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市場 > 三部門里儲蓄投資

三部門里儲蓄投資

發布時間:2021-03-16 16:58:16

A. 經濟學基礎曼昆:證明:儲蓄等於投資

(一)兩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恆等式
假設:經濟中就只存在兩部門,即消費者和企業,不考慮折舊,因此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凈值和國民收入相等,都用Y表示。
支出角度:Y = C + I
收入角度:要素總收入一部分用於消費,剩餘部分用於儲蓄。
於是,Y = C + S
所以 C + I = Y = C + S,即 I = S,這就是儲蓄——投資恆等式
注意:此時的儲蓄等於投資是指根據定義,從會計的角度看,事後的儲蓄和投資總是相等。但是這並不代表實際經濟中意願儲蓄(事前計劃的儲蓄)等於企業意願投資(事前計劃投資),實際經濟生活中,儲蓄動機和投資動機不同,所以常常導致他們不等,從而使得總需求和總供給不平衡,進而引起經濟的收縮或擴展。(主要差別在於存貨投資)。

(二)三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恆等式
C + I + G = Y = C + S + T
即 I = S + (T – G)(個人儲蓄 + 政府儲蓄)

(三)四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恆等式
I = S + ( T – G) + ( M – X + Kr ) ( 個人儲蓄 + 政府儲蓄 + 外國對本國的儲蓄)
註:即使考慮折舊和企業間接稅等因素,Y所指代的內容變為NDP/NI等,
儲蓄——投資恆等式還是成立

B. 關於三部門經濟中的私人儲蓄

從支出方來看,Y=C+I+G,即:經濟總值Y=私人消費C+各種投資 I +政府消費G。
但是還得從收入方來看,還有:經濟總值Y=收方消費C+收方儲蓄 S +政府稅收T,
從Y=C+S+T,不就得到 S=Y-T-C嗎?
換個方向看問題,就能理解了!

C. 宏觀經濟學中在三部門中為什麼稅收增加,均衡收入卻減少均衡收入不是由消費,儲蓄,稅收構成的嗎

1、在兩部門經濟中,均衡的國民收入是投資和儲蓄相等時的國民收入,Y=C+I。

當假定消費函數 C=α+βy ,則均衡收入公式是 y=(α+i)\(1-β) . 將投資作為利率的函數,即i=e-dr,此時均衡收入公式變為y=(α+e-dr)\(1-β).

2、在三部門經濟中,均衡的國民收入的決定公式:Y=C+I+G。

3、在四部門經濟中,均衡的國民收入的決定公式:Y=C+I+G+NX (NX為凈出口,NX=X-M)

如果漏出W保持不變,而注入J增加,,則均衡的國民收入量增加;反之,注入J減少,均衡的國民收入量減少。根據注入的構成可以得出推論,投資、政府購買和(或)凈出口的增加將導致均衡國民收入增加,投資、政府購買和(可)凈出口的減少將導致均衡國民收入下降。

同樣地,如果注入不變,而漏出增加,則均衡的國民收量減少;反之,漏出減少,均衡的國民收入量增加。根據漏出的構成可以知道,儲蓄和(或)政府稅收增加(或轉移支付減少)將導致均衡國民收入減少,儲蓄和(或)政府稅收減少(或轉移支付減少)將導致均衡國民收入增加。

D. 在兩部門的國民收入核算中,儲蓄與投資是恆等式,這是否意味著計劃儲蓄總等於計劃投資

在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中,存在的儲蓄投資恆等式完全是根據儲蓄和投資的定義得出的。根據定義,國內生產總值等於消費加投資,國民總收入等於消費加儲蓄,國內生產總值又總等於國民總收入,這樣才有了儲蓄恆等於投資的關系。這種恆等關系就是兩部門經濟的總供給(C+S)和總需求(C+I)的恆等關系。只要遵循儲蓄和投資的這些定義,儲蓄和投資一定相等,而不管經濟是否充分就業或通貨膨脹,既是否均衡。但這一恆等式並不意味著人們意願的或者說事前計劃的儲蓄總會等於企業想要有的投資。在實際經濟生活中,儲蓄和投資的主體及動機都不一樣,這就會引起計劃投資和計劃儲蓄的不一致,形成總需求和總供給的不平衡,引起經濟擴張和收縮。分析宏觀經濟均衡使所講的投資要等於儲蓄,是指只有計劃投資等於計劃儲蓄時,才能形成經濟的均衡狀態。這和國民收入核算中的實際發生的投資總等於實際發生的儲蓄這種恆等關系並不是一回事情。

