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未來中國的投資機會在哪兒
這個不好說。
雄安新區是好機會。
但是不好進入。
能源也是好機會,但是也不容易。
然後就是鎖定衣食住行方面的行業吧。
㈡ 未來十年最好的投資機會在哪
一、個人計算演變為普適計算。設備將無處不在並永遠在線,設備總量將爆發性增長:到2020年,世界上超過70%的人口將連接到互聯網服務;個人設備總量將達到100億;可穿戴設備將達到4億;移動應用數量將達到500萬。個人計算設備,將從PC到移動設備再擴展至智能設備。互聯網將把所有智能設備無縫連接在一起,機器人也將走入家庭。計算,將無處不在,處處連接。語音也將成為未來搜索的入口。目前newifi占據中國智能路由器30%的市場份額,位列前三。
二、AR/VR將成為下一代計算平台,融合現實與虛擬世界。聯想創投判斷,AR、VR將在2018年前後迎來爆發點。AR/VR的本質主要有兩個:第一,人們跟信息世界打交道,由二維模式改變為三維全景模式;第二,人們在AR裡面,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第一次深度融合。AR領域,早在2012年,聯想就開始做智能眼鏡相關研究,並做出第一款樣機;聯想智能眼鏡和雲視智通戰略合作,成為垂直行業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如公安、交通、醫療、電力等行業,需要培養大量技術人員,造成高昂時間和金錢成本,應用了AR眼鏡,便可以給出標准化引導和技術支持;此外,在旅遊導覽等領域AR也有很好的應用。
㈢ 未來10年哪6大領域最值得投資
望採納,謝謝!
1國企改革
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終於揭開了並不神秘的面紗。大家關心一個問題:國企改革能否成為市場的「救市主」?
在華夏國企改革擬任基金經理鄭曉輝看來,國企改革帶來的改革機遇,有可能是未來十年中國股市最大一波由政策全面推動的投資機會。
「國企改革已被公認為中國資本市場持續的投資風口。」鄭曉輝認為,我國資本市場建立以來,目前已經經歷了兩次大的制度紅利。第一次制度紅利是上世紀90年代的法人股,很多資本市場大鱷,第一桶金就得益於法人股這一制度紅利。
第二次制度紅利是2005年啟動的股權分置改革,開啟了2006年到2007年這一波瀾壯闊的大牛市。
「國企改革不是簡單地市場化,一賣了之。」鄭曉輝解釋說,國企改革,不僅僅是為了讓國企簡單證券化,更是為了政企分開,形成新的體制、機制與制度,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9月13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出,要大力推動國有企業改制上市,創造條件實現集團整體上市。主業處於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國有企業,原則上都要實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積極引入其他國有資本或各類非國有資本實行股權多元化,國有資本可以絕對控股、相對控股,也可以參股,並著力推進整體上市。
「大力推動國有企業整體上市,特別是集團資產上市。這預示國家將大力依靠資本市場,對國有資產進行重組。」鄭曉輝認為,資產證券化是改革的核心環節。
2013年,全國國企資產總額104.1萬億元,央企48.6萬億元,地方國企55.5萬億元。目前國有資產的資產證券化率不到30%,初步測算估計,未來幾年內將至少有10萬億~20萬億元之巨的國有資產進入股市。國企改革最終大多數會通過並購、重組、上市的方式進行。
可以預期的是,大量優質資產將有望通過多種形式逐步注入上市公司中,這是國資改革的重要一步,也是股市重要的投資機遇。
市場的走勢,也驗證了上述觀點。2014年以來,國企改革指數總體表現非常強勢,在市場6月15日調整之前,其漲幅不僅跑贏主板指數,還大幅領先很多基金。市場進入階段性調整行情後,國企改革指數體現出較大的彈性,在市場反彈過程中漲幅遠遠領先其他指數,顯示出市場資金的高度青睞。
市場關注的方向:一是推動國資證券化,二是推動國企整合重組,三是混合所有制,四是國企公司治理的改善,五是特別關注科研院所注入。
2一帶一路
隨著各國政府的積極響應,以及相關配套政策和配套服務的完備,「一帶一路」建設正值全面啟動、深入推進的關鍵時期。
隨著各國政府的積極響應,以及相關配套政策和配套服務的完備,「一帶一路」建設正值全面啟動、深入推進的關鍵時期。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企業將迎來新一輪境外直接投資的高潮。誰抓住了當前的投資機遇,誰就有可能在未來占據有利的競爭地位,成為世界一流跨國公司。
