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南充哪裡有手工編製品賣啊
6月12日,在嘉陵區文峰鎮蠶繭站,偌大的院子被前來賣繭的蠶農圍得水泄不通。
「有訂單,有技術,銷路不愁,我們養蠶就穩賺錢,養蠶比種莊稼劃算得多。」剛剛賣了蠶繭,手裡拿著一疊百元鈔票的文峰鎮烏木橋村八組村民林世奇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說,他剛以每公斤23元的價格,賣了65公斤的方格簇蠶繭,收入了1495元。他說今年他共餵了4張紙的春蠶,這是一張半蠶種的收入。
「今年准備喂春蠶、夏蠶、秋蠶和晚秋蠶四季蠶,估計今年養蠶收入可以超過1萬元。」林世奇喜滋滋地說,今年繭子收購價每公斤在去年13.2元的基礎上提高到每公斤19元左右,如果用紙板方格簇化蛹的蠶繭,每公斤收購價在22至25元;他家的4張春蠶全部使用紙板方格簇飼養,因此今年每張紙的收入可以增加200元左右。
近年來,嘉陵區抓住國家「東桑西移」和我市蠶桑「百萬工程」實施的機遇,以強化蠶桑基地鄉鎮建設和培育業主大戶為重點,夯實蠶桑產業發展載體,依託千年綢都第一坊、西部繭絲綢交易中心、絲綢服裝企業等延伸產業,打造蠶桑產業發展助推器,搭建「以蠶桑基地為塔基,以繅絲加工、服裝生產等產業為塔身,以依託蠶桑發展的旅遊產業和絲綢服裝交易商貿為塔尖」的蠶桑產業鏈條共同發展的「金字塔」,打造川東北蠶桑產業經濟強區,給區域經濟騰飛插上了「金翅膀」。
2007年,嘉陵區共發種5.6萬張,產繭3.8萬擔,蠶農繭款收入近3000萬元;區繭絲綢交易中心交易額超過3億元;依託蠶桑開發的千年綢都第一坊旅遊產業收入7000多萬元。
一組組數字猶如一縷縷陽光,普照著「絲綢之鄉」,溫暖著嘉陵百姓,見證著在過去幾年裡,嘉陵蠶桑產業通過改革機制、科技創新等手段理順發展關系,從興盛到衰敗,再從衰敗到崛起,構建川東北蠶業經濟強區的不平凡歷程。
蓄勢:突破陳舊觀念,佔領思想高地,嘉陵蠶桑重振「全國優質繭絲原料生產基地」雄風,重現「絲綢之鄉」魅力
「巴蜀人文勝地,秦漢絲錦名邦」。有著「全國優質繭絲原料生產基地」稱號的嘉陵區,蠶桑業具有3000多年歷史,是富民興區的傳統優勢支柱產業之一。曾幾何時,嘉陵蠶桑書寫了年發種10萬張,產繭300萬公斤的輝煌歷史。
正是由於嘉陵蠶桑具有悠久歷史,區內現有的1億株桑樹良桑化率不足60%。特別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推廣的桑品種,不僅產葉質差、量低,而且硬化早、畝桑效益不高;加之上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受到市場疲軟和體制障礙等方面的影響,嘉陵蠶桑業發展出現了兩種怪象:一是養蠶規模越來越小,2004年全區發種量不到3萬張,產繭量僅為歷史最高期的20%,農民毀桑嚴重;二是蠶桑部門債台越築越高,2004年底累計負債1100多萬元,蠶種場、繭絲綢公司停產多年,部分職工因為工資問題身陷困境。
發展陷入僵局,穩定面臨危機,嘉陵蠶桑何以才能重振「全國優質繭絲原料生產基地」雄風,再現「絲綢之鄉」魅力?正在這時,有利於蠶桑業發展的利好消息一個個傳來。
2006年,國家吹響「東桑西移」的號角,沿海發達地區絲綢產業轉移滾滾而來,作為「中國綢都」的南充又被納入了我省絲綢服裝產業帶;同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大力實施蠶桑「百萬工程」建設的決策。面對這一發展機遇,嘉陵區如何搶占承接絲綢產業轉移的「第一落點」?嘉陵人審視自身,尋找發展潛力。屬於典型傳統農業大區的嘉陵區,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脫貧致富一直是區委、區政府的頭等大事,蠶桑產業是傳統優勢產業,發展基礎良好,蠶農生產積極性高,且具有豐富的經驗,發展蠶桑是農民增收致富的必然選擇。區位優勢明顯,嘉陵地處成都—南充—重慶三角經濟貿易區介面處,與成都、重慶構成兩小時黃金經濟圈,有利於發展繭絲綢貿易。區內絲綢服裝企業聚集且發展態勢良好,絲綢服裝企業原料需求量十分巨大,栽桑養蠶是推動絲綢服裝產業發展助推器。
面對優勢,嘉陵人毫不沾沾自喜,而是思索著如何才能將潛在優勢變為現實優勢,將資源優勢變為產業優勢?「搭建『以蠶桑基地為塔基,以繅絲加工、服裝生產等產業為塔身,以依託蠶桑發展的旅遊產業和絲綢服裝交易商貿為塔尖』的蠶桑產業鏈條共同發展的『金字塔』,打造川東北蠶桑產業經濟強區。」嘉陵的決策者們「開發」出了蠶桑產業馬車加速前行的「新動力」。
面對著有多種增收渠道選擇和正日漸對栽桑失去興趣的蠶農,嘉陵區委、區政府領導開始了思索!「取經」、「醒腦」、「提神」、「充電」等一系列工程在嘉陵緊鑼密鼓地展開。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不僅請來蠶桑經濟專家為廣大幹部授課,還組織全區蠶桑基地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以及部分蠶繭企業負責人和區級有關部門負責人近到省內的閬中、高縣、珙縣學習,遠赴廣西、雲南、浙江取經,從他山之石中謀求嘉陵蠶業發展新思路。幹部開闊了眼界,解放了思想,啟迪了思維。全區上下形成了「打造川東北蠶業經濟強區」的產業強區主導意識。
隨著繭絲綢行業的復甦,蠶繭價格不斷上漲,蠶農收入日益增加,絲綢服裝企業發展壯大,隨著千年綢都第一坊的成功打造,繭絲綢交易中心的生意興旺……現在的嘉陵區以蠶桑絲綢為「媒」,絲綢經濟、絲綢旅遊、絲綢文化互相滲透,形成了栽桑、養蠶、繅絲、織綢、服裝生產貿易以及蠶桑旅遊和蠶桑附產物開發利用「一條龍」的蠶桑產業鏈條。嘉陵蠶桑重振了「全國優質繭絲原料生產基地」雄風,重現了「絲綢之鄉」魅力。
