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投資小白如何理財
要想做好理財,你就得知道自己通過理財想要什麼?
我認為無非是兩點:
1、無論現在自己是否有明確的用錢目標,你都想在需要用錢的時候能有錢可以用;
2、無論自己是處於財富積累的起步階段還是財富的穩定增長階段,每個人都希望讓自己工資以外的收入再多點。
從大部分工薪階層的角度出發,我建議要想解決這兩個問題,至少工薪階層理財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1)最好投資門檻低一點,別動不動就幾萬、幾十萬,太多了心裡不踏實,況且用錢的地方太多,也拿不出這么多錢;
(2)最好能夠讓自己省心省力省時間,不要影響工作,因為工作是自己安身立命之本,為個理財影響了工作很不值當,自己更多精力應該放在工作上,順帶著賺點工資以外的錢;
(3)最好能夠充分利用復利,這樣在本金少的時候,藉助時間的力量可以達到理財的效果;
做好基金定投
常言道:基金是老百姓最好的投資理財工具,沒有之一。
為什麼這么說呢?一共有三個原因:
1、公募基金的投資門檻很親民。最低只有10塊錢,所有人都能參與;
2、公募基金是標准化金融產品。標准化金融產品啥意思?說直白點就是,公募基金只存在虧損可能,不存在基金公司暴雷或跑路的可能。
3、基金種類非常多。從風險最低的貨幣基金(余額寶),到風險較低的債券基金,再到同時投資股票和債券的混合型基金
2. 有什麼軟體用來小白投資理財的。
動漫是二一世紀國家重點倡導和發展的行業,全國各地也一直在舉辦動漫節,動漫展,COSPLAY大賽,可以說漫迷無處不在。動漫店作為漫迷的集聚地其中的商機可想而知。 目前社會主流的消費群體正是那一批看著動漫長大的吧0 90 和00後的年輕人。至於如何賺錢還是得看個人,不管多好的項目不用心去經營還是成功不了的。只能說動漫店能讓你更省事省力去創業了
3. 理財投資小白如何入門
首先,要清楚一點,小白理財切忌追求所謂的「高收益」產品,這是心態問題,比如股票、虛擬幣等,高收益必定對應的是高風險。
其次,要認清自己的風險承擔能力,對自己的投資有比較理性的規劃。入門的時候最好是選擇穩健的理財方式,多去看看各種理財論壇,因為相較於書籍,這些可能更加直接的了解到前輩們的經驗,對我們理財入門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但作為初學者來說,通常沒有什麼理財經驗,沒有掌握甄別理財產品的能力。所以根據這類情況,現在就分享幾個比較看好的理財方式,穩健型的低門檻的理財產品,大家可以作為入門的參考:
1、銀行定存
每個月固定時間在銀行儲蓄固定金額,剛剛告別月光的你可以設置為每月工資收入的10%。拿到工資後先將10%的錢存起來,記住,工資-儲蓄=支出,而非:工資-支出=儲蓄
你可以採用零存整取、或者整存整取。但是利率較低,一般只有2%—3%。
記住,無論是零存整取的賬戶,還是定期存款的賬戶,到期後,連本帶利湊成整數,繼續進行定存。無形中又在進行強制儲蓄,積累了本金。
2、零存活期
如果有多餘的零花錢,可以考慮存個活期(貨幣基金),比如余額寶、騰訊理財通等,超低門檻,平時的消費資金都可以存進去,真可謂有收益的同時,還能隨時隨地用來買買買,可以說非常的方便。雖然目前7日年化收益率在3%左右,但用於零存還是不錯的。
3、12存單法
這種方法也就是每個月把錢存入,堅持一年就有12筆。第二年第1個月有第1筆到期,下個月第2筆到期,如此循環至第12筆到期。循環的金額會越來越大,開始享受復利的效應。
也算是強制儲蓄的方法,也非常適用於月光族、剁手族等攢不下來錢的一族。同時,還可以積少成多,把零花錢聚起來,讓原本隨手溜掉的錢派上更大的用場。
這個方法可以考慮靠譜的互聯網理財產品,比如目前國有金融機構風控的無界財富,5年老平台,各方面還不錯,銀行存管、安全性和靈活性高,在業內也是口碑很好,收益率穩定在8%-12%之間,新手送100元紅包,投資送京東卡(專享入口:100紅包+500京東卡)。
比如可以每個月把2000塊的空閑資金投入賬戶,因為比較穩健不用花時間管理,坐等收益就行,到期即可提現。
理財的方式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信念和目標,只有堅定這個信念,並且堅持,才能成功,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總之,理財是在給自己造一個糧倉,也讓自己以後做所有事都能多了一份底氣。
不管賬戶里錢多錢少,只要是閑錢,都要被充分利用起來。充分利用好每一天、每一分錢,讓錢通過時間的復利賺錢,盡可能不要讓錢閑置著。
4. 適合投資新手,小白的投資理財 平台,求推薦。
UEEX吧,我剛接觸投資我朋友給我推薦的。特別好上手,不要擔心不會操作什麼的。
5. 有沒有專門教小白的投資理財APP啊
你可以去看看錢老師App,或者去優酷看看,錢老師說錢,主要還是針對小白用戶,不會推薦產品,只是知識分享的這么個app
6. 怎樣從零基礎小白學投資理財
先將錢存銀行,按12存單法存一年。操作可在網上銀行或收機銀行完成,其次可關注幾個理財公眾號,看看他們寫的文章,一般都講的很清楚,也講了很多方法。其次可以用手機或電腦在網上下載幾本理財的書籍,自己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