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投資的會計科目是交易性金融資產。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指企業為了近期內出售而持有的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和基金投資。如以賺取差價為目的從二級市場購買的股票、債券、基金等。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會計學2007年新增加的會計科目,主要為了適應現在的股票、債券、基金等出現的市場交易,取代了原來的短期投資,與之類似,又有不同。
債券投資的賬務處理:本科目核算企業持有的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包括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基金投資、權證投資等和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貳』 債券如何買賣的
債券的交易程序有五個步驟:開戶,委託,成交,清算和交割,過戶。
1、開戶:開戶合同有效期的確定,以及延長合同有效期的條件和程序,需要客戶的真實姓名、地址、年齡、職業、身份證號碼等。
2、委託:投資者在證券公司開戶後,如果想上市交易,還必須與證券公司辦理委託關系,這是普通投資者進入證券交易所的必要程序,也是債券交易的必要程序。
3、交易:證券公司接受投資客戶委託並填寫委託書後,其常駐人員應當及時到交易所執行委託,促進該債券的交易。
4、清算:債券清算是指同一證券公司在同一交割日對同一國家債券的購銷進行沖銷,確定應交債券的數量和應交價格的金額,然後按照「凈結算」原則。
當交易所在同一天關閉時,其結算機構根據當日「市場交易表」記載的各證券公司買賣某一債券的數量和價格,計算各證券公司應收應付價格沖減後的凈額和各債券沖減後的凈額,並在當天編制《結算結算表》。
各證券商核對無誤後,於交割日編制證券商典當「交割清單」,並於指定交割日辦理交割手續。
5、轉讓:最終程序是在債券成交並完成交割手續後完成債券的轉讓。所有權轉移是指債券的所有權從一個所有人轉移到另一個所有人。
債券市場分為現貨市場和現貨市場。
市場上的債券交易數量很少,一般在手(面值1000元),場內交易主要是通過交易所競價系統保證交割,與場內市場相比,場外市場是我國債券交易的主要場所,俗稱銀行間市場,其債券託管規模已超過2600億元,占債券總股本的93%,換句話說,93%的債券只能通過銀行間市場進行交易。
(2)債券投資出售擴展閱讀:
債券是政府、企業、銀行和其他債務人按照法定程序發行的證券,用於籌集資金,並承諾債權人在指定日期償還本息。
債券(債券)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直接向社會借款,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時,向投資者發行的一種金融合同,債券的本質是債權憑證,具有法律效力。債券購買人或投資者與發行人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債務關系,債券發行人是債務人,投資者(債券購買人)是債權人。
債券是一種證券,由於債券的利息通常是預先確定的,債券是一種固定利率證券,在金融市場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債券可以上市流通,典型的政府債券是國債。
『叄』 講所持的債券投資全部出售,出售凈收入為130000元,存入銀行。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130000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利息調整
投資收益
『肆』 購買和出售債券的會計分錄
購買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50000
應收利息 1500
貸:銀行存款 51500
計提4,5,6月利息分錄均為:
借:應收利息 500
貸:投資收益 500
同時6月還多一筆收到利息的分錄:
借:銀行存款 3000
貸:應收利息 3000
計提7,8月利息分錄同4,5月
出售時:
借:銀行存款 524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50000
應收利息 1000
投資收益 1400
債券包含了以下三層含義:
1.債券的發行人(政府、金融機構、企業等機構)是資金的借入者;
2.購買債券的投資者是資金的借出者;
3.發行人(借入者)需要在一定時期還本付息。
債券作為一種債權債務憑證,與其他有價證券一樣,也是一種虛擬資本,而非真實資本,它是經濟運行中實際運用的真實資本的證書。
債券作為一種重要的融資手段和金融工具具有如下特徵:
償還性
償還性是指債券有規定的償還期限,債務人必須按期向債權人支付利息和償還本金。
流動性
流動性是指債券持有人可按需要和市場的實際狀況,靈活地轉讓債券,以提前收回本金和實現投資收益。
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債券持有人的利益相對穩定,不隨發行者經營收益的變動而變動,並且可按期收回本金·。
『伍』 債券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出售後應怎麼做會計分錄
債券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出售後會計分錄處理方法為三步:
一、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成本,貸記本科目(成本)。
二、按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貸記或借記本科目(公允價值變動),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 科目。
三、按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借記或貸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科目。
債券能為投資者帶來一定的收入,即債券投資的報酬。在實際經濟活動中,債券收益可以表現為三種形式:
一是投資債券可以給投資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帶來利息收入。
二是投資者可以利用債券價格的變動,買賣債券賺取差額;三是投資債券所獲現金流量再投資的利息收入。
(5)債券投資出售擴展閱讀:
涉及的賬戶,分析經濟業務涉及到哪些賬戶發生變化;賬戶的性質,分析涉及的這些賬戶的性質,即它們各屬於什麼會計要素,位於會計等式的左邊還是右邊。
增減變化情況,分析確定這些賬戶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增減金額是多少;記賬方向,根據賬戶的性質及其增減變化情況,確定分別記入賬戶的借方或貸方;根據會計分錄的格式要求,編制完整的會計分錄。