發力: 創立全新機制,土地等生產要素相對向業主集中,技術等生產要素迅速向農戶推廣,嘉陵蠶桑譜寫跨越華章
明確發展方向後,嘉陵區委、區政府迅速吹響了實施蠶桑「優質蠶繭基地建設」的集結號,按照「決心一次下足、規劃一步到位、基礎一年夯實、栽植一年完成」的工作思路,成立了「萬畝生態優質蠶桑生產基地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了對蠶桑生產的領導,並於去年的1月19日,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蠶桑生產的意見》文件,組織編制了詳盡的優質蠶繭生產基地實施方案及其詳細目標。
2007年,全區新栽桑10萬畝,桑園面積達到14萬畝,實現當年育苗、當年栽桑、當年嫁接、當年完成養蠶設施添置改造、當年投產,一年完成三年栽桑任務。到2011年,全區桑園面積達到20萬畝,發種20萬張,產繭20萬擔,蠶農繭款收入達到2億元,蠶農人均增收突破1000元。
「以市、區級蠶桑基地建設為重點,打造以國道212線、318線和李蟠線為中心的『百里蠶桑走廊』。」區蠶桑局局長羅彤介紹說,為了把目標變為現實,嘉陵區以文峰、雙店、土門等5個市級蠶桑發展基地鄉鎮和吉安、臨江、世陽等7個區級蠶桑基地鄉鎮為「優質蠶繭」項目實施區,輻射雙桂、集鳳、華興等8個區級基地鄉鎮,掀起全區蠶桑產業發展熱潮。
蠶桑產業的發展,育苗是關鍵,建設是基礎。去年5月,該區召開了全區育苗工作會議,出台了育苗管理辦法,明確了統一供應桑種、統一發放薄膜、統一技術規程、統一補助標准、統一驗收辦法的「五統一」措施。為了給蠶農育苗提供技術保證,區蠶桑局組織全體職工建立起技術大聯包機制,起早摸黑地下鄉進村,包片指導育苗,短短半個月時間里,就發動186戶育苗大戶育下了營養杯8000萬株,創造了嘉陵育苗史上速度最快、面積最多的全新紀錄。
「區上任務逼得緊,我們每天天剛亮就起床和農民一起勞動,中午餓了就在地里吃農家飯,在冒暑奮戰的日子裡,先後有20多名鄉、村幹部累倒、中暑住院……」6月12日,正在新廟鄉養蠶業主大戶鬍子剛的蠶房裡,指導使用紙板方格簇的該鄉副鄉長王曉慧說,自從領到新栽桑任務後,全鄉幹部把辦公地點搬到了田間地頭。去年,該鄉新栽桑4000多畝,桑園總面積已近6000畝。
為了激發農村基層幹部抓蠶桑產業發展的積極性,該區按照「一項產業,一套政策,一個班子,一把尺子」的原則,區政府及時與各鄉鎮簽訂栽桑目標責任書,層層分解任務,落實到農戶和地塊,並組建督察組,奔赴鄉鎮明察暗訪。區委、區政府對栽桑任務還實行專項目標考核,對工作落實差的單位主要負責人實行跟蹤問責。同時在蠶桑基地鄉鎮栽桑中實行「升降級」制度。
四面環山的土地都披上了桑林綠裝,昔日撂荒的土地里見不到成片的雜草。「我一共承包了280畝土地,搞起了栽桑養蠶。」鬍子剛對筆者說,去年5月初,鄉上組織鄉村幹部和部分養蠶大戶到該區文峰鎮參觀蠶桑產業發展狀況,看著文峰蠶桑產業蓬勃發展態勢,讓身為鄉農業中心主任的鬍子剛萌生了租地栽桑養蠶的想法。鬍子剛盤算著:1畝桑園一年可養4至5張蠶,按當時的繭價13元/公斤,每年養蠶收入大約在2100元以上,加上桑園里間種黃豆、秋玉米、花生等經濟作物,一年收入3000元以上不成問題;而純粹種1畝小麥、玉米、紅薯等糧食作物,一年下來的收入不超過2000元。兩相比較,更堅定了他的想法。
同年11月初,鬍子剛與嘉興絲綢有限公司的老闆林加勝一起投入40萬元,按照前三年80元/畝,三年後180元/畝的價格,在該鄉合興嘴村承包了280多畝的荒坡地搞起了栽桑養蠶。
為了培育蠶桑業主大戶,新廟鄉整合各種涉農項目資金,打通了連接鄉道與鬍子剛桑園的500米泥碎路,1公里的便道路,修砌了4口蓄水池和1口沼氣池,並完善了灌溉水渠。如今280多畝的荒坡地已全部栽上了桑樹,地里間種上了大豆、花生、中葯材等經濟作物。「今年我已養了8張春蠶,按現在方格簇蠶繭的價格,收入6000元以上不成問題,這還不加各類經濟作物的收入。」鬍子剛高興地說。
去年以來,嘉陵區通過創新土地流轉機制,積極培育養蠶大戶,涌現出了一大批像新廟鬍子剛一樣的蠶桑業主和專重大戶,如大通謝鳴鶴、移山唐彬等。全年,該區新培育有桑園10畝以上的大戶58戶,現有桑園3至10畝的骨幹戶達79戶,有桑園30畝以上的示範戶26戶。在這些蠶桑業主和專重大戶的典型帶動,該區蠶農思想上實現了「要我栽桑養蠶」為「我要栽桑養蠶」的轉變。
而「誰發展、誰受益、誰收購」的蠶繭收購經營政策的放寬,以及蠶業專項扶持資金的設立,也激發起了以嘉興絲綢為主的絲綢企業當產業龍頭的積極性。
去年,全區新栽桑8000萬株、10.1萬畝,改良4500萬株、5.5萬畝,在養蠶大棚發展上,已經新建起了養蠶大棚136處,改建養蠶大棚123處,標准蠶房達到9195平方米,在小蠶共育室推廣上,已經新建小蠶共育室42處,改造小蠶共育室21處,新建、改建面積達到3075平方米,小蠶共育面達到了60%以上。全年發種5.6萬張,產繭3.8萬擔,蠶農繭款收入近3000萬元。
延伸:帶動下游產業,開辟廣闊天地,承載南充厚重的絲綢文化,拓展「中國綢都」外延,豐富「中國綢都」內涵,嘉陵蠶桑演繹「破繭成蝶」神話
「我們以保護價從農民手中收購鮮繭,繅絲後直接賣給嘉陵服裝工業園的織綢制衣企業」嘉興絲綢負責人林加勝介紹說,公司同時與農民和織綢制衣企業簽訂購銷合同,三方合作在嘉陵本地就能完成,不僅節約了成本,而且在質量、信譽等方面不用操心。據了解,嘉興絲綢已與服裝園的順成紡織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合作,嘉興絲綢負責收繭和繅絲兩道工序,然後將加工好的白廠絲賣給服裝園區的服裝企業織綢制衣。
