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市場 > 國內儲蓄等於國內投資

國內儲蓄等於國內投資

發布時間:2021-03-30 19:29:39

A. 儲蓄-投資恆等式為什麼並不意味著計劃儲蓄總等於計劃投資

在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中,存在的儲蓄投資恆等式完全是根據儲蓄和投資的定義得出的。

根據定義,國內生產總值等於消費加投資,國民總收入等於消費加儲蓄,國內生產總值又總等於國民總收入,這樣才有了儲蓄恆等於投資的關系。

這種恆等關系就是兩部門經濟的總供給(C S)和總需求(C I)的恆等關系。

只要遵循儲蓄和投資的這些定義,儲蓄和投資一定相等,而不管經濟是否充分就業或通貨膨脹,既是否均衡。

但這一恆等式並不意味著人們意願的或者說事前計劃的儲蓄總會等於企業想要有的投資。

在實際經濟生活中,儲蓄和投資的主體及動機都不一樣,這就會引起計劃投資和計劃儲蓄的不一致,形成總需求和總供給的不平衡,引起經濟擴張和收縮。

分析宏觀經濟均衡使所講的投資要等於儲蓄,是指只有計劃投資等於計劃儲蓄時,才能形成經濟的均衡狀態。

這和國民收入核算中的實際發生的投資總等於實際發生的儲蓄這種恆等關系並不是一回事情。

(1)國內儲蓄等於國內投資擴展閱讀:

凱恩斯(J M Keynes,1936)在其經典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中提出並論證了著名的儲蓄投資模型,即:

如果 所得=產品價值=消費+投資;儲蓄=所得—消費

那麼 儲蓄=投資 即S=I

上述模型表示,一旦儲蓄與投資相等,即把儲蓄全部用於投資,那麼一國的經濟就可以在充分就業的狀態下達到總需求和總供給的均衡。

在經濟意義上,該模型是凱恩斯進行理論推演和提出需求管理政策建議的樞紐,是其社會投資理論的核心。

網路-凱恩斯

B. 儲蓄為什麼等於投資(宏觀經濟學)

儲蓄等於投資是宏觀經濟的均衡條件,它衍生出三大國民收入模型,即Y-E模型,LS-LM模型與AD-AS模型,成為傳統宏觀經濟學的核心基石。

1、作為國民收入的核算式,是會計恆等式。即從事後的核算看,該等式是由國民收入的定義決定的,無條件成立。

2、作為宏觀經濟的均衡等式。其中Y是總產出(總供給),C是計劃消費,I是計劃投資,G是計劃的政府購買。而C+I+G就是總需求。由於企業有非意願的存貨投資,使得計劃投資往往不等於實際投資。

假設企業產出Y=100,打算賣出90,留下10作為計劃存貨。但是實際上C=50,G=10,那麼就有40未賣出,作為企業的存貨投資。扣除10的計劃存貨,還有30是企業的非意願存貨。

從會計核算角度看,Y(100)=C(50)+I(40)+G(10)。

但從考慮宏觀經濟是否均衡的角度看,Y(100)>C(50)+I(10)+G(10)。即總供給大於總需求,宏觀經濟不均衡。

因此,儲蓄等於投資指的是宏觀經濟均衡條件,而非實際的會計核算等式。也就是說,只要該條件成立,經濟將處於均衡穩態。

(2)國內儲蓄等於國內投資擴展閱讀

凱恩斯的C = α + βY消費函數中的 α並非常量。因為它要麼是自己以前的儲蓄存量,要麼是祖上遺產,而祖上遺產也屬儲蓄存量。

由於儲蓄來自收入,即與收入正相關,不存在一個能適應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固定常量,所以,它應該是關於收入的變數,於是,就可以寫成C = αY + βY=(α + β)Y=KY。此即對庫茲涅茨經驗公式的理論證明。

對比中美兩國的收入水平與儲蓄率,中國收入低,但儲蓄率高;美國則相反,這是事實上對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論斷的否定。

C = α + βY消費函數存在的另一大問題是缺乏貸款方,即儲蓄是如何轉化為投資的。如果是存入銀行,那麼是間接投資;購買股票或債劵,則是直接投資,它們都需要貨幣回報,而非不斷增長的存貨。

因為貨幣性質變化了,從挖掘出的金銀等非債務貨幣轉為央行借貸出的債務貨幣,盡管央行印製貨幣成本低廉,但它需要還本付息,這是系統無法完成的,最後求諸於央行量寬購買與負利率。

