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股市、匯市、期市、樓市、原油等多個市場都爆發了劇烈波動,打亂了許多人原本的理財規劃,越來越大的投資虧損缺口正一步步擊潰投資者的信心;另一方面,金融動盪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也逐步顯現,百姓生活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通貨膨脹、失業威脅、荷包縮水等問題接踵而來,未雨綢繆、准備「過冬」,眼下幾乎成了普通百姓的共識。 □鄧海平 在「穩健、保值」的理念主導下,保險理財在目前看來或許是值得考慮的方式之一:通過購買保險對資金進行合理安排和規劃,防範和避免因疾病或災難而帶來的財務困難;同時,可以使資產獲得理想的保值和增值。或許能在金融風暴中尋找到新的財富之路。 先保值才能增值 保險專家指出,理財規劃首先要從保障開始,只有先保值,然後才能增值。不應該把投保看作一種投資行為,簡單地用投資的思維去計算回報率,「沒人能計算個體對應於某一風險的幾率」。 人一生所遭遇的危機中既有「外因」,又有「內因」。全球性金融危機是客觀存在的大環境,是導致個人家庭財務狀況面臨危險的「外因」,一般來說,遭遇了就只能積極應對,卻是無法避免的;而個人生活中存在的種種不確定因素所可能帶來的危險則是「內因」,一般可以根據投保相應的保險,把危險造成的損失轉嫁給保險公司,這是規避風險的一種有效手段。保險另一方面也是通過強制儲蓄的手段,讓投保人自發地為將來儲存一筆積蓄,到了關鍵時刻可以安然應對財務危機。 對於理財步驟,第一步從發生幾率小、影響卻最嚴重的風險開始規劃,如意外、身故、重疾、醫療這幾個方面,這些風險一旦發生,將對家庭經濟造成嚴重的沖擊,要著重考慮。在建立了基礎保障之後,第二步就可以將大部分躺在銀行「睡覺」、沒有投資渠道的資金購買些穩健、保本的理財產品,並且理財計劃應當隨著客觀情況的變化而有所調整。 此外,保險理財並不意味著就是去購買投資型理財產品,通過高拋低吸賺取差價,從而獲取收益。相反,近期投連險、萬能險正處於風口浪尖,風波不斷,普遍收益率較低且風險較高。投保人可適當降低投資方面的關注,而應當回歸保險的本質,把重點放在產品的基本保障功能上。 保障產品以分紅型為主 市面上林林總總的保險種類有不少,每個種類又有不同設計的產品若干款,讓人眼花繚亂。如果金融危機的影響越來越大,投保人該如何挑選出最實惠、最急需的產品保障財務狀況和生活質量?而不少投保人也想看一看保險專家們自己又會買一些什麼樣的保險產品。 筆者向一些業內人士了解情況,發現他們將需求基本鎖定在壽險、醫療險、健康險和意外險等險種上,而個人根據年齡、身體狀況、收入水平的高低,搭配有所不同,保險額度也各有所需。在選擇保險產品時,建議以各險種的分紅型產品為主,因為這類產品往往可以通過保額分紅的方式增加保額,抵禦通貨膨脹,防止保單貶值。 1.壽險 一般可供選擇的壽險種類主要有定期壽險、終身壽險、兩全壽險,但保費各有高低,投保人需要綜合保障功能和自己願意承受的保費支出來考慮投保項目。在比較保費之後可以看出,只提供定期身故保障、沒有儲蓄功能的定期壽險最經濟,定期壽險不僅保費低、保障高,且在3年之內可根據自身的狀況轉為終生險和兩全保險。 定期壽險以死亡為給付條件,如果被保險人亡故,受益人可以得到一筆賠付,減輕其生活壓力。在選擇上可以著重看一些費率低廉、同時保險責任覆蓋意外、疾病所致的身故或身體全殘的產品。 2.健康險 主要分為重大疾病類、醫療報銷類以及住院津貼類。 對任何一個家庭來說,家庭成員一旦突發重大疾病,往往給家庭帶來沉重打擊,不但收入可能中斷,還需要支付昂貴的醫療費用。