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基金又叫創業基金,是當今世界上廣泛流行的一種新型投資機構。它以一定的方式吸收機構和個人的資金,投向於那些不具備上市資格的中小企業和新興企業,尤其是高新技術企業。風險投資基金無需風險企業的資產抵押擔保,手續相對簡單。它的經營方針是在高風險中追求高收益。風險投資基金多以股份的形式參與投資,其目的就是為了幫助所投資的企業盡快成熟,取得上市資格,從而使資本增值。一旦公司股票上市後,風險投資基金就可以通過證券市場轉讓股權而收回資金,繼續投向其它風險企業。
謂風險投資基金是只從事風險投資的基金。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簡稱VC,在我國也被翻譯成「創業投資」,是當今世界上廣泛流行的一種新型投資方式。風險投資基金以一定的方式吸收機構和個人的資金,以股權投資的方式,投向於那些不具備上市資格的新興的、迅速發展的、具有巨大競爭潛力的企業,幫助所投資的企業盡快成熟,取得上市資格。一旦公司股票上市後,風險投資基金就可以通過證券市場轉讓股權而收回資金,繼續投向其它風險企業。
目前世界上的風險投資基金大致可分為歐洲型和亞洲型兩類,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投資對象的不同。風險投資基金是一種"專家理財、集合投資、風險分散"的現代投資機制。對於風險企業而言,通過風險投資基金融資不僅沒有債務負擔,還可以得到專家的建議,擴大廣告效應,加速上市進程。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風險投資通過專家管理和組合投資,降低了由於投資周期長而帶來的行業風險,使高新技術產業的高風險和高收益得到有效的平衡,從而為產業的發展提供足夠的穩定的資金供給。此外,作為風險投資基金的投資者,也可以從基金較高的規模經濟效益與成功的投資運作中獲取豐厚的投資回報。
② 全球有哪些著名的投資公司
美國KPCB風險投資公司,德豐傑風險投資公司,美國國際數據集團,凱雷投資集團,Accel合夥公司等,下面一一介紹:
1. KPCB公司人才濟濟,在風險投資業嶄露頭角,在其所投資的風險企業中,有康柏公司、太陽微系統公司、蓮花公司等這些電腦及軟體行業的佼佼者,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公司抓住這一百年難覓的商業機遇,將風險投資的重點放在互聯網產業,先後投資美國在線公司、奮揚公司(EXICITE)、亞馬遜書店。
2. 德豐傑是唯一一家通過聯合基金網路進行全球投資的風險投資公司,在全球30多個城市設有辦事處,並擁有超過35億美元的投資資金。德豐傑的宗旨是在全球范圍內搜尋具有傑出才能並試圖改變世界的企業家,並向其提供資金和服務。
3. 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nternational Data Group)是全世界最大的信息技術出版、研究、會展與風險投資公司。IDG公司2006年全球營業總收入達到28.4億美元。
4. 美國凱雷投資集團(The Carlyle Group,又譯為卡萊爾集團,以下簡稱凱雷集團)成立於1987年,公司總部設在華盛頓,擁有深厚的政治資源,管理資產超過300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私人股權投資基金之一。
5. Accel Partners是世界五大風險投資機構之一,致力於幫助傑出企業家去建立業務定位非常明晰的技術公司。深入的專業知識、相關經驗以及行業關系,使得Accel Partners的團隊反應更加敏捷,創造更多價值,最終成為優秀技術家的最佳合作夥伴。
6. 大西洋大眾公司成立於1980年,專門為信息技術及知識產權驅動的成長型企業提供資金。目前管理約100億美元資本,至今已曾投資於約150家公司,目前投資的企業超過60家,其中接近一半在美國國外。公司憑借其全球化戰略及覆蓋世界各地的業務網路, 為其所投資公司持續提供增值協助, 以及長遠的投資理念 而在投資界中著稱。
③ 風險投資基金的含義是什麼急.....