「一帶一路」地區覆蓋總人口約46億(超過世界人口60%),GDP總量達20萬億美元(約全球1/3)。
區域國家經濟增長對跨境貿易的依賴程度較高,2000年各國平均外貿依存度為32.6%;2010年提高到33.9%;2012年達到34.5%,遠高於同期24.3%的全球平均水平。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計算,1990-2013年期間,全球貿易、跨境直接投資年均增長速度為7.8%和9.7%,而「一帶一路」相關65個國家同期的年均增長速度分別達到13.1%和16.5%;
尤其是國際金融危機後的2010-2013年期間,「一帶一路」對外貿易、外資凈流入年均增長速度分別達到13.9%和6.2%,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4.6個百分點和3.4個百分點。
「一帶一路」正在形成除大西洋貿易軸心和太平洋貿易軸心之外,新的以亞歐為核心的全球第三大貿易軸心。
預計未來十年,「一帶一路」出口規模佔比有望提升至1/3左右,成為中國的主要貿易和投資夥伴。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研究室主任楊立強認為,「一帶一路」的提出和逐步推進將為中國企業境外直接投資帶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
首先,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將拉動相關製造業海外投資。當前「一帶一路」橫跨歐亞非三大洲,沿線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規模相當可觀,與之相關的工程建築、鋼鐵業、建築材料業、裝備製造業、運輸設備製造業乃至通信、電子、化工等製造業都將獲得強勁的增長驅動力。隨著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步鋪開,相關行業的境外直接投資將逐步提速。
其次,基礎設施條件提升將改善沿線國家的整體投資環境。
第三,沿線國家間的產業合作將推進中小企業的境外直接投資。
最後,「一帶一路」將拉動服務業投資。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將拉動相關生產服務業境外投資;基礎設施建設過程將推動中國金融機構的海外業務拓展;整體投資環境的改善會刺激貿易、運輸、跨境電子商務等領域的境外直接投資。
沃藍投資總監尚國明,認為「一帶一路」有三個層面的內容,可能最先受益的板塊,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正規項目中要落地的,像施工類的,工程是承包的;第二個是由「一帶一路」帶出來的跨境電商。
國信證券北京投研中心首席投資顧問劉鵬表示,希望大家在「一帶一路」上的思路寬一點,而且交易步驟根據盤面做一些循序漸進會更好一些。
「一帶一路」的巨大機遇,也為相關上市公司打開了成長的空間。
根據Wind資訊統計,51家「一帶一路」概念上市公司2014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6915.36億元,同比增長5.8%;合計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74.70億元,同比增長17.5%。
目前,已有更多的上市公司加大了「一帶一路」的布局。
3中國製造2025
中國國務院辦公廳6月24日發布《關於成立國家製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的通知》。根據通知,領導小組主要職責為統籌協調國家製造強國建設全局性工作,審議推動製造業發展的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專項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強戰略謀劃,指導各地區、各部門開展工作,協調跨地區、跨部門重要事項,加強對重要事項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
而根據此前媒體報道,在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下,國家還將陸續設立多個「中國製造2025」重要咨詢和實施組織。
領導小組的成立,是「1+X」中的「X」系列配套政策穩步推進的有力保障,也將促進各省區、各分行業的「製造2025」相關規劃的出台。