從養蠶、收繭、繅絲,再到織綢、制衣、銷售,嘉陵區的蠶桑基地、絲綢企業和商貿市場的完備,將蠶桑產業鏈條越拉越長。擁有20個蠶桑基地鄉鎮,桑園14萬畝,年養蠶量可達10萬張,讓繅絲加工有了充足的「口糧」,園區順成、依格爾、詩琪麗等多家服裝企業就在本地消耗成品絲,製成成品後通過繭絲綢交易中心等商貿流通渠道將產品銷售出去。
走在嘉陵區「綢都大道」,感受濃郁的絲綢文化。街道兩邊是精心製作的絲綢宣傳欄,營造出濃郁的絲綢氛圍。在繭絲綢交易中心各個裝飾精美的商鋪里,人氣旺盛。精緻、美觀的蠶絲被、真絲窗簾、真絲床上用品、絲綢工藝品、真絲服飾等各類絲綢產品琳琅滿目,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據嘉陵區商務局局長韓榮武介紹,為叫響「中國綢都」品牌,區委、區政府煞費苦心,不僅將原耀目路改名為「綢都大道」,還千方百計廣招絲綢企業和商家入駐該大道,爭取形成西部最大的繭絲綢交易中心。
「沒有絲綢產品的展銷作為載體,『中國綢都』的品牌就容易成為空殼。」韓榮武告訴筆者,幾年前,北京、廣州等外地遊客到南充旅遊時,紛紛抱怨南充雖然是絲綢之城,卻看不到實實在在的絲綢產品,想購買幾件很不容易。「那時的絲綢專賣店不多,且零星分布,根本沒有形成規模。」
如今,愛膚爾、依格爾、美亞、六合……南充的名牌絲綢企業產品紛紛入駐綢都大道經營,就連浙江嘉興、萬事利等絲綢產品也來此「安營紮寨」。林立的絲綢專銷商鋪,琳琅滿目的各種絲綢產品,讓綢都大道成了名副其實的絲綢一條街。
據四川依格爾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明樹介紹,公司在交易中心設立的專賣店,展銷了20餘種暢銷歐美國家的「拳頭」產品。其中,一款新的絲綢製品還受到了烏干達總統的青睞,專門安排人員購買了數套。
南充市繭絲綢交易中心經理熊得民告訴記者,繭絲綢交易中心不僅吸引了成都、重慶、遂寧、廣元、達州、巴中等南充周邊城市的顧客,還有上海、雲南、北京、廣州等外省(市)的消費者慕名前來購物。目前,綢都大道的繭絲綢交易中心年交易額超過3億元。到2010年,繭絲綢交易中心的繭絲綢交易額,可望突破10億元。成為西部繭絲綢交易「航母」。
來到嘉陵區文峰鎮渭鍾沱村看到,一望無際的桑海、優雅別致的小樓房,一幅幅充滿生機的和諧新農村畫卷展現在眼前。遊客在這里穿桑林、過棧道、沐江風,親身感受鄉村旅遊的樂趣和魅力。
「去年一共養了24張蠶子,也就是2萬多元。說老實話,我們情願在家養蠶,比在外打工要好一點。」踏著蜿蜒的青石板路深入「天蠶部落」,正忙碌著給幼蠶喂桑葉的養蠶大戶蒲秀珍告訴筆者,今年,她家又養16張春蠶,按目前的市價預計收入近1.3萬元。
來到「姐妹坊」蠶家樂,只見這里的生意火爆。「今天有30多名城裡人來我這吃農家飯。」業主李安蓉樂呵呵地向筆者說,她們三姐妹每年單搞農家樂,純收入至少在4萬元以上,還不加養蠶、閑時外出打工的收入。來到一座紅牆青瓦的古典建築前,門楣上「絲綢文化陳列館」幾個金黃色的大字,在陽光照射下格外引人注目。陳列室內擺放著古時繅絲車、紡車、手搖式織布車等「土設備」,牆壁上有反映南充桑蠶、絲綢發展的歷史圖片,還有用桑蠶絲製作的服裝服飾產品,刺綉、綢扇、旅行袋等絲綢工藝品,蠶絲被、真絲睡衣……
隨行的區蠶桑局局長羅彤介紹,憑借豐富的蠶桑資源,該區採取「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業主百姓參與」的建設思路,籌集民間資金5000萬元投入到「千年綢都第一坊」景區的打造中。農家樂、蠶家樂的鄉村旅遊開發、核心景點的打造如火如荼。目前,塘坊渡碼頭、蠶渡碼頭、蠶桑景觀道、古桑風情園等景點已全部建成。
以桑蠶養生、娛樂休閑為主題,重點開發旅遊精品。該區先後開發桑葉茶、桑葉餚、桑葚糕、桑蛾酒、桑枝菌等系列蠶桑食品,讓遊客在品嘗天下第一蠶桑宴時,還可以購買蠶桑保健旅遊產品。擬建的蠶桑休閑坊,則可以讓遊客品桑葉茶、做泥療、沙療等。
該區還從浙江購進嫁接桑苗25萬株,集中在文峰鎮建密植桑園,並引進手工製作絲棉、手工刺綉、桑葚酒釀造等民間工藝,利用現有農房產改造建設「天蠶部落」,農民通過辦「蠶家樂」大發旅遊財……
「『千年綢都第一坊』景區盛大開坊以來,已接待遊客30餘萬人次,旅遊收入超過7000萬元。」嘉陵區委主要領導告訴筆者,該區力爭在兩年內,充分挖掘歷史文化、農耕文化、蠶桑文化內涵,鑄造千年綢都第一坊景區旅遊靈魂,打造集南充城郊、嘉陵江沿線的蠶桑絲綢文化與歷史文化觀光、生態觀光度假、川北民俗文化於一體的國家4A級旅遊區,推進產業互動、城鄉共融、百姓致富。
B. 列出對我國改革開放做出卓越貢獻的20個人物 50分!
劉漢元 (1964年-) 1978年9月至1981年7月在四川省水產學校讀書;1981年9月至1986年,在眉山縣水電局工作,任技術員、高級工程師;1986年創辦眉山縣漁用配合飼料廠(通威飼料廠),1992年至今任通威集團總裁、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漢元從1983年下海就投身水產養殖。1986年,22歲的他建起西南第一家集約化魚飼料加工廠。如今,通威集團已連續9年占據中國水產飼料第一的位置,劉漢元因此被稱為「魚狀元」。從上世紀80年代初500元人民幣創業,到如今超過200億元的銷售額,劉漢元勇於擔當社會責任的價值追求,通威集團在飼料行業積極進行資本擴張的同時,還把眼光投向更加廣闊的領域,積極拓展海外業務。劉漢元和他帶領的通威集團,無疑是中國經濟30年歷史跨越的一個縮影,也為民營經濟下一個30年的發展提供了可供借鑒的現實樣本。