隨著醫療費用越來越高,想要避免健康危機造成的財務危機,及早投保健康險是上策,一來有備無患,二來趁身體好時投保,保費低還不易被拒保。投保時,重大疾病保險應該是主選,而普通的小毛病可通過醫保解決,30歲前可不作商業醫療保險考慮。 商業醫療保險分為費用型和津貼型兩種。所謂費用型是指被保險人的合理住院費用按一定比例(一般為80%左右)由保險公司報銷,報銷額度以保險金額為限;津貼型則與被保險人的住院費用無關,合同約定了被保險人住院後每日給付的住院津貼額和累計可給付的天數,被保險人可在出院後憑住院與出院及診斷證明等材料到保險公司進行理賠,而通常不需要任何單據。 保險專家建議,有醫保的人可考慮購買津貼型互補,而沒有醫保的投保人應首先投保費用型醫療保險。但目前市場上存在兩種不同的費用型住院醫療保險,由於報銷基數計算方法的不同,被保險人一旦選擇不當,在理賠時就會多花了保費反而少拿了賠款。在購買這樣的產品時,最好首先明晰一旦發生理賠時,商業保險報銷的基數是什麼。 3.意外險 保險專家表示,如果從保障角度和性價比來看,意外險無疑是最實惠的選擇。一般每年只需支付數百元即可獲得數十萬元的意外事故賠償。投保人購買的意外險額度不需要太高,可以參考自己已經購買其他險種產品的額度來制定,只要起到補充提高作用即可。 但意外險的賠付條件相對「苛刻」且不易被投保人理解:意外傷害險一般對被保險人因為意外事故而引起的「身故、殘疾、燒傷等」進行理賠,一般受傷並不賠付;意外醫療險則是對被保險人因為意外事故而導致的診療費用進行理賠。事故緣由要符合保險中「意外」的定義。 至於返還型、投資型的保險產品,由於其保障功能相對較弱,一般除非家庭無負債且有閑置資金,可以適當購買一些錦上添花,如果需要應急且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先不考慮。有心購買養老保險的人士可以隨著收入的增加,一點一點地逐步完善自己的保障計劃,或者選擇在相對年輕的時候購買,以後隨著經濟的逐步寬裕不斷增加保額也是不錯的辦法。
❷ 金融危機時買保險便宜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一段時間以來,股市、匯市、期市、樓市、原油等多個市場都爆發了劇烈波動,打亂了許多人原本的理財規劃,越來越大的投資虧損缺口正一步步擊潰投資者的信心;另一方面,金融動盪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也逐步顯現,百姓生活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通貨膨脹、失業威脅、荷包縮水等問題接踵而來,未雨綢繆、准備「過冬」,眼下幾乎成了普通百姓的共識。□鄧海平在「穩健、保值」的理念主導下,保險理財在目前看來或許是值得考慮的方式之一:通過購買保險對資金進行合理安排和規劃,防範和避免因疾病或災難而帶來的財務困難;同時,可以使資產獲得理想的保值和增值。或許能在金融風暴中尋找到新的財富之路。先保值才能增值保險專家指出,理財規劃首先要從保障開始,只有先保值,然後才能增值。不應該把投保看作一種投資行為,簡單地用投資的思維去計算回報率,「沒人能計算個體對應於某一風險的幾率」。人一生所遭遇的危機中既有「外因」,又有「內因」。全球性金融危機是客觀存在的大環境,是導致個人家庭財務狀況面臨危險的「外因」,一般來說,遭遇了就只能積極應對,卻是無法避免的;而個人生活中存在的種種不確定因素所可能帶來的危險則是「內因」,一般可以根據投保相應的保險,把危險造成的損失轉嫁給保險公司,這是規避風險的一種有效手段。