C. 投資和儲蓄有什麼關系,是投資越多國民收入越高么,如果是,中國何不取消銀行利息,讓人都拿錢去投資

二者的關系,土話說就是:都是一個娘養的孩子,走著不同的道路。票子都是政府印製、通過中央銀行發行的(包括外幣,也是受政府調控的),但流動的方向、范圍不同。個人或單位把錢存(儲蓄)到銀行,銀行要支付利息。(有時是〇利率,有時是付利率)這部分錢數目及其巨大。銀行要拿去投資,主要方向是大型國有企業,國家級重點項目等等。銀行還有支持國家本身存在的重任。比如軍隊建設,比如政府部門的開支等等。這部分卻實賠錢的。它是由稅收轉到銀行,再由銀行發錢,再通過市場消費然後循環的。現在國家富裕了,普通百姓手裡有了不少錢,許多私營企業有了不少錢。這些錢如果存在銀行,不能生值了。而許多大項目,目前中國也不可能由私人去做。這樣,國家放開了政策,允許個人在一定范圍之內進行投資。你所投資的方向,賺了錢,投資者就增加了財富。賠了,投資者就虧了錢。但是總體上說,投資越多,百業興旺發達,國民收入就越高。因為百業興旺發達了,市場活躍了,就業增加了,國家的稅收也就增加了,加上國有企業的發展,整個國家就欣欣向榮了。總之,個人直接投資,銀行用儲戶的錢投資,都是促進經濟發展,社會繁榮的有利手段。至於銀行的利息,如果把每年物價上漲等因素計算進入,早就是付利率了。全民投資的時代早就到來了。需要提醒一下:個人投資是有風險的。收益越高,風險就越大。銀行的投資也是有風險的。所以銀行也加入了保險。如果銀行倒閉,50萬元以下,由保險公司保證本金不失。超過50萬,就另外清算了。

D. 什麼是國民收入核算中的儲蓄一投資恆等式

國民收入核算中的儲蓄--投資恆等式是指在一定的假設條件下,國民收入中的儲蓄是等於投資的,即 I=S 。
是指在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中,儲蓄總等於投資的恆等關系。這個恆等式是完全根據儲蓄和投資的定義得出的。根據定義,在兩部門經濟中,國內生產總值總等於消費加投資(Y=c+I),國民總收入總等於消費加儲蓄(Y= c+S),國內生產總值又是總收入。這樣就有了儲蓄恆等於投資(S=I)的關系。在三部門經濟中,國內生產總值總等於消費加投資和政府購買(Y= C+I+ G),國民總收入總等於消費加儲蓄和稅收(Y=c+s+t),國內生產總值又是總收入,同時又把T—G看作為政府部門的儲蓄,這樣就有了三部門經濟中的儲蓄恆等於投資(S+T—G=J)的關系。在四部門經濟中,國內生產總值總等於消費加投資、政府購買和凈出口即Y=C+7+G+U—M)。國民總收入總等於消費加儲蓄和稅收(y = C+S+T)。國內生產總值又是總收入。同時,由於從本國立場看,M(進口)代表其他國家出口商品,從而是這些國家獲得的收入,X(出口)代表其他國家購買的商品和勞務,從而是這些國家的支出,因此(M—X)就等於是其他國家的收入減去支出的儲蓄,這樣就有了四部門經濟的儲蓄恆等於投資(S+T—G+M—的關系。可見,不管在幾部門經濟中,只要遵循儲蓄和投資的這些定義,儲蓄和投資一定相等,而不管經濟是否充分就業或者通貨膨脹,即是否均衡。但是,這一恆等式並不代表人們意願的或者說計劃的儲蓄總會等於企業想要的投資。在實際經濟生活中,儲蓄和投資主體以及它們動機都不一樣,這就會引起計劃投資和儲蓄的不一致,引起總需求和總供給不平衡,引起經濟擴張和收縮。分析宏觀經濟均衡時所說的投資要等於儲蓄,是指計劃投資和儲蓄。這和國民收入核算中的儲蓄一投資恆等關系不是一回事。

E. 國內凈儲蓄等於經常項目順差嗎——關於人民幣存款與貸款差距擴大的另一種解釋

在宏觀經濟學上,認為貿易差額與儲蓄關系有一個固定的公式,這個公式的演繹來源於這樣的推導(政府采購和服務計算到消費中去,不另列):一個國家的收入=消費+投資+貿易差額(1)經過移項,可以得到:貿易差額=(收入-消費)-投資(2)貿易差額=儲蓄-投資=凈儲蓄(3)儲蓄大於投資的部分被認為是凈儲蓄,由這個公式可以看出,凈儲蓄就是一個國家的貿易順差。因此,一般推論,一個國家只要存在貿易順差,就意味著儲蓄沒有轉化為投資。或者說,一個國家存在凈儲蓄,就是因為存在貿易順差。當然,需要指出的是這個貿易順差包括了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因此,也是經常項目順差。看起來是一個正確的公式,其實不然。20世紀70年代以前,資本的跨境流動不多,國家之間的經濟往來主要以貿易方式為主,一個國家的投資和儲蓄基本是在內部發生的。因此,經濟學上把「投資」界定為「私人國內投資」。但是,當允許資本流動以後,一個國家的投資和儲蓄就不僅僅是其自身內部的事情了。