吳仁寶 (1928年-) 1954年2月,任江蘇省江陰縣華士瓠岱鄉人民政府財糧委員,之後歷任華西大隊黨支部書記、江陰縣委書記、華西村黨委書記、華西村黨村企總辦主任;2003年7月起任華西集團公司副董事長兼副總經理,華西村黨村企總辦主任。 他不斷創造著自己人生的一個又一個輝煌。他是「天下第一村」的帶頭人,他成功造就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典範。他的成功在於兩大因素:與時俱進和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從上世紀60年代冒著風險創辦小磨坊和小五金廠,到上世紀80年代堅持走發展做大集體經濟的道路,再到上世紀90年代提出了「一村兩制」的新嘗試,吳仁寶大膽的嘗試都合上了改革的節拍,帶領著華西村走上了符合村情民情、實現共同富裕的好路子。他有句名言:「家有黃金數噸,一天只能吃三餐;豪華房子獨占鰲頭,一人也只佔一個床位」。
柏廣新 (1955年-) 歷任黃泥河林業局黨委副書記,黃泥河林業局副局長、書記,延邊州委宣傳部副部長,延邊州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延邊州林管局局長,延邊林業集團公司董事長、總裁;現任中國吉林森林工業(集團)總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當年擔任吉林延邊林業集團公司董事長、總裁時,柏廣新「受命於危難之際」,力挽狂瀾,掀起了延邊林業「二次創業、戰略轉移」的改革風暴,使一個林業企業迅速煥發青春。任職吉林森工後,他又對公司進行了一次全方位、深層次、實質性的改革。實現了加工業國有資本全部退出、輔業全部轉制民營、社會職能全部移交、職工全部轉換勞動關系、對集團進行股份制改造的目標。這次重大改革,解決了長期困擾著森工企業發展的產權單一、企業辦社會、冗員過多、主業不突出、創利能力不強等五大歷史難題,打造一個現代化的森工集團成為柏廣新的未來目標。
隋鳳富 (1956年-) 1977年9月參加工作,高級經濟師。曾任黑龍江省農場總局八五七農場十隊工會主席,省農墾總局八五七農場黨委副書記,九三分局局長,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副局長,現任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局長、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總經理。 隋鳳富作為老農墾人,見證了農墾隊伍在黑龍江昔日的亘古荒原上建成了我國耕地規模最大、機械化程度最高的國有農場群,形成了年提供150億斤商品糧的生產能力,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糧食戰略後備基地。如今在隋鳳富的帶領下,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通過出讓國有產權、增資擴股、合資合作等方式,實現產權多元化,建立了現代企業的制度,他使這個龍頭企業在做大的同時,還著力在做強上下功夫,不斷推進農產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由單一產品向系列產品轉變,拓寬和延長了產業鏈條,提高企業外向度和國際市場競爭力。
傅光明 (1954年-) 被譽為「中國養雞第一巨人」、「中國雞王」。多次獲得「全國鄉鎮企業家」等榮譽稱號,並當選福建省工商聯副會長、福建省政協委員, 2005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現任福建聖農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傅光明自1984年創業以來,將僅2萬元資產的小企業發展成為現有資產8.8億元的出口創匯型食品加工聯合集團企業,從一個個體戶發展成為南方最大的肉雞飼養加工企業、肯德基全國核心供應商、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由傅光明帶領的福建聖農集團倡導的「農業工業化、農業標准化、農業系統化」,對全國的畜牧業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模式。他用工業的方法做農業,規范了農業各個流程,擯棄了傳統的「公司加農戶」的養殖模式,將散養戶變成企業的產業工人,杜絕散養戶活雞進廠的大門。他把做優質產品、講求信譽貫穿於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
謝國民 (1939年- ) 出生於泰國。在香港大學畢業後回到泰國。1963年進入其父創辦的泰國正大養蜂集團。1968年被擢升為正大集團總裁;1989年起至今任正大集團董事長。此後,他在中國各地陸續建成100多家飼料廠,50多家家禽養殖場和6家一條龍工廠。 他精明能幹,勤奮而富有開拓精神。他雄心勃勃利用外資,苦心經營,敢於向外開拓,苦幹了5年,很快使正大集團走上繁榮道路,業務蒸蒸日上,進入黃金時代。1968年他被擢升為正大集團總裁至今。汕頭創辦經濟特區之初,他率先領取第一張外商營業執照,辦起正大康地飼料廠,從此,他先後在中國各地建成100多家飼料廠,50多家家禽養殖場和6家一條龍工廠。他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地守業,並用自己企業家的大氣和眼光,將正大集團的「版圖」進一步地擴張,使之成為東南亞最大的農牧工商一體化的跨國企業,在世界農業企業化中也名列前茅。