保險另一方面也是通過強制儲蓄的手段,讓投保人自發地為將來儲存一筆積蓄,到了關鍵時刻可以安然應對財務危機。對於理財步驟,第一步從發生幾率小、影響卻最嚴重的風險開始規劃,如意外、身故、重疾、醫療這幾個方面,這些風險一旦發生,將對家庭經濟造成嚴重的沖擊,要著重考慮。在建立了基礎保障之後,第二步就可以將大部分躺在銀行「睡覺」、沒有投資渠道的資金購買些穩健、保本的理財產品,並且理財計劃應當隨著客觀情況的變化而有所調整。此外,保險理財並不意味著就是去購買投資型理財產品,通過高拋低吸賺取差價,從而獲取收益。相反,近期投連險、萬能險正處於風口浪尖,風波不斷,普遍收益率較低且風險較高。投保人可適當降低投資方面的關注,而應當回歸保險的本質,把重點放在產品的基本保障功能上。保障產品以分紅型為主市面上林林總總的保險種類有不少,每個種類又有不同設計的產品若干款,讓人眼花繚亂。如果金融危機的影響越來越大,投保人該如何挑選出最實惠、最急需的產品保障財務狀況和生活質量?而不少投保人也想看一看保險專家們自己又會買一些什麼樣的保險產品。筆者向一些業內人士了解情況,發現他們將需求基本鎖定在壽險、醫療險、健康險和意外險等險種上,而個人根據年齡、身體狀況、收入水平的高低,搭配有所不同,保險額度也各有所需。在選擇保險產品時,建議以各險種的分紅型產品為主,因為這類產品往往可以通過保額分紅的方式增加保額,抵禦通貨膨脹,防止保單貶值。1.壽險一般可供選擇的壽險種類主要有定期壽險、終身壽險、兩全壽險,但保費各有高低,投保人需要綜合保障功能和自己願意承受的保費支出來考慮投保項目。在比較保費之後可以看出,只提供定期身故保障、沒有儲蓄功能的定期壽險最經濟,定期壽險不僅保費低、保障高,且在3年之內可根據自身的狀況轉為終生險和兩全保險。定期壽險以死亡為給付條件,如果被保險人亡故,受益人可以得到一筆賠付,減輕其生活壓力。在選擇上可以著重看一些費率低廉、同時保險責任覆蓋意外、疾病所致的身故或身體全殘的產品。2.健康險主要分為重大疾病類、醫療報銷類以及住院津貼類。對任何一個家庭來說,家庭成員一旦突發重大疾病,往往給家庭帶來沉重打擊,不但收入可能中斷,還需要支付昂貴的醫療費用。隨著醫療費用越來越高,想要避免健康危機造成的財務危機,及早投保健康險是上策,一來有備無患,二來趁身體好時投保,保費低還不易被拒保。投保時,重大疾病保險應該是主選,而普通的小毛病可通過醫保解決,30歲前可不作商業醫療保險考慮。商業醫療保險分為費用型和津貼型兩種。所謂費用型是指被保險人的合理住院費用按一定比例(一般為80%左右)由保險公司報銷,報銷額度以保險金額為限;津貼型則與被保險人的住院費用無關,合同約定了被保險人住院後每日給付的住院津貼額和累計可給付的天數,被保險人可在出院後憑住院與出院及診斷證明等材料到保險公司進行理賠,而通常不需要任何單據。保險專家建議,有醫保的人可考慮購買津貼型互補,而沒有醫保的投保人應首先投保費用型醫療保險。但目前市場上存在兩種不同的費用型住院醫療保險,由於報銷基數計算方法的不同,被保險人一旦選擇不當,在理賠時就會多花了保費反而少拿了賠款。在購買這樣的產品時,最好首先明晰一旦發生理賠時,商業保險報銷的基數是什麼。3.意外險保險專家表示,如果從保障角度和性價比來看,意外險無疑是最實惠的選擇。一般每年只需支付數百元即可獲得數十萬元的意外事故賠償。投保人購買的意外險額度不需要太高,可以參考自己已經購買其他險種產品的額度來制定,只要起到補充提高作用即可。但意外險的賠付條件相對「苛刻」且不易被投保人理解:意外傷害險一般對被保險人因為意外事故而引起的「身故、殘疾、燒傷等」進行理賠,一般受傷並不賠付;意外醫療險則是對被保險人因為意外事故而導致的診療費用進行理賠。事故緣由要符合保險中「意外」的定義。至於返還型、投資型的保險產品,由於其保障功能相對較弱,一般除非家庭無負債且有閑置資金,可以適當購買一些錦上添花,如果需要應急且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先不考慮。有心購買養老保險的人士可以隨著收入的增加,一點一點地逐步完善自己的保障計劃,或者選擇在相對年輕的時候購買,以後隨著經濟的逐步寬裕不斷增加保額也是不錯的辦法。