E. 宏觀經濟學中二部門三部門四部門指的是什麼 ~

二部門經濟:

假設所分析的經濟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對外貿易,只有家戶部門(居民戶)和企業部門(廠商)。消費行為和儲蓄行為都發生在家戶部門,生產和投資行為都發生在企業部門。還假定企業投資是自發的或外生的,即不隨利率和產量而變動。這樣簡單的經濟關系稱為二部門經濟。

三部門經濟:

三部門經濟是指由廠商、居民戶與政府這三種經濟單位所組成的經濟。在這種經濟中相比二部門經濟,增加了政府部門,但仍假設不存在國外部門,即沒有與外國進行進出口貿易。

四部門經濟:

四部門經濟是指由廠商、居民戶、政府和國外部門這四種經濟單位所組成的經濟。在四部門經濟中,增加了國外部門,即增加了本國與國外部門的進出口貿易,本國居民通過進口與國外部門發生聯系,本國廠商通過出口與國外部門發生聯系。

經濟公式:

1、在兩部門經濟中,均衡的國民收入是投資和儲蓄相等時的國民收入,Y=C+I。當假定消費函數C=α+βy ,則均衡收入公式是 y=(α+i)(1-β) . 將投資作為利率的函數,即i=e-dr,此時均衡收入公式變為y=(α+e-dr)(1-β).

2、在三部門經濟中,均衡的國民收入的決定公式:Y=C+I+G。

3、在四部門經濟中,均衡的國民收入的決定公式:Y=C+I+G+NX (NX為凈出口,NX=X-M)

(5)三部門里儲蓄投資擴展閱讀:

國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兩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恆等式

從支出的角度:國內生產總值Y=C+I;從收入的角度:國民收入Y=C+S

→→→C+I=Y=C+S

→→→儲蓄-投資恆等:I=S;[總收入=總支出=總產出(GDP)]

2、三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恆等

從支出的角度:國內生產總值Y=C+I+G;從收入的角度:國民收入Y=C+S+T(T表示政府凈收入)

→→→C+I+G=Y=C+S+T

→→→儲蓄-投資恆等:I+G=S+T,即I=S+(T-G);[(T-G)表示政府儲蓄]

3、四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恆等

從支出的角度:Y=C+I+G+(X-M);從收入的角度:Y=C+S+T+K

C+I+G+(X-M)=Y=C+S+T+K

儲蓄-投資恆等:I+G+(Ⅹ-M)=S+T+K,即I=S+(T-G)+(M-X+K);投資和總儲蓄(私人、政府和國外)相等

F. 四部門經濟里的投資,政府支出的乘數比在三部門經濟里的乘數要變小了...

1.稅收乘數是指國民收入變動量與引起這種變動的稅收變動量之間的倍數關系,或者說國民收入變化量與促成這種量變的稅收變動量之間的比例。
是指政府稅收與轉移支付具有適應經濟波動而自動增減,並進而影響社會總需求的特點,一般稱這樣的財政政策及其效應為財政制度的自動穩定器。
由於稅收是對個人、企業收入的扣除,稅收高低會影響企業、個人收入水平及投資,進而影響國民收入。稅收變動與國民收入呈反方向變化。即稅收增加,國民收入減少,稅收減少,則國民收入增加。因此,稅收乘數為負值。若以kt表示稅收乘數,△y表示國民收入變動量,△t表示稅收變動額,則:
kt=△y/△t
根據邊際消費傾向和投資乘數理論,稅收乘數與邊際消費傾向大小有關,若以b表示邊際消費傾向,則:
kt=-b/(1-b)
2.政府購買支出乘數(goverment
expenditure
multiplier),是指國民收入變化量與引起這種變化量的最初政府購買支出變化量的倍數關系,或者說是國民收入變化量與促成這種變化量的最初政府購買支出變化量的比例。
以△g表示政府支出的變動,kg表示政府(購買)支出乘數,則:
kg=△y/△g=1/(1-β)
此式中β仍代表邊際消費傾向,可見,政府購買支出乘數和投資乘數相等。
kg為正值,它等於1減邊際消費傾向β的倒數。
希望能幫到你。