馬蔚華 (1949年-) 生於遼寧錦州,經濟學博士。曾任遼寧省計委副秘書長、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副主任、中國人民銀行計劃資金司副司長、中國人民銀行海南省分行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海南分局局長等職務;1999年3月至今任招商銀行行長。 他是中國最具創新意識的銀行家,他導演了招商銀行近年來「網路化、資本市場化、國際化」的三出大戲。他使得招商銀行擁有統一的電子化平台,率先開發了一系列高技術含量的金融產品與金融服務,吸引了大批高端用戶,同時樹立了技術領先型銀行的社會形象。他率先利用信息化網路技術改造銀行業務,建立網上銀行,搶佔了金融領域的制高點;他將原始的服務手段與先進的管理理念「嫁接」,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他將企業的管理模式與市場的營銷策略進行了完美組合。招行也從一家後起的小銀行,成長為擁有「中國最健康、最有潛力」美稱的銀行新銳。
王 軍 (1941年-) 生於湖南,畢業於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曾任江南造船廠工程師、武昌造船廠工程師,1977年至1978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服役,1979年進入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業務部工作;1995年至2006年任中信集團公司董事長。 自1979年參與中信公司創建,他在中信工作達27年之久,掌舵中信這個超大型企業超過10年。他是中國金融混業經營旗手,帶領中信集團打破了中國金融業實施多年的絕對分業的模式,並開始朝混業的方向進行積極探索。中信集團旗下的中信控股自2003年以來就著手「中信金融通」的設計、研發工作,「中信金融通」意味著有混業經營基礎的中信控股,已經在為混業經營做更進一步的嘗試。中信集團公司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以金融為主業,涉及眾多領域的國有大型綜合性跨國企業集團,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王軍為此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王憲章 (1942年-) 河北霸縣人,畢業於遼寧財經學院。曾任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副董事長、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香港中國保險(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人壽保險公司董事長等職務。現任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會長、中國保險學會副會長。 他是我國金融系統乃至國際金融界廣泛關注的風雲人物。他利用豐富的保險從業經驗和國際視野,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領導中國人壽積極參與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完成了公司眾多歷史性跨越,成為內地第一家進入全球500強的保險企業。他提出「高效、務實、開拓、創新」的經營理念,通過拓寬銷售渠道、適時調整銷售策略,成功地掌握了市場的主導權。他以極大的勇氣和魄力,領導和推動了中國人壽的股份制改革,並成功完成了中國最大國有保險企業的重組和境外上市工作,創造了當年全球最大的IPO,揭開了中國人壽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楊明生 (1955年-) 遼寧海城人,碩士學位、高級經濟師。1980年進入中國農業銀行工作,2002年12月主持中國農業銀行全面工作,2003年9月就任中國農業銀行黨委書記、行長。2007年7月,就任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黨委委員。 2002年後,他一直主持中國農業銀行全面工作。在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農行相對落後。對於農行改革的難度,他有著清醒的認識:農行歷史包袱重,且改革必須與整個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統籌考慮,因而綜合改革難度最大。在他的領導下,農行絲毫沒有放慢改革的步伐。按照國家確定的「一行一策」的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原則,他帶領農行迎難而上,用最快的速度拿出重組方案,以內部改革為重點,通過內部改革推動體制變革,提高農行面向市場的盈利能力和整體競爭力,消化各項沉重的歷史包袱,為建立現代商業銀行制度和農行成功上市打下了堅實基礎。