❸ 金融危機對保險業有影響嗎
對保險業的影響應該來說還是非常大的,首先人們本來就薄弱的保險意識,現在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讓原本潛在的想買保險的人打了退堂鼓,而且保險公司的萬能險也都降到了5%以下了,所以現在對保險來說既是低谷也是非常不錯的機會!
❹ 金融危機了買的保險還有yong嗎
當然有用了,怎麼會沒有用處呢。不要擔心你的權益會受到損失
❺ 金融危機時,買東西是不是會比平時要便宜
要看是什麼貨,像那些賣了很久,和倉底貨,都會打折扣賣出去,價錢比平時也是差個幾十塊,但是像那些新貨之類的,表面上是在打折,實際上價錢定高了,只是讓人感覺打了折,價錢得到實惠,要買趁機,其實價錢並不便宜.
❻ 08年金融危機會對保險行業有多大影響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可以,金融危機對目前國內沒有多大影響.主要是對外貿公司的有影響!
我就是保險公司的,因為金融危機很多老闆都怕破產!但是你怎麼破產.只要你買得有保險,國家就拿你這筆錢沒有辦法,你樣的可以生活得很好,甚至可以東山在起.現在有很多老闆都想買保險,是一個機會!
❼ 金融危機還要值得付保險費嗎
保險的最大作用還是保障,萬能險主要是用來投資了,所以保障方面薄弱了點。中國保險法明文規定保險公司如果破產,其客戶會有其他公司承保,利益不會有太大損失,這個不用擔心。
如果你實在沒什麼信心的話,建議你做個減額繳清,這樣損失不會大。
❽ 今年金融危機情況下,如何理財,如何買保險
不論國際國內形勢如何,其實都應該買保險,現階段比例適合買分紅型的保險,因為收益相對比較穩定,還有相當高的保障。所以保險是什麼時候都需要的。
保險沒有好不好,只有適合不適合,買什麼樣的保險是根據個人情況而定的。
❾ 金融危機對保險行業有影響嗎
從保險業的產生來看,它是屬於一個歷史范疇的概念,由於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它應運而生。保險業誕生於市場經濟,因此必然與市場經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市場的略微變化都可能對它產生重大的影響。
首先,金融危機已經向實體經濟蔓延,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的三大汽車製造公司,他們都已陷入危機,緊急需要政府救援或進行重組。原因就在於金融危機使得全球需求降低,而奢侈品行業如汽車,房產等更是首當其沖。
在聯想到商業保險中有個很重要的險種叫財產保險,財產保險保什麼?就是保汽車,房產等價值較高的奢侈品,現今,在金融危機肆虐下,奢侈品銷量急降,因此僅從這點就是對保險業的一重大打擊。
其次,正像樓上所說的,金融危機造成人們手中資產價格下跌,對經濟缺乏信心,於是縮減消費開支,對某些非必要的保險險種必然不會過多的介入,這也是一點。
再次,試想想,美國的次貸危機裡面有一環節是有保險公司擔當主角的,其交易產品好像是叫CDS的東西,交易對象則是各大投身次級債券的投行或投資基金。危機爆發前,保險公司可謂利潤豐盛,然而當次貸危機使得各大投行、基金虧損倒閉時,保險公司也是付出慘重代價的,典型的便是美國國際集團(AIG)。當然,次貸危機對保險業的影響主要是國外的一些大型保險公司,而對國內保險業則影響不大。