目前《中國製造2025安徽篇》、《國防科技工業2025》編制工作已啟動;工信部2015年智能製造專項項目也已公示,未來出台的多個相關配套政策文件將為《中國製造2025》帶來持續的主題投資機會。
「中國製造2025」:更具中長期投資價值。中國處於全面復興的歷史階段,需再次成為世界製造強國。目前中國製造「大而不強」;《中國製造2025》提出到2025年進入世界強國之列。
如果說「互聯網+」是「軟」的一面,「中國製造2025」則是建設製造強國的「硬」的一面。中國裝備製造業是未來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可以通過「一帶一路」走出去的大產業。
「中國製造2025」不僅僅是2015年短期的主題性投資,更有其未來基本面的支撐,具有中長期投資價值。
中國製造2025和工業4.0主攻方向均為智能製造,但「中國製造2025」內容更加廣泛,包含10大領域: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葯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農業機械裝備。重點看好航空航天、機器人、先進軌道交通裝備。
《中國製造2025》10大重點領域過半在機械軍工行業,機械軍工行業投資可關注六大重點領域:航空航天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互聯網+)、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和農業機械裝備。
華泰證券指出,「互聯網+」趨勢下的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是主線,生產性服務業與製造業融合是未來融合發展的拓展方向,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技術融合出現的領域與政府產業管制放鬆的領域。預期在中長期內,生產性服務業的產業進入管制將有進一步放鬆,市場競爭結構將更為合理。
中信建投證券指出,智能化轉變是必然趨勢,在此趨勢下的投資機會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智能控制裝置,即工業自動控制裝置發展趨向於數字化、智能化;二是智能製造機器,即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及智能化成套裝備;三是智能終端產品,即能夠融入智能化與網路化的智能型產品。
4環保產業
前期粗放式增長模式,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根據《2014中國環境公報》,全國4896個地下水水質監測點中,水質為優良級的比例僅為10.8%,而水質較差與極差的比例分別高達45.4%、16.1%;161個開展空氣質量新標准監測的地級及以上城市中,空氣質量達標的城市比例僅為9.9%;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16.1%,而耕地土壤點位超標率高達19.4%。
要改善環境,應在現有的生產基礎上改進技術,採用節能環保的新技術,這方面投資的社會和經濟回報會非常高。
近年來,中國每年的環保投入約為一萬億元,而「大氣十條」、「水十條」和「土十條」頒布後,預計「十三五」期間環保投入將上升到每年兩萬億元左右。
以上海為例,環博會高峰論壇期間,上海環保局局長張全表示,過去15年,上海已經實施了5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政府承諾每年的環保投入不低於GDP的3%。
就在今年,上海市又推出了新一輪的「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在空氣、水源、土壤、工業等八大領域安排了230多個重大項目和中小項目,3年累計要投入1000億元左右。
這其中,很多都是環保企業的機會。張全舉例說,上海的VOC總量還比較高,相當於十年前的二氧化硫,遍布於工業的各個領域。重點企業大概有2000家,都需要進一步改善治理,環保企業可以「積極跟進」。
另外,上海市政府還打算把原先一些體制內的業務讓渡出來,例如一些環境監測和環境咨詢業務,將從事業單位讓渡給市場,這樣還能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
企業嗅到了商機。台灣仁維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業務專員呂奕良此前表示,相比中國台灣地區,大陸「更有錢」,環境治理的力度也更大,所以非常希望能與大陸的地方政府或企業合作。