法蘭克?紐曼 (1942年-) 1963年畢業於哈佛大學經濟學系,有超過30年的豐富的銀行管理經驗。曾任美洲銀行集團董事局副主席、首席財務官,美國財政部副部長,美國信孚銀行集團總裁、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現任深圳發展銀行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他由深圳發展銀行2004年年度股東大會選舉為深圳發展銀行第六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自2005年6月起至今擔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任職美國財政部時,他要面對數萬億美元的赤字;走馬上任深圳發展銀行董事長,等著他的同樣是巨大的壓力——144億元不良貸款。上任三年多來,他給出的「成績單」令人矚目。在他的領導下,深發展實現了巨大的飛躍。銀行業務快速發展、盈利水平逐步提高,公司治理水準不斷進步。隨著重點核心業務的強勁增長,深發展2007年的凈利潤創下該行20年歷史上的最高點;2007年全年資本金的增額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年。
范勇宏 經濟學博士,高級經濟師,曾任中國建設銀行總行幹部,華夏證券有限公司幹部,中國證監會股票發行審查委員會第五、六屆委員。現任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證券業協會副會長,全國人大財經委投資基金法顧問。 從1998年受命籌備華夏基金管理公司至今,他秉持著講規矩、守信用、長期發展、穩步前進的原則,帶領華夏基金從我國首批成立的全國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發展成為大型基金管理航母——2001年、2002年整體投資業績位居業內第一,公司管理資產規模超200億元,累計分紅超過30億元。以創新著稱的華夏基金還完成了中國基金業史上最重大的一次創新活動,開辟了一條封閉式基金「起死回生」的通途——「封轉開」,為封閉式基金轉型樹立了一個標桿。而在這次基金業「拓荒之旅」中,范勇宏功不可沒,他的勇氣、智慧和責任感令人欽佩。
郭樹清 (1956年-) 內蒙古人,博士研究生、研究員。曾任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秘書長、貴州省副省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現任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擁有深厚學術背景的他,曾是中國市場經濟框架體系的重要設計者之一,有著省級政府的管理經驗,也曾主政外匯管理局管理中國巨額外匯儲備,目前掌舵資產超過7萬億元的中國建設銀行。他性格耿直,非常直率,對事物有著自己的獨到看法,是個思辨型學者;長期從事宏觀經濟管理和擔任政府官員,使他兼具理論和實踐的雙重經驗。他入主建行後,帶領建行在股份制改造、沖刺上市中取得了重大成果。2006年,在他的領導下,建行成功實施了中國銀行業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海外並購:以97.1億港元收購了美國銀行(亞洲)股份有限公司100%的股權。
高良玉 (1965年-) 安徽樅陽人,經濟學碩士,經濟師。曾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管理司股票處工作,1993年至1997年任證監會發行部副處長,1998年任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1999年起至今任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書記。 提起南方基金,熟悉基金業的人自然而然的會聯想到「高良玉」三個字。他是南方基金發展至今的關鍵人物。他敢做敢為、思維縝密、緊跟市場,10年來,南方基金雖然經歷了幾次風浪,卻每次都能處變不驚,化險為夷,一直在行業中保持著第一梯隊的位置,無論在產品創新還是管理規模都是如此。高良玉帶領著他的團隊用鐵的事實證明了「發展才是硬道理」,首先把基金規模做大,然後其它問題再在發展中應對化解。中國基金業的10年發展史,也是南方基金作為領頭羊的開拓史,高良玉和南方基金已經成為中國基金業的一個標志。
常振明 (1956年-) 北京市人,MBA學歷,高級經濟師。曾任中信實業銀行行長助理、副行長,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中信集團常務副總經理,中國建設銀行副董事長兼行長;後重返中信集團工作,現任中信集團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他在金融業界威名不凡,然而人們卻很少聽到他的聲音,既沒有豪爽之言辭也不見鮮明之笑顏,但這正顯現其沉穩專注。外界拿他專業圍棋選手的背景來揣摩其帥才,認為一切已寓於其中。中國銀行業的體制疾患由來已久,無論是難以逾越的「諸侯割據」還是錯綜復雜的行政關系,而對常振明來說,這盤金融大棋局都爛熟於心、掌控得當、信手拈來、妙子連珠。在常振明加盟建行期間,建行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之後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交易,成為首家上市的國有控股銀行。常振明「功成身退」,重返中信集團,而此時中信集團的金融改革,也已進入實質階段。
