之間的缺口,從05年的14.27%(1.78%:2.08%)大幅拉升到06年的26.81%(1.71%:2.34%)。應該說,06年壽險增幅低於預期也低於05年,是令人失望的。如下圖所示。

06壽險低增長的主要原因在於:首先,各大公司主動調整業務結構,控制利潤率較低的銀保和團險業務,重點發展期繳個人壽險以及健康險等產品;其次,目前銀保業務普遍受制於銀行,保險公司在合作中明顯處於劣勢,銀保業務的增長速度與利潤水平都難以保證;再次,06年下半年股市火爆、基金熱銷,影響了對壽險產品的需求;最後,企業年金等潛力巨大的新興業務,由於政策支持不到位,特別是缺乏國外普遍實行的全國統一的企業年金稅收優惠,使得新興業務潛力尚未發揮。

對於業務結構調整,目前平安調整相對充分,國壽相對落後,估計在3-5年後基本完成。對於股市和基金的影響,我們認為在結構化、機構化和國際化的「黃金十年」中,06年那樣的猛漲並非股市的常態,今後更有可能呈現溫和提升或者曲折前進的勢態,而這樣的股市發展背景,對於保險行業的發展是最為有利的。

對於企業年金的政策支持,相信今後會到位,特別是在《國十條》吹響保險行業大發展的號角的背景下。企業年金業務前景動人,蘊涵巨大的市場機遇:到06年底,我國企業年金累計資金910億元。保監會估計今後每年新增額將超過1千億元,而世界銀行預計2030年總規模將達1.8萬億美元。按彼時匯率1:5計,為9萬億人民幣,是06年底的100倍,相當於此後24年CAGR達21%!同時,保險公司相對其他金融機構具備多方面的獨特優勢。保險公司的精算能力、團體銷售經驗和資產管理能力使其獨占鰲頭:據保監會公布,養老保險公司06年受託了295家公司的企業年金計劃,受託資產16.3億元,佔全部法人受託人業務的65%以上。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保險行業發展前景依然誘人,主要動力包括:龐大的人口規模、較快的老齡化趨勢與較高的儲蓄率;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居民收入不斷提高;以《國十條》為代表的政策法規大力支持;保險功能和作用不斷拓展,風險保障意識將得到根本性加強,「從搖籃到墳墓」的終身福利系統的瓦解;投資環境改善和投資回報率的顯著提高:06年全行業投資回報率提高220bp,達到創紀錄的5.8%。

壽險深度模型預測結合以上定性分析進行定量預測,我們認為此前使用的壽險深度模型依然適用(詳見《Big is Beautiful》),由於06年數據尚未齊全,仍採用05年數據。根據實際情況,我們對模型做了兩處調整:一是使用GDP名義增長率,即2010年前CAGR11%,2020年前9%,2030年前7%。對比入世五年以來CAGR13.78%,以上假設並不過分。二是在模型中強調「壽險深度缺口」,即實際壽險深度與理想壽險深度的百分比差異。我們認為,06年該缺口擴大到26.8%,且今後這一缺口將長期存在。

主要是因為在結構調整和其他因素影響下,壽險保費收入或難達到理想的增長速度。

穩妥起見,我們假設2010年、2020年和2030年的壽險深度缺口都為35%。

根據Yi = 0.00281*GDPi-0.185934*WELi + 0.301305,預測我國壽險深度如表1-表4所示:

由此可知,我國壽險行業未來將享有15年左右的高增長期,其保費收入同比增幅在15%-20%之間,這一速度不僅高於06年10.65%的增速,也高於未來我國GDP的名義同比增速。估計在2010年到2030年之間,壽險保費收入的增速將達到同期GDP增速的1.5到2倍。

壽險深度悲觀情景分析

如果未來行業發展始終徘徊在10%-11%的低速區間,那麼估值結果會怎樣?

我們通過調高壽險深度缺口來模擬上述悲觀情景。假設2010年、2020年和2030年的壽險深度缺口達到50%、70%和80%。如下表所示:

可見悲觀假設使得平安估值從70元下降了27.5%到51元,而國壽估值則從38元左右下降了31%到26元左右。國壽估值下降更多,因為國壽對增長前景更為敏感。

實際上,我們認為以上悲觀情景幾乎不可能發生。原因在於:目前全球人均GDP(按世界銀行PPP平價計算)在2.5萬美元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其壽險深度基本在6%-11%之間,亞洲地區特別如此,如圖3。而按照以上悲觀假設,到2020年,當我國人均GDP(按購買力評價計算)達到2.6萬美元時,壽險深度只有2.24%。這在中國這么一個居民儲蓄率較高而政府福利支出比例較低的國家,是難以想像的。

因此,對平安51元、對國壽26元的估值,從行業角度看,可能大大低估了國內壽險行業的發展前景。

綜上所述,雖然06年壽險行業只實現10.65%的增長,但是我們相信,行業正處於成長期的低谷,或者說,成長期的前期,未來還有長達15年的高速增長在召喚!