常州金能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雪琳表示,他們企業不做廣告,但還是有越來越多的客戶主動找上門購買他們的設備,主要原因是政府對排污企業要求更嚴了,過去,排污企業只需要買一套「假設備」,檢查來了應付一下,平常都不用開;現在,治污設備不但要有,而且必須運行。
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兼總工王金南也曾表示,「未來10年是環境與經濟的"兩難"期,但也是環保大有作為期。」
市場關注的方向:一是第三方環境治理,二是新能源,三是環保交易,四是循環經濟。
5農業
在過去的35年,中國城市的表現非常優異,但是農村人口沒有享受到更多發展成果。
按照中央關於「十三五」規劃的《建議》,「十三五」時期將進一步推動農業現代化,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加快實現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的轉變。
中央一號文件也自2004年起連續12年聚焦農業,政府也採取了嚴格的耕地管理制度並出台一系列惠農政策,實現糧食「十一連增」。然而2015年,糧食繼續增產的情況下,三大主糧收購價格陡然下降,農民增產不增收,糧價下跌對農民可支配收入影響巨大。
糧價下跌的主要成因有兩點:一是進口糧價走低及低價糧走私造成沖擊,二是國內庫存積壓巨大,前所未有。為此政府實施托市收購政策,但容易造成扭曲市場規律,缺乏持續性。
國際著名投資家、金融學家吉姆•羅傑斯認為未來農業有很大的機會,他在農業的投資也是持續進行著。
農業的結構轉型中蘊藏著大量機會,從政策層面到技術層面,都是投資者們的關注目標,包括:
1.技術推動帶來的增長性投資機會,它們往往伴隨著技術的革新而產生。如生物育種,新型農葯,新型肥料,可降解地膜,新型農機具,農業物聯網等。
2.服務推動帶來的增長型投資機會,它們能夠在流程及供應鏈上為農產品的銷售帶來更快捷便利的服務。如農資技術服務、種養業管理服務、訂單及流通服務、供應鏈金融、互聯網+、整體解決方案等。
3.需求拉動帶來的增長型投資機會,它們隨著人們對產品的要求的提升而產生。如原產地品牌、綠色有機、精深加工、農業旅遊、生鮮採摘、田園養生等。
4.產業集中帶來的整合型投資機會,它們隨著生產力鏈條的集中與整合而產生。如規模集中、產業鏈整合、跨界融合等。
5.體質改革帶來的轉型投資機會,它們隨著政策的改革而產生。如國企混改、農地確權、林權改革、產業轉型等。
6旅遊業
過去中國人很少到國外旅遊,現在中國人更容易拿到簽證和護照,所以旅遊業在中國是一個非常有發展潛力的行業。
從經濟增長邏輯和全球產業發展的經驗來看,旅遊業是最典型的生活性服務業,這也是當前最緊迫的時代需求。
緊緊抓住旅遊業是生活性服務業這個重要特徵,將旅遊業做成最強最大的生活性服務業,在中國未來的發展中旅遊業就能進入最頂端的產業譜。基於此,旅遊業的真正威力唯有兩條最突出。
一是拉動就業,旅遊業是「就業王」。新一輪的發展中,旅遊業會比任何行業都拉動更多的就業。首先,向後工業化升級中,製造業和農業將釋放出更多勞動力,而不是吸納更多就業;
其次,生產性服務業追求的是附加值經濟而不是規模經濟,難以吸納超量就業;最後,不論是在轉型的前期(此時旅遊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還是轉型的後期(旅遊業隨之升級為技術密集型產業),旅遊業都需要對人口終端進行「貼身服務」,這種和人口增長呈線性關系的產業特性,決定了旅遊業對勞動力和人力資本都有極大的吸納能力。
二是改良人力資本,旅遊業是「好老師」。旅行幫助人從工作的勞累中恢復過來並提升能力,旅遊是人生最好的調劑。
這不僅僅是個社會學的看法,也是經濟學的研究。旅遊對經濟的重大作用常常被表面上刺激消費的似是而非的作用所掩蓋,其實,旅遊通過調劑工作、增加視野和知識,已經成為後工業化社會的人們積累人力資本的最佳手段。
總之,旅遊經濟的真正威力在於它對「就業」和「工作」的獨特作用,發揮出這兩點,「旅遊+」也好,「+旅遊」也好,都能幫助旅遊業在新一輪增長中獲得強勢地位。
7金融業
現在中國的金融市場 還是比較封閉的,上海曾經是在倫敦和紐約之外最重要的國際性金融中心,如果全方面開放金融市場,上海甚至有機會把倫敦甩在身後,成為最重要的金融市場之一。
8基礎設施
過去,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飛機場等方面的投資非常多,但主要是連接城市與城市的跨城際交通基礎設施,城市內部的基礎設施還相當短缺,比如地鐵、地下管網等基礎設施還不完善,這部分的投資也有很高的經濟和社會回報。
9黃金
經歷十年牛市的黃金,投資者絲毫沒有減弱或懷疑其價格走勢的跡象。目前看,引起貴金屬市場拋售潮的條件還沒有成熟,因為至少中國、巴西、俄羅斯等國國民手中持有的貴金屬資產還很小。
10外匯