董文標 (1957年-) 河南人,曾任河南金融管理學院副院長,交通銀行鄭州分行行長、黨組書記,交通銀行董事,海通證券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1996年2月起擔任中國民生銀行副行長、行長,現任中國民生銀行董事長。 深諳國際金融規則的他,最初畢業於一所中專,在學校任教多年。由他撰寫的《中央銀行概論》讓他在銀行界嶄露頭角,頗受當時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賞識。他在銀行管理、金融證券方面積累了19年工作經驗,帶領民生銀行通過商業化運作的方式,為中國銀行業入股美國銀行業提供了新的操作模式,並為國內商業銀行實現全球化經營貢獻經驗。在執掌民生銀行之前,他已經在金融界創造了多個奇跡:他使交通銀行鄭州分行的利潤超過當地所有的金融機構;他按國際標准化股份公司的形式組建海通,使海通證券發展成為全國最有影響力的證券公司之一。
王林祥
(1951年-)
內蒙古包頭人。1970年在原伊盟絨毛廠參加工作;1981年任伊盟羊絨衫廠副廠長;1983年任伊盟羊絨衫廠廠長。1991年至今任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總裁;1999年12月至今任鄂爾多斯集團董事局主席。
從1983年至今,他帶領著伊盟羊絨衫廠一路走到今天的鄂爾多斯集團。他為中國創造出了一個享譽世界的紡織業民族品牌。「中國羊」在他的牽引之下,沿著改革開放的大道,變成極具市場競爭力的「世界狼」——鄂爾多斯不僅實現了持續二十多年贏利,而且將其它競爭對手遠遠拋在身後。同行業世界排名前五位的其它四個集團,全加起來也趕不上鄂爾多斯。在國家西部大開發、能源戰略重點西移帶來的歷史性機遇中,鄂爾多斯集團又斥巨資打造重工業園區,大舉進軍煤炭、電力、冶金和化工產業領域,積極培育新的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拉開了二次創業的帷幕。
王國春
(1946年-)
四川人,大學文化,高級經濟師。1970年參加工作,曾任四川省珙縣忽廠技術科副科長、生計科科長、四川省珙縣磷肥廠副廠長、廠長、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酒廠黨委書記,並任宜賓市政協副主席。現任五糧液集團董事長和黨委書記。
從1985年至2007年,王國春一直是五糧液的當家人。他憑借品牌買斷的經營模式將五糧液從一個地方中等規模的國有企業變身為國內白酒業老大。年均40%的增長速度、連續十多年的全國產銷量第一、累計為國家上交98億元稅金、資產達到160億元、品牌價值306.82億元,王國春可謂碩果累累。在王國春的帶領下,五糧液先後開發研製了「包包曲盒式立體發酵微機監控系統及制曲新工藝」、「微機配料系統」、「微機勾兌專家系統」等獨創先進工藝新技術,被國務院列為全國25家科技進步型企業之一。五糧液兩獲全國質量管理獎,成為酒類企業之唯一。
劉存周
(1944年-)
1976年開始從事醫葯生產和經營管理工作。1997年調任哈葯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2000年一舉坐上中國醫葯行業銷售收入的第一把交椅。劉存周因此被業界人士譽為「中國醫葯行業的比爾·蓋茨」。2007年9月任中國醫葯集團董事長。
劉存周是國內醫葯界的熱點和焦點人物之一。他是曾經的「哈葯教父」。在主持哈葯期間,劉存周「精幹主業、優化副業、收攏五指、形成拳頭、調整經濟結構、發展規模經濟」的思路使集團銷售利稅大幅增長。截至2004年10月,哈葯集團累計創造利稅56億人民幣——而在3年前,哈葯集團共有23家虧損企業,潛虧5.3億元人民幣。他對產權改革有頗多想法,他希望引入外部股東,避免政府一股獨大過多干預,使哈葯能在一個順暢的體制通道中盡快變身為國內醫葯產業巨頭。後因重組思路與相關部門相異而黯然辭職。目前,他正帥領中國醫葯集團穩步推進。
李金元
(1958年-)
河北滄州人。1992年李金元用積蓄加上借款共2000萬元人民幣創建天獅集團並投入到高鈣產品的研發。目前天獅已發展成一家以高科技產品為主導、多種產業並存發展的大型跨國集團。現任天獅集團總裁。
數年間,李金元率領天獅集團成為中國最大的直銷企業之一,他搶在中國加入WTO之前率先在海外開發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業務輻射全球六大區域的190多個國家,在11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分公司。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做了表率,在國際社會建立起牢固的市場框架。繼「健康人類,服務社會,發展實業,報效國家」的企業理念後,李金元創造性地提出了「六網互動」、「新置換」、「新超市」三大理論,保證了天獅集團健康、長遠、有序地發展。李金元熱心慈善事業,歷年來對社會慈善和公益事業的投入已超過14億元,並獲得「2008年度中國十大公益楷模」等殊榮。
朱新禮
(1952年-)
1974年至1988年,任山東省沂源東里工業集團總經理。1991年至1992年,任沂源縣外經委副主任。1992辭職下海創立山東淄博匯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1994年創立北京匯源飲料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任黨委書記、董事長兼總裁。