❿ 金融危機怎麼買保險
近日,和朋友聊天的時談到保險。他們說現在是金融危機愈演愈烈,恐懼情緒不斷蔓延,大多數老百姓這時候選擇了「悟僅錢包過緊日」,因為大家對未來的經濟走勢都不太樂觀。對於保險呢,很多人覺得這是一個消費品,購買保險意味著現金的減少,而且誰也不相信自己會發生風險。因此,很多人認為當前時機不應該買保險,包括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應謹慎考慮。 首先來看金融對我們的影響: 第一,銀行利率降低了,股市變熊了,理財產品收益降低了。總之是投資風險增大了,投資收益降低了,所以我們獲得財產收入的空間更小了,這個時候,大多數人只能把錢存在銀行里,或買成國債。 第二,工資收入可能降低了,隨時出口減少,國內消費下降,大多數企業利潤下滑。在降低成本方面,多數企業會選擇裁員減薪。所以,近幾年我們的工資收入也可能減少甚至還有失業的風險。 第三,心裡恐懼增加,不敢買東西,錢袋子捂緊了。所以,生活品質也就降低了。 但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意外、疾病等風險並不因這些情況的發生就減少了,所謂「風險無處不在」。對個別人而言,風險的發生是偶然的;但對大多數人來而言,風險的發生是必然的。而這些偶然風險必然發生之後,如果我們沒有充分的准備,後果可能是相當的凄慘的。你存在銀行里的錢可能全部用完還無濟於事,大多數人只能無奈的面對「因病返貧。」 一般來說,現在市場上主要有兩大功能,首先是保障功能,然後是投資功能。我們也可以根據這兩個功能對保險做兩大分類。 100%的成本是由自己承擔的,而將這些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你的成本至少可以減低80% ,相當於你只需要支付最多20%的成本。就可以獲得100%的保障。而自己准備的。 100%自己承擔。無疑是成本最高的。 所以,我們認為總經濟學的角度,與其把錢存到銀行,所以問題都自己考慮。不如這時候考慮充足的保險。你的日子可以過得更安穩些。 第二類是投資型保險,從投資風險的角度。這類保險又分無風險保險和有風險保險。 就現在市場形式來講,大多數人都願意選擇無風險保險,因為這類投資的本金沒有風險,還有固定的利息。有高於市場平均利率的收益。除此以外顧客還可以獲得兩倍的身故保障,這類保險產品主要分紅保險和萬能保險,所以沒有更高的投資渠道。你又正好可以存到該類產品要求的年限。就可以選擇這中投資無風險,收益有保底,還有保險保障的投資性保險。 另一種投資性保險要投資人承擔一定的風險,也就是投資連接保險,忸怩的資金扣不掉,夠買保險的(一般保險部分是可選的)和初始費用後,將合同生效日的凈值給您計算成投資份額,保險公司根據實際投資情況對你的投資份額每天計價,賺的錢全是你的,虧錢也是由客戶全部承擔,因為是保險公司操作的,更注重投資的安全性和長穩健性,所以,從實際表現上看,投資債券的賬戶收益率位居各種理財產品之首,投資賬戶的雖也有下跌,但是下跌幅度是低於所有股票基金。所以,你如果打算在熊市期間賺取更高的收益,又願意承擔一定的投資風險,你也可以選擇這類產品進行投資。 所以,我們認為當前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但保險產品我們不得不買,對於產品的選擇上,建議讀者朋友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