風險投資基金
在一些風險投資較為發達的國家,風險投資基金主要有兩種發行方法一種是私募的公司風險投資基金,另一種是向社會投資人公開募集並上市流通的風險投資基金,目的是吸收社會公眾關注和支持高科技產業的風險投資,既滿足他們高風險投資的渴望,又給予了高收益的回報。這類基金,相當於產業投資基金,是封閉型的,上市時可以自由轉讓。
風險投資基金又叫創業基金,是當今世界上廣泛流行的一種新型投資機構。它以一定的方式吸收機構和個人的資金,投向於那些不具備上市資格的中小企業和新興企業,尤其是高新技術企業。風險投資基金無需風險企業的資產抵押擔保,手續相對簡單。它的經營方針是在高風險中追求高收益。風險投資基金多以股份的形式參與投資,其目的就是為了幫助所投資的企業盡快成熟,取得上市資格,從而使資本增值。一旦公司股票上市後,風險投資基金就可以通過證券市場轉讓股權而收回資金,繼續投向其它風險企業。目前世界上的風險投資基金大致可分為歐洲型和亞洲型兩類,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投資對象的不同。風險投資基金是一種"專家理財、集合投資、風險分散"的現代投資機制。對於風險企業而言,通過風險投資基金融資不僅沒有債務負擔,還可以得到專家的建議,擴大廣告效應,加速上市進程。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風險投資通過專家管理和組合投資,降低了由於投資周期長而帶來的行業風險,使高新技術產業的高風險和高收益得到有效的平衡,從而為產業的發展提供足夠的穩定的資金供給。此外,作為風險投資基金的投資者,也可以從基金較高的規模經濟效益與成功的投資運作中獲取豐厚的投資回報。
④ 蘋果為何會牽頭建3億美元中國新能源基金
蘋果將聯合德意志銀行和10家零部件供應商,成立規模為3億美元的基金,將在未來四年內投資中國可再生能源領域,幫助中國建設太陽能發電廠和風能發電廠。蘋果這一新動作的主要考量是為了完成該公司今年年初提出的,在全球43個國家的分支機構100%使用清潔能源的目標。
月12日報道,蘋果新成立的中國清潔能源基金(China Clean Energy Fund),其目標是在未來4年內建設1000兆瓦新能源發電能力(可為100萬戶家庭供電),主要供蘋果零部件供應商使用,該基金由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旗下的資產管理公司DWS Group負責運營管理。
蘋果公司今年4月曾宣布,將在全球43個國家的分支機構100%使用清潔能源。中國清潔能源基金可以作為先行先試,為其他市場提供借鑒。
蘋果主要通過使用能源收購協議達到其可再生能源目標。蘋果從風能或太陽能開發商那裡購買可再生能源,得到一筆可再生能源額度。然後蘋果用這些額度來抵消運營過程中使用的非再生能源。
2016年12月,蘋果入股中國新疆新能源企業金風科技(002202),對此,蘋果公司環境、政策和社會計劃副總裁麗莎傑克遜(Lisa Jackson)當時表示,這筆交易是蘋果最大的清潔能源項目,是風電領域的第一個項目。這項投資將為中國電網增加285兆瓦的清潔能源,作為蘋果減少其製造過程中碳排放的承諾的一部分。
報道也提到,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學者大衛·桑德羅(David Sandalow)表示,中國政府為改善城市空氣質量、投資未來能源發展趨勢,已經在推動清潔能源方面作出相當大的努力。
桑德羅說,中國去年投入使用的光伏發電能力超過全球其他地方的總和,在風力和水力發電方面同樣引領世界。
實際上,中國已連續多年在發展新能源方面遙遙領先,美國能源經濟和金融分析研究所2017年1月發布報告稱,2015年,中國的新能源投資達1029億美元,佔全球投資總量的1/3,美國以441億美元居第二位。中國光伏協會今年4月數據顯示,我國在多晶硅、矽片、電池、組件領域都呈現產能過剩跡象。2017年全年新增裝機量約53GW(GW即吉瓦,1吉瓦=1000兆瓦),同比增長超過53.6%,累計裝機量約130GW。
⑤ 被以美國為首的世界知名風險投資基金投資的我國上市公司有哪些拜託了各位 謝謝
據目前資料所知主要有紅杉資本中國基金 和 凱雷投資集團,其投資收益也可以,負債率不高。見如下網上摘錄: 紅杉資本創始於1972年,共有18隻基金,超過40億美元總資本,總共投資超過500家公司,200多家成功上市,100多個通過兼並收購成功退出的案例。紅杉資本作為全球最大的VC,曾投資了蘋果電腦、思科、甲骨文、雅虎和Google、Paypal,紅杉投資的公司總市值超過納斯達克市場總價值的10%。因為美國高科技企業多集中在加州,該公司曾宣稱投資從不超過矽谷40英里半徑。2005年9月,德豐傑全球基金原董事張帆和攜程網原總裁兼CFO沈南鵬與Sequoia Capital (紅杉資本)一起始創了紅杉資本中國基金(Sequoia Capital China)。 凱雷投資集團 美國「凱雷投資集團」是全球著名的直接投資機構,成立於1987年。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旗下三家亞洲基金擁有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以投資於泛亞地區。凱雷集團總共擁有28隻不同類型的基金,管理著超過248億美元的資產。自1987年創立以來,已經投資130億美元,主要在亞洲、歐洲和北美用於公司並購、房產以及創業投資等。據悉,自1987年成立以來,凱雷集團已在全球125億美元的策略性投資中獲得了巨額利潤,給投資者的年均回報率高達35%。
⑥ 風險投資的發展歷程
「風險投資」這一詞語及其行為,通常認為起源於美國,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後,一些願意以高風險換取高回報的投資人發明的,這種投資方式與以往抵押貸款的方式有本質上的不同。風險投資不需要抵押,也不需要償還。如果投資成功,投資人將獲得幾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報;如果失敗,投進去的錢就算打水漂了。對創業者來講,使用風險投資創業的最大好處在於即使失敗,也不會背上債務。這樣就使得年輕人創業成為可能。總的來講,這幾十年來,這種投資方式發展得非常成功。
