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宏觀經濟學中投資和儲蓄的關系
宏觀經濟學中:儲蓄等於投資,現在的儲蓄就是未來的投資。
儲蓄是消費的延時推後,他可以轉化為即時消費,也可以轉化為投資,儲蓄是社會再生產的資金來源;
投資則是資金不同於消費的一種運用,並主要用於資本貨物、基本建設等生產領域。
在資金應用角度來看,儲蓄等於投資。
(1)事後投資等於儲蓄擴展閱讀:
儲蓄的特徵:
1.儲蓄行為的自主性
儲蓄行為的自主性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儲蓄對象是私有的,就是儲蓄者所要儲蓄的貨幣資金的所有權歸儲戶所有,儲戶自己有權支配,這是儲蓄具有自主性的根本保證和必要前提。
2.儲蓄對象的暫時閑置性和積累性
儲蓄動機產生於個人取得收入以後扣除消費部分的結余。這部分結余構成了個人能進行儲蓄的物質前提。同時,儲蓄的目的是為了未來消費,這也說明了儲蓄對象的閑置具有暫時性。
3.儲蓄價值的保值性和收益性
儲蓄是一種信用行為,信用具有還本付息的特徵。儲蓄的還本付息特徵使它具有明顯的保值性和收益性。儲戶將貨幣資金存人銀行等儲蓄機構,首先考慮的是能否保住本金,起到積累財富的作用。
2. 投資等於儲蓄怎麼理解
投資和儲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因為投資就是把錢投入到哪裡,投資是有風險的,嗯,但儲蓄不一樣,除去就是把存款。放到銀行里去,儲蓄起來是風險很低的。
3. 宏觀經濟學知識,均衡產出中,投資等於儲蓄,請高手幫幫忙啊。謝謝了
國民收入核算中是個事後核算。你看中國一般是年初核算上一年的GDP,是對上一年經濟發展的總結。國民收入核算中y=C+I是一個計算式,單純為了核算gdp,用的是支出法兩部門經濟核算,為了核算GDP即一年內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因此由於供求不等的存貨轉為了一種投資即存貨投資計入了i,因而使得國民收入核算中y=C+I。由於y=c+i和y=c+s,因而最終會計核算的必然結果是s=i。其原因在於居民的儲蓄漏出通過金融機構轉出進行投資。
而在國民收入決定理論中,是一年年初預計這一年應當如何確定國民收入以確保總供給等於總需求。而在凱恩斯假定條件下,國民收入僅僅與總需求有關,即 y=c+i,不同於上面,這是一個決定式,c、i均為意願消費和投資並且是實際消費和投資而非名義的。在這一決定式成立時即達到均衡即總供給等於總需求此時 計劃這一年的需求量恰好等於計劃著一年的供給量,即非計劃存貨投資為零。此時i為計劃投資,又由於y=c+s依然成立,此時s也是預測儲蓄。所以計劃投資等於計劃儲蓄。
關鍵要分清一個是事前預測,一個是事後核算。
上面是自己的理解,開始這也有些迷惑,後來想通了。
在學經濟學吧,我也是 以後多交流~
4. 為什麼I=S投資等於儲蓄
儲蓄等於投資是永遠成立的,不需要任何假設。
衡量GDP有兩個辦法,一是收入法,二是支出法。
從收入的角度來看,產品市場的供給轉化為國民收入,收入中一部分用作消費,一部分儲蓄,而稅收和轉移支付則不改變收入總量,因此Y=C+S;
從支出的角度來看,產品市場的需求包括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和凈國外需求,因此Y=C+I+NX;
又由產品市場供求相等,可以得到S=I+NX,如果我們忽略國外部門的存在,就可以得到S=I。
那麼資金窖藏對儲蓄轉化為投資是否會產生影響呢?
答案是No,因為儲蓄不等於將資金貸放出去。
是凡收入中沒有用於消費的,都叫做儲蓄。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假設石頭是貨幣,人們將收入中用於消費以外的石頭全部扔進大海,依然改變不了當期收入等於消費加儲蓄這一恆等式。而收入源自哪裡呢?也許有人會認為不僅僅來自與產品的出售,還依賴於資本收入,譬如金融資產的資本利得,那麼我們可以這樣設想,假設一個國家不生產任何商品或提供任何服務,人們在年初動用所有積蓄購買股票,可以想到年末必然有相當大的一筆資本利得收入,然而國民生產總值為零,因為我們沒有購買任何產品,意味著沒有得到任何實際上的福利,此時的資本利得只是數字上的增量,實際上卻毫無意義。倘若利用資本利得收入購買產品,也意味著產品產出的增加,即收入的增加,那麼已經體現在Y=C+I+G+NX中了。因此,對於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國民享用了多少實體上的產品和服務,以GDP來衡量國民收入是合理的。
5. 怎麼理解國民收入決定理論中,投資只是事後核算時相逢,而事前計劃投資和計劃儲蓄不一定相等
因為如果實際國民收入大於均衡國民收入,則計劃投資小於計劃儲蓄,而這時的實際投資已經包含非意願(非計劃)的存貨投資,因為實際投資是一種事後的核算,因而實際投資才會等於實際儲蓄。也就是說即使在國民收入沒達到均衡狀態時,實際投資也等於實際儲蓄。所以使國民經濟均衡的條件必須是計劃儲蓄等於計劃投資。
6. 投資等於儲蓄急急急
呵呵,發現這個回答也適用這個問題。
一般是家庭和個人執行儲蓄功能,企業和政府執行投資功能,你所認為的GDP不可能都用於儲蓄或投資其實是沒有想通,銀行中的儲蓄都被企業貸款或政府發行國債用來投資了,而你之所以還能從銀行取到錢,是因為有準備金制度,而每年政府還有一定的財政赤字,企業還有一定的債務幅度,這些都足以抵消銀行中的儲蓄和准備金,所以從整個宏觀經濟來說儲蓄是等於投資的。
7. 為什麼投資等於儲蓄
在封閉經濟中儲蓄是等於投資的,這是因為:
Y=C+I+G+NX,y是國民收入,C是消費,I是投資,G是政府支出,封閉經濟中NX=0。
所以,I=Y-C-G。
國民收入中除去消費和政府收入,剩下的就是國民儲蓄。所以儲蓄等於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