外匯市場充滿著重大機會。很多貨幣兌美元等其他貨幣有較大的升值空間,這個升值並不是簡單的匯率上的即時變化,而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不同經濟體的貨幣在幣值上的綜合提升。可以預期,有可能在未來5-10年中購買力穩步升值的貨幣,未來收益也將是出乎意料的。
㈣ 未來10年最看好的行業機會在哪裡比如10年前的地產,股票、基金、淘寶等。
越貼近民生的越有前途。
環保。現在有的地方的環境已經無法讓人活了,這是必須要改善的。
醫葯。誰也離不開,而且概念性強,易於炒作。
科技。數字時代,科技無所不在。
小盤。任何大牛股都是在不斷送轉之後飛天成牛的。
㈤ 公募基金首破20萬億!2021行業投資機會在哪兒
我認為2021年行業投資的機會,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新能源汽車行業一直是我們國家重點發展的一個產業,而且這個行業所受到的補貼力度也是非常大的,雖然短時間之內遇到了一些麻煩,但是我認為成績能夠獲得更多的發展的。
新能源汽車行業一直以來都是我非常認可的一個行業,而且這個行業在未來肯定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這個市場的潛力是無窮的,而且會涉及到每一個人生活,這幾個國家也具有一定的發展方向,所以我認為在未來如果投資這個行業能夠獲得更多的收入的。
一、符合國家的戰略發展。之所以看好新能源汽車這個行業,是因為和國家的戰略發展非常符合國家的戰略發展,就是要讓這個社會當中的能源變得更加的清潔,所以新能源汽車行業既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且也和國家的戰略符合從這個方面來講,我認為在未來肯定能夠得到更多國家的投入,從而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我認為每一個老百姓有覺悟的話,也應該進行一些投資。
新能源汽車行業其實在生活當中還是非常容易被提起的,因為新能源是我們國家重點發展的一個產業,而且汽車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所以這兩個元素結合在一起,能夠獲得更多的需求的,只要這個行業擁有更多的投入就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的,必須要有資金才能夠進項支持,所以我認為未來的發展肯定是需要進行提前布局的,最好是在近一年進行布局才能夠獲得更多收入的機會,才能夠獲得更多發展的機會。
㈥ 未來發展方向是什麼,私募的股權基金發展前景
可以說,目前私募股權基金行業已成紅海,即將進入洗牌階段。那麼未來行業將會怎麼走?
私募股權基金行業未來5到10年的發展趨勢可以歸納為「四化」。
第一是規模化。目前國內基金管理規模在百億以上的基金管理人數量只有185家,非常少。將來行業內的資源包括資金,一定會集中在優秀的機構身上,而且會越來越集中,從而帶來規模化效應。
第二是專業化。在一個基金裡面,其投資組合往往是多個領域的。但是不同領域的人做的事情並不一樣,因此逼著行業必須要專業化,基金團隊也必須要專業化,才能了解行業、把握行業趨勢,精準投資。
第三是長期化。目前行業內從投資到退出整個周期高於4年的佔比並不高,根據中基協數據顯示,大概在20%到30%之間。在中國已經過了浮躁時代、過了VC/PE普及知識的時代的當下,所有人都明白基金的退出周期會越來越長,所以要有足夠的耐心。此外,資金來源也應該趨向長期化。「我們呼籲更多長期資金,包括保險、養老金更多介入到股權投資中來。」
第四是全產業鏈化。所謂全產業鏈化就是在做法上,從早期到擴張期、到成熟期、到Pre-IPO甚至延伸到並購和二級市場上。
未來行業的結構創新,有兩個系統性的機會。首先是人民幣基金年限跟實際的周期不匹配的問題。他指出,國內目前的退出通道相比美國而言是不暢通的。之前國內的基金期限大部分是5+2,而大部分人民幣基金在近兩年已經到了7年的年限,但是還沒能實現完全退出,因此退出的問題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在這種情況下,國內私募股權基金都有PE二級市場的需求。如果能將PE二級市場做活做好,這不僅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機會,而且能將退出周期大大縮短。這方面的系統性創新,可能對行業形成健康的閉環以及給出資人更早進行現金分配,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次,可以做一些一級市場跟二級市場混合的基金,這能解決現在行業內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他指出,目前行業內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流動性,但是對於保險公司、銀行等出資人而言,流動性是非常關鍵的,甚至直接關繫到這些出資人的考核、人事變動等問題。而單靠一級市場來產生現金流,從目前來看是比較難的。「如果能適當兼顧二級市場,通過某些機制解決兩個市場之間的平衡問題,將可以解決流動性差的問題。」