F. 國內儲蓄等於順差額加國內投資 在宏觀經濟學里。急~

總需求=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凈出口(順差額)
總供給=消費+儲蓄+政府收入
均衡的條件就是總需求=總供給
儲蓄+政府收入=投資+政府支出+順差額
儲蓄=投資+順差額+政府支出-政府收入
如果政府支出=政府收入,也就是財政沒有出現多餘和赤字。
那麼
儲蓄=國內投資+順差額成立。

G. 國際金融的問題:解釋一下 CA=S-Id (經常賬戶余額=國內儲蓄-對內投資)

經常項目差額的宏觀經濟含義
CA=If
S=Id+If
If =S- Id
CA= S-Id
Y=C+Id+G+X-M
E=C+ Id +G
Y=E+(X-M)
CA= X-M=Y-E
CA= If= S- Id=Y-E
根據這些等式,如果一國經常項目順差,則意味著該國對外投資凈額是正的(即該國是其他國家的凈貸款供給國或投資國);該國的儲蓄大於國內投資;該國的產出(收入)高於其對商品和勞務的支出(即吸收).相反,若一國經常項目存在逆差,則意味著該國是凈對外借款國,該國國內儲蓄少於投資,支出超過產出(或收入).
國際收支總差額的宏觀經濟含義
如果一國總差額順差,就意味著該國官方儲備資產增加或者外國作為官方儲備持有該國的資產減少;相反,如果一國總差額逆差,就意味著該國官方儲備資產減少或者外國作為官方儲備持有該國的資產增加.官方儲備是一國基礎貨幣或高能貨幣的組成部分,它的變化會對許多宏觀經濟變數,如貨幣供給量,匯率,利率,私人金融資本的流動,國內資本形成,國內生產以及商品和勞務的進出口等產生重要影響.
在開放經濟條件下,一國的貨幣供給(Ms)包括兩個部分:國內創造部分(D)和來自國外部分(R).國內創造部分就是通過本國銀行體系所創造的貨幣;來自國外部分是指經過國際收支獲得的盈餘(國際儲備)所創造的貨幣.外國貨幣會轉化為本國國際儲備,形成高能貨幣.由於國際收支總差額意味著官方儲備的增減,所以它的變動就會對一國的貨幣供給量產生重要的影響.國際收支總差額實際上可以看作是與貨幣供求相聯系的一種貨幣現象,它是一國貨幣供給的自動調節機制.通過貨幣供給量的變動,國際收支總差額又會進一步對其他的宏觀經濟變數如匯率,利率,私人資本的流動,國內投資,生產以及進出口等產生重要的影響.

H. 投資等於儲蓄在國民收入核算中和國民收入決定中的區別

在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中,存在的儲蓄投資恆等式完全是根據儲蓄和投資的定義得出的。根據定義,國內生產總值等於消費加投資,國民總收入等於消費加儲蓄,國內生產總值又總等於國民總收入,這樣才有了儲蓄恆等於投資的關系。這種恆等關系就是兩部門經濟的總供給(c+s)和總需求(c+i)的恆等關系。只要遵循儲蓄和投資的這些定義,儲蓄和投資一定相等,而不管經濟是否充分就業或通貨膨脹,既是否均衡。但這一恆等式並不意味著人們意願的或者說事前計劃的儲蓄總會等於企業想要有的投資。在實際經濟生活中,儲蓄和投資的主體及動機都不一樣,這就會引起計劃投資和計劃儲蓄的不一致,形成總需求和總供給的不平衡,引起經濟擴張和收縮。分析宏觀經濟均衡使所講的投資要等於儲蓄,是指只有計劃投資等於計劃儲蓄時,才能形成經濟的均衡狀態。這和國民收入核算中的實際發生的投資總等於實際發生的儲蓄這種恆等關系並不是一回事情。

I. 國民儲蓄是國內投資的約束嗎

國里對貴金屬投資是大力支持的

J. 有關宏觀經濟學中儲蓄與投資的問題

Y=C+S+T,這個公式有S,這是兩個公式。
存起來的什麼意思?
經濟學中投資很狹義,炒股票買房子之類的不算
都不存錢就是消費了,算入C中,即消費增加
公式3不對,c+i+g+nx=c+s+t化簡得s=i+nx+g-t
兩邊都可為零

閱讀全文

與國內儲蓄等於國內投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