④ 華夏人壽保險公司發展潛力怎麼樣

學霸說保險,專注保險產品測評!華夏保險怎麼樣,值不值得買?帶你了解最真實的華夏人壽:《華夏保險怎麼樣,值不值得買,深度分析》

華夏保險成立於2006年12月份,注冊資本為153億元,是一家全國性、股份制人壽保險公司。

一、華夏人壽保險公司實力如何

華夏人壽在2019年7月躋身《財富》世界500強,排名第442位。

華夏人壽2019年的保費收入為1827.95億元,人壽保險公司中保費收入排名第四,僅次於國壽、平安、太平洋。

總的來說,華夏人壽資金雄厚,大眾認可度高,實力杠杠滴。

二、華夏人壽償付能力

華夏保險值得買嗎?那也要看具體是哪款產品,以旗下熱門重疾險「常青樹系列」為例,保障雖然全面,但是性價比偏低,想了解產品詳情可以戳這里:《【華夏】常青樹,看到這個缺點我就不想買了》

還有很多人想要了解華夏的「福臨門」年金險,可以看這篇《華夏「福臨門」年金險收益怎麼樣,值不值得買?》

望採納!

全網同號:學霸說保險,歡迎搜索!

資料來源:學霸說保險官網

⑤ 投資人壽保險與銀行的分析比 個人小結

銀行的理財PK壽險分紅,如果長期投資,首選壽險,壽險分紅是復利,銀行是單利。

⑥ .投資人壽保險和投資銀行的分析比較

區別:舉例:平安的萬能:
一:從短期來看:
投資壽險只能側重保障,假如我們每年存4000元,而在平安是可以提供:10-15萬這樣重疾保障+10萬的意外保障+1萬的意外醫療保障,如果是在我們才存了半年或者只存到三五年的時候可能只存了幾千塊,但保險公司賠償的是幾十萬,而銀行是給不到的,頂多你去把你存的幾千塊取出來;

如果從短期利息來看,壽險雖然有分紅或保底利率,但是不像沒有銀行的錢多,銀行的是本金加利息;但是,人生的意外跟疾病是沒有人能控制或避免的,有保障當然好過沒有;

二:從長期來看:由於平安的萬能是有保底利率的,假設我們現在是25歲,每年存4000元,連續存10年也就4萬,銀行也一樣存,按目前的定期利率是:2.25-3.6%計算,到我們退休的時候,帳戶裡面大概是在10左右,平安也一樣可以給到你這么多,
這兩個理財方式只是平台平同而已,差距還是挺大的,投資壽險就會多一個保障功能,
當然如果不要保障障的話,單從短期3-5年來看,銀行好過壽險,如果你只是做純投資型的,又是看短期的,那就勸不要買保險了,
如果看長期的,無論是純投資的還是帶保障的,買保險都要好過存銀,特別是在這種低利率高通脹的情況下,

⑦ 投資銀行和投資人壽保險的分析比較

1,投資銀行和投資人壽保險的主要區別在於,投資人壽保險是長期投資,銀行則是中短期。 2,純粹地從理論上研究,比較投資銀行和投資保險的利益非常困難,也不客觀。因為投保人的具體情況各不相同,要考慮的因素復雜多樣,而投保後的風險更是不能預測。 3,計算分析過程:在市場經濟中,投資方式紛繁,其中,保險與銀行儲蓄屬於安全性相對較高的投資,且可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靈活投資。 前段時間,溫州各保險公司又相繼推出各類分紅型保險,掀起了不小的熱潮。 分紅保險除了保證保險條款列明的保障利益外,投保人還有機會分享到保險公司經營該產品所產生的利潤。但不少人還是對此初出茅廬的險種有所顧忌。 一方面,銀行的利率總是低於保險的利率,存款還要扣除利息稅,而保險不扣稅,因而保險有明顯的優勢, 但另一方面,買保險要扣除人員傭金,賠償金等費用,而銀行存款則無成本支出,因此哪種劃算還很難說。

閱讀全文

與新建人壽保險公司投資潛力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