朱新禮帶領匯源員工在全國各地創建了27個現代化飲料食品企業,帶動了40多個果蔬等原料基地的規劃、建設和發展,建立了基本遍布全國的營銷服務網路,構建了龐大的果蔬產業化經營體系。「匯源」商標為國家馳名商標,匯源牌果汁飲料為中國名牌產品。一個總資產只有49億人民幣的匯源集團,通過授權資本,巧妙地將匯源果汁推向國際資本市場。此後,通過全資控股的匯源控股,坐收超過74億港元的股份出讓款。而可口可樂開出的25億美元收購價,更是將朱新禮推上輿論風口浪尖。朱新禮因其「資本」之路獨特而曲折而備受關注。
張 茵
(1957年- )
廣東韶關人。1985年赴香港開始廢紙回收貿易,1988年在廣東東莞建立了自己的獨資工廠,1990年,與丈夫劉名中建立美國中南有限公司,1996年在廣東東莞投資1.1億美元建立東莞玖龍紙業有限公司,任董事長。
20年間,從3萬元到270億元,財富增長90萬倍;從「廢紙回收」到「大陸首富」,地位跨度天翻地覆,她的傳奇依靠的是:變廢為寶。用十年的時間,她成為了美國的「廢紙回收大王」;同樣用了十年時間,她又成為了中國的「造紙大王」。她憑借自己的敏銳獨到的眼光和誠實專一的經營,創造了一個行業的神話。她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女性白手起家者。從內地到香港,從香港到美國,再從美國回到內地,她一次次開始新的創業。她說自己喜歡那種徒手打天下的感覺,希望能做中國的阿信。而她的成功也激勵著成千上萬的創業者的創新激情,被譽為平民創業的楷模。
宗慶後
(1945年- )
浙江杭州人。改革開放初期,在杭州工農校辦做廠業務員; 1986年-1987年,杭州上城區校辦企業經銷部經理;1987年-1991年,杭州娃哈哈營養食品廠廠長;1991年至今,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他把一個靠借款10餘萬元創業的校辦工廠培育成年銷售收入近百億的企業,創造了民營企業發展史上的奇跡。依靠他「企業家的直覺」配合務實的經營,娃哈哈每一項產品都排到了行業前列。憑借他精心編織的市場網路,娃哈哈產品推廣到了全國每一個角落。「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成為大江南北共知的廣告語。他用很多人看來是不可行的治理方式——家長式的管理來帶動娃哈哈,走過了異常艱辛之路。如今的宗慶後在捍衛他苦心經營的娃哈哈品牌,他與達能的恩恩怨怨,在一定意義上也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家和民營企業創業、探索的曲折歷程。
季克良
(1941年-)
江蘇南通人,高級工程師。1964年畢業於無錫輕工業學院食品發酵專業,分配到貴州茅台酒廠工作至今。1981年,季克良任貴州茅台酒廠副廠長,1991年任廠長兼廠黨委副書記、總工程師,現任貴州茅台酒廠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季克良在酒業,無論在理論還是實踐方面,有絕對的發言權。他曾發表白酒技術管理論文數十篇。1998年任貴州茅台酒廠廠長兼董事長,帶領茅台酒從1999年到2002年的年銷售收入從6億元上升到20多億元,穩居全國前列。是他,一手將茅台從年產不足千噸的小作坊,做成了現在年產量超過1.6萬噸的大企業。是他,將茅台推向了歷史最輝煌的頂點。季克良還是我國著名評酒專家,曾任全國第四屆、第五屆評酒委員,中國白酒協會常務理事,中共十五大代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高級知識分子,1995年被評為「中國商界十大風雲人物」。
殷順海
(1953年-)
高級經濟師。現任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副書記、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中醫葯學會理事會副會長、全國工商聯執行委員。
在殷順海擔任同仁堂集團董事長十多年間,改革思路非常清晰,同仁堂通過剝離、上市、重組、改制,使優良的企業更優,使不良的企業變良,再通過委託管理,實現集團資源的優勢互補。企業資產總額由18.2億元增長到63億元,目前,同仁堂擁有境內、外兩家上市公司, 連鎖門店以及遍布各大商場的店中店六百餘家,海外合資公司、門店20家,遍布14個國家和地區,產品行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仁堂已經形成了在集團整體框架下發展的現代制葯工業、零售醫葯商業和醫療服務三大板塊,配套形成了十大公司、兩大基地、兩個院、兩個中心的「 1032工程」。
曾憲梓
(1934年- )
出生於廣東梅縣。1961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生物系。與夫人黃麗群女士創立了享譽世界的「金利來」名牌。現任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香港華僑華人總會永遠名譽會長等。
貧困的生活並沒有讓他放棄自己的夢想。曾憲梓靠一把剪刀起家,不斷鑽研香港市場狀況,多次赴西歐學習先進技術,集眾家之長,數年間使得「金利來」領帶佔領了香港市場,成為男人們莊重、高雅的象徵。曾憲梓創立了「金利來」王國,而「金利來」成就了曾憲梓創建世界名牌的夢想。他更具有一顆可貴的中國心,投資百萬美元於家鄉梅縣,卻分文不取利潤,全部捐於家鄉建設。十幾年來,二百多項、高達6.8億多元的教育、體育捐款更彰顯他的傾情之愛。1997年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勛銜制度中的最高榮譽獎章——大紫荊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