G. 三部門儲蓄投資恆等式的I,G,Y,C代表什麼

1、IS曲線:由Y=C+I+G,C=100+0.9(1-t)Y,I=200-500r得:Y=100+0.72Y+200-500r+200得:
Y=12500/7-12500r/7
2、LM曲線:由L=M/P得:0.8Y+200-2000r=1000得:Y=100+2500r
3、均衡時,IS=LM即:12500/7-12500r/7=100+2500r得:r=59/115,Y=100+29500/23(不確定是不是的原因,算出來的答案是分數,但方法正確)
4、將均衡時的收入Y帶入C=100+0.9*(1-t)Y,算出消費,將均衡時的利率帶入i=100+2500r算出投資。此為三部門經濟不存在凈出口問題,所以凈出口為0.希望能幫到你

H. 在一個三部門的經濟中 消費函數為 C=200+0.9Y 投資I=500億元 政府g=300,求邊際儲蓄傾向和均衡國民收入

您好:

  1. 因為已知消費函數,可求得邊際消費傾向MPC=0.9,又因為MPC+MPS=1,所以可得邊際儲蓄傾向MPS=0.1

  2. 均衡國民收入求解:在均衡點上有Y=C+I+G=0.9Y+1000,解得Y=10000(億)

  3. 故本題答案為,邊際儲蓄傾向為0.1,均衡國民收入10000億

  4. 如果以上回答解決了您的疑問,請記得採納;如果仍有不懂,歡迎繼續提問,謝謝。

I. 什麼是國民收入核算中的儲蓄一投資恆等式

國民收入核算中的儲蓄--投資恆等式是指在一定的假設條件下,國民收入中的儲蓄是等於投資的,即 I=S 。
是指在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中,儲蓄總等於投資的恆等關系。這個恆等式是完全根據儲蓄和投資的定義得出的。根據定義,在兩部門經濟中,國內生產總值總等於消費加投資(Y=c+I),國民總收入總等於消費加儲蓄(Y= c+S),國內生產總值又是總收入。這樣就有了儲蓄恆等於投資(S=I)的關系。在三部門經濟中,國內生產總值總等於消費加投資和政府購買(Y= C+I+ G),國民總收入總等於消費加儲蓄和稅收(Y=c+s+t),國內生產總值又是總收入,同時又把T—G看作為政府部門的儲蓄,這樣就有了三部門經濟中的儲蓄恆等於投資(S+T—G=J)的關系。在四部門經濟中,國內生產總值總等於消費加投資、政府購買和凈出口即Y=C+7+G+U—M)。國民總收入總等於消費加儲蓄和稅收(y = C+S+T)。國內生產總值又是總收入。同時,由於從本國立場看,M(進口)代表其他國家出口商品,從而是這些國家獲得的收入,X(出口)代表其他國家購買的商品和勞務,從而是這些國家的支出,因此(M—X)就等於是其他國家的收入減去支出的儲蓄,這樣就有了四部門經濟的儲蓄恆等於投資(S+T—G+M—的關系。可見,不管在幾部門經濟中,只要遵循儲蓄和投資的這些定義,儲蓄和投資一定相等,而不管經濟是否充分就業或者通貨膨脹,即是否均衡。但是,這一恆等式並不代表人們意願的或者說計劃的儲蓄總會等於企業想要的投資。在實際經濟生活中,儲蓄和投資主體以及它們動機都不一樣,這就會引起計劃投資和儲蓄的不一致,引起總需求和總供給不平衡,引起經濟擴張和收縮。分析宏觀經濟均衡時所說的投資要等於儲蓄,是指計劃投資和儲蓄。這和國民收入核算中的儲蓄一投資恆等關系不是一回事。

J. 關於三部門經濟中儲蓄s的問題

c=α+βy,α是自發/固定消費,βy是引致消費,β是邊際消費傾向,α、β是確定的,所以消費c由收入y決定的。而儲蓄s就是收入減去消費,即s=y-c=y-α-βy=-α+(1-β)y。
這就是你所謂的「s貌似是由關於國民收入y的函數決定的」的原因啦~~

至於你提到的三部門中,產品市場的均衡條件,簡化一點就是s(y)=i(r),即,-α+(1-β)y=e-dr(e是自發投資,dr是引致投資,d是利率對投資需求的影響系數),把這個公式化簡下是,r=(α+e)/d-(1-β)y/d,就不就是r與y的關系式么,即IS曲線就是那麼推導來的。

閱讀全文

與三部門里儲蓄投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