其實在此之前,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國外,以風險投資方式進行投資早就存在了,只不過那時候還沒有「風險投資」的叫法而已。所以風險投資也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 風險投資在中國的興起,源於進入新世紀後一枝獨秀的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日益吸引著留學海外的中國學子回國創業發展。一個高科技項目,一個創業小團隊,一筆不大的啟動資金。這是絕大多數海歸剛開始創業時的情形。不要說網路、搜狐這樣的網路公司,就是UT斯達康這樣的通訊公司,創業伊始,也不過是三兩個人,七八桿槍。只是因為不斷得到風險投資基金的融資,這些公司才最終從一大批同類中脫穎而出。
海歸創業投資事業經歷了近十年的發展,規模日益壯大。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共40多家,總市值300多億美元;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中,高管大多有海外留學背景;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正推動新技術及傳統產業發展,創造了企業在中國發展、在海外融資的新模式。
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已突破了互聯網和高科技公司的范圍。有來自多行業、多領域的公司登陸納斯達克,對此,納斯達克中國首席代表徐光勛指出,「這些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它們帶來的中國概念也被國際市場所接受。這對中國企業而言,無疑是好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中,高級管理層大多擁有海外留學背景。」他們中有海歸企業亞信科技創始人田溯寧、網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鄧中翰、空中網總裁楊寧、北極光的鄧鋒、網訊公司(WebEx)創始人朱敏、攜程網及如家快捷酒店創始人沈南鵬、攜程網董事會主席梁建章、北京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徐小平、展迅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武平等諸多成功引領企業登陸華爾街的海歸人士。
以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為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來自中關村科技園區的中國企業中,海歸企業為數不少。這些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海歸企業,正在由推動國內新經濟、新技術、互聯網等諸多領域的發展,擴展到推動中國傳統產業的發展。
以網路、新浪、搜狐、攜程、如家等為代表的一批留學人員回國創業企業給國內帶回了大批風險投資,這種全新的融資方式,極大地催化了中小企業的成長。同時,國內幾乎所有國際風險投資公司的掌門人大都是清一色的海歸,IDG資深合夥人熊曉鴿、鼎暉國際創投基金董事長吳尚志、賽富亞洲投資基金首席合夥人閻焱、紅杉基金中國合夥人沈南鵬、金沙江創業投資董事總經理丁健、美國中經合集團董事總經理張穎、北極光創投基金創始合夥人鄧鋒、北斗星投資基金董事總經理吳立峰、啟明創投創始人及董事總經理鄺子平、德克薩斯太平洋集團合夥人王兟等10多位掌管各類風險投資基金的海歸人士。大部分風險投資都是通過海歸或海歸工作的外企帶進國內的。這些投資促進了國內對創業的熱情,促進了一大批海歸企業和國內中小企業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國內風險投資行業的進步。
⑦ 風險投資基金的基金分析
美國投資公司Redpoint Ventures負責人湯姆·湯古茲(Tom Tunguz)於2012年7月發表文章,對美國當前的風險投資市場現狀與歷史情況進行了比較。湯古茲指出,與過去12年平均水平相比,2011年從事風險投資的公司數量、所投入的資金總數,以及整體風險投資基金的規模都在減少。具體分析如下:
風險投資基金規模縮小14%
2011年,182家風投公司獲得投資,該數字較過去12年的平均水平低16%。與此同時,風險投資基金的規模也比過去12年的平均水平低14%。
期間的一個發展趨勢是,越來越多的風險資本集中流向知名風險投資公司,這是投資者追求風險投資質量的表現。過去,前25大風險投資公司的融資額占整個市場的約30%。而今年上半年,前10大風險投資公司的融資額就佔到了整個市場的69%。大型風險投資公司基金規模的增長意味著小型風險公司的基金規模的下滑。
風險投資速度保持平均水平
盡管風投融資處於下滑趨勢,但2011年的風險投資速度仍保持平均水平。過去12年間,風險投資公司平均每年投資3076家美國初創企業,而2011年的該數字為3206家。過去10年間,風險投資公司平均每年投資338億美元,而2011年為326億美元。由此可見,無論是風險投資速度還是投資規模都處於略微增長之勢,這是一個積極信號。
但風險投資速度不可能永遠保持不變,因為風險投資公司的融資額正在下滑。盡管如此,當前的投資速度仍將繼續維持幾年。因為風險投資公司的融資通常為未來10年做准備,但一般會在前4年使用完畢。這種融資和投資之間的差異可確保風險投資公司維持當前的投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