不以任何公司財產作為擔保,完全憑信用發行的債券。政府債券屬於此類債券。這種債券由於其發行人的絕對信用而具有堅實的可靠性。除此之外,一些公司也可發行這種債券,即信用公司債。與抵押債券相比,信用債券的持有人承擔的風險較大,因而往往要求較高的利率。
為了保護投資人的利益,發行這種債券的公司往往受到種種限制、只有那些信譽卓著的大公司才有資格發行。除此以外在債券契約中都要加入保護性條款,如不能將資產抵押其他債權人、不能兼並其他企業、未經債權人同意不能出售資產、不能發行其他長期債券等。
『陸』 2017新政府會計制度下長期債券投資出售轉讓的會計分錄
政府會計制度下長期債券投資出售轉讓
借:銀行存款等[實際收到的款項] 18000
投資收益[借差] 2000
貸:長期債券投資[賬面余額] 20000
『柒』 債券投資與出售
1.實際利率高於票面利率,肯定會折價發行,沒有給出折價多少.假定以96 000元購入.則會計分錄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_面值 100 000
貸:銀行存款 96 000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_利息調整 4 000
2.2008年末,攤銷利息:
借:應收利息 1 000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_利息調整 152
貸:投資收益 1 152
3.09年6月30日以80 000元出售:
借:銀行存款 80 000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_利息調整 3 848
借:投資收益 16 152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_面值 100 000
『捌』 出售債券的會計分錄
會計分錄如下:
(1)購入時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面值 1 000 000
利息調整 120 000
貸:銀行存款 1 120 000
(2)第一年末(應收利息=100*10%=10萬,利息收入=112*8%=8.96萬元)
借:應收利息 100 000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10 400
投資收益 89 600
債券盡管種類多種多樣,但是在內容上都要包含一些基本的要素。這些要素是指發行的債券上必須載明的基本內容,這是明確債權人和債務人權利與義務的主要約定,具體包括:
1、債券面值
債券面值是指債券的票面價值,是發行人對債券持有人在債券到期後應償還的本金數額,也是企業向債券持有人按期支付利息的計算依據。債券的面值與債券實際的發行價格並不一定是一致的,發行價格大於面值稱為溢價發行。
2、償還期
債券償還期是指企業債券上載明的償還債券本金的期限,即債券發行日至到期日之間的時間間隔。公司要結合自身資金周轉狀況及外部資本市場的各種影響因素來確定公司債券的償還期。
交易程序
1.投資者委託證券商買賣債券,簽訂開戶契約,填寫開戶有關內容,明確經紀商與委託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
2.證券商通過它在證券交易所內的代表人或代理人,按照委託條件實施債券買賣業務。
3.辦理成交後的手續。成交後,經紀人應於成交的當日,填制買賣報告書,通知委託人(投資人)按時將交割的款項或交割的債券交付委託經紀商。
4.經紀商核對交易記錄,辦理結算交割手續。
方式
上市債券的交易方式大致有債券現貨交易、債券回購交易、債券期貨交易。
『玖』 出售債券屬於投資活動
這要看對誰來講。對發債的公司而言,那是籌資;對於投行而言,那是主營。
『拾』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投資出售時累計投資收益的問題
2012年1月1日購入債券時,
債券成本=2100
利息調整=2100-2000=1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面值 200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利息調整 100
投資收益 11
貸:銀行存款 2111
2012年12月31日,應計利息=2000*6%=120
投資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攤余成本×實際利率=2100*4%=84
溢價攤銷=120-84=36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應計利息 12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利息調整 36
投資收益 84
債券賬面價值=2100-36=2064
公允價值變動=2080-2064=16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公允價值變動 16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6
2013年12月31日,應計利息=2000*6%=120
投資收益=(2100-36)*4%=82.56
溢價攤銷=120-82.56=37.44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應計利息 12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利息調整 37.44
投資收益 82.56
公允價值變動=2150-(2100-36-37.44)=123.44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公允價值變動 123.44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23.44
2014年1月20日,2300萬元全部出售
債券賬面價值=面值+利息調整+公允價值變動=2000+(100-36-37.44)+(16+123.44)=2166
處置收益=2300-2166=134
借:銀行存款 2300
應收利息 24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面值 200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利息調整 26.56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公允價值變動 139.44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應計利息 240
投資收益 134
將全部公允價值變動轉入投資收益,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39.44
貸:投資收益 139.44
整個過程投資收益變動=(-11)+84+82.56+134+139.44=429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