在實踐中,很多投資人在看投資標的的時候,對行業的研究不應該區分一二級市場,而且當下在局部領域和行業已經出現了一二級市場倒掛的問題。但與一級市場相比,二級市場的流動性顯然是好的,如果一個基金管理人固步自封,嚴格區分開兩個市場,可能會影響基金未來的發展。他直言,價值投資就是價值投資,好的標的就是好的標的,如果有創新的結構應該能一舉幾得,可以解決怎樣滿足真正的機構投資者對短期流動性包括分配的要求。在當下一級市場階段性形成泡沫、麵粉比麵包貴的情況下,要求基金必須買麵粉是有問題的。
未來我們可能需要呼籲整個行業做更多的創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體系下,由於VC/PE生存的環境不同,中國不能完全照搬美國的打法。我甚至在想,未來通過控股上市公司然後結合上市公司去做跟投,這樣也許更能突破基金周期、現金分配的障礙。
㈦ 未來A股一兩年時間內,股市大的機會在哪裡
三個月時間從5萬變成10萬,意味著三個月就要實現翻倍收益,現實生活這種投資非常少。如果真能這么容易實現,恐怕都沒有窮人了,各個都是財務自由的富人。
投資是高風險高收益,風險與收益成正比例,既然能從三個月時間從5萬變成10萬的投資,這個投資也是可以用3個月從5萬虧損50%變成2.5萬,甚至0.25萬都是可能的。
比如在2008年大熊市或者2015年股災的時候,各大指數都單邊下跌,這個時候做空指數基金,三個月確實可以輕松翻倍。反之牛市的時候,各大指數單邊上漲,這個時候做多指數基金,同樣可以賺的盤滿缽滿。
總之一定要清楚任何投資,風險與收益成正比例,既然想用三個月時間從5萬變成10萬高收益,就要想到高風險,三個月時間腰斬的虧損風險。
如果你真的要挑戰三個月實現翻倍收益,風險較低而且實現概率較大的只有炒股,如果連股票都操作不好想要投資指數基金基本是不可能實現的。
㈧ 什麼時候是買入基金的好時機
股票型基金和積極配置型基金主要投資於股票市場,股票市場的行情決定了基金未來的投資收益。在股市向大牛市過渡的情況下,任何時候買入都不算錯過時機,買漲買跌都賺錢。
買入基金的好時機:
1、投資者可優先配置一定比例的指數基金。指數型基金元月份的平均凈值增長率是8.23%,是上個月績效表現最好的基金類別。
2、在那些小規模基金中,投資者挑選的眼光更應該放得長遠一些,近期業績並不冒尖的基金中也許就孕育著機會,投資者可重點留意基金重倉股和行業配置狀況。
3、投資基金的理想狀況是成本低、收益高、風險小。這種狀況在投資活動中很難達到,但通過努力是可以無限接近的。一般來說,成本控制要簡單一些,選擇產品比較多的基金公司,買賣基金的成本就能控制在可預見的最小范圍之內,因為大多數基金公司規定:投資者在轉換公司產品或投資規模比較大時,可享受費率優惠。
4、許多基金公司一般會在特定時間舉辦優惠活動,比如在促銷活動此期間購買基金可享受申購費率優惠,投資者選擇這樣的時機購買可節省一筆不小的開支。
5、買基金一般不要上午操作,應盡量在下午收盤前那段時間再作出操作決定。因為目前股市當天的波動很大,開盤時大跌,而收盤前十幾分鍾可能會迅速拉升,早買基金可能會變成錯誤操作。
6、最好使用網上銀行或基金公司的網上直銷系統進行操作。網上操作可以一邊看股市走勢,一邊進行基金買賣,可以更方便、更靈活、更快捷地捕捉基金買賣時機。
㈨ 債券型基金的最佳投資時機是什麼時候
1、債券型基金的最佳投資的時間:(基準)利率提高,資金流向銀行部門,債券價格下跌,利率與債券價格成反方向變動。
2、債券型基金(Bond Fund)以國債、金融債等固定收益類金融工具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基金稱為債券型基金,因為其投資的產品收益比較穩定,又被稱為「固定收益基金」。根據投資股票的比例不同,債券型基金又可分為純債券型基金與偏債劵型基金。兩者的區別在於,純債型基金不投資股票,而偏債型基金可以投資少量的股票。偏債型基金的優點在於可以根據股票市場走勢靈活地進行資產配置,在控制風險的條件下分享股票市場帶來的機會。 一般來說,債券型基金不收取認購或申購的費用,贖回費率也較低。
㈩ 未來A股的投資機會在哪
未來A股逐步對方開放,外資是只買低估值的藍籌股的,中小創這些垃圾集中營是沒人看得上的,本身就是亂炒作的,根本沒有成長性,未來主要關注金融股的機會,要知道,目前A股銀行股是全球最